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的巴丘,秋高氣爽,舒適宜人,劉景站在閱軍樓上,一邊欣賞洞庭湖的美景,一邊與徐庶、蔣琬、鄧芝幾人漫談。

劉景軍大營坐落於巴丘城西郊,洞庭湖東畔,而閱軍樓,則是劉景軍大營的西營樓,登上此樓,內可觀步騎列陣,外可覽水軍演練,故取名“閱軍樓”。乃去年王彊徵調巴丘民夫,花費數月時間修建而成。

“將軍,武陵捷報……”

劉景正說笑間,於徵快步走上樓來,稟道。劉景聞言不由一怔,旋爾對左右笑道:“從兄數天前才率軍大破五溪蠻,今日捷報又至,必是攻克了臨沅。”

劉景接過於徵遞來的信箋,開啟一看,正如其所言,劉宗已成功奪取武陵郡治臨沅,並生擒太守劉叡。

劉宗在信中著重描述了臨衝,即攻城塔之利,使劉景軍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攻陷了臨沅。

這倒也在劉景的意料之中,攻城塔作為複合型攻城武器,乃古典機械武器的集大成者,在無火藥時代,絕對是守軍的噩夢。

“武陵定矣……”劉景看罷來信,隨手遞給身旁的徐庶,欣然笑道:“自此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四郡之地,皆為我有。”

“恭喜將軍……”徐庶、蔣琬、鄧芝、於徵等人皆賀道。

劉景含笑頷首,相比於捷報頻傳的武陵戰場,他這裡就顯得沉寂多了。事實上蔡瑁、黃祖援軍半個月前便已抵達巴丘,不過他們首次向巴丘發起試探性進攻,就遭到了劉景軍迎頭痛擊。

是役,甘寧擔任先鋒,開戰後,其率領七艦乘風而進,所向披靡,一戰大破蔡瑁部,並斬殺敵軍大將,平賊校尉蔡和。

蔡瑁經過一年時間的休養,實力剛剛有所恢復,經此一敗,可謂是前功盡棄。

由於劉景軍以蔡瑁為主攻方向,黃祖軍固然也損失了十餘艘大艦,卻未傷及元氣。

此乃劉景有意為之,相比黃祖,削弱蔡瑁更符合他的利益。

鄧芝出言道:“蔡瑁自戰敗後,膽氣盡喪,閉營不出,其若聞武陵陷落,必定望風而逃。”

劉景眼下並無乘勝進攻敵營的打算,其首要戰略目標,是奪取武陵郡,其次是削弱蔡瑁水軍,如今這兩個戰略目標皆已達成。因此沒必要強攻敵軍堅固的營壘,增添無謂的死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當然了,劉景也不會就這麼放任荊州軍離去,他會派人密切監視敵營,一旦蔡瑁棄營而逃,他便派兵追擊,擴大勝果。

此後一連三日,位於長江北岸的荊州軍營地始終不見動靜,劉景心知蔡瑁此舉,是為使己方鬆懈,而故意為之,不日必走。

果然,第四日平旦,天色尚未破曉,荊州軍軍營忽然營門大開,蔡瑁、黃祖二部,一向東、一向西,分頭出逃。

劉景對此早有準備,第一時間分遣兵船追擊。

對黃祖部,劉景軍僅追出數十裡,當日便返還巴丘。對蔡瑁,則是一路窮追猛打,緊咬不放,蔡瑁最後棄船登岸,才算撿回一條性命,其狼狽可想而知。

就在蔡瑁率領餘眾,經由陸路步歸江陵之際,遠在襄陽的劉表,亦收到武陵失陷的訊息。

劉表縱然心裡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承認,劉景統一荊南,乃是大勢所趨,以他現如今的實力,根本無力改變這個結果,因此倒也沒有太過發火。

不過數天之後,當他得知蔡瑁再度全軍覆沒,立時氣得火冒三丈,大罵蔡瑁“無能”的同時,亦不免感到寒心。

劉景去年雖全殲了其麾下數萬精銳,實則天災才是主因,劉景少年得志,可終究根基略淺,或能在荊南稱王稱霸,短期內卻絕無跨江北上的實力。

事實證明,他低估了劉景,僅僅一年時間,劉景實力就已經強大到足以支撐雙線作戰,並且全都強勢取得勝利。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劉景已經有了與其爭奪荊州的實力,劉表豈能不感到寒心?

