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佑心市?裡文斯德學院?波紋與聲響學樓?107講堂

在窗明几淨的大講堂內,各類教學陳設合規合矩,師生的狀態也都比較飽滿,看起來就是一次將會有非常好反饋效果的授課。

教授:“李博同學之前的提問,雖然引得大家一陣鬨笑,但其實深想,李同學的問題非常好。他當然瞭解到這問題其中的幼稚,而恰恰李同學在幼稚之後,思考了一些微觀細小的能量反映。”

教授:“其實這個問題,我也不能全面的為李同學的解答,但我會上報協會,或者世界上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老師一定第一時間告訴同學們。就是聲音的傳播必須經過介質,那麼在沒有介質的情況下,聲音還能不能傳播,有沒有這種可能讓其傳播。當然了,同學們馬上想到了真空,以廣泛的物理學研究表明,聲音仍是在真空中難以得到傳播,而且阻礙它們傳播的並非單純的沒有介質。”

教授:“剛才李博同學所講得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阻礙聲音的在最開始就已經被隔絕,而隔絕它的,大家可以理解成沒有後續的介質,也可以理解成真空的能量反饋不讓聲音能夠進入,大家都明白,宇宙中沒有任何一處是完全什麼都沒有的,只是我們還無法理解它們的存在意義。”

在講堂上,上坡後排的一位女同學努力的舉手,想提問題,這位看起來老實樸素的教授笑著說道:“艾文同學有什麼問題。”

艾文,那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女生馬上起身,有些激動地問道:“教授,教授,就是說我們認知的大多數聲音,它們沒有力量能夠進入一些未知能量體的結構中,像您說的,真空雖然是什麼介質也不存在,但它本身也是存在的。”

教授聽完這個問題,非常滿意點了點頭,然後往下小小的按手示意其坐下,然後接著說道:“如果把存在與能量的問題帶到我們課堂上,雖說老師我也有一些涉獵,但就有些講太遠了,我也只能以它們為舉例了給大家講講。但艾文同學的提問與總結也是恰到好處,就是我們認為一切空間與能量,它們不存在什麼物質,而恰恰它們本身的存在就是不變的事實,而其中必然有能夠流通的介質,哪怕是虛空,哪怕是混沌。”

教授:“這又回到了剛剛李博同學的問題,以目前老師的答案,就是我們所認知的聲音,它們的量與質還不夠,不夠在未知的領域傳播。”

教授:“當然了,這只是老師我以目前的學識來為大家做的臨時解惑,具體的原因還要等世界物理學研究委員會的廣義物理學論的解釋,大家先不要著急。”

教授:“好,接下來我們要開始今天的課程,那就是聲音的本質,壓力波引發的其他物質及媒介的連鎖反應。”

這位教授邊講著話,邊用手裡的控制器開啟了身後的球體投影演示,上面有各類資料的分析,還有模擬狀態的預備。

講堂上的同學們也可以透過自己桌上的電腦來與那講臺之上的投影球體相同步。

這位看似深得同學們信任的中年教授接著說道:“大家看講臺或看自己的電腦投影器都可以,聲音發出時,這球體先是代表成空氣,我先設為比較正常的空氣,而後同學們可直觀看到聲音在這空氣中所帶來的影響與震動。”

教授:“聲音就是一種壓力波,或者說波動來自於聲源的一種有效運動致相互連鎖反應的連帶量。當演奏樂器、拍打一個可迴響的物理物質或者敲擊物理平面單位時,它們的振動會引起介質,單一舉例是空氣分子有節奏的振動,使周圍空氣產生疏密變化,形成疏密相間的縱波,這就產生了聲波,這種現象會一直延續到振動消失為止。”

教授:“聲音作為波的一種,頻率與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屬性,或者說之一屬性,以我們目前的物理學研究也只能如此先定義。頻率的大小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音高對應,而振幅影響聲音的大小。”

教授:“大家再看我新的演示,聲音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強度正弦波的疊加,這種變換或分解的過程,目前稱為傅立葉變換。因此,一般的聲音總是包含一定的頻率範圍,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頻率在20到20000赫茲之間,高於這個範圍的波動稱為超聲波,而低於這一範圍的目前稱為次聲波。”

教授:“說起來自然界的一些動物,例如狗和蝙蝠等動物可以聽到高達16萬赫茲的聲音,而更奇怪的是鯨和大象可以產生頻率在15到35赫茲範圍內的聲音。”

教授:“由此,在座一些聰明的同學就會想到,聲音的運用並非一定要很高階或很低階,能達到它們的目的或表達意圖就足夠。例年科學研究都表明,這個世界不同生物的感知有不同的差別,聲音與氣味就是非常明顯的象徵,而我們人類不知道以前是什麼樣,但目前為止,我們對聲音可以有很深的研究,也可以有很發達的造物,但人體要儘可能避免那些異常聲音的傷害。”

此時,之前那位特別好問的李博同學再次舉手,教授看到他,笑著伸手點了他的方向一下並說道:“你說吧,李同學。”

李博馬上興高采烈地站起來:“教授,您說的意思是聲音是被生物們廣泛利用的,但它要強於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我們也只是能利用是吧。”

教授:“不錯,雖然目前也無法具體得知地外文明達到什麼程度,它們是否認同我們這個位面或空間,但聲音的來源以目前的瞭解當屬宇宙核心的爆炸之後,它們的存在要遠遠超過我們所在的空間和我們所有的認知。”

教授:“大家透過宇宙物理學的課堂都清楚的瞭解,質量越大,引力越強的星球,它們的時間越慢,而聲音正在從核心的地方向無盡虛空爆發開來,它們巨大的量與牽動的反應並非我們可以想象,地球的這點聲音也只是自己運轉形成,我們方才可以利用,但它們是不是來源於宇宙最初,這點還待考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博:“教授,那我們地球的形成就自然伴著聲音唄。”

教授:“這是當然,存在物理震動與運動,便會自然的產生波紋與波動,而我們生物在無限適應環境的同時,學習了利用這些波動來表達自己思想中的意圖,從而讓自己或同伴達到執行的目的,生物本身也可以自發本能或模仿自然的發聲。”

李博憨憨一笑,教授讓他坐下,接著講:“李博同學非常活躍,問題也問得比較好,這剛好也引出了老師的下個想講的內容。”(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