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韋娜似乎對那位人物頗有興趣,繼續問起蕾雅:“那是怎樣的人呢?年齡比梅林教授大嗎?”

“這個就不知道啦,哎……”蕾雅為難地搖了下頭,說:“我記得不太清楚,因為那時候也不關心這種細節嘛。但是,既然是蘇菲所講的‘姐姐’,那肯定是年齡要大一些。至於是否比梅林教授大,真不知道。”

的確。對於當時的蕾雅來說,與蘇菲的相聚,可能更關注的是在紅葉城的風光名勝,或許還有地方特產與零食甜品……呃。

“這倒也是。”韋娜接著又看向我們,說:“哎,我們上週在紅葉城白巒區探險的那棟房子,如果那就是梅林教授的遠親住過的地方,那他們都搬到哪裡去了呢?梅林教授在紅葉城時也有過單獨行動的時候,對麼?是不是去探親了……?”

“不清楚呀,我也覺得有點奇怪……但梅林教授自己不說,我們也不知道嘛。”蕾雅遲疑了一會,稍稍低下聲說:“畢竟……那是他的私事,對吧?”

“哦,那當然。如果是純粹個人的私事,那外人肯定不宜干涉或過多追問,若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不良後果,但更是涉及到違法問題……隱私權及名譽權,對吧?對於立志成為一名調查……嗯,記者的我來說,還是懂得分寸的。”韋娜的語氣似乎嚴肅了些。

只是這話卻讓蕾雅愣了好一會,接著才回應:“啊,學姐,也沒嚴重到那種程度啦。我的意思是,梅林教授或許有自己的考慮與安排,如果他沒有興趣說,那我們……或至少我,也不太想去追問他……”

其實蕾雅之前已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因為,自從三年前梅林教授家庭發生變故並搬家後,幾年未見的兩人之間,似乎已經有些看不見的“隔閡”。而她似乎也漸漸習慣這種貌似“刻意的安排”。

但韋娜好像有點不死心般的“堅持”,她是對紅葉城白巒區那棟獨棟老房子……可能為梅林教授家族曾經的故居感興趣麼?還是說……她好奇的是對梅林教授本人,或其曾經的經歷,甚至就是那不願意透露的“私事”?

嗯……

剛剛,韋娜說的志向,在剛入學的法學論壇提問環節中,就聽她自我介紹時講過。現在聽來,還不只是一般記者,而是像林奇那樣的調查記者嗎……?

說起來,上週在卡諾州立第一圖書檔桉館遇到林奇後,也談了許多。最後瑪希也與林奇聊了一會,這兩人好像還是認識的。

而閉館後,林奇與我們告別後繼續不知去何處去調查了……或者說,更像是在“探險”,甚至可能還會遇到危險,但願聖主保佑他!

可惜韋娜沒來得及跟那位學長見面,要不然還可以交流下心得體會……

“不,這絕不是某種打聽個人隱私的‘追問’啦。”韋娜像是在打消蕾雅的顧慮,或是試圖說服她:“關心……嗯,關心!當然,梅林教授是一位非常獨立自強的學者,但事實上呢,所謂的‘獨立’反面或許就是‘孤單’。無論多堅強的人,都需要溫馨的港灣。而且,梅林教授的家族恐怕有過一些不幸的往事……所以,有時候一些善意的溫暖與問候,應該還是必要的。這其實就是個‘度’的問題,而不是‘能’或‘不能’。你說呢?”

“什麼呀……呃。”蕾雅聽完後,卻稍稍縮了下身子,接著就滴咕起來:“跟某人說的差不多……”

接著,一直在旁邊默默無語的我,便收到蕾雅瞥過來的眼神,再轉而一看,就對上韋娜追過來的視線。

“對吧,尹珂?”韋娜的追問隨著那充滿期待的眼光接踵而至:“是這個道理吧?”

啊……?為什麼把戰火燒到一直假裝隱身的我這邊?

