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到唐,土地國有制度一直存在,被認為是國之大道,而土地兼併被視為國之大害,歷朝歷代千方百計加以抑制。

畢竟如果土地向少數人集中,一方面會使國家稅源減少,另一方面還會形成強大的豪強、世家大族階層,對皇權構成威脅。

並且,失去土地的農民還可能變為流民,鋌而走險造反。

這是一個毒瘤,而且不受人為控制,就算是高高在上的帝國,也難以阻止。

所以,歷史上各個朝代對土地兼併問題都特別重視,儘管不能完全杜絕兼併,但每隔一個時期,政府都要對土地進行再分配,從而避免土地的過於集中。

只是嬴政也清楚,這樣做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資源再配置,這需要明君強臣出現。

一旦出現一個昏聵之君,土地兼併就像是脫韁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做,雖然限制了集約化經濟的發展,限制了工商業的進步。但是這樣做,有利於帝國的統一,政權的安穩。

嬴政是帝國之主,他要的是帝國安穩,而不是土地兼併嚴重,哪怕是如今的大秦,河山有恙,他也不允許土地兼併的發生。

……

見到始皇帝說的歡,鄭國遲疑了一下,朝著嬴政,道:“陛下對於土地兼併一事,可有良策?”

鄭國生怕始皇帝提及土地兼併,是因為東巡的過程中看到了,一時興起,心中憤怒充斥之下做出的決定。

作為一個上位者,特別是這個時代的人皇,就必須要冷靜理智,而不是輕易就被影響。

“有一點想法!”

嬴政目光清冷,整個人氣勢鋒利如劍,聲音在書房之中響起。

“有道是亂世用重典,如今的大秦猶如多病青壯,朕手裡自然也有虎狼大藥,徹底震盪天下。”

“治慄內史,回去之後安排妥當,直道一事需要提上日程,早一點完成線路圖的繪製,同樣的土地兼併一事也不容小覷。”

“必須要著手進行……”

“諾。”

點頭答應一聲,鄭國對著嬴政,道:“關於此事需要循序漸進,臣會讓大田令負責此事,爭取摸清楚情況。”

“嗯。”

……

對於土地兼併,必須要做到心中有數,唯有如此,才能針對出現的不同症狀,對症下藥。

對於土地兼併一事,嬴政心中自然是手握虎狼之藥,而且以他之見,這虎狼之藥有點恐怖。

也正是因為心中有一絲忌憚,嬴政才對著鄭國直言他心中有了打算,稱有虎狼之藥,卻沒有將解決之法說出來。

一直以來,由於東漢因為土地兼併而亡,整個後世都在致力於解決此事,為此頒佈了很多的法令。

至於三國時期的軍屯,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草擬的一條鞭法,清朝康熙年間的攤人丁入畝制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乎每一種都是為了制止兼併,但是一直以來,效果並不大。

這些變法,並不能起到盤整帝國,讓帝國再一次換發出新的生機,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遲一個王朝滅亡的時間。

可以說,這一系列的變法,都是為了給一個帝國,一個王朝強行續氣運。

真正想要瓦解土地兼併,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就算是如此,也並不完善,只不過,比之前要好很多。

正因為如此,嬴政心下才會糾結,一如後世之中,在城市實行土地國有制度,在農村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度。

這等於是廢除了土地私有制度,徹底切斷了土地兼併的源頭,但土地作為資源配置的功能也相應喪失,土地產出效率不高。

在舉國上下實行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制度,唯有如此,可以制止土地兼併,而且這樣做,太難了。

唯一的好處便是,大秦帝國也一如後世王朝,剛剛建立,開國皇帝強勢無比,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望。

最重要的是,經歷了一個深徹的大變革,讓新生的帝國一切都處於荒蕪的境地,在這個時候,進行一場深徹的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畢竟在這個時候,權力都在皇帝手中,帝國民眾,剛剛經歷了戰爭,清楚的記著戰火紛飛後果。

除此之外,另外一種便是學習宋朝。

歷史上宋朝與大秦一樣,都承認土地私有權,只不過宋朝走的比大秦更加的遠,更加的瘋狂罷了。

他們允許農戶將荒閒田土開墾為自己的恆業,並加以政策支援和鼓勵,規定凡是新墾土地一律不徵稅,凡是墾荒成績突出的州縣給予獎勵。

在此激勵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都加入到土地墾殖之中,人們紛紛向過去荒閒的水域、灘塗、沙地要土地。

於是,宋朝的耕地面積因此極大增加。

而且,更是放開土地私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不抑兼併使人們自由地對土地所有權進行買賣,導致土地經營者之間的競爭激烈,出現了千年田換八百主,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的局面。

由於競爭激烈,好逸惡勞、不善經營之家會遭到淘汰。因此,不管是小農家庭還是地主階層都竭盡全力將自己擁有的土地效益大化。

更是因為如此,更為先進的耕作技術及工具誕生,並得到了更快的傳播和利用,從而促進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土地政策間接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

不抑兼併使土地能夠集約化,提高了生產效益,從而使部分農戶失去土地,部分農戶由於效益的提高而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剩餘勞動力大量出現。

如此一來,必然會刺激各行各業的瘋狂大興,工商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生產力得以飛速提高。

從李康記憶之中,宋朝的航海、造船、醫藥、工藝、農技等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若是大秦帝國達到這樣的層次,他心中所想,必然不僅僅只是中原大地之上,跨海而出,還有遼闊的江山。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