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蒯祺臉色慘白的望著停放在城下的蒯越棺木,不禁倒退兩步,若不是兩旁親信眼疾手快,及時將他扶住,險些摔倒地上。

他幼年失怙,從小就被蒯越養在身邊,兩人雖為叔侄,實與父子無異。蔡瑁曾說過蒯越身負重傷,性命堪憂,但蒯祺心裡始終還抱著一絲希望,而今最後的希望徹底破滅了,一時難以自持,淚水如決堤般湧出眼眶。

“這可如何是好……”一旁的韓玄心急如焚,長吁短嘆道。只要看看城牆上垂頭喪氣的將士就知道了,劉景送還蒯越、劉磐的屍首,不僅彰顯了自己的仁義,更嚴重打擊了己方的士氣。

偏偏這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陽謀,容不得他拒絕。

韓玄本就因劉景軍突然殺到,己方未及部署而方寸大亂,如今眼見蒯越、劉磐的棺槨引發臨湘內外騷動,這時候便是田單復生,恐怕也很難守住臨湘。

負責搬運棺槨的劉景軍士卒皆是王彊精挑細選,個個嗓門奇大,聲音洪亮,他們完成任務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站在城下,衝臨湘城內高喊南下的北軍已經全軍覆沒,鼓動臨湘吏士百姓反正,驅逐北軍,迎接劉景。

如果放任他們繼續胡言亂語,臨湘說不定就要不戰而降了。蒯祺、韓玄暫時忍下悲傷、慌亂,派兵出城驅逐劉景軍士卒,並將蒯越、劉磐的棺槨搬入城中。

至於蔡瑁的空棺,雖說蔡瑁肯定不會接受這份禮物,可也不好棄於城外不管,便一併收了。

棺木一經入城,蒯祺立刻腳步踉蹌著衝下城牆,撲到寫有蒯越名諱的棺槨上,命人開啟棺蓋,果然見到叔父面容安詳、衣冠整齊的平躺在棺中,其喉嚨有一道傷痕,已被人用線縫合,與劉景軍宣稱的自刎而死相吻合。

蒯祺心中哀痛的同時,亦對劉景生出一抹感激之情,需知身為敵人,劉景能夠做到這一步,已是極為不易,他身為人子,若不心存感激,與禽獸何異?

不過感激歸感激,這並不影響他心中對劉景的恨意,《春秋》之義:“臣不討賊,非臣也;子不復仇,非子也。”只要有機會,他一定要為叔父報仇雪恨。

另一邊,韓玄也開棺確認了劉磐的屍首,看著後者頭顱齊頸而斷,面多創傷,死相悽慘,心情頓時變得無比沉重。

蔡瑁站在北津城上,目不轉睛地關注著遠處的劉景艦隊,面色陰沉得幾乎快要滴出水來。

直到現在他也沒能想通,為什麼劉景水軍會來得如此之快,竟與他們同日到達臨湘,前後只相差三個時辰,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需知荊州軍可是有數萬之眾,即使為洪水所淹,逃入新營壘抵抗數日,也絕非不可能之事。

退一萬步講,就算荊州軍將士不做抵抗,束手就擒,劉景軍一個一個抓,也要抓一天吧?也就是說,雙方至少有一天的時間差,可結果卻是,雙方僅相差三個時辰,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大兄……”頭戴兜鍪,身披襦鎧的蔡勳大步來到蔡瑁的身後,輕聲說道:“剛剛赤馬回報,臨湘城外的敵艦只有百餘艘,這說明劉景並未派來全部水軍。”

蔡瑁用佈滿血絲的眼睛斜睨了蔡勳一眼,心道:“這還用你說?我眼睛又沒瞎。”他現今麾下只有二三十條戰船,僅眼前的敵艦,就已是他們的四五倍。所以,劉景有沒有派來全部水軍,對他們來說根本沒區別。

見蔡勳猶豫著不肯退下,蔡瑁皺眉問道:“還有什麼事?”

