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城,終於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隨著齊軍的幾輪猛攻,雙方在灞城東郊,拉開了一場劇烈膠著的拉鋸大戰。

雙方主帥,帶著數名靈境強者,御劍升空,在戰場的兩端,遙遙相望,隔空對話。

“臨漳王,屢屢擊退我朝於陵公、艾山公的南征,固守宋朝北部邊域,本王對你敬佩已久。”淮陰王田闢疆目光如炬,滿懷誠意地長聲道,“奈何宋朝痼疾沉痾,已是日薄西山,覆滅不過遲早之事。本王有一句良言相勸,臨漳王與其竭力扶危,不如歸附我朝。我朝桓君愛才如命,禮賢下士,必定可以給予臨漳王應有的身份地位。”

“淮陰王的好意,本王心領了。”臨漳王張紹眼皮不抬,不溫不火地說道,“本王身為宋人,自該為我宋朝效力。更何況有志者,寧為雞頭,不為牛後。”

臨漳王在宋朝的權勢地位,已經達到人臣的巔峰,即使歸附齊朝,最多只是保持與今日同樣的身份地位。可是,一個降王的身份對於他朝而言,終究顯得有些尷尬,而且如今宋廷勢弱,三位領兵的靈王,基本已經成了一方諸侯,臨漳王怎麼可能捨棄如今的權勢地位,而去歸順齊朝,成為一個強勢君主的臣子呢!

“本王率軍南來,破你北兗、北幽兩道,只是時間問題。”田闢疆自信滿滿,“今日本王這番苦口婆心,實是心生惜才之心,想為臨漳王謀劃一個出路。”

“戰場風雲,誰能常言不敗?”張紹毫不示弱,“今日你我刀兵相見,淮陰王遠來是客,本王只能嚴陣以作待客之道。”

“既然臨漳王這般執迷不悟,那就休怪本王沒有給過機會。”田闢疆話語之間,殺氣蓬髮。

“唉……”張紹一聲長嘆,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你我兩朝大動干戈,多造殺戮,實非本王所願,若是兩家能夠罷手言和,本王願意用淮陰王長公子作為和談的誠意。”

張紹之意,一方面告誡田闢疆,他的長子還在自己手裡;另一方面確是不大願意拼死拼活地與齊軍死磕,這般大戰下來,死傷全是