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齊氏道:“沒有說好,她們若為難你,只管說與我聽,我不拆了她們的幾根琵琶骨才怪,對了,肉拿回來沒有?”

翠柳悄悄看了她一眼,這才答道:“三爺不在家。”

見劉齊氏的臉又要跨下來了,又急忙道:“二弟妹也不在家,就只有三弟妹的娘在家帶著幾個孩子。”

三弟妹的娘?

陳氏?

難道是陳氏不肯?

哼,那些吃食可是姓劉,是她劉家的,關她陳氏屁事!

“娘,三弟妹的娘住在三弟家是好事,三弟在上學,三弟妹又生了對雙胞胎,家裡大大小小也有五個孩子了,是該有人幫忙看著,無非就是多添雙碗塊,多切幾塊好肉,多扯幾塊好料子,多做幾雙鞋的事。”

劉仁貴不說還好,越說,劉齊氏的老臉拉得越長。

這陳氏是打定主意要賴在她老三家不成?

一個寡婦本就晦氣,還一年到頭住在她兒子家,吃香的,喝辣的。

“老夫人,我聽春香侄女說,三爺好像是去鄰縣了。”

“他去鄰縣做什麼?”劉齊氏心頭一跳,連忙問翠柳:“可打聽清楚,他是去做什麼?”

翠柳答道:“聽陳家嬸子說,好像是去買青磚。”

“買青磚?”劉仁貴的聲音嚇了翠柳一跳,她不明白他為何如此激動。

“是的,我問仔細了。”

劉仁貴的眼皮子跳了跳,對劉齊氏說:“娘,老三去年肯定賺了不少錢,這不,都買青磚蓋院子了。”

劉齊氏最近最愁的就是,手上的銀子越來越不夠花。

最兒,她家小兒子又捎信回來,說是讓她打發家奴給他送些銀子去,小女兒又鬧著要扯好布做新衣服。

她又怪那鄉紳家的閨女太囂張,不過是幾塊從州城扯回來的料子,不過是精細了點,偏偏那家的女兒的心長了瘡,壞透了,硬是把她家麼閨女給擠兌了一番。

這不,氣得劉小蘭幾天都沒吃飯,天天就喝點白粥吊著,可把劉齊氏給愁壞了。

“這麼說,他家真的是賺了不少錢,好啊,劉三貴,你這個不孝子,竟然敢跟老孃耍心眼,等著,看老孃不扒了你的皮。”

劉齊氏越想越氣,只恨不得劉三貴快些回來。

劉仁貴在一旁又輕輕一撩:“娘,晚了,老三這一次,怕是帶足了銀子去的。”

“哼,有銀子買青磚,能沒銀子給老孃?叫你家婆娘早點做飯,我們下午去找張桂花要銀子,我兒子有錢,憑啥不給我?”

劉仁貴與翠柳聞言一喜,翠柳記恨劉稻香耍心眼,便又道:“老夫人,只怕有些難。”

“哼,陳氏在那裡白吃白住兩年,還想伸手管我劉家的事,那也要看我同意不同意。”劉齊氏打定主意,這一次,不但要把陳氏趕走,還要管張桂花要足銀子。

她卻是沒細想,陳氏是張桂花的娘,趕走陳氏,張桂花會高興,再說,明面上,劉稻香家能發跡,是靠著張桂花的嫁妝銀子,這算是她的嫁妝,她的銀子想給誰就給誰,唯獨劉家的人不能當這個家。

翠柳見劉齊氏真上火了,這才開口又道:“老夫人,我瞧著,秋香侄女性子溫婉,春香侄女活潑可愛,唯獨稻香侄女的性子太野,婢妾很是吃不消。”

劉齊氏用膝蓋想都知道,問道:“什麼意思?那個叼女又說什麼氣人話了?”

翠柳小心地答道:“也不算是氣人,只是先前婢妾去說買肉一事,稻香侄女有些拐不過彎來,說起話來橫衝直撞,說什麼,老夫人若是再去打秋風,她就要學咱這一帶的風俗走年節禮。”

劉稻香的確放過這話,主要還是煩了劉齊氏的貪得無厭。

貪得無厭也就罷了,關鍵是老宅裡,全都是攪事棍。

最擅長:無是生非!

“她真這麼講?”劉齊氏氣得牙板咬碎,當初,就不該讓張桂花那婆娘把這賠錢貨給生下來,真是氣死人了。

“婢妾哪裡敢添油加醋,她還嫌老夫人吃得多,說是年節禮才送了不到一個月呢!”

翠柳其實懂劉稻香的意思,但她肯定不會自己掏腰包墊銀子,劉孫氏如今跟劉仁貴反目成仇,更不可能往這坑裡填銀子,劉仁貴又是個精的,他的銀子,誰都不知藏哪兒,家裡的兩個婆娘都不知道。

或許,他的大兒子劉智財知道!

