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花氣得伸手直拍她的後背:“你說什麼混帳話,爹孃總有老去的一天,又不能守著你過一輩子,再說了,你的弟弟們與你再親,將來還不得討媳婦給你生小侄子,他們就是再疼你這個姐姐,又怎麼會比得上夫妻貼心,他們的心裡也不止疼你一個,還要疼他們的小媳婦,疼他們的兒女。”

劉稻香聞言默默不出聲,半晌後,才道:“娘,若他不同意只娶我一人,不願燕雙飛,那娘就退了這門親事吧,總有人願意守著你閨女我的,若真的找不著,閨女我也不會讓弟弟難做,到時單立女戶便是了,有弟弟們撐腰,想來也沒能敢欺負我。”

“你,你咋就這麼想不開呢!”張桂花被她的話氣得不行,不知自己的閨女在成親一事上,怎就如此離經叛逆。

劉稻香明知把自家娘氣得不行,可她依然寸步不讓。

“娘,您要想想,您閨女我多能幹,那麼會摟銀子,還怕您與爹老去後的日子不好過?即便不嫁人又如何?若覺得閨女將來老去後沒人摔火盆子,到是,讓浩哥兒過繼一個兒子給我就行了,我便是守著家人寧死不嫁,我也是高興的。”

她想得很清楚,與其嫁過去面對一屋子糟心的人和事,到不如自己養活自己,她又不會缺銀子,怕個球啊,非要成親嫁人去自討苦吃?

“哎喲,我的心咋這麼疼呢,你想氣死娘啊,爹孃怎能任由你不嫁人,留在家中當老姑娘,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你老了後,一個人才會覺得孤寂啊,生個病也沒人關心一下,也沒人給你噓寒問暖。”

張桂花算是聽明白她的意思了,正因為如此,她才捨不得罵她的二閨女。

她張桂花雖說念的書不多,可也懂“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她二閨女看似說得無情,可也是因為她一但喜歡了必會用情極深,她咋就養出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閨女呢,這性子喲,還不得吃盡苦頭。

張桂花覺得現在的麻煩,比自家二閨女嫁不出去更嚴重了。

她越想越覺得胸口疼,伸手握拳輕輕地敲打著自己的胸口。

“娘!”劉稻香發現自家孃親的臉色很難看,忙給她倒了盞溫茶:“娘,吃茶,其實,閨女也沒說不嫁人,只是,不想嫁個朝三暮四的男子,就想過爹跟娘這樣的日子,平平淡淡的,小富即安。”

張桂花聽後,越發心疼不已,又想起自家大閨女說的話,若非她與黃小虎青梅竹馬,只怕她的婆婆要往她房裡塞人了。

“唉,娘是心疼我閨女啊!”

當家的沒想過納妾,咋就閨女們的婆家如此不省心呢!

劉稻香心下嘆氣,自家孃親運氣當真好到爆,不但閨女們貼心,還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上頭除了個做都指揮使的公公,親婆婆早已只剩一堆白骨,那位坐於高堂的劉老夫人,有心想往劉三貴的房裡塞人,到底不是生母,名不正,言不順。

“娘,莫氣,要不,我抽空先私下問問子燁哥哥?他若是肯只願為我一人,我便應了他就是。”劉稻香想得很清楚,蘇子燁若真能做到,嫁給自己喜歡的男神,自然是最好的結局。

若是他不願意,那便只能把這初戀當懷念了。

“娘,我也就是話趕話,只是覺得平王府不可能讓子燁哥哥只娶我一個,畢竟他不是一般勳貴世家的子弟。”

劉稻香猶豫了產晌,還是把心裡的顧慮說出來了。

張桂花的確很心疼,是心疼自己閨女婚後的日子,嘆氣道:“難怪你爹不顧你親奶的遺囑,定要去搏一番前程,以前我也覺得小富即安,可若他沒能耐護住你們姐妹三個,也白疼閨女們一場了。”

劉稻香又好言勸了張桂花一備,又保證她先前的話,不過是做最壞的打算。

張桂花的鬱結方才散去不少。

劉稻香後悔自己不該逞一時口舌之外,平白惹得自家孃親跟著擔心。

眼珠子一轉,便又想出一個摺子來。

“娘,您瞧避暑山莊怎樣?”

張桂花不懂她為何如此問,答道:“還不錯,天氣不熱,水草肥沃,我看那些牛羊很壯實呢!”

