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揉眼這點細節,我也猜不透這究竟意味著什麼。不過,我想到另外的事:“如果斯特和雷諾都在供貨,會否同時與那些中間商聯絡?而且,這兩人會不會互相認識?”

“你也想到了這一點?”戴莎笑著向我點了下頭,似乎在讚賞我的想法。

接著,她便講述關於這個問題的發現。

從對雷諾的初步問訊來看,他堅持不認識斯特,也不認識其他能供貨的人。

這是在撒謊嗎?不好說。

雷諾也許不認識斯特,但可能知道後者的存在。

這7個中間商中,有3個同時跟雷諾和斯特拿貨,包括賣貨給維利的黑心渠道商。

為方便講解,戴莎乾脆就給這個首先被拘捕的渠道商安上“頭號黑商”的代號。不得不說,還挺適合的。

據頭號黑商供述,雷諾向他首次供貨後不久,斯特也登上門來推銷超高密黑能晶礦。他最初覺得很驚詫,但抽檢成色不差後,很快就接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比起雷諾,斯特似乎不太重視價格,或者說不瞭解行情。頭號黑商可以把進貨價壓得更低,自然樂得與這位行業新人合作。甚至,他後來還利用斯特的貨來向雷諾講價。

但雷諾卻沒那麼好說話,而且最初的反應是頭號黑商使詐,認為不可能有競爭對手,即使看到斯特供給的晶礦技術指標檢測單,也是將信將疑,堅持不讓利。

幾次講價失敗後,頭號黑商也沒辦法,只能說,不愧是集團強勢風格。

那為什麼不直接跟斯特進貨就算了?

畢竟雷諾相比斯特“正規”,貨品好。斯特的貨便宜,但其中的普通能晶礦含率似乎偏高些。頭號黑商就將兩條渠道進的貨混合起來賣,利潤也提高不少。至於可能的違法後果?反正這個黑商那時候沒想到。或者想到了,但有僥幸心理。

另外兩名同時向雷諾和斯特進貨的中間商,情況也差不多。

這樣看的話,雷諾可能真不認識斯特。因為雷諾還向頭號黑商打聽過競爭對手的情況,只是無法如願,因為誰也不知道斯特的背景。

斯特是否認識雷諾?頭號黑商試圖套斯特的話,但對方除了買賣的事,一概不講。

既然彼此有競爭關係,如果不能互相壓價,為何不能讓彼此壓低普通能晶含量呢?中間商也是可以退貨吧?

但在這一點上,雷諾和斯特儘管可能沒見過面,卻似乎有某種默契,就是堅持每標準盒100顆晶礦出售,不接受退換,只保證80%-90%的浮動良品率。因為全市場只有他們供貨,中間商也只能接受。

聽到這個良品率,我就更驚訝了。

比如維利買到的那盒超高密黑能晶礦,百分百全普通貨色也太離譜了吧?

聽戴莎說,頭號黑商對於這盒黑能晶礦的說法,始終堅持他們進貨後都會做抽檢,不可能會有這種極不尋常的技術指標,除非那些黑能晶富餘的X物質自己跑了。至於事後被調包更不可能,因為暗記已能說明清楚出貨地。

那如何解釋維利那盒不科學的東西?頭號黑商也說不出來,到最後就是重複絮叨自己是無辜的,貨品不可能是這樣的之類。

真的有點神秘。

說回那個斯特,他就像是忽然出現又消失的工具人,到達是什麼目的……?也是銷贓?

那這人的上線,或是拿貨點,又是哪裡呢,難道也是……?

“這個斯特和那個雷諾,賣出去的超高密黑能晶礦,都是同時從月鈴和雷巖礦區來的嗎?”我想到戴莎之前的說法,即頭號黑商的黑能晶礦,貨源地印記像是來自兩個礦區。既然他還同時向斯特和雷諾進貨,那是否意味著這兩人也是從兩個礦區拿到的晶礦?

“並不是。未知斯特這個人之前,之前的調查被帶偏了。”戴莎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茉莉花茶,講出新的發現。

之前,從頭號黑商那裡發現的超高密黑能晶礦,初檢後發現來自月鈴和雷巖礦區,確實難以理解。

而現在,與事件相關的7個中間商中,還有4個是分別單向從斯特或雷諾的渠道進貨。

經由這條線索,調查後發現,雷諾的貨源地基本就是月鈴礦區,而斯特則是雷巖礦區。

“這!豈不是說,雷諾、亨利這條線,可能是盜賣月鈴礦區尚未正式出產的超高密黑能晶礦?!”我吃驚地說出聲。沒想到原本一片混沌的疑點,藉由這個意外的發現,就這麼被清楚分離開了。

“非常有可能。現在就差把亨利抓捕歸案,仔細問訊了。”戴莎說得很冷靜。但她的眸子中,卻似乎燃著一種熱火。

看來,雷諾、亨利這個集團內部犯罪的團伙已經露出馬腳,變得相對清晰了。

那斯特呢,這個明顯與雷諾他們不太相關的人,又屬於那個團伙?