蔡勳咬牙道:“大兄,而今敵人兵臨城下,臨湘內外動搖,士民皆懷貳心,此誠危急之時,我等不能不早做準備。”

蔡瑁自然知道他說的意思,這也是他內心的想法。不是他貪生怕死,不想守臨湘,但凡有半點希望,他也願意一試。可惜,現在真的是毫無希望可言,繼續留在臨湘,只有死路一條。

蔡瑁遙望了臨湘一眼,事到如今,他也顧不上韓玄、蒯祺,大家各安天命吧!他搖頭嘆道:“你去準備吧。”

蔡勳神情一緩,應諾退下。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轉眼天色便漸漸黑了下來。

在此期間,劉景軍並沒有急於登陸,對臨湘發動進攻。而臨湘城中雖然早已是暗流洶湧,但至少表面還是一派祥和。當然,雙方心裡都非常清楚,這種虛假的平靜維持不了多久了。

臨湘昏黑空曠的南郊,不知何時,忽然出現了一道道火光,而且火光越來越多,最終連成一線,形成一條條炫目的火龍。

韓玄、蒯祺接到士卒傳回的訊息,第一時間趕來南側城牆檢視,二人望著城外燦爛若星的火光,目測至少也有四五千人。

韓玄、蒯祺不由面面相覷,這都是從哪裡鑽出來的?

更讓兩人心涼的還在後面,不久之後,臨湘東郊、北郊也相繼出現了大量的火光,唯有城西,因緊鄰湘水,暫未出現異常。

“蒯掾,我們被劉景軍包圍了……”韓玄急得滿頭大汗。

蒯祺目光死死盯著城外火光下的人影,半晌搖頭道:“不對,韓長沙,你且仔細看,這些人衣甲、武器班雜不一,排列也遠談不上嚴謹,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當是臨湘大姓豪族部曲,受到劉景軍蠱惑,前來生事。”

韓玄並沒有因此而放心,長嘆道:“就算是一群烏合之眾,那也有萬餘人,劉景軍此番前來,兵亦不下萬人。而你我兵力相加,也不過才三千人……”

蒯祺無言以對,其實事到如今,兩人心裡跟明鏡一般,臨湘已不可守,只是或礙於士節,或礙於責任,不得不留下。

畢竟,戰敗撤退和不戰而逃可完全是兩碼事,如果一矢不發就棄城而逃,即便劉表為人寬厚,也絕不會輕易饒過他們。

“區兄不愧是長沙數一數二的豪傑,一夕之間,聚攏萬眾,著實令人佩服。”王彊負手站在甲板上,對登上樓船的區雄道。他臉上明明是在笑,可在搖曳的火光下,卻顯得格外陰森。

區雄撫髭而笑道:“我區雄哪有這樣的本事,這都是藉助了劉君的威名。”

蒯祺猜測一點沒錯,城外手持火把的人,皆是區雄召集而來的臨湘大姓豪族部曲。事實上劉景艦隊一入臨湘境內,區雄就帶著族弟區勝、妻弟宋麟及親信,下船上岸,走陸路秘密返家。

區氏族地位於臨湘以南十二裡,由於區氏將自己綁在了張羨的戰車上,荊州南北大戰爆發後,一部分區氏族人追隨張羨左右,另一部分則散居四處。

壓錯寶令區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幸隨著區雄投靠北方,區氏才算稍稍恢復一些元氣。

然而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區氏家大業大,又是武質家族,其實力在臨湘眾多大姓豪族中仍然首屈一指。

區雄並沒有費多少口舌,就說服了族中各顯支,如今劉景成為荊南之主,幾乎已成定局,連區雄都能放下昔日仇怨,歸順劉景,他們就更沒有顧慮了。

隨後區雄開始派人聯絡臨湘大姓豪族,如黃氏、龔氏、周氏、華氏、陳氏等,共同舉事。

同時,區雄又讓妻弟宋麟潛入臨湘,聯絡城中的本族宋氏,以及朱氏、張氏、桓氏等。

宋麟自知自己名望有限,難以有效整合臨湘城中各方勢力,是以他連自己家也不回,徑直前往臨湘西北的全裡。

全裡乃是桓氏一族居地,宋麟此番前來,自然是找桓階。也只有身為長沙士人領袖的桓階,才能將臨湘城中各方勢力擰成一股繩,給予荊州軍致命一擊。

桓氏族人大部分已隨桓彝南下耒陽,留下的全是老弱病殘,他們對宋麟表現得極為警惕。畢竟從荊州刺史部到長沙郡府,都在通緝桓階,任憑宋麟說破嘴,也不肯道出桓階的下落,直到城外歡呼不斷,證明宋麟所言不假,才同意帶他去見桓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