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徵開始不免有些拘謹,因為劉景已不再是他熟悉的那個少時玩伴,然而劉景雖然變化巨大,就像換了一個人,對他的情誼卻並未改變,不住噓寒問暖,關心備至,令亡命數月、吃了不少苦頭的於徵心裡感到十分溫暖。

劉景支鍋煮茶,讓於徵驅逐寒氣,說道:“我之前北上迎親,途經襄陽時本打算和大家聚一聚,卻得知你與蔡氏子弟發生衝突,刺傷對方後出逃……”

在他的印象中,於徵可不是一個衝動易怒的莽夫,他雖遊俠,性格卻穩重又不失雄氣,是他們這些人裡唯一拿得出手的人。

於徵娓娓說道:“本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無奈近年蔡氏得勢,子弟驕豪狂勃,我已經一再相讓,而那個狗輩仍然不肯罷休,實在是欺人太甚!我一怒之下,便拔劍將他刺傷……”

劉景說道:“我在襄陽時,曾託人與蔡氏交涉,可惜蔡氏心中怨恨甚深,並未答應。”

這事他沒好意思找老師宋忠,他找的是關係更加親密的賴恭。可惜,不管是賴恭,還是他自己,都不足以讓蔡氏放下仇恨。

於徵聞言頓時一怔,隨即憂道:“蔡氏多是心性狹小之輩,仲達這麼做,極有可能被蔡氏記恨,從而遭到無妄之災。”

劉景失笑道:“無妨,被蔡氏記恨就記恨吧,反正我短期內不會再去襄陽,蔡氏能奈我何?”

於徵聽得感動萬分,世間敢為他不惜得罪蔡氏者,僅劉景一人而已。人生有此朋友,足矣。

劉景又道:“對了,子祥,你怎麼現在才到長沙?”

“此事說來話長,”於徵詳說道:“如今南郡的太守正是蔡氏的族長蔡瑁,從襄陽至江陵,一路上可謂是處處設防,我已經一再小心,還是在當陽附近被吏卒擒獲。若不是我命大,尋到機會逃脫,性命必將難保。我在鄉野躲藏了足足兩月之久,直到搜捕不再嚴密,才敢繼續南下。”

原來還有這番波折,劉景忍不住撫掌而笑道:“子祥,此番大難不死,必將有後福。”

於徵道:“仲達,我來投奔你,不求後福,能有一口飯吃足矣。”

說罷,兩人相視一眼,齊齊大笑。

之後兩人又聊了一會,此時才剛剛中午,於徵不好一直待在主簿室,劉景喚來劉亮,讓他帶於徵去吏舍休息。

劉亮是近來被他安插進來,目前擔任小史。小史職位很低,可他乃是劉景的族弟,倒也沒有人真敢把他當做小史隨意使喚。

於徵走後,劉景專心處理公事,等到下職之際,劉景直接告假三日,回到吏舍,和於徵、劉亮,各騎一馬,返回龍丘。

回到家中,劉景帶著於徵拜後母,見妻子,兩人少時交好,又是久別重逢,有著說不完的話,一直聊到深夜,劉景甚至忽視了妻子鄧瑗,與於徵抵足而眠。

一連兩日皆是如此,等到第三日,也就是休沐的最後一日,劉景問於徵道:“子祥來投我,我自然保你衣食無憂,然子祥之志,怕是不止於此,不知你對未來可有打算?不管是從戎、為吏、經商,我都可為你安排。”

為吏、經商還好理解,可從戎?於徵知道劉景擔任長沙郡府主簿之職,權力很大,但也沒想到他的權力大到可插手軍伍。

當於徵從劉景口中聽說他目前掌握一營之兵,心裡不禁大吃一驚,劉景在長沙已經是除了太守張羨外,權力最大的幾人。

他掌握兵權幹什麼?

看來其志不小啊!

於徵沒有選擇進入軍營,因為別部司馬營已經成立大半年之久,哪裡還有空缺職位,他也不願從一個小卒做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經商一項他也放棄了,即使經商只是名義,實際則是率領船隊,不過他水性一般,不願漂泊水上。

最終於徵選擇為吏,而劉景又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入市井,二是進賊曹。於徵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他之前和賊曹相處不甚愉快,肯定不會去賊曹,而市井則是劉景的崛起之地,舊故極多,去那裡最合適不過。

於徵雖是外鄉人,可市井本來就不受郡府重視,過去馬周一個亡命徒都能成為市門卒,劉景讓於徵入市井,不過一句話而已。

待安排完於徵的事,建安元年正好走入尾聲,建安二年正式到來。

劉景的擔憂並未發生,正旦朝會,一切如常。

去年劉景的排序固然極為靠前,但那是因為大家顧及他的名聲,有意相讓的結果。

今天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主簿,名正言順站在朝班前面,僅次於功曹桓階、五官掾劉蟠二人,還在中部督郵李永之前。

熙熙攘攘的朝會過後,劉景立刻同族兄劉蟠等人還家祭祖。

這次祭祖,劉景帶上了妻子鄧瑗,按照正常程式,她應該在婚後三個月行“廟見之禮”。

所謂“廟見之禮”,是指婚後三個月,男方帶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表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家族一員。

劉景與鄧瑗乃是十一月初結婚,距今還不滿兩個月,不過正旦乃是大祭之日,鄧瑗的廟見之禮”提前至正旦亦無不可。

正旦之後,劉景像去年一樣休沐數日,訪問親友,接待賓朋,直至初四才回到郡府。

雙方彷彿商量好了一樣,這天劉表使者亦來到郡府。

當時張羨正和劉景、桓階、劉蟠三人商量事情,接到稟報,心裡不由“咯噔”一下。

劉表第一次徵辟劉景為荊州刺史部從事,第二次任命劉景為鎮南將軍從事中郎,從事中郎已經是比六百石的官位了。

那第三次呢?

不用想也知道,必是舉茂才無疑,劉表莫非是瘋了不成?

劉景今年才十九歲,未滿弱冠而舉孝廉,已經是天下極其罕見之事,他敢舉其為茂才?難道他就不怕手下心懷不滿嗎?

桓階與劉蟠亦忍不住面面相覷,張羨能猜出,他們當然也不例外,劉表為了挖長沙的牆角,真可謂用心良苦啊!

室中諸人,唯有劉景,不動聲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