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裡悄悄地喊禽獸007:“小禽禽,麼麼噠!”

“有屁快放!”禽獸007撩起一片小葉子,它也學會擺譜了。

劉稻香滿頭黑線飄,這小家夥學東西太快,好沒優越感。

“那啥,你那邊有沒有制紅薯粉的方子?”

劉稻香想起前世所吃的酸辣粉,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好久沒吃了,怪想念的。

但是,就在剛才,她才突然發現,穿來大周朝快三年了,竟然沒吃過紅薯粉?!

當然,紅薯片,無論是蒸的,還是油炸的,火烤的,她都吃過了......

對於一個吃貨而言,竟然忘記了這麼一道美食,太不可饒恕了。

禽獸007無語,它只管禽和獸,不管什麼粉不粉!

劉稻香見它不吱聲,有難度?

“好啦,小禽禽,咱倆誰跟誰啊,你今天幫了我,等於明天幫了你自己,你想想啊,我這麼努力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能讓你早長個子,都說厚積薄發,要想攘外必先安內,我這麼努力,還不是為了你麼。”

劉稻香打滾賣萌無下線!

“好啦,好啦,我先去問問其它同事。”禽獸007已經不是第一次出賣自己的底線了。

它就覺得劉稻香臉皮太厚。

也不知禽獸007是怎麼跟它的基友們聯絡的,不過是幾個呼吸間,它就找到了方子。

“還好,這一次跟另一個平行空間的編號10086的種田小農女那邊聯絡上了,你看看是不是你要的方子。”

劉稻香的腦海裡浮現禽獸007提供的方子,她快速瀏覽了一遍,手工紅薯粉主要分打漿,沉澱,曬粉,然後就是攪漿,燒開水,制粉,還要去訂製幾個特製的,有扁長型細孔的漏勺,這個到不用擔心,可以直接去找翠花的爹李鐵匠定製。

待她回過神來,劉三貴已經與裡正說好明年要收多少紅薯了。

劉稻香想了想,說道:“裡正爺爺,其實,咱們這邊很多荒土,為何不多種些紅薯?”

雖說不如沙土種的產量高,但也算不錯的。

裡正張了張嘴苦笑了一下,他怎麼跟這娃子解釋?

別看劉稻香家還住著泥磚屋,誰不知她家已經發達了,蓋屋子只不過是看她家願不願意的事。

張桂花忙道:“讓黃大伯見笑了,我家二閨女打小就沒下過田,也不懂這些農事的。”

說完又轉過頭來對劉稻香說:“閨女啊,你是不知這事,雖說紅薯產量不錯,但也不如穀子、麥子耐放,一開了春,放在地窯裡也不管用,不是爛了壞了,就是發芽了長藤了,再說,那些富貴人家,都覺得這是賤物,不愛吃,也就咱窮苦人家稀罕,這才在邊邊落落種上一點。”

劉稻香很想說,這紅薯粉不但做酸辣粉好吃,開肉沫湯也是極好的,更別說煮魚吃了。

想到這兒,她肚子裡的饞蟲又開始鬧騰,只恨不得現在就來上三大碗酸辣粉,再煮上一鍋魚,就著魚湯下上幾把泡好的紅薯粉。

吸了吸鼻子,想想那爽滑,鮮美的味兒,在這凍死人的天裡,吃得人渾身暖洋洋的。

她沒有聽到張桂花提起紅薯粉,更加確定這時空是沒有這玩意兒。

她得意得笑了!

“裡正爺爺,不知村裡還剩多少紅薯,我想收上來。”

裡正聞言眼前一亮,他正愁這事兒呢,一時喜形如色,追問道:“你全要了?”

隨後,又想起劉稻香家還喂了幾十頭種豬,便知她是想買回來餵豬。

“咱家地窯裡還有不少呢!”劉秋香心疼銀子,擔心一沾春,這買回來的紅薯會壞掉。

劉稻香笑得眉眼彎彎,黑色的眼睛特別有神。

“壞不了,壞不了。”

她太想念酸酸辣辣的酸辣粉了。

不行,得快些把這事敲定下來。

“裡正爺爺,待開春後,你不妨跟大家說,咱家在明年秋後,甭管收多少紅薯,我家全要了。”

一文錢四斤,好划算。

這麼好吃的玩意兒,做出來,怎麼著也要有十來文一斤才行。

“全要了?”裡正不由打量她:“稻香,你要知道,你家這話一放出來,咱們村的那些荒地怕是都會被大家買走。”

劉稻香打趣他:“沒關係的,裡正爺爺,咱村真要富起來了,說不得,你還會被升去做鎮長。”

“哎,這個好,這個好,甭管我將來升不升鎮長,大家都會念著你家的好,你爹爹又是個會唸書的,說不得將來上頭來人考核你爹爹的品德,這又能添上一筆。”