因此,她希望劉齊氏鬧上門去,這樣,她也能跟著多吃幾口肉,多喝幾口湯。

“娘,老三家不是養了很多雞和豬吧,他家還會缺這個?再說了,四弟和智財,智寶都在唸書,這唸書最費腦子,咱們再苦再累,也不能餓壞了他們三個。”

劉仁貴提醒自家孃老子,要想誥命加身,還得指望他們仨。

劉齊氏心裡很無奈,她也不想這樣,可是她手頭上的銀子真沒多少了,府城那處小莊子去歲的收入都填到那個新蓋的小院裡了。

錢花的不少,但劉齊氏心裡很高興,確實與三十裡村,這個只花八十兩建的二進院好了不止一點兩點。

她不知道,劉喜貴在那邊新蓋二進院,不但沒貪一個子兒,還十分用心的打理這處小莊子。

只因,在他眼裡,那處莊子將來肯定是屬於他的。

三人在屋子裡商量了一上午,聽到前院傳來劉大富的聲音,劉齊氏這才趕兩人出屋子,又朝翠柳道:“去廚房看看,孫氏這個懶骨頭,不知有沒有做飯。”

劉齊氏果然很瞭解劉孫氏。

翠柳去廚房裡,看到劉孫氏正帶著劉珠兒、劉智寶坐在那裡,旁邊的小几上擱著三個小碟子,從碟子上剩的殘渣可以判斷出,有三個菜,一個紅油豬耳朵,一個剁椒拌皮蛋,一個炒野菜。

“你們吃過了?”翠柳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

劉孫氏朝她翻白眼:“哼,我看你們天天算計來算計去,想方設法的算計老三家的錢財,不吃這些賤物也罷。”

說完,她也不理翠柳,而是對自己兩個孩子說:“珠兒,寶兒,走,咱們回屋收拾一下,下午你們舅舅會趕了驢車來幫咱們送寶兒去鎮上私塾。”

“喂,等一下,你就這麼走了?”

“那豬耳朵呢,你藏哪兒了?”

“那是孩子們的舅拿來給孩子們吃的。”

劉孫氏說完,理都不理她,招呼自己的孩子們如風一樣颳走了。

留下翠柳站在廚房前捶胸頓足,她是小妾,可沒好命的有小丫頭使喚。

看看被劉孫氏弄得亂七八糟的廚房,翠柳跺跺腳,她也不管了。

她到是乖巧,先去自己屋裡尋了幾塊點心墊肚子後,這才去找劉齊氏回話,只說去了廚房劉孫氏並不沒有做飯。

無奈,劉齊氏只得親自下廚,為什麼不叫翠柳?

人家打小的目標就是當個好姨娘,再說,她很小就進了黃府,哪裡需要她做什麼飯菜。

只讓翠柳做過一次,差點把廚房都給燒了,劉齊氏把她折騰壞了廚房,又要掏不少銀子修葺,索性不讓她做飯,只讓她幫忙打下手。

翠柳樂得輕鬆,幫劉齊氏掐個菜,淘個米啥的。

吃飯的時候,劉齊氏與劉仁貴都沒提起劉孫氏,翠柳更不願意,唯獨只有劉大富問了一句。

聽說,孩子的舅接走送去鎮上了,便不再問。

而劉稻香家在飄起回鍋肉香氣時,張桂花和黃大奶奶帶著一群人譁啦啦地進來了。

劉秋香正捏著針線坐在廊下繡花,劉稻香在幫陳氏燒火,劉春香正在臺階上圍繞著雙胞胎打轉。

“娘,黃大奶奶,吃過飯沒?”

劉春香撇下雙胞胎,伸開手快速朝張桂花跑去。

“慢點跑。”張桂花伸手一把抱起劉春香,連著香親了幾個,這才跟自家大閨女說:“咱去的早,這不,有你們黃大奶奶幫襯著,正好能趕回來吃個中飯。”

劉稻香已經扔了火鉗,又倒了兩杯溫茶端了過來:“已經買好了?娘,黃大奶奶,吃茶。”

“哎,哎,好,好,我吃,我說桂花啊,你家的三個閨女越長越水靈了,虧得我家小虎手腳快,眼光又好,一下子把你們家秋香給求娶了。”

這事兒黃大奶奶沒少得意,搶在劉家真正發跡之前把這親事訂下來了。

她家老頭子私下裡沒少說,以劉三貴家如今的家業,能找個更好的女婿也是使的。

雖說她的大兒子是舉子,可大孫子還是白丁呢,更愁的是不愛唸書就愛打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桂花不知黃大奶奶的憂傷,喜上眉梢地伸手朝身後一指,說道:“你們快來看看,人都在這兒了,今兒,多虧了嬸子呢。”

華啦啦一群人跟著進了院子,劉稻香怕這些人跟著擠進堂屋,連忙道:“停,停,停,你們給我站住,全都給我站院子裡,相熟的,是一家子的站一塊兒。”

她是看到其中有人手裡牽著一娃,另一婦人手裡抱著一娃。

張桂花吃了茶,緩了一下氣,這才坐在臺階上,原先劉秋香繡花的小杌子上,說道:“薛貴一家,你們站一旁。”

黃大奶奶聞言皺眉,小聲說道:“這個名兒不好。”

“為何?”娘四個齊刷刷地扭頭看向她。

黃大奶奶笑道:“撞了你家三貴的名,往後你可得注意了,這下人的名字,是不能跟主子相撞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