“劉景……”劉表於堂下來回踱步,靜靜思考對策。

“將軍……”主簿蒯良徐步走入室中,輕聲喚道。

“何事?”劉表皺眉道。

蒯良回道:“左將軍劉玄德使者來了,欲求見將軍……”

“劉玄德?”劉表先是一愣,繼而喜上眉梢,連連道:“速速有請、速速有請……”

去年劉備為曹操所破,敗走徐州,投奔河北。後袁紹與曹操相拒於官渡,劉備奉袁紹之命,南下汝南,聯合黃巾劉闢、龔都等人,襲擾曹操後方。

期間劉備曾寫信給劉表,邀其派兵北上,討伐“國賊”曹操,不過那時劉表剛剛喪師數萬,自保尚且勉強,哪有餘力北上。

劉表雖未答應劉備的請求,但雙方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劉表有意將劉備收為己用,而劉備也將荊州視為後路,雙方各有所需。自去年十月袁紹敗於官渡,雙方聯絡更加緊密。而今劉備遣使詣襄陽,定是欲投荊州。

不一刻,兩名高冠博帶,雍容風雅的文士隨蒯良進來,齊齊向劉表拜道:“左將軍從事中郎孫乾(糜竺),拜見劉荊州。”

“不必多禮。”劉表臉上笑意盈盈,不復沉鬱,其徑直來到孫乾面前,說道:“足下就是北海孫公祐?久聞足下高名。”

孫乾乃青州北海國名士,得大儒鄭玄賞識,亦為袁紹禮重,劉表身在襄陽,亦有所耳聞。

孫乾躬身道:“不意劉荊州竟知在下薄名……”

“公祐何必謙虛。”劉表失笑道,隨後目光轉向糜竺,糜竺儀表出眾,舉止雍容,風儀之佳,還在孫乾之上。不過劉表對他的態度,卻遠不及孫乾熱情。

劉表乃是宗室長者,海內名士,根本瞧不上豪族出身,祖世貨殖的糜竺。

劉表邀孫乾、糜竺二人入座,並讓主簿蒯良、別駕劉先、治中龐季等人作陪。

孫乾正襟肅容,開口言道:“過去一年,左將軍於汝南、潁川之間,戰曹仁,斬蔡陽,屢挫曹軍。奈何袁將軍敗後,左將軍獨木難支,近日曹操親率數萬大軍來襲,左將軍部眾不過數千,且半為黃巾,力戰不敵,不得不退入南陽,以避鋒芒。”

“哦?”劉表道:“劉玄德已至南陽?孤當郊迎……”由於南陽宛城以北,皆已為曹操佔領,是以他並不知情。去年劉備投奔河北,袁紹出鄴城二百裡相迎,劉表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人。

隨後劉表與孫乾言及袁紹大敗,曹操得志,嘆息不已。

孫乾道:“方今漢室陵遲,曹操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歷觀史籍,如曹操者,莫不為國家大患。左將軍與荊州,皆為宗室肺腑,當戮力同心,共討國賊,以寧社稷。”

劉表拍案嘆道:“孤昔日未能察覺曹操豺狼野心,以致國家落入其手,為其所挾,悔之不及!可恨荊南先後張羨,後有劉景,不顧國家,屢興叛亂,掣肘於內,令孤難以舉兵北上。否則孤與袁本初、劉玄德併力討賊,何愁曹操不除,社稷難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