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晚上7點後,我待在紫櫻咖啡館的後排卡座,複習著專業課程。

這次,我還帶來從圖書館借出的其他理工科書籍。

回憶著戴莎描述過的西南舊城區倉庫爆炸現場景象,這幾天我一直都很好奇,那種匪夷所思的烈度究竟代表什麼。

爆炸中心的建築物瞬間全被粉碎得渣都不剩,這什麼概念?

嗯……比如手上就有一本剛借的《地震與地理》科普書,就來次跨界對照好了,儘管不太科學……

如果按地震震級和爆炸當量來模擬,可能相當於8級地震的規模,震心全部建築損毀,甚至地形都被改變。按公式換算成爆炸烈度,可能接近10億噸當量!

但那種爆炸當量是在很大範圍內迅速蔓延的,可能覆蓋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以碎石城為中心,甚至整個卡諾州變成煉獄。

單要達到倉庫爆炸現場那種近似清零的毀滅程度,單純從爆炸烈度來衡量,也許是10級地震的恐怖級別?相當於天降巨型隕星火雨,將整個國家都毀滅,就如聖典所描述的末日景象一般。

這不太可能。那種指數級增長的爆炸烈度也必然衝擊超大範圍地區,就算暴心區域任何物事蕩然無存,被破壞的面積也應該特別大才對。

而當時的現場,只是那個高密級庫房被炸成空白地帶,爆炸衝擊並未超出整個倉庫大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個高密級庫房面積,假設不超過1千平方米,如果存在一種特殊邊界,限制衝擊波的蔓延,就如現場被損傷的建築邊緣和暴心空白地帶所構成的“透明”球體空間那般,按實際損傷面積計算,參考8級地震毀壞區域逆運算,那相應地在這片相對小型區域要取得類似的毀傷效果,也許只需要幾萬噸當量炸藥就可以。

就像是將一個5.5級或6級地震規模的天災,被某種力量集中於那個庫房中心區域,猶如在特殊限界內瞬間點燃相應當量炸藥,將有限區域內的任何物體包括人體,轟擊,轟擊,再轟擊,粉碎,粉碎,再粉碎,直至一切可見物全部毀於無形。

嗯……也不完全是這樣。比如,那些最後剩下的晶沙。

這又怎麼理解呢?按照代價轉移理論,一枚正常能晶被“抽離”能量的過程中,可能會被粉碎10次左右,最後變成大小不等的碎片。至於變成這種晶沙狀態,是否意味著被抽離粉碎超百次、千次?

究竟是含有多大能量密度的能晶,能被這麼粉碎性抽離?

回過頭想想那種假設當量。如果那個庫房儲存的都是能晶,就算5噸,不,也許有10噸左右的儲藏量,但一噸能晶竟近似於含有幾千噸甚至上萬噸當量的炸藥能量?

的確,如果不考慮其他炸藥特性,目前1噸不同等級能晶的能量單位近似於10至20噸當量的炸藥。

也許,存在著一種被“合成”的白能晶,就像梅林教授隱隱透露過的那樣,擁有十倍甚至百倍於天然能晶礦石的基準指標,可被粉碎百次甚至千次來抽離能量?

不對,即使這樣,這種特種能晶的能量密度,與假設爆炸當量仍然差了個數量級。這是怎回事呢?是算錯了,還是漏了關鍵元素?

還有個問題。

就如梅林講過的那樣,能晶是一種溫和物質,所以即使蘊含能量,近代以前也很難被利用。在現代技術的加持下,能量的抽離也是可控的相對靜態過程。就算能量密度遠超炸藥,卻沒有後者那種極短反應、極烈爆炸、極快輸出的特性。能晶就像是有序洩洪的大型水庫,衝擊力可能還不如規模小得多但不可控的自然洪水。

有可能讓能晶這座能量“水庫”變得不穩定來輸出嗎?比如,注入超越儲存上限的“水”?直接炸掉“堤壩”?讓原本安全的水庫變作更可怕的洪水之源?

