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九自然有他的渠道知道這些事,便笑道:“劉大姑娘慧質蘭心,劉二姑娘處理機敏,劉三姑娘嬌憨可愛,劉夫人實在是有大大的福氣啊。”

一旁的陳氏比任何人都笑得開心。

誰說她家閨女命不好了?可不,就是個有大福氣的,生的閨女又個個是好的。

“娘,您啥時候跟爹一個毛病了。”劉稻香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小鼻尖,又轉頭問高九:“九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不如直接說出來吧,等會兒,咱們還要去後院忙乎呢!”

高九暗道真沒意思,原還想逗逗眼前的小丫頭,誰知她一點都不上鉤啊。

“先前不是在鎮上聽人說了麼,說你家今年的雞和豬養得可壯實了,這一年來,你家所做的事,我也看在眼裡,這雞和豬最怕的就是髒,地方髒了就容易生病,我聽說你還專門請人打掃雞舍和豬圈。”

劉稻香答道:“這沒什麼好瞞著九爺的,的確有此事,有人送過我爹幾本農書,其中有一本就單是講養雞餵豬的,我這般行事,大多是照搬書上的,說起這事,我還正有一事相求呢!”

“哦?何事?”高九心中還一邊琢磨著她有何所求。

劉稻香笑道:“也不是什麼難事,就是想請九爺幫個忙,不知哪兒有石灰,原本,去找那賣料子的地方是該有,只不過眼下接近過年了,也沒有哪戶會要在這時候蓋房子,那些料子鋪早就賣完了,我家一時急用,卻又尋不著。”

“你這是拿來何用?”高九不懂了。

劉稻香答道:“我是想拿來灑在雞舍和豬圈裡,待你把這些雞和豬拉走,那裡頭就空了大半,那書上說,用這個灑在上頭,隔七天灑一次,半個月後就可以清洗乾淨,來年再養小雞或小豬,這些個小東西就不容易生病。”

她沒法子跟高九說,石灰可以用來殺菌消毒,雞舍和豬圈的衛生是必須弄好的,不然,發生雞瘟和豬疫,到是只有哭的份了。

高九驚歎道:“原來還可以這樣?那豈不是能防雞瘟和豬疫?”

“說是不容易讓雞和豬生病,我想應該可以吧,但還是要精心伺候著,誰也不知那些病是怎麼得的。”

劉稻香覺得她不能什麼都靠空間,就算可以透過禽獸007購買那種可殺死家蓄體內病毒的米粒型微機器人,但她知道天下無不透風的牆,只有自己一直謹小慎微,不過份依賴空間,才能真正做到,不讓人懷疑。

哦,她可不想人家一直追在後面,大喊:妖怪,哪裡逃!

囧!

高九再次驚歎,又道:“說得也是,至今,我朝太醫們都沒有很好的法子治療這兩種病。”

太醫有什麼用?那是獸醫的事!

但是,劉稻香還真不能說出來。

“我曾聽裡正說過,咱們縣裡是有獸醫的,這事兒,若是讓獸醫們去辦,或許更容易些。”

高九神情一滯,不知為何,他突然覺得一直負責這事的人,很蠢!

這個話題讓人不能愉快地聊天了,他把這事記在心裡,打算偷偷地去跟自家主子蘇子燁打小報告,接著,他話風一轉,說道:“那不關咱們的事,對了,我這一次來,主要還是想跟你說,明年,你能不多再多養些?”

“多養些?”劉稻香驚喜地問他,雙眼泛著金光,眼裡的銅板子譁啦啦作響。

高九心中暗歎,主子,你咋把什麼都算到了,連眼前小丫頭的反應都算得一清二楚。

“雞,一萬只,豬一千頭,還有,你能不能養些鴨,做成臘鴨的話,那個數量就大了。”

他是奉蘇子燁之命來辦這差事的,聽說乘海船出去的張裕德傳來了訊息,他並沒有走太遠,不過是去了離大周不遠的幾個島國,即便如此,他所帶的那些活雞,臘鴨以及豬肉都被搶購一空,聽說,那邊沒這玩意......

聽說那邊只有海鳥、很多很多的蛇,還有各類大小不一的魚,非常多殼很硬,肉很鮮美,叫不出名字的東西,聽說,有一種長了八隻腳,有點像螃蟹的東西,但很大,還是紅色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九表示,海外的東西特麼太奇葩!

回過神來,見劉稻香坐在那裡微微皺眉,以為她是擔心手頭銀子平湊手,便道:“劉二姑娘,可是有什麼難處?”

一旁的張桂花和陳氏早就聽傻眼了,一萬只雞?一千頭豬?還要許多鴨?

她突然覺得,大家認為這老屋風水好,說不定是真的。

“啊?哦,難處不大,只不過,為何還要鴨子?”劉稻香不是特別想養這東西。

高九答道:“劉二姑娘不知道,臘鴨也很好賣的!”

