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劉宗將水軍萬人,一舉攻佔夏、漢二水之交的豬口,留兩千人駐守豬口,防備黃祖,劉宗自率水軍八千,沿漢水而上,直撲江夏郡屬縣竟陵。

同一時間,劉景亦將步騎兩萬,從江陵出發,數日後到達當陽,與蔡升及劉宗水軍會合。

一時間劉景數萬大軍,水陸並進,舟艦蔽江,雲輜遮路,聲勢極為浩大,大軍所過之處,江夏郡之竟陵,南郡之臨沮、編縣、鄀國,莫不望風而降。

劉景率水步軍駐於鄀國西郊,沔、夷二水間,襄陽距此已不到二百裡,劉表重兵佈防的宜城,距此更是只有區區數十裡。

劉景軍行營。

“臨沮(縣)長向朗,拜見安遠將軍。”

向朗今年三十六歲,密發濃眉,相貌敦厚,冠裳修整,其乃宜城大族向氏子弟,早年曾拜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與龐統、徐庶等人皆相友善。

徐庶兩個月前一坐上南郡太守之位,便立刻給“治下”的好友寫信勸降,不過向朗一直猶豫不決,直到劉景舉兵而來,必須要做出選擇,方才獻城歸降。

向朗也算是蜀漢名臣,歷史上深得劉備、諸葛亮的器重,若非因包庇馬謖,導致前途盡毀,他在蜀漢的歷史地位還會更高。

然而劉景此時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他身旁的人身上。

只見一名二十餘歲,容貌古樸,風度自然的青年,從容拜道:“襄陽龐統,拜見安遠將軍。”

“士元……”此時出現在劉景面前的龐統,已經有了名士風範,和六年前那個面黑樸鈍的少年,簡直判若兩人。對於龐統的到來,劉景心中著實感到驚喜,本以為只有攻滅劉表,全據荊州後,才能將龐統收入帳下,沒想到他竟自己主動送上門來。

“士元、巨達……”諸葛亮同樣對好友龐統的來投倍感歡欣,另外他與向朗也頗為相熟。

劉景用力握住龐統的手,喜形於色地道:“自襄陽一別,至今已六載,士元別來無恙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龐統微笑道:“一別六載,將軍已然虎踞荊、交,威震天下,而在下仍舊默默無聞。”

當年劉景以德行、才華名著荊州,但當時他的地位並不高,只是長沙郡主簿。而今的劉景卻已是荊、交二州最有權勢的人。

儘管劉景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過龐統覺得劉景至少有一點始終沒變,他還是和從前一樣“熱情”。

劉景搖頭笑道:“士元你這就太過謙虛了,你可是被譽為‘南州士之冠冕’,‘鳳雛’之名,我即使在荊南亦有所耳聞,,怎麼能說是默默無聞呢?”

劉景和龐統相識時,後者確實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後來龐統在弱冠之際,往見“水鏡先生”司馬徽,獲得“南州士之冠冕”的評語,由是顯名,漸漸為人所知。

“將軍之言,實在令在下汗顏,放眼荊州,何人敢在將軍面前自稱‘南州士之冠冕’?”

龐統自家人知自家事,“鳳雛”之名,乃是從父龐德公所賜,而“南州士之冠冕”則是司馬徽的評語,並未得到大眾認可,和劉景這位公認的“荊州士之冠冕”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劉景笑了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道:“對了,士元,你怎麼會和向臨沮同行?”

龐統回道:“我和向巨達乃是多年的好友,近日恰好在其舍中做客,得知將軍已至北方,便與向巨達一同前來拜見將軍。”

龐統在這個敏感的時期離開襄陽,探訪向朗,絕非偶然。

如今荊州上下,任誰都能看出劉表大勢已去,荊州即將變天,龐統亦不免提前做打算。

剛好他和徐庶、向朗皆私交甚篤,知道徐庶私下寫信招攬向朗,也知道向朗已經動心,聞劉景興兵北上,龐統立即隻身前往臨沮,說服向朗歸順劉景。

龐統此番來投,並非自作主張,而是得到了家族的默許。

畢竟龐氏乃是襄陽大族,和襄陽蔡氏、中廬蒯氏一樣,早在劉表初入荊州,便投入其麾下,雙方牽連極深,劉表的心腹,治中龐季,正是襄陽龐氏子弟。

不過大家族向來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尤其是這個籃子已破舊黴爛,因此即便是龐季,也沒有反對龐統投奔劉景。

“原來如此。”劉景點點頭,隨後一臉鄭重地道:“士元乃楚之英俊,有王佐之器,當委以股肱、腹心之任,眼下左司馬潘承明出為交州刺史,不如就由士元接替潘承明,擔任左司馬。”

左司馬在安遠將軍府的地位,僅次於軍師諸葛亮、左長史劉巴、右長史桓階三人,甚至僅以軍事而論,只在諸葛亮之下。

“諾。”龐統欣然應命,對於劉景的重用,並未感到意外。

先不提兩人乃是舊識,他固然無法與劉景比肩,卻也是荊州屈指可數的青年才俊,去年劉表長子、南郡太守劉琦曾有意請他為功曹,託以郡中大小事,只是他不太看好劉琦,才沒有答應。連庸如劉琦都重其才,更勿論以識才、愛才而聞名的劉景了。

聽劉景談到潘濬出任交州刺史,龐統心裡一動,出言問道:“將軍,近日有傳言張交州被將軍擊殺,不知此事可是真的?”

“確有其事。”劉景微微頷首道,這訊息本就是他故意散播出去的,用以震懾襄陽。

“張津一向對荊南懷有覬覦之心……近來趁我率軍北上,荊南空虛之際,再度出兵來犯,被我麾下大將王子健大破於鬱林,其亦在逃亡時為部將所殺……”劉景和龐統講起交州的始末。

龐統聽罷心裡不禁發出一聲感嘆,今張津已死,劉表病重,劉景在荊、交已經沒有敵手了。

劉景雖然拉著龐統聊個不停,卻也沒有忽視一旁的向朗,鑑於劉表集結重兵,在宜城佈防,而向朗正是宜城人,熟知當地情況,便任命他為參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