裡正不由懷疑劉稻香是不是就奔著這一點去的。

要知道,在大周朝考取的進士,不但要文彩出眾,這品德考核也是佔了一部分,若品德不好,說不得就只能頂個進士的身分,而入不了朝中。

但又想想,眼前的小丫頭才多大啊,哪裡能想得這般周全。

不說裡正心裡的那一絲懷疑,但這明面上的好處,他也是能得到的。

劉秋香原還不同意,只是張桂花不管這些事,劉三貴又相信自家二閨女,因此,即便有她的反對,這事兒還是敲定下來了。

送走裡正後,劉三貴也不管有多晚了,回了堂屋直接開口詢問劉稻香。

“爹,我今年不是一直為了家裡雞、豬的吃料奔波嘛,有一次偶然經過隔壁小鎮,看到有人欺負一個老爺爺。”眼見劉三貴的臉色不好看起來,她忙道:“我也不敢上前勸架,只是待那些人走後,這才走上前,想送那位老爺爺去醫館,那人也好怪,只開口管我要些錢,也不要我送他去醫館,我瞧著他年紀挺大了,想著就當做一件好事,便給了他一些散碎銀子,他瞧我這人還不錯,便給了我一個方子,卻是教我用紅薯做成粉。”

“粉,是米糊糊嗎?”張桂花直覺自家二閨女被人騙了。

劉稻香抿嘴輕笑:“娘,不是呢,做出來後曬乾,有點像麵條,就像幹麵條一樣,吃的時候,先泡發,再下開水裡煮熟就成了,他還教了我幾個吃食方子呢。”

劉秋香聽後,問道:“這麼說,你想試試?”

“為何不試,反正收了那些紅薯又要不了多少錢,再說了,那老爺爺說,那個就叫紅薯粉,我聽他口音不像土牛縣這一帶的,許是他從別的地方流浪過來的。”

劉稻香悄悄摸了把冷汗,果然,說了一個謊就要用無數個謊來填這個坑。

劉三貴笑道:“那紅薯不過是一文錢四斤,你們便由著她折騰吧,若真做出好吃的,咱們可不就有口福了。”

張桂花想了想,聽著好像真的很好吃,又疑惑不解:“我以前都沒聽說過,以前去縣裡買東西,也沒聽說過有紅薯粉一說。”

劉三貴不在意地答道:“咱閨女不是說了麼?是別的地方的物什,若是好吃,到不失為一好物,若做得多了,還可以送些去京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很盲目的相信自家閨女的眼光,她如此肯定的跟裡正商議下此事,必是又覺得此物能生財。

劉三貴唸書後才知道,沒有銀子是萬萬不能的。

“閨女,你需要些什麼,只管去買。”反正,他家的銀子都捏在自家二閨女手裡。

劉稻香想著銀子多了,可以先建個好院子,左右她家這兩年的日子紅火起來,建院子的銀子,估計大家夥心裡都有數:“爹,過了年咱們家得買些田地吧,只是爹爹如今已是秀才,以後來往的也不拘咱村裡人,這院子怕是要重新起過了。”

“爹,咱家真要建院子?”劉秋香很羨慕劉巧兒能住在那樣的院子裡,地面上鋪了青石板,即使下大雨,也不會弄髒自己的繡花鞋。

劉三貴本想說,咱家屋子夠住,又想起自家岳母娘還有小舅子,若是他回來,這屋子也住不下,再一個,二閨女說得對,自己如今是秀才了,也適合建個像樣的院子。

都說佛要金裝,人看衣裳,外頭認識的人,形形色色,哪裡又有那麼多不嫌貧愛富的。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這是人之常情,劉三貴想通透後,也不覺得有多難過。

再說,建個好點的院子,自家一家子住得也舒坦。

張桂花聽說要建院子,早就高興得合不攏嘴。

孩子們都大了,自家孃老子也不適合繼續跟孩子們擠一塊兒。

“爹,我想著,在咱們院子旁邊再蓋個作坊,一邊連著倉庫和地窯,也是為了方便。”

前世,紅薯粉可以說是家家都會買些吃,可見這玩意有多受大家歡迎。

因此,她決定這一次建院子時,一起把這作坊建了。

“你要蓋作坊,那做紅薯粉的方子難不難,若是不難,只怕很容易被人學了去。”

在大周朝,為了保持住財源,一般人得了秘方都會儘可能的不讓配方讓人知道。

張桂花想起自家弟弟今年夏天回來時說起的事,那會兒,張裕德便不滿意自家姐姐、孃老子還有外甥女們終日圍著家裡團團轉。

她還記得他當時說過的話。

張裕德是這麼跟她說的:“我說姐,你家以後只會越來越富有,我瞧著姐夫唸書也很能吃苦,將來只怕會結交的人,地位越來越高,不說你跟娘,就只說咱們的外甥女們,嬌嬌嫩嫩的小姑娘,怎可以讓她們把白嫩的小手給磨得粗糙不堪,將來可是會被婆家嫌棄的,只會認為咱家是小門小戶,嫁過去是高攀了,今年年底賣了雞和豬後,我看不如多買幾個小丫頭伺候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