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稻香接著又報著數字,光養雞這一塊,光玉米就吃掉了九萬斤,這還不算糠和碎米。

屋外靜悄悄,只有寒風呼嘯,屋內暖洋洋,噼裡啪啦的拔珠聲,時不時的夾雜著清脆、悅耳,如銀鈴般的笑聲。

“哎呀,真是看不出來,這雞怎地這麼能吃?”劉三貴驚訝的看著算盤上的珠子,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陳氏看他驚訝地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都說鬥米換斤雞,這可是老話了,哪裡有那麼賺錢的生意。”

屋裡一陣倒吸氣聲,沒錯,光餵雞的本錢,就花掉了七百兩,這還不算雞苗的錢。

劉三貴笑道:“好在雞苗錢少,不過,這樣一加上,光是賣雞的錢,抵去成本,竟只是餘了幾兩銀子,早知道,就不給高九抹去那八兩多,難怪那廝當時笑得怪寒磣的。”

劉稻香笑了,她心裡早就有底,原本養殖就不是很賺,好在她有個小小金手指,不用擔心發生雞瘟又或是禽流感之類的。

對於旁人而言,養雞餵豬是大風險的生意,但對她而言,卻是機會。

有了空間當靠山,她不必擔心賠本賺吆喝!

眼見得一家人臉上一陣肉疼,她忍不住出聲提醒道:“爹,你還忘算了一筆,咱家還有雞蛋這一筆收入呢!”

家裡賺的銀子對她而言,反正是左手倒右手,又沒進別人口袋,劉稻香可是真的很高興。

張桂花在一旁臉帶愁意地說道:“雞蛋可千萬要賺啊,不然累死累活,都賺不了幾個錢,還真是要換個行當做做了。”

“自然是賺,咱們全靠雞蛋賺錢了,也是大量養雞的人少,不然,哪裡會有這麼多賺頭。”

劉稻香見一家人都伸長了脖子等她說出來,笑道:“雞蛋一共賣了四百多兩呢!”

這其中,她沒少把空間裡的雞蛋搬出來,所以,才能多出幾十兩。

劉秋香伸手摸摸自己小胸口,說道:“嚇死我了,還以為我們白忙活一年了,爹,咱家今年能賺錢,還多虧了二妹呢,若不是把貨款在年底才結,只怕,我們家還要過苦哈哈的日子。”

張桂花已經笑痴傻了,聽了劉秋香的話,一個勁兒的點頭:“咱家的閨女就是聰明能幹!”

劉三貴也跟著點頭,他很認同自家婆娘的話,閨女嘛,當然是自家的最好。

“爹還有呢,咱們只算了雞這一塊的收益,還有豬這一塊的。”劉稻香覺得不能再讓自家娘繼續傻笑下去。

連忙找了這個藉口,果然,張桂花的注意力被引開了。

連聲催促劉稻香與劉三貴快些把這塊的帳算出來,嗯,知道最後結果了,她才能安心地睡個好覺,想到這兒,她連連打了幾個哈欠,噙著淚,十分無辜地看著自家二閨女。

劉稻香伸手撫額,十分無語,咋懷個孕,這人的性子就變了許多。

還好,劉三貴不但是個二十四孝爹,還是個好夫君。

很快抄起算盤子,繼續噼裡啪啦的算起帳來。

不算還好,一算,他又傻眼了:“咋沒賺頭?”

之前,豬是賣了七百二十一兩多點,但是,一算下來,才發現,今年,光豬這塊的開支,一共花掉了七百一十六兩多。

劉稻香心裡早就有底了,笑道:“爹,咱豬圈裡可還有二十四頭豬呢,真要折算成銀子可是有七十兩之多,也不算少了。”

劉三貴瞬間回味過來了,答道:“咱家勞力少,養雞餵豬比種田還是要鬆快些。”

劉稻香覺得各有千秋,說到底,她家還是靠了她的金手指,這才能平平安安的養了這麼多家畜。

張桂花打著哈欠說道:“孩子她爹,咱們該把欠村上的那筆銀子還上了,還有當初那些娃子們打豬草和捉魚蝦,一共花掉了五、六兩,家裡的長工也該結錢了,當初說好的,一年給他二兩銀。”

“你要是累了,先回屋去睡吧,我還要跟二閨女商一下明年養雞和豬的事,你也聽到了,高九可是說了,如果能多養鴨,那是最好不過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桂花一想,自己已知道家裡今年的收益,可以去睡安穩覺了,至於要商議的事,她沒興趣,實在是太困了。

陳氏讓劉秋香扶了她去西屋,才小聲道:“我看桂花的肚子比旁人的大不少,莫不是懷了雙胎?”

劉三貴面帶訝色地說道:“啊,大夫沒說,不過,娘這麼一說,我也有些懷疑,只是大夫一直說她怕是會早產,我的心思就一直放在這一塊。”

“爹,要不,咱們請了大夫來家裡住?”