還有就是雷巖礦區,真的出產這種特種能晶嗎?

對於這問題,戴莎暫時還沒有明確結論。按照萊特他們從菱川發來的電報,關於雷巖礦區產出是否包括超高密黑能晶基礎原礦,初步調查結果是“沒有”。

至於礦區是否發現並秘密開採這種特種晶礦,暫無結論。而且,雷巖礦區和菱川城之間還建有北方晶礦物流中心,負責整個北方地區的能晶礦石倉儲和中轉,不排除來自其他地區特產的特種礦石,需要進一步的查證。因為有些批次的晶礦編碼就是來自北方物流中心。

“說起來,那個北方物流中心,俗稱就是聚能聯合集團的北大倉,與碎石城的南大倉相對而立,而且規模更大,基本就是一座小城鎮。塞堎州也樂得打造這樣的特色工業物流鎮。”戴莎說起一個題外話:“依託這兩個全國第一和第二大晶礦區及物流中心,菱川和碎石城前幾年都在競爭能晶期貨交易所的地位呢。”

“雖說當時國家行政院也有意願在菱川設立交易所,振興北方經濟,但從實際條件看,菱川的確不如碎石城。”她繼續說:“特別是兩年前,雷巖礦區發生異常工人遇難事件後,這事就耽擱了。”

“當時,菱川城的雷巖礦區事故發生後,碎石城這邊地方小報還大肆報道嘲諷。”她笑了一聲,像在感慨世事無常:“沒想到兩年後,碎石城的南大倉就發生了大爆炸,恐怕南方地區的晶礦物流會受到暫時影響。看芙琳的來信,那邊的地方報紙,現在就像在過節般加倍奉還諷刺,真是好笑。”

“而這邊的報社呢……除了全國性報紙,比如《自由報》稍有提及,《紅番茄報》詳細些,其他報紙也沒怎麼提這事。”她最後說:“其實,再怎樣也改變不了結果。兩年前,國家要儘快建設能晶期貨交易所爭奪全市場話語權,時間不等人,就設定在碎石城啦。”

真是個讓人無語的結果。而且,只是把不幸的事情和遇難者當成攻擊對方的炮彈,這樣做好嗎?

“學姐,你剛剛說的雷巖礦區事件,是指六名工人遇害的事嗎?我之前看過報道,難道也跟……死靈有關?”我記得,兩週前的週六,在圖書館看到的舊報紙記載。

“現在回頭看,確實很有可能。”戴莎回答後,又反問我:“這可是兩年前的舊案,你專門找過舊報紙嗎?”

真是一如既往的敏銳直覺啊……

“嗯,因為我兼職圖書館管理員嘛,也很好奇,或者說關心這些事件的發展吧,所以就在五層檔案區找到當時的報道。”我找了個解釋。

“難道說,現在的學妹們好奇點都如此個性?還是說獨此一份?”戴莎笑著問我:“伊珂,你這是在為將來的偵探社合夥人做技能儲備嗎?”

“啊,學姐又說笑啦……”我真應付不來她這種步步為營的問詢,只好傻笑幾聲敷衍過去,再努力將其關注點轉移到主要話題。

剛剛提到,由超高密黑能晶礦引發的遠景車型動力源損傷及自燃事故,查探出雷諾和斯特兩個供貨人組織的地下銷售網路,並分離出兩個可能的作案團伙,對吧?

是否可能,還存在第三條線索,指向另一個可能的網路?

就是上週六,我在許願池廣場親眼見到的光輝高階車詭異爆炸案。

如果說,裝載超高密黑能晶礦最多也就是造成動力源燒燬事故,那是什麼東西,能導致那種用料講究的豪車前艙被整個“吃掉”?