“娘啊,來年,咱家也買個牧場吧,到時我們三姐妹在周邊一人添一個,這樣,即便是嫁人了,我們還是孃親的好閨女,想孃親了,便可以來這牧場玩耍。”

張桂花聞言心裡鬆快了不少:“就是太遠了點,不知近一點的地方有沒有。”

劉稻香又慫恿道:“娘,咱們回頭多打聽打聽唄,我瞧著京城裡,但凡有些身份的人家,都是不食豬肉的。”

“哎,你不說,我還沒大注意,咱們來京城也有一年了,府裡頭當真是少食豬肉,多是牛、羊、驢肉。”經劉稻香的提醒,張桂花才發現,發家置富不一定非要買良田或鋪子。

“要不,咱們先不買良田了,買牧場?”張桂花覺得這也是個好主意。

劉稻香聞言莞爾一笑,答道:“孃親,田地還是要買的,到時種的玉米可以拿來喂牛羊。”

“也對,看來,咱們得多買些田。”張桂花對於女兒的生意經,還是很信服的。

劉稻香把自己的打算說了一遍:“京城往南,還沒有出燕州的地界兒,最便宜的是十五兩銀錢一畝,這是上等良田,若是旱地,也就十二兩銀錢一畝,旱地種玉米還行,或者種些木慄,到時夏秋割幾茬曬乾了,正好頂上冬天空缺。”

她所說的木慄就是苜蓿,只不過大周朝的叫法不同罷了。

“要不,多買點旱點吧,我瞧著北地的良田都只能種麥子,種出來咱家吃得也少,也就平日早飯用點,真當正餐吃,便是吃再多,也不頂餓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桂花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平日吃點麵食當添頭還行,若真的一日三餐都吃麵食,她當真受不了。

“也行,我瞧著咱家若開個牧場,冬天想涮多少羊肉鍋子都使得呢!”一提起吃的,劉稻香笑得眉眼彎彎。

她到沒想再開個酒樓,著實是嫌棄開酒樓即累人又麻煩多多。

“行,娘都聽你的。”張桂花對她的決定沒有一點異議。

劉稻香見她心情平靜了許多,便起身告辭回了自己的小院,對青梅說道:“去,把羅姑姑請來。”

羅姑姑來得很快,劉稻香開門見山地問道:“上回那掮客可有回信?”

“姑娘不要那塊種菸葉的地兒後,奴婢便給他回了信,後來,又捎信說有幾塊好點的良田,只是姑娘如今在避暑山莊,一時半會兒也回不去,只待回京後再做打算。”

劉稻香原先也是想著買點糧田算了,現在卻是想買牧場,自然少不得要多買些旱地種苜蓿草。

“你回頭再給他捎個信,我要旱地多些,北地種的都是麥子,咱家打南邊來,還是多喜歡吃大米飯些,就不打算買良田了,買些旱地種苜蓿草或是玉米都使得。”

苜蓿草或玉米及新鮮杆兒都可心喂牛羊的。

下午的時候,劉稻香正窩在書房裡寫計劃方案,即然要辦個牧場,少不得要做一下預算。

她正拔拉著算盤珠子,春嬌拿著兩封信進來了。

“姑娘,姑娘,三十裡村和青州來信了。”

劉稻香拔算盤珠子的手一頓,笑道:“快些給我瞧瞧。”

對於三十裡村,劉稻香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她有許多小夥伴都是在那裡。

她最先拆的也是三十裡村寄來的那封,看那筆跡不用說,是李三嬸家的李翠花。

李翠花在信裡告訴她,總個連山鎮及周邊的村鎮,都託了劉稻香家的福,因為原本是荒地的紅土變廢為寶,如今,家家的日子都過得不錯,同時,在信裡很不解的問劉稻香,為何把她家的老宅子給做了書齋。

劉稻香才憶起,早先與張裕德的打算,左右她家是回不去三十裡村了,索性把河對岸的老宅子貢獻出來,做了三十裡村的書塾。

李翠花告訴她,鎮長爺爺做了決定,把院子周邊原本種玉米的空地,以及西邊的那個小山坡,都種上了桃樹、梨樹,李子樹,這些樹苗錢,都是鎮長爺爺掏得錢,而待山坡上的果樹結果子換得了錢,就做這維修書院的經費,再有多的,就攢起來多買些書回來充實學堂,開闊學子們的眼界。

還有劉稻香小時候種下的山葡萄藤,李翠花告訴她,那些山葡萄藤又被善良的村民們幫忙重新搭了葡萄架,成了夏日裡,孩子們玩耍、唸書的好處去,待葡萄成熟後,書墪有專人把這山葡萄釀成葡萄酒拿去賣,換得的銀錢用來支付先生們月俸。

劉稻香對此自然是歡喜的,又想到自家便宜爺爺的書房裡有許許多多的雜書,打算回家後找自家爺爺借些實用的抄錄一些。

“青梅,幫我記著這事兒,回頭我們回家後,我要找我爺爺尋些書來抄錄。”

春嬌好奇地伸長脖子想看信上說什麼,聽她這麼說,問道:“可是鎮長爺爺託姑娘抄的?三十裡村到底太偏僻了些,有錢也買不到好書。”

“那到不是,翠花來信說,咱家的老院子改了書塾,鎮長爺爺一門心思想多栽培些小學子,好讓我們三十裡村傳遍大周朝。”接著她把翠花信裡寫的都告訴了幾個丫頭。

青梅笑道:“如此一來,書塾即可以免了孩子們的學費,又可以因為有錢而請到好的先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