我放下筆,看著本子畫得密密麻麻的各種公式和猜測,呼了一口氣。

是不是想太多了啊,竟然在推敲一個不太可能存在的事物。

看向吧檯那邊,沃倫又在品著黑咖啡讀報紙,現在就是他的休閒時光。

一會後,他抬起頭看向這邊,恰好與我對上視線。

“作業寫完了?”他微笑著問。

嗯……感覺好家常的問題。

“差不多吧。”我伸了個懶腰,歇息一會的同時,問:“老闆,最近又有什麼新聞呀?”

不知什麼時候起,就有了一種聽他讀報的習慣,而他也樂得念。

“西北城區野狗肆虐,傷人事故頻發。舊城改造計劃十年解鎖新成就,廢棄之城轉型為惡犬樂園。”沃倫念出聲。

這什麼新聞……好辛辣,不愧是《紅番茄報》。

“哦,這個更勁爆。”沃倫翻過一頁報紙,接著念:“著名左派領袖巴倫博士驚爆早年緋聞史,某女子聲稱十年前受其引誘並產有一子。”

“噗……”我驚訝地喊出聲:“假的吧?”

“天曉得呢?”沃倫在笑:“整篇看下來各種疑似和可能,結論就是一句話:他說是政敵拙劣誹謗,她說是某人不負責任。”

真是亂七八糟的新聞……不過老闆看得津津有味。

“喲。”沃倫似乎又發現什麼怪新聞,接著說:“某新型車再出現自燃事故,集團發言人堅稱是車主使用不當所致。”

“某型車?”我想了一會,問:“就是遠景品牌C型車麼?”

“很有可能。”沃倫回答:“我朋友今年剛買了一部新C型車,這月初在路上開了沒多久,動力源突然冒煙,然後就燒起來了。”

“啊?那不是很危險!”我不禁猜測起來:“這車型是不是有嚴重設計問題啊,要不怎麼會頻繁發生自燃事故?這家集團也太忽視使用者安全了,不好好檢查問題,還百般狡辯。”

“該怎麼說呢……”沃倫似乎有不同意見。他思考一會後,說:“其實,我今年初也換了一部新C型車。這種型號的車聽說有政府補貼的,裝備新型動力源,價格也可以,所以很受歡迎。像我用到現在,車況好好的,也沒出什麼事。前時間自燃事故報道後,我還專門把車開到服務點去檢查,現場看過動力源,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樣的嗎?”我想到另外的可能性:“難道是生產批次問題?還是真如發言人所說的,是車主使用不當導致的?但再怎麼說,動力源自燃都是一種嚴重事故,恐怕還是存在設計或製造問題啊。”

“機械問題我就不懂了。”沃倫回答:“但我堅持按操作手冊,使用標準能晶製品,感覺車子一直都很正常。”

嗯?該不會是……

“老闆,是不是最近有人向你推薦過超高密度能晶試品,比如一枚能頂現在四五枚那種?”我馬上追問。

“你怎麼知道?”沃倫放下報紙,看向我:“朋友確實說過,他用了別人推薦過的什麼特種黑能晶,效果很好,與標準製品比,相當於用兩三倍價格換四五倍效能,很划算吧?”

“那老闆你……”我倒沒感到特別驚訝。想想也對,維利也只是一個下游供銷商,肯定還有不知數量的其他中間商和更多底層使用者。

“我沒用那些東西。可能是本性保守吧。”沃倫聳肩說:“我比較喜歡按既定程式做事,除非確實能從正規渠道買到這些所謂高指標能晶。”

既定程式……所以才多年如一日製作那種黑咖啡麼?

“這樣也好。”我回了一句。

“怎麼,那不是好東西,對嗎?”沃倫問:“伊珂,你是學這個專業的,是不是知道些什麼啊?”

“目前還不太清楚這些東西的原理。效能也許真很強,但副作用如何也無定論”我搖搖頭,提起建議:“最好還是別用吧。”

這恐怕不只是指標超群的超高密黑能晶基礎原礦。雖然沒有證據,但隱約覺得,這種晶石好像不太適用於現在的動力源。

更何況,大部分非正規渠道流通的超高密黑能晶礦石,搞不好是贓物啊。

“好,你是專家,聽你的。”沃倫笑著拿起報紙:“還聽新聞播報嗎?”