“車牌號是‘EUG-1001’,車主當時不在,只是司機在開車。”我向戴莎簡要講述那天的見聞,並說出自己的疑問:“這輛車的爆炸後現場,有著明顯的球型邊界,界內的車頭部分整個消失掉。我想,這絕不是普通的事故,相比那些因特種黑能晶礦而自燃的大眾車,這豪車可能裝有一些未知品。”

戴莎應該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我沒猜錯,這就是一個極小型的南大倉爆炸案復刻版。

“這車的來頭不小。”戴莎十指交叉,沉默了好一會,才說:“案件比較敏感,可能涉及到暗殺……不,謀殺。目前已從地方治安廳交接至國家檢察院,由其他重案組介入調查。不過,如果作案工具與我們追查的案件相關,也可以共享一些情報。”

這可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由國家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通常都是全國範圍或性質惡劣的犯罪事件。戴莎可能也瞭解一些細節,但不方便明說。

就像那時候說好的一樣,與我作為當事人相關的事件真相,我才有知道的權利。

只是對我而言,可能更關心的是事件發生的核心機理,而非當事人的動機和作案過程。

還是那個問題。超高密黑能晶基礎原礦和普通白能晶的結合,在動力源作用下也許會發生自燃事故,那什麼東西的混合,會發生那種匪夷所思的爆炸事故?

這種超乎常理的機制,和我同樣不合常理的詭異能力之間,會有哪怕一點點的關聯麼?我真想找到答案,也許還能據此發現自己的……秘密?

也許……

說到超乎常理,就還有另外一件事,讓我更為在意。

那就是,可能與死靈相關的詭黑毒素。

“學姐,我還有一個事情請請教,不知你是否瞭解……”我斟酌著語言。

“這次又是什麼事?”戴莎微笑著問:“伊珂,你怎麼好像總是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呢?難道自帶吸引異人怪事的特質?”

“學姐,這可不好笑。如果可以,我也不想有這樣的特異功能啊。”我無奈說出心聲。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沒有那些斷斷續續的奇怪記憶碎片,也沒有那神秘的能力,那就不會在畢業當晚跑去月鈴湖,而是很早就回到溫芝學校。

於是,當晚的死靈襲擊事件中可能會有其他的犧牲者,而我也許能躲過一劫。或許隔日聽完那些驚悚的死亡新聞後,可能會在擔心受怕中度過一個假期,待得心態逐漸平和,自然會以新生的身份,照常來到學院報道,開啟平凡但正常的校園生活。

那就是另一條路了。如果是那樣,是不是……也挺好?

“抱歉抱歉,沒想到這一層。”戴莎誠懇向我致歉,並身子稍稍前傾,問:“說吧,想瞭解什麼事?”

“VD-01。”我念出這個詞,也就是當時在聖心醫院重症病房時,聽馬丁主任無意中提及的病毒代號。

“當時在法庭,我聽萊特先生透露過,VD-02是那些犬齒類動物形態死靈的代號。”我回憶著作證時的聽聞,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既然存在1號,那就是VD-01嗎?這會是什麼樣的死靈……?”

這個問題似乎有點讓戴莎難以回答。她沉默了更長的時間,彷彿空氣都被凍結了。

“那是……”她猶豫過後,看向我,問:“你確定想知道嗎?”

這難道會是很恐怖的事麼?我不禁提起精神,做好心理準備,並點了點頭。

“先宣告,這只是基於VD-02致命生物的特徵,結合幾起案件的物證進行相關推測。畢竟,還沒有關於VD-01的真正目擊者。所以,這只是一種假設性描述。”她謹慎地用詞,隔了一會才接著說:“簡單說,VD-01,就是人類形態的死靈。”

這簡單的結論,讓我彷彿感覺到四周氣溫急劇下降,冷得我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心跳有那麼一瞬間,彷彿停止似的。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些詞句,那好像是“伊珂”曾經讀過的某些民間傳說讀本,或是其他不知從哪裡來的記憶,在這一刻變得難以分辨。

但那些文字卻異常清晰,讓我心驚肉跳。

“那是應該歸塵的死人。他們腐爛的軀體被異界的邪靈佔據,不再是你們曾經的親人。他們已是毫無人性的死靈,只會將活人一同拖入地獄深淵……”

這,這是怎麼回事……

一種強烈的恐懼感毒蛇般攀上心頭,我感到全身都在發冷,甚至讓我懷疑起自己。

究竟,我這種狀態,又算是什麼……

“只是推測,伊珂。基於現有證據的推測而已。”戴莎的話語傳了過來。

“哦,哦……”當我清醒過來時,才發現自己已抬起手按在心臟位置,好像在害怕什麼似的。

對了,我想起在圖書館檔案區查閱往年舊報紙時,所整理的一些離奇舊案清單。確實有幾起案件,若假設存在由死人變異而成的死靈,似乎能解釋一些不合常理的案件細節。

而且,即便是推測,是不是也有一些可支撐結論的證據?我想起,萊特團隊在推斷VD-02致命生物存在時所引用的物證,或許VD-01的證明也差不多。

“伊珂,即便是推測的VD-01死靈,也不等同於傳說中那種由死人復生的不死惡靈。”戴莎繼續解釋,似乎在試圖消除我那些不好的聯想:“可能確實存在某些超越常識的事物,但那是因為還沒找到背後的機理。當我們能證明和驗證,不科學的現象自然就會成為可理解的常識。”

