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夏的災難!

硬生生以屠刀殺得中原人失去了炎黃的驕傲,衣冠丟棄,以豬尾巴為榮。

作為一個驕傲的帝王,當嬴政得到這一訊息的時候,心中是沉痛的。

那是一種恨其不爭的悲憤。

畢竟他對於這個天下,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以為大秦會萬世,卻不料後世子孫竟然如此不堪,讓通古斯踏破了中原。

本來他沒有打算將這些對於炎黃而言,極度屈辱的事情說出來,因為嬴政有自信,他的大秦絕對會改變這一切。

但是,今日陳平的反問,讓他心裡一突,在這一刻,嬴政方才醒悟過來,有時候文明反而是一種束縛。

一個民族文明程度越高,骨子裡的殺性就會被條條框框束縛,在這個猶如荒漠一樣,儒家並不大興的時代,陳平等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一旦後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怕是炎黃血脈之中的殺性徹底被鎮壓。

當嬴政明白了這個道理,他決定將這一件事,當做一個故事說給陳平聽。

希望對於陳平有所觸動。

畢竟陳平是他選擇的征伐西北的軍師,一舉一動,甚至於一個念頭,都是極大的影響。

誠如嬴政所想,這一個故事,讓陳平臉色不斷地變化,有震驚,有陰沉,也有憤怒,以及不甘,最後完全轉變成為了殺意。

在這個時候,陳平也是清楚了嬴政話中隱藏的意思。

殺戮可以解決幾乎一切的事情,不能解決,只能說明殺得太少了。

“陛下,臣明白了!”

陳平骨子裡本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而且他的性格決定,他這一生不可能光明正大。

就像是他執掌黑衣衛得心應手,那是因為他本身就嚮往黑暗,半隻腳早已經踏足黑暗。

“嗯。”

微微頷首,嬴政相信陳平,他清楚陳平說明白了,那就是真的明白了。

要不然,陳平就不值得他講這些,也不值得讓自己對他抱有期待。

心中念頭一動,嬴政朝著陳平,道:“收拾一下,將黑衣衛讓相夫雲執掌,你立即前往隴西郡等章邯等人趕來。”

“諾。”

點頭答應一聲,陳平轉身離開了書房,對於這一次交接,他心中是歡喜的。

畢竟這是他踏向軍旅生涯的開始。

望著欣喜的陳平離去,嬴政臉上的笑意,幾乎在瞬間便消散了,這一刻,他想統一思想了。

從陳平身上,他看到了大秦帝國之中,各大體系之下,巨大的漏洞。

……

陳平走了。

但是嬴政卻閒不下來,因為他心裡清楚,大秦帝國內部發生變革,方才剛剛開始。

甚至於都沒有開始,李斯與鄭國踏足咸陽,方才開始。

處理了一會兒奏報,嬴政午睡了一個時辰,便被韓談打擾。

“陛下,儒家伏念與顏路求見,聲稱他們帶來了張良的人頭,以及滄海君的人頭。”

見到嬴政從寢宮走出,韓談臉色有些緊張,打擾始皇帝休息,這本身就是一大罪過。

只是事情緊急,他不得不驚動始皇帝。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韓談,不怒自威,讓韓談神色再瞬間變得更加凝重。

大概過了一刻鍾,嬴政方才語氣幽幽,道:“你確認那顆人頭是張良麼?”

“稟陛下,臣不敢確定,畢竟大秦之盾一直不曾負責此事,對於張良的瞭解有限。”

韓談神色肅然,朝著嬴政一字一頓,道:“臣可以與典客交換一下意見,然後確定人頭是否是張良。”

“不急!”

搖了搖頭,嬴政突然笑了笑,道:“再多的陰謀詭計,都不及絕對的力量,傳伏念與顏路。”

“諾。”

點頭答應一聲,韓談轉身離去,嬴政目光深處,有一絲冷笑浮現,隨及又隱藏在最深處。

“小聖賢莊,看來是不想存在了!”

嬴政可是一清二楚,張良號稱謀聖,是一個堪稱算無遺策的人物。

而且其一輩子計謀之卓越,恰恰不在於他聖,而是他跳出了貴族的出身,深入瞭解凡人的陰暗心理,並且因勢利導。

他不跟你講聖人大道理,而是非常現實地跟你講利益,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句話說的便是張良。

謀士!

在嬴政看來所謂“謀士”,即為以謀取士,用自己的智謀為王侯霸業服務,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理想。

“謀”是一種境界。

謀有五層境界,層次越高,謀略也就越深,而能達到第五個層次的人,被稱之為謀士。

謀士的第一層境界便是“謀”己。

作為一個謀士,若連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來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運用自己的謀略,讓自己活下來、並且活得有價值是成為一個謀士最基本的條件。

謀士的第二層境界便是“謀”人。

學會了為自己謀,還要學會為別人謀。

謀士的第三境界便是“謀”兵。會謀己、謀人都只能保全少數的幾個人。

兵者,國之大事;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因此一切以政治鬥爭為最終目標而展開的種種智謀較量,在現實中最最集中體現的就是兵爭攻伐。

所以謀士的最現實的作用就是對於戰爭的測謀。

謀士的第四層境界是“謀”國。

一個人要是能做到“謀國”,必須具備遠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

謀士的第五境界是“謀”天下。

對於張良這個人,嬴政多少有些瞭解,執著於大秦與韓國的仇恨,算不上謀天下的謀士。

但是,這個人的能力很強,至少達到了謀士第四境,謀國。

這樣的人做事,謀定後動,留下的後手太多了。能夠數次逃脫大秦朝廷的追殺,這便是最好的明證。

不是嬴政小覷伏念與顏路,他們並不弱小,但是想要誘殺張良,成功的可能並不大。

連書房都不用出,嬴政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伏念與顏路帶來的人頭,十有八九不是張良。

從始至終,嬴政都不是一個好脾氣,可以任人欺瞞的人,只要是張良人頭為假,大秦帝國之中註定血流成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