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餘景芝未曾去過翠雲山,只知地處蓬萊仙島,便準備到附近後尋一城鎮向旁人打聽。

翠雲山以南五十裡,有一座繁華小鎮,因靠近仙山,被當地人叫作臨仙鎮。為避免太過引人注目,在小鎮外十里處,餘景芝不再御劍飛行,徒步進城。

臨仙鎮雖小,卻異常繁華,路邊小攤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若是向人問路,酒樓日常人來人往,魚龍混雜,最是合適不過,況且一路行來,餘景芝也有些肚餓,從小錦衣玉食的他出門必然習慣帶足銀兩,摸了摸腰間錢袋,估摸著好好吃上一頓打打牙祭不是問題,眼見不遠處一家酒樓規模宏大,餘景芝將神劍負在背上,大步走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時修真之人眾多,除四大門派之外小門小派多如牛毛,數不勝數,是以鎮中居民對於修士早已見怪不怪。臨近酒樓,向裡望去,只見店內食客人山人海,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店小二忙得是不亦樂乎。餘景芝料想入店也沒有空位,便打消了進去的念頭,向旁邊一瞥,見一位算命先生雙手攏袖,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

此人身穿一襲破舊道袍,長鬚及胸,膀大腰圓,約莫四五十歲,腰間彆著個酒囊,是以顯得不倫不類,乍一看和尋常道士半點不像。見他一直盯著自己,所謂事出無常必有妖,餘景芝開門見山的問道:“這位老先生,你我素未謀面,何故一直盯著小子?”

那老道摘下酒囊猛灌了一口,一陣咳嗽,打了個酒嗝:“這位公子請見諒則個,老道確實與公子素味平生,只是在下算命三十年,難得碰到個命格奇特之人,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還望公子莫要見怪。”

“命格奇特?”餘景芝心中默唸一遍,他自幼對這些黃老之術推崇備至,心想左右此間無事,不如就算上一卦,從錢袋中摸出一粒碎銀,放在算命先生身前案上,“何謂命格奇特之人,還望老先生指點一二。”

道伸手一抹,碎銀便收入袖中,伸手一指身前座位:“公子請坐,切聽我慢慢道來。先不說公子命格如何奇特,容貧道先算算公子經歷,若僥倖算的準,公子自然相信貧道不是那賣弄口舌之輩了。”

餘景芝微微頷首,一屁股坐下,又對著臨家包子鋪老闆招招手,請他送來幾個皮薄餡足的肉包子,一口咬下半個,含糊不清道:“老先生請講。”

“若貧道算的不錯,只怕公子剛剛經歷一場劫難,家中雙親已不在人世了吧?”

餘景芝心頭巨震,若對方不是熟悉自己之人,那便是真有莫大神通,一時收起輕視之心,放下手中的包子,正襟危坐,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

“揹負寶劍,腳步穩重,氣機悠長,公子必是修真之人。出現在此地,並非恰巧經過,想要去酒樓,應當是打探訊息,不是尋人便是問路,若是尋人,酒樓人多口雜,難免走漏了訊息,公子卻步不前,故為問路。此鎮臨近翠雲山,公子年紀尚輕,應當是未曾去過翠雲山,故而詢問的便是通往仙山之路。等閒之人若造訪翠雲山,必定不會孤身一人,所以公子師出名門,既非僧侶又非女子,那公子師承也就水落石出,公子定是劍神谷高徒。”

餘景芝聽完震驚萬分!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老道也不著急開口,悠悠提起酒囊,自斟自飲起來。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餘景芝站起身來彎腰作揖道:“老先生真乃神人也,所言分毫不差,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老道姓陸,俗名不足掛齒。”老道士擺了擺手,不願多透露身份,“既然公子信了,那咱們接著說這命格一事。常人普通命格不去談,且大富大貴之人多為四柱同命,而普天之下,有四種命格極為罕見,萬中無一,分別是天干順食格,地支拱殺格,兩幹不雜格和一氣生成格,這四類人,通常命有奇遇,人中龍鳳,相傳貴派仙凡祖師

便是地支拱殺之人,而這四類雖然罕見,歷史上也都曾出現過,但公子的命格,恕老道直言,見所未見,四格都像又都不像,故而有奇特一說。”

“陸道長,那不知小子這命格吉凶如何?”

“貧道也不敢妄言公子吉凶,觀公子面相,應是大吉大利之人,可公子的際遇卻恰恰相反,貧道揣度天機,只怕福禍相依,不可以常理論。公子只需記住兩件事,閣下五行火旺,遇水則避,另外觀你福緣飽滿,縱使萬惡之境,想必也終能逢凶化吉。”

餘景芝聽完這番話,眉頭微皺,“連陸道長都看不透的命格,晚輩也就不必妄自揣測了,只願借前輩吉言逢凶化吉便可。”

二人又閒談一番,得知陸道長並非本地人士,於十日之前雲遊至臨仙鎮,用他自己的話說,特來此地等候三位有緣人,至於是誰,天機不可洩露。餘景芝記起自己還有要事在身,便向前者問清翠雲山方位,雙手抱拳沉聲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今日得見前輩,相談甚歡,望他日有緣再見,再與前輩把酒言歡。”

“好說好說,你我二人有緣再見。”陸道人亦是揮揮手,示意告別,餘景芝御起神劍,拔地而起,向著翠雲山方向飛去。

眼見餘景芝遠去,小巷深處走出一名青衣中年男子,儒生模樣,畢恭畢敬地對陸姓道人說道:“宗主,小人有一事不明,此子何德何能,如何值得您大費周章在此地苦等十日,只為見上一面?”

陸道人看了眼中年儒生:“這餘景芝乃是故人之子,當年我落難之際,他父母對我有一飯之恩,如今故人成了已故之人,見一面他們的兒子有何不可?況且此子命格之亂,老夫生平未見,當有數次大劫,那劉光磊是何許人也你我二人心知肚明,雖不便明說,稍加提點一番也無不可,總不能眼瞅著一塊璞玉誤入歧途。”中年儒生聽完不再多言,安靜陪站在一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