“有道理。”我點了點頭,心結似乎鬆綁了不少。

也對,這又不是魔法世界,不可能真有召喚惡魔之類的邪術。

“說起來,你怎麼會想到VD-01這種東西呢?”戴莎反問我。

“是這樣的。我們專業有一位1496屆的蘇珊學姐,可能在1499年中了異常毒素,出現與被死靈襲擊時類似的詭異黑斑。我無意中聽醫治主任說,這是一種VD-01毒素,就聯想到一塊了。”我講完原因後,就問戴莎:“學姐,你聽說過這事嗎?”

“聽說過,畢竟是發生在我們學校的事。”她說:“我也在關注這起案件。由於受害人蘇珊中毒後很少有清醒時候,據說當時現場也未發現投毒痕跡,原因至今不清楚,毒素成分也未有明確結論。至於毒素代號,只是醫療方根據病症表現的一種命名,算是巧合吧,並不等同於我們內部編號的意思。”

“對了,聯合生命工程集團資助並對蘇珊學姐實驗性治療,學姐你也知道嗎?”我接著問。要知道,聯合生命工程集團的背後,就有聚能聯合集團的影子啊。

“知道,我也清楚聚能聯合集團參股了聯合生命工程集團。但這跟我們現在的調查是兩碼事。”戴莎分得很清。她說:“與其他類似案件的受害者相比,蘇珊算是一個奇蹟。這個過程中,不能完全否定資助方的作用,儘管對方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目的。”

“那也是……”我一時也不知該怎麼說。事實確實如此。

“伊珂,你瞭解得也挺多呢。既然聽說過醫治主任的話,也就是探望過蘇珊了吧?”戴莎轉而問我:“怎麼樣,她現在狀況如何?”

“啊,現在好多了,身上那些詭異黑斑可能都消失了。”我佩服戴莎的敏銳之餘,也說出蘇珊的最新情況。

“你是說,蘇珊身上那些頑固的詭異毒素,全被清除了?什麼時候的事?”戴莎明顯有點驚訝。

“呃,就是上週六的時候……我陪人去聖心醫院看病,恰巧見到重症病房的蘇珊學姐。那天她就好了。”我越講越覺得很難說明白這件事,便乾脆終結話題:“聽說那天還用了新藥,可能是見效了吧,真好!”

“確實真巧。不過,我還沒問蘇珊治癒的原因啊。”戴莎點了下頭,看著我說。

“啊哈,只是順帶說了這個事實而已,就是這樣。”我有時候真頂不住她的眼神,下意識地轉而看向別處,比如她桌前的那杯茉莉花茶……

“這個事實好,真是好事。”戴莎的聲音傳來:“真的為蘇珊感到開心。既然清除掉毒素,不知有無可能甦醒?到時挑個時間再去探望她吧。”

我也很想知道這個答案。如果蘇珊能醒過來就更好了,儘管現實可能性很小,哎……

“那如果可以的話,我也一起去探望蘇珊學姐吧。”我向戴莎提出請求。

“好的,我們選個週末時間,就以校友的身份去。希望能受歡迎些。”她接著還加了一句似乎莫名其妙的話。

我一時猜不透她最後那句話的意思,但能確定的是可以和她一起去看望蘇珊。當然,具體時間等這周晚點再確定了。

不知不覺中,牆上的時鐘已經走到晚上8點。

與戴莎告別前,我又想到另一個代號。

躊躇一會後,我還是問起戴莎:“學姐,是否還存在VD-03,甚至04之類?那是什麼形態的可怕生物……?”

“目前來看,還存在VD-03。說實在的,我們可不想再增加種類記錄。”她搖了搖頭,說:“VD-03,是體型更小的動物型死靈。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像是貓狗,兔子,甚至鼠類吧。宣告,這只是比喻,不要過於聯想啊。”

“哦,這只是些小動物啊。”我反倒松了口氣。

“小動物嗎……看起來是吧。”戴莎停頓一會,像是在鄭重告誡我般:“只是有時候,越小,反而更致命。”

“什麼……?”我一時愣住。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