“哪個文家?誰逼你的?快給我細細道來!”京兆尹快步走回座位,拿了紙筆,就要親自做筆錄。

捕頭王此時抱著滿懷的卷宗,急匆匆的跑進大堂,“大人,罪證,全都是罪證!”語氣裡帶著那麼些高興。

京兆尹伸出一根手指比在嘴前,指了指捕頭王的身後。

捕頭王不是自己回來的,後面還跟著一個老文書,他這滿懷的卷宗,都是老文書連夜寫就的。

那可是足足寫了後半夜,外加今天一個上午,片刻都不曾歇息。

這不是嘛,又一路跟著跑回京兆尹衙門。

老文書現在的狀態極差,已然有些體力不支。

不過他就是幹這個的,京兆尹一比劃,老文書解下揹著的揹簍,裡面有用熟手的筆墨紙硯,堂下還有一張小桌,那就是他的“辦公桌”。

老文書從桌下取出一個蒲團,雙腿這麼一盤,大筆一揮……

自有其一番風骨,絕不輸將軍敵前躍馬,狀元朝堂激辯。

這裡,是他的戰場。

老文書的工作與呂禮相仿,也是記錄堂上堂下人的言語,主要還是寫筆錄。

“文家,禮部文侍郎家,來的是文管家,對,還有幾個黑衣蒙面的,他們殺氣騰騰,都帶著刀。”

平安縣令一字一句,老文書一筆一劃,漸漸還原出事情的真相。

…………

京兆尹端坐主位,“還有嗎?”

“沒了。”

“平安縣,你可想仔細了,此番若是告倒了文家,有我替你周旋,你尚有一線生機。”

京兆尹眉頭一挑,“若是告不倒,你可就是誣告,數罪併罰,那是必死無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平安縣令仔細想了想,很肯定的搖頭,“沒有,真的沒有了。”

“好!”京兆尹長出一口氣,“這幾句話就不用記了。”

老文書點點頭,看似是一筆劃去,其實只是在字跡下面加了一條線。

而且這紙和做筆錄的紙也不是同一張,被老文書隨手一團,一扔,就落在揹簍裡,那裡還有一堆廢紙。

呼~~~

老文書置筆暫歇,捕頭王拿過筆錄吹乾墨跡,“大人,按此敘述,是否可以把文管家抓來詢問?”

京兆尹沉吟片刻,“抓吧。”

“大人,抓不得啊!”平安縣令真急了,事關生死,不急不行啊!

“大人,這管家只是明面上的兇手,幕後黑手必定另有其人,您這一抓,可就打草驚蛇了!”

捕頭王幾句話的功夫都要走到門口了,聽平安縣令一說話,又停下腳步,疑惑的看向京兆尹。

京兆尹搖搖頭,“你是想說文家文清或者乾脆就是文侍郎吧?”

平安縣令已經到了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局面,一咬牙,“沒錯,料想就是此二賊,誰也脫不了干係。”

“嗯,有一定道理。”京兆尹站起身,“若是按照你的想法,接下來應該如何做?”

“應該密查文家,找到更多的人證。”平安縣令跪倒在地,“文家勢大,只有犯官一個人的口供,還不足以定罪,請大人三思啊!”

“文家勢大?”京兆尹唸叨了好幾遍,看向門口的捕頭王,大聲怒斥,“看我作甚?還不快去抓人!”

“是!”捕頭王一拱手,點齊人馬直奔文家。

“大人,您為何不聽勸?您這是要害我啊!”

平安縣令還想活命呢,這一鬧,文家勢必警惕,罪證就更難找了,到時候可真就萬事皆休了。

“平安縣,我且問你,你如此畏懼權勢,可是你聽命文家的原因?”

京兆尹也不像剛才訓斥捕頭王時那麼強勢了,和平安縣令說話的語氣就像是兩個老朋友在聊天。

“是。”平安縣令可能是受的刺激太多,心境竟然也平和了,或者說是破罐子破摔,什麼都不怕了,“大人,試問天下,何人不懼怕權勢?”

“是啊,都怕。”京兆尹對此也是認同的,“可是我有一句話想問你,天下權勢,可有比王上更高者?”

“沒有。”自打大周名存實亡,世上已經沒有權勢大過越王者,其他諸國的王,最多也就是平級。

“那你身為王上親命的京城縣令,又何懼文家?”京兆尹一手指天,“你要知道,你的背後有王上,是這全天下最大的靠山!”

“靠山?”平安縣令苦笑著搖頭,“是我辜負了王上的信任,這不假,但能靠的靠山才叫靠山,王上,又豈是我區區一個平安縣令能靠的?”

京兆尹搖搖頭,沒再多說什麼。

他只是有些惋惜,平安縣是京城大縣,還是看在越王眼裡的,並不是什麼窮鄉僻壤,天高皇帝遠。

平安縣縣令,是個前途無限光明的職位,若是幹的不錯,就是直升京兆尹也並非沒有希望。

看的,完全就是能否互信,而互信的基礎,就是先付出信任。

也就是說,首先,你要信任越王。

這就像是小孩子,遇見問題,遇見事情,你得勇於告訴家長啊。

你不告訴他,又怎麼知道,他不會給你撐腰呢?

京兆尹挺直身子,走到門口,望著即將西墜的太陽,“平安縣,明日你隨我上朝吧,我帶你看看。”

“上朝?”平安縣令畢竟官微職小,還不曾見識過真正的朝堂。

“是啊,上朝,我讓你看看,我是怎麼掀翻整個文家的。”京兆尹一攥拳頭,“你只知文家勢大,我背靠王上,難道勢就小了?”

…………

文府。

捕頭王望著掛的高高的門匾,夕陽下,“文府”兩個字依舊光亮,熠熠生輝。

只是那光芒有些虛幻,似乎是在顫抖,是在懼怕。

“你們是什麼人?”

“可知這是禮部文侍郎的府上,你們圍在門口,意欲何為?”

文家也算是高門大戶,自然有門房看守大門。

只是他們用詞雖然硬氣,但底氣還是稍顯不足,就好像不提文侍郎,就不敢說話了一樣。

典型的狐假虎威。

當然了,同樣是狐假虎威,他們與真正的高門大戶又有不同,畢竟只是侍郎,而且又不是世代為官,缺乏底蘊。

若是換了真正的高門,門房一定會指著門上的牌匾,“知道這是哪裡嗎?x家!”

要語氣平淡,自帶一股傲氣,要有那種天下皆知的底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