這個老闆……就算沒我意見,他也不會用那種晶石吧。真是好藉口啊。

“好呀,謝謝主持人。”我回了個玩笑。

“嗯。”他還正經起來了,字正腔圓地朗讀著:“曾發生不明人士高空墜亡事故的聚能聯合集團新總部大樓,近期正在加快施工建設。據消息人士透露,該總部大樓將作為11月11日的年度發佈會新舞臺,展現即將面世的重量級新產品……”

可惜,還沒講完這段新聞,大門就“吱吱呀呀”地打斷了沃倫的讀報。

這個時間點來的客人大概是戴莎?我站起來一看,果然是她。

“學姐,歡迎光臨。”我趕緊走上前迎客。

“晚上好。”她點著頭向我打招呼,目光接著飄向吧檯那邊:“嗯,很香的咖啡味。”

“客人,需要來一杯黑咖啡嗎?”沃倫放下報紙,正給他的杯子裡倒入熱騰騰的咖啡。

“謝謝,晚上不喝。”她轉而看向我,微笑著說:“茉莉花茶就挺好。”

於是,我將她引到一處卡座,並送上一杯花茶,然後在她對面坐下,一起聊會天。不知不覺中,這已成為一種頗讓人期待的習慣。

戴莎帶來關於“裡克”的一些調查資訊。

國家神學院確實存在一位名為裡克的教授,但那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

但是,這位神學教授自1481年底左右就失蹤了。

“失蹤?”我愣了一下,問:“失蹤二十年?難道沒有親人報案之類……?”

“這位教授似乎是孤身一人呢。他的父母是在1481年逝世的,而他與親戚也幾乎沒聯絡過。”戴莎說:“1481年底,他從國家神學院不告而別後,就無人知曉其行蹤。”

“國家神學院出身的教授,他怎麼會……”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對碰已知資訊,這個裡克教授,和月鈴鎮上那個巡修者裡克很可能是同一個人。但是,兩者的信仰可能是相差甚遠,怎麼會有這種異常轉變呢?

“是很可疑。他在國家神學院的公開身份,肯定是聖主教徒。”戴莎講出我所想的疑點:“而你在家鄉遇到的那個裡克,卻是個邪教徒。唯一共同點,就是1481年,恰好能對應神學教授裡克的失蹤節點,和邪教徒裡克的二十年巡修的起始。”

“信仰的轉變確實詭異。”戴莎接著說:“他在國家神學院的一些昔日同事,現在已經升為學院各級負責人,都對其人經歷語焉不詳,似乎壓根就不想提這個人。可能發生過一些不好明說的事情,但也間接印證這種轉變的可能性。”

這又是個謎啊,這個裡克身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竟能導致思想發生如此大轉變,從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神學院教授,墮落成醉臥街頭的邪教徒巡修者?

當然,目前為止還都是猜測,但光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戴莎曾說過聖明教已經被禁止公開活動,那這些教徒怎麼處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戴莎回答是,絕大部分被蠱惑且未犯法的邪教徒都是平民,自然是以挽回正途為主。

“要抓捕的是那些蔑視生命,違背人倫,策劃恐襲,卻又躲在黑暗中的無恥元兇。”戴莎堅定地說。

她的聲音很好聽,語調也不沉重,但講出來的話卻充滿力量感,令人動容

這就像是一個誓言。而我也相信她能做到。

此刻,我彷彿能感知她內心深處那未曾變色過的信仰,不禁欽佩地點了點頭。

“我會做到的。”她笑了一下,好看極了。

“嗯嗯。”我每次與她對視久了,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便稍微別開目光,問起別的事:“對了,學姐……那個高密級庫房,確定儲存的都是黑白能晶嗎?大概有多少呢?”

我同時在思考剛剛的運算推論。也許按那庫房面積和貨櫃容量,儲藏幾百噸礦石似乎也不成問題,這樣換算的結果似乎更加合理點?但是,如果考慮超高密黑能晶基礎原礦的可能數量,應該會少一些。

“從目前各種渠道資訊來看,可以確定同時存有黑白能晶,雖然不知道具體型別。”戴莎想了一下,說:“但是,那段時間裡,庫房啟用的空間不多,據推算,可能只有3噸至5噸左右的能晶礦石。”

“什麼?”我更驚訝了。就這麼一點能晶,真能引發那種級別的爆炸當量?

應該是我假設和演算法都搞錯了吧……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