“這個……不知道啊。”我無奈地想退出這傾向似乎有點奇怪的話題,但再看看那兩人神色各異的表情和意味複雜的眼神,只好再想了想,卻不知腦海裡瞬間閃過哪個念頭,便在驟然而生的莫名思緒之下,澹澹地說:“但我想,溫暖……總是令人期待的,就像陽光,無論再微弱,也終能一點點地融化堅冰。”

“然後,一點點現出那彷彿被封印幾個世紀的城堡,直至在最深層處找著可愛的寶石?”蕾雅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竟順著我的話繼續想象下去,末了還笑了一聲,看向我說:“尹珂,那你說……心靈需要外界的陽光來溫暖嗎?如果是那‘主動’的陽光呢?願意對那一直關心著你的誰敞開心扉嗎?”

“嗯,我除外。嘿……”蕾雅緊接著還追加一句。

這什麼跟什麼啊!還有這充滿暗示的限定詞!

但是,應該沒有誰能拒絕暖心的“陽光”。

只不過,現在的“我”到底是“什麼”呢?堅冰融化之後的自己……是“啥”?不是我不願意敞開心扉,而是……

只能在腦海裡搖了搖頭。然後,蕾雅的“暗示”……嗯,如果是對於戴莎而言的話,那終有一天,我會對她“坦白”的。

因為,戴莎可能也在“等著”我……就像之前有意無意地感覺到那樣。

“嗯……會的啊。對於所有關心我的……密友,以及可信任的人。”我看向蕾雅,見著她露出一絲微笑,便也跟著笑了笑,說:“堅冰也可從內部融化。嗯,再給一點點時間?”

“哈。”蕾雅沒說什麼,只是再笑了一聲。

“喂喂……”彷彿被隔離在外的韋娜不滿地抗議起來:“這是在說啥謎語啦?嗯哼?尹珂?看起來也是很有故事呢……”

“不,並沒有。”我乾脆利落地回應韋娜。不過,總覺得她的“興趣點”不在我這邊……對於這位未來的“調查”記者來說。

“好啦。說起來,韋娜學姐,你好像很關注梅林教授呢……為什麼呀?”蕾雅插上話,順便把球踢到韋娜那邊。

確實如此!我也深有同感……

“咳,首先宣告,絕不是對梅林教授本人有某方面的興趣啊。”韋娜馬上預設前提,再接著說:“應該說,更關注的是這位年輕有為教授的‘故事’。”

“故事……?”蕾雅稍稍一愣。

“對。”韋娜點了下頭,說:“因為,梅林教授是學院的知名學者嘛。雖然我不是能晶工學專業,但也聽說過他的一些傳說,諸如最年輕的教授,富有才能,很早就取得卓越的成就,可能是未來的能晶專業新時代領軍人物,同時又謙遜,認真,關愛學生……等等。”

“是的,梅林教授很優秀。”蕾雅澹澹地說:“原來,他的名氣比想象中更大呢……”

“那當然,有多個重量級科研機構和基金在支援他的研究專案,甚至有傳言說外國機構在接近他……啊,說起來,科聯會嚴格意義上就算是跨國組織。不過,科聯會在這邊的分會也有我國商社集團參與投資並享有一定權益。”韋娜跟著說。

對,科聯會確實算是“名義上”的無國界科學組織,之前聽戴莎介紹過。

而準確來說,聚能聯合集團應該算是該組織的科學“捐贈者”之一,並享有一定等級的科學成果共享。並且,實際上……具有馮克帝國財團背景的神殿團恆輝信託和蔓環科投基金才是科聯會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所以要論性質的話,科聯會應算是帝國掌控力更強的跨國科學組織。

更別提,科聯會的歷史淵源可能相當複雜,諸如前身甚至可聯絡到“聖環團”……而歷史上的聖環騎士團是帝國駐守威諾和卡諾兩地的軍事政治組織,在10世紀曾奉命聯合卡諾行省紅葉城總督府和帝國皇家工程與科學院,在卡諾之地實施101魔石工程項目,就是那個別稱為“TOSatn”,後來因不明事故化為破敗遺蹟的神秘專案……

而現在的科聯會,聽說最高科研機構第七實驗室就設定在帝國威諾行省之內。那裡就是這邊的科聯會分會長提姆曾動員梅林去的地方。某種意義上講,這就算是“外國機構”接近梅林的事實了吧……?

那麼也說明,可能梅林教授目前是在攻關某項能晶尖端科研項目,所以才會有科聯會的大力支持,說不定其資源和資金就來自於科聯會背後的各類“捐贈”機構,而產出的質量和時間要求大概也是相當嚴格的……或許梅林教授真遇到了某些困難和壓力!

