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

在不同的年代,對於盛世這個詞,都有一定的描述,雖然大多都不盡相同,卻也有很多是一致的。

所謂的盛世,指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

一般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國家繁榮昌盛、統治集團文治武功到達一定水平的社會現象。

通常表現為,對內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思想活躍、文化昌盛,對外軍事強大、貿易繁榮、影響力大。

但是,嬴政心裡清楚,這樣的盛世中存在著潛伏的危機與矛盾。

縱然是在盛世下,農人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本身便是不可調和的。

而封建經濟的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產生威脅;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劇土地兼併。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容易滋生腐敗和暴政。

最重要的是,歷朝歷代的盛世,基本上都是在吸老百姓的血,都是以愚民政策導致。

甚至於,一些所謂的盛世,只是儒家與世家歌功頌德的虛假繁榮,那是世家的盛世。

對於老百姓而言,生活的壓力反而是進一步暴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便是所謂的盛世常態。

若是沒有李康的記憶,也許嬴政能夠想象到的盛世也就這有了,但是,如今的嬴政卻清楚,這不是真正的盛世。

如今的大秦帝國一片荒蕪,想要打造一個盛世,需要走無數的路,對於此,嬴政心下早已做好了準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希望朕有生之年,可以見到屬於我大秦的盛世!”

締造一個盛世,這是每一個統治者內心深處最大的訴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朝廷若是財政的拮据往往會限制帝王施展拳腳,進而影響許多政策的落地。

於是即便大秦帝國有他在,中樞的統治也逐步穩固,社會所能實現的繁榮也相對有限。

大秦帝國剛剛建立,而且朝廷推行重本抑末的國策剛剛發生改變,甚至於都沒有波及內史之外。

而想要締造一個盛世,需要大秦帝國方方面面的進步,這一點嬴政心裡多少清楚。

大秦是一個偉大的帝國,但是大秦帝國絕對不是一個盛世。

在嬴政接受的記憶中,在歷史上,華夏將王朝興盛分為幾種概念,以劃分區別。

繁榮永遠都是天下人最期待的。歷史上,將一個王朝興盛的階段稱之為“之治”、“盛世”和“中興”。

雖說都是指代國家的繁榮昌盛,“之治”、“盛世”和“中興”卻也有著不小的差別。

“之治”,歷史上著名的便有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西漢初期的“文景之治”、楊隋初期的“開皇之治”。

而且歷代統一王朝在建立初期都逃不開戰爭。

這一場場戰爭雖孕育了新的強者,卻也損壞了原本的社會生產基礎。

故而在統一王朝初期,統治者所面對的都是國庫空虛,各地災民不斷地局面。

“之治”一般都是出現在早期,帝王勤政,整個國家以積蓄國力為主,雖然有戰爭,但是規模不大。

“之治”往往指代王朝前期的繁榮時期,“之治”又有可能成為“盛世”的鋪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王朝一發展到中期,盛世的出現就一定也是水到渠成。

事實甚至更加消極,華夏歷史上的盛世往往大都短命。

其中有一個幾乎每個封建盛世都避不開的重要原因——土地兼併問題。

土地制度私有化引起土地兼併,使得中央和地方在財政和人口方面的實力此消彼長。特別是在盛世時,這樣的問題往往因為經濟的繁榮而愈演愈烈,中央與地方的實力差距進一步縮小。

心中念頭萬千,嬴政最想要的盛世,便是李康所處在那一個時代的模樣。

修我戈矛,王於興師。

農業興盛,商賈發展,天下諸學興起,人人讀書識字。

但是,嬴政更清楚此刻的大秦,距離他想象之中的盛世,幾乎差別著兩千年的距離,想要跨越需要聚集舉世之力。

“但是陛下,公子扶蘇雖然威望不俗,只是與陛下相比,依舊是猶如皓月與螢火,現在的大秦朝堂需要強大的意志力貫穿,臣不認為長公子扶蘇能夠做到。”

雖然與扶蘇交好,但是蒙毅從來都是實事求是。

在治國理政之上,扶蘇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他之所以贊同扶蘇成為大秦的太子,是因為扶蘇是大秦的長公子,而且頗有賢明,在百姓之中有聲望。

這是公子高以及將閭等人所沒有的。

既然是選擇儲君,自然是要選擇最強的一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扶蘇幾乎便是無可爭議的那一個人。

但是,他選擇扶蘇成為太子,但是不代表蒙毅就認可扶蘇的理念以及認為此刻的扶蘇就能監國。

“哈哈哈.......”

爽朗一笑,嬴政喝了一口茶水,朝著蒙毅笑罵,道:“你啊你,這麼多年了,還是如此的謹慎,萬事都喜歡謀定而後動。”

“有朕在,大秦朝廷便穩如泰山,扶蘇只是缺少成為帝王的手腕,並不是缺少幹事的能力!”

這一刻,嬴政將自己心中的話說了出來,他對於自己的兒子,還是相當的瞭解的。

此刻扶蘇最大的問題不是信仰了,而是性格問題。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嬴政對於扶蘇在一場成長,不抱希望。

更何況,嬴政也不是徹底的放權,大秦的王依舊是在,只是多了一個監國,用來培養扶蘇罷了。

“陛下所言甚是,始皇在,天下安!”

這一刻,蒙毅也是恭維了一聲,然後朝著嬴政一拱手,道:“既然如此,臣對於此事再無異議!”

蒙毅清楚,嬴政在算計天下人。

畢竟扶蘇的身份是大秦長公子,現在的皇長子,以這樣的身份監國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嬴政卻很鄭重的要將扶蘇冊封太子,然後讓扶蘇以太子的名義監國。

在加上方才嬴政的暗示,蒙毅第一時間就醒悟過來了。

在天下人看來,這是嬴政不滿扶蘇之能,提前培養扶蘇,甚至於這意味著始皇帝身體出現了岔子,不得不考慮培養繼承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