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死後,慧靈雖貴為金光寺主持,但總覺得天地之間只有自己一人,師叔伯們一向兩耳不聞窗外事,幾個師兄弟也不甚親近,金光寺作為正道魁首,但慧靈資歷尚淺,也不敢對其他三派掌門不敬,自己這個主持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自從那日一個野和尚破壞大雄寶殿,逃離山下之後,慧靈佛心受損,留下書信,辭去住持一職,要下山尋那人,唯有擊敗他,方可穩固佛心,經過多番打聽,那大和尚如今身在淮南一帶,慧靈馬不停蹄,即刻趕往。

慧靈深知如今自己並非那大和尚的敵手,現在前往,無異於以卵擊石,便決定先行前往定遠縣暫居一陣。

定遠縣爐橋鎮來了個年輕和尚,鎮子不大,這個和尚自然也就成了當地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和尚風塵僕僕,潔淨僧袍上沾染了許多塵土,長相卻十分清逸。

和尚和村民之前遇到的小寺廟僧人好像有些不一樣,並不刻意與村民打交道,既不化緣也不化齋,爐橋鎮多樹,和尚就地取材,在臨近小溪出自己搭建了一座木屋,每日只是安靜打坐,餓了便摘些野果,渴了就喝些溪水,與世隔絕。

過了十日,眼尖的村民發現和尚身邊跟了個小毛孩,孩子叫劉甲,今年不過七八歲的年紀,爹孃都曾是土生土長的爐橋鎮人,只不過劉甲五歲那年,一日夜裡有兩個小毛賊偷摸爬進她家裡,本意是偷些值錢的物件了事,可劉甲的爹一根筋的執拗性子,硬是不肯破財消災,一番打鬥之下,不慎被其中一人誤殺,事發突然,兩個小毛賊一時也慌了神,欠債只要還錢,但殺人需要償命,二人本就頭次做賊,哪曉得竟碰上這等禍事,劉甲孃親見丈夫被人砍死,忍不住哇哇大叫,毛賊擔心惹來其他人,拿起被子捂住她的腦袋,不料也失手殺了她,兩個毛賊錢財沒撈著,反倒背上兩條人命,一下慌了神,再也顧不得行竊,倉皇而逃。

就這樣,劉甲成了孤兒,天幸爐橋鎮民風淳樸,孩子吃著百家飯,倒也能茁壯成長。就這樣,對於爐橋鎮來說的兩個孤家寡人成了朋友,整日相伴左右。

說是朋友,但一大一小二人幾

日來一句話也沒有說過,每每慧靈安靜打坐修禪之際,劉甲就安靜坐在一旁,也不打擾,慧靈也沒有主動攀談的興致,一個不大點的孩子竟也能安靜一整日。

約莫是孩子心性,到了第五日,劉甲終於憋不住了,怯生生問道:“大師父,你是從哪裡來的呀?”

慧靈看了眼身邊的小不點:“阿彌陀佛,貧僧來自金光寺。”

劉甲不過鄉野稚童,哪裡聽過金光寺的威名,聞言並不太過驚訝,只是淡淡“哦”了一聲。

“金光寺很遠麼?”

“不算太遠,小僧不過走了一天一夜。”

劉甲撇過頭齜牙咧嘴,小聲嘀咕:“這還不算遠啊,我繞著村子走一圈腿都酸的不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慧靈耳力通玄,聞言哈哈大笑:“對於你來說,走一天一夜當然算遠,但對於貧僧來說不過咫尺距離。”

劉甲聽不懂慧靈話的意思,也不以為意,跟著他一同笑了起來,“那大師父你來咱們這做什麼呀?”

“小僧有個敵人,我打聽到他近日在附近出沒,特來尋他。”

“那你既然知道他在哪,為什麼不去找他,整日待在咱們這呢?”

“說來慚愧,小僧打不過他。”

“他很厲害麼?”

“是啊,很厲害。”

“哦…小時候爹媽告訴我說,打架是不好的。”

慧靈微微一笑,“是啊,我的師父也同我這麼說過。”

劉甲赧羞一笑,場面又恢復冷清。

又過了好一陣,劉甲又嬌聲問道:“大師父,你說人真的有轉世麼?”

慧靈摸了摸自己的光頭:“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也不知。”

“嗯,原來也有大師父不知道的事情啊!假如我說人真的有轉世,大師父你

信麼?”

“為何這麼說?”

“因為有了轉世,那我就還能再見到爹孃啊。”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既然相信有轉世,那一定是有的。”

劉甲聞言眼神一亮,重重點頭。

見劉甲沒了攀談的興致,慧靈重新入定。過了一會,慧靈感覺身邊小娃屁股悄悄朝自己挪了挪,不由斜眼望了望,劉甲滿臉淚水,低聲嗚咽,卻忍住哭腔,沒有發出聲音,似乎擔心打擾到自己修行。

“大師父,我想我爹孃了。”

慧靈嘆了口氣,將他輕輕攬入懷中,不知如何安慰。劉甲依偎在慧靈並不寬闊的胸膛,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

“好孩子,別傷心,也許終有一日,你會和你爹孃再相見的。”

劉甲似乎對慧靈天生親近,聞言止住哭聲,喃喃道:“大師父說得對,我經常在夢裡見到爹孃呢!”

慧靈親暱地揉了揉他的腦袋,小心翼翼問道:“劉甲,你願意拜我為師麼?”若是換了旁人,聽到這話還不得感激涕零,金光寺如今雖然不復盛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慧靈好歹曾是天下響噹噹的一號人物,這份天大的福緣,用老話來說,真是祖上冒了青煙了。

可劉甲似乎身在福中不知福,並未一口答應,只是低聲問道:“若我拜你為師,也要和你一樣剃個光頭麼?”

慧靈一愣,哈哈大笑,竟是忍不住笑出了眼淚。“怎麼?你不願剃度出家麼?”

“這光頭可難看的緊。”劉甲話一出口就後悔了,低著頭,不敢去看慧靈。

後者柔聲道:“阿彌陀佛,貧僧向來恪守成規,今日為了你,斗膽放肆一回,你若不願剃度,那便不剃,我輩方外之人,豈會在意世俗的眼光。”

劉甲怯生生抬起頭,見慧靈並不惱火,破涕為笑。就這樣,慧靈入世不久,便收下了一個資質一般的徒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