“嗯,有聽說過科聯會的事……因為當時申請入團的時候,稍微也瞭解過一些資料,是吧,尹珂?”蕾雅看向了我。

“啊……對。現在想起來,當時的科聯會招新海報就有提到過。並且,那個宣傳簡直……呃!”我說到這裡,馬上就看向韋娜。

哦對,那份海報就出自這個未來“調查”記者的手筆!那種浮誇的廣告用詞……哎。那時候我一直認為韋娜的志向應該是《紅番茄報》的花邊新聞記者才對。

不過,說起來,林奇也擔任過《紅番茄報》某專欄主編,只是後來迴歸了調查記者的本心。那種誇張的用詞和神神怪怪的聯想實際上更像是“掩飾”調查的真相……難道說,這算是某種專業“傳承”麼?

“宣傳棒極了,對麼?”韋娜自信滿滿地笑了聲,說:“那就是我的入團考試作業,嘿!”

“啊?”我和蕾雅不約而同地看向韋娜。

嗯……記得剛入團時,塞拉曾說過她以秘書的身份推薦了一個“有趣”的人入團,那就是負責文宣工作的語言文學系新聞專業韋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時還覺得挺奇怪,首先是為什麼會招非能晶專業的人入團,雖說沒有這方面的限制規定,但專業不對口的話還有有點麻煩,至少對那人來說如此……比如韋娜就非常不適應梅林教授的能晶專業講座,哪怕知識量滿滿且氣氛良好。不過她也能儘量提供其他專業的碰撞火花就是了,某種意義上講,也確實“有趣”。

而且,那時候也一直好奇,只是沒問起塞拉,比如她是怎麼拉來韋娜這樣的“有趣”成員,難道這兩人之前就認識?畢竟都是大我們幾屆的學姐。

但現在聽這個意思……難道韋娜也是透過“入團考試”進來的?

“對啦,其實我是自薦進科聯會學院分團的,那時候還是塞拉學姐當分團秘書。”韋娜笑著說,大概見到我們驚訝神色更甚後,她就接著解釋:“哎,別這麼看我好嗎……好像我是什麼怪物一樣。”

“啊,不是。”蕾雅率先回過神來,對韋娜說:“因為,當時我也是向塞拉學姐自薦當分團秘書的。那時還聽她說過已找了新聞專業的韋娜學姐來幫忙做文宣,我還很高興有位專業人士可以承擔我不擅長的工作呢。這麼說,韋娜學姐是早就認識塞拉學姐嗎?”

“不是哦。”韋娜的回答再次出人意料:“你們是看到海報後才來申請入團的,對嗎?那個海報差不多是7月26日……嗯,應該是週四中午1點半才趕出來貼在教學樓門口大公告欄的。製作只花了三天多的時間,也就是7月23日才決定做的。”

“咦!7月23日……那不是開學日嗎?!”蕾雅驚呼起來:“韋娜學姐是那天才去申請入團的?然後只花三天時間就做出來宣傳海報了?”

“中午1點半才貼上海報的?!”我關心的卻是這個點。

這可真是巧合啊!

因為,那天與戴莎參加完法學論壇後,還一起去湖心餐廳吃飯聊天,結果沒控制好時間,發現已經中午1點50分後,就匆匆告別後往大教學樓跑。可能是跑得太快,到大樓門口後不得不稍作休息,就瞥到了大公告欄那堆招牌通告。而我又恰好有兼職需求,就隨便扯下幾張先帶回教室。

然後,總之沒耽誤上課,不過也造成某種誤會……啊,現在想起來還是感到糟糕透了!

而且,沒想到的是,那隨手帶來的科聯會學院分團招新海報會帶來後續那麼多的“故事”。

話說怎麼韋娜會那麼“急”呢?如果她等到下午2點的“正常”時間採取貼海報,那……我錯失那次“偶然”後,還會引發後來的事情嗎?

還是說,那麼沒有那次“偶然”,也會有其他的“偶然”如鏈條般點亮後來的“必然”,讓我,蕾雅和韋娜三人,依然會在某個下午的紅葉樓一層會議室裡,感慨這連串“有趣”的巧合?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