劉稻香覺得手中有錢了,就不必太苛待自家人,更何況還是她娘親生孩子。

劉三貴認為這提議可行,陳氏卻反對了。

“不是我這當娘的不疼閨女,一個是咱不確定是不是雙胎,二個,桂花從來沒往這方面想,要是請個大夫坐家中,你就不怕你家孃老子鬧上門,再說,本來她好吃好喝著,萬一請了大夫回來,反而怕嚇著我閨女。”

她又接著說道:“再說了,眼看頭年關越來越近,哪個大夫願意在此時出門的。”

陳氏的話很有理,這左也不行,右也不能,劉三貴一時犯了愁。

劉稻香問道:“爹,要不,抽空跟鎮上的大夫先打個招呼?”

劉三貴松了口氣,答道:“只能這樣了,好在那大夫也是老相識的。”

祖祖輩輩長年累月住一個地兒也有好處,那就是十裡八鄉的人,差不多都能認個遍兒,只要你一開口說是誰誰誰家的小子或丫頭,保管都說得出你家住哪個村數過去第幾戶。

這事兒一說定,劉三貴與劉稻香又開始接著算帳了。

先前只是算了劉稻香家裡賺了多少。

這次,是核算該給劉稻香多少銀子去結帳。

劉稻香一邊翻著帳本,一邊說道:“爹,回頭我還是跟那幾戶糧鋪老闆說一聲,讓他們還按這個價給我,等明年賒上一年,照樣年底給他們結帳。”

劉三貴此時已經把該結算的銀子算出來了:“苞谷、碎米、糠,一共花了一千三百七十二兩二錢,給,這裡是一千二百兩銀票,回頭你自己再從我交你的那個木匣子裡取出三百七十三兩來,剩下的就當你的跑腿費。”

“爹,你算的是總個的吧,雞和豬吃的料都算一塊了?”劉稻香心中一驚,這雞和豬也太能吃了吧,她又笑道:“爹,你到忘了,家中的錢財如今全在我手上,回頭我還得把那四百多兩給您呢,還有,這一千三百七十二兩二錢裡頭,我還要給咱外婆婆那五畝荒地所產的紅薯葉和紅薯的十五兩呢!”

劉三貴心中也十分感概:“你外婆肯定沒想到,她能得這麼多,明年的豬、雞糞,還是要叫人拉去你外婆的那幾畝荒地裡。”

“外婆一定很高興。”劉稻香笑眯了眼,果然,要這麼操作才能把銀子洗白白,想想除掉要分去的那些買紅薯的銀子,她還能有一千三百一十七兩落袋,心中就像喝了幾大碗蜂蜜水。

劉三貴一想起買豬崽所花的銀子,很是一陣肉疼:“看來這豬還是要自己養種豬下崽才行,二百多頭豬崽,差不多花了九十兩。”

劉稻香抿嘴一笑:“好在咱們自己留了二十頭豬,原以為九爺來年也只要二百頭,沒想到,這會可好,翻了好幾番,咱們明年再辛苦一年,後年,咱們留了種豬自家配種。”

劉三貴聽了她的話笑了,天下的錢哪裡能叫他一個人全賺盡了。

“罷了,高九說,來年要一萬只雞,咱家只留了兩百只種雞,怕是還要去外頭買,估計自家能孵化一千多只,就算一千五,再加上你的老主顧能提供六千只,可還差二千到三千的缺口。”

劉稻香本想剩下的由空間裡出,不想,正在此時,院門被人敲響了。

來人敲門很有節奏感,篤篤篤,篤篤篤,不急不緩。

劉稻香聽這聲音,暗中松了一口氣,快手把銀票往懷裡一塞,實際上是直接放入空間的存儲空間了。

又抱起帳冊,正此時,劉秋香從西屋走了出來。

“誰來了?”

“還不知道呢,姐快些幫我把算盤和剩下的帳冊搬回房。”

自家的產業可不能叫外人看見了。

劉稻香招呼了劉秋香幫忙搬東西,劉三貴端起一盞桐油燈,說道:“我送你們去東廂房,再順便去開門。”

把兩姐妹送到東廂房後,劉三貴轉身朝院門走去。

“來了,來了,是誰啊?”

“三貴啊,是叔!”外頭傳來裡正的聲音。

劉三貴心中一驚,這黑燈瞎火的,裡正這時候上門,只怕有急事。

忙應聲開了門,又請了裡正去堂屋坐。

才剛剛坐下,劉稻香姐妹後腳就跟著進了門,兩人跟裡正打過招呼,陳氏已經從灶屋裡砌了熱茶端來招待他。

“叔,你這裡從哪裡來?”劉三貴這才注意到裡正似乎有些凍僵了。

裡正嘿嘿乾笑兩聲,低頭不語,只是伸手捧著那杯熱茶不撒手。

劉稻香見了,他怕是冷得緊,又忙把火盆子往他身邊移了移,再撿了兩根大塊木頭扔到盆子裡。

過了一會兒,屋子裡暖和了不少。

裡正在這才猛吸一口氣,把手中的微熱的茶水一飲而盡,方才道:“總算是活過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