意思就是說,這裡面能賺大筆的銀子。

劉稻香有些難決定,三十裡村雖說不是很富裕,但這裡的樹美水甜人心善,鴨子養多了可是有一股很大的臭味,而且不像化糞池,可以建在山坡後再用石板蓋起來,這味兒就很淡了。

鴨子可不受這控制,隨地吃喝拉撒,那味兒實在太臭了,她不想破壞三十裡村的生態環境,她喜歡這裡的景色,喜歡喝後山上流下來的,甘甜的泉水。

“養鴨子需要大水池,而且,鴨子味道重,若是總個村子裡都飄著滿滿的鴨屎味兒,實在會叫人受不了。”

劉稻香把自己的難處說了出來。

高九到沒想到這一點,哦,準確地說,他並不知道養鴨子會臭飄十里。

“可是做成臘鴨的話,利潤比活雞的還要高。”

劉稻香微微皺眉,臘鴨無論是燉湯還是清蒸又或是紅燒,都是極好吃的。

她自己也很喜歡吃。

“這事我先放心上,回頭我問問我爹,看有沒有地方可以養。”

要真能找到塊地方養鴨,她不介意自家又多一個進項。

高九與她又細細說了一下臘鴨的利潤,這般一算下來,一隻臘鴨,劉稻香可以賺十五文錢,看著是少了點,但還有鴨蛋可以做成皮蛋、鹹鴨蛋,這些也是高九所需要的。

“這些先放一邊,我得先有個地兒才行,不過,這事也要等明年開春了,不如,我們先去後院看看。”

劉稻香眼尖,瞧到高九帶來的隨從,正從後面往堂屋後門這裡過來。

高九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笑答:“一起去看看,我今兒可是帶了不少銀票來了,當然,少不得還要帶些銀錠子的。”

他就不懂了,這丫頭咋就只喜歡銀錠子不喜歡銀票呢!

高九永遠無法知道,一個小財迷流著口水,用手摸著銀錠子成的小山,一副很爽很沉迷的樣子。

劉稻香心中早在樂吼:今兒倍兒爽,倍兒爽!

兩人到了後院,便有人拿一枝人多高的大桿秤,聽說這大秤是專門用來稱米糧的那種。

那邊四五人,有人抬大木籠子,有人扶秤,有人拎秤砣,有人專門記錄,那負責記錄的也是個乖覺的,聽到人報數,又在聲重複一遍,確認了才登記上。

張桂花是個識字的,她見自家二閨女正陪著高九站一邊,就自己挺著大肚子去了那負責記錄的那處,嗯,在一旁盯著。

半個時辰後,一堆木籠子都稱完了,接著就有人把籠子開啟放在豬圈門口,把大肥豬趕了進去,又快速的放下豬圈的門,再叫人抬走裝了豬的籠子去一旁過秤,而另外又有人把空籠子抬了過來,接著重複先前的動作。

一直忙到暮色沉沉,燭火點點,這才幫東西裝完。

高九叫人取來了算盤和先前登記的數字。

劉三貴現在依然只上半天課,吃中午飯時便已回來,他回來後就接替了劉稻香的活兒。

此時,他正與高九挑燈算著帳。

“這豬可養得真好,差不多都有三百多斤一頭,母雞差不多都有五、六斤,閹雞有點多,罷了,這次我全要了,下回閹雞還是要少養些,除了過年,平時買的人少。”

劉三貴有些不好意思,他也覺得閹雞有點多,說道:“閹雞其實味兒最好了,比母雞要好吃很多,我們這裡的人都是拿來紅燒著吃。”

高九笑道:“也罷,過年要閹雞的人家不少,我便受下了,左右也不是發物,還是有人愛吃的。”

他是開酒樓的,自然是知道閹雞味兒最好,比母雞好吃多了。

劉三貴起身,鄭重地向他長作一揖:“如此多謝了,今年才學著養雞,我媳婦又大著個肚子,閨女們不會分小雞的公母。”

“閹雞有閹雞的好,母雞有母雞的好,只不過世人都以為只有母雞最好,其實,母雞是煲湯最好,若真要說吃雞,還是閹雞最好吃。”

他想著這一千只閹雞,自家主子必會另有安排。

高九拿起帳冊笑道:“恭喜三爺了,你家今年能過個富裕紅火年了。”

劉三貴笑道:“九爺不如叫我三貴吧!”

“那你便喚我高九即可!”高九從善如流。

劉三貴也不是矯情的人,自然應下了。

“咱們還是先來看看帳冊吧。”高九揚了揚手中的帳冊。

劉稻香家今年喂了兩百多頭豬,除掉種豬和留下過年豬之外,一共賣給高九兩百頭。

又因她家伺候得好,今年的豬都養得膘厚體壯,只只上了三百斤。

高九把算盤拔得噼裡啪啦響,然後說道:“三貴,你瞧,兩百頭豬,一共是六萬零一百五十七斤,當初說好了,十二文錢一斤收購你家的豬,一共是七百二十一兩八錢八十四銅錢。”

劉三貴跟著又算了一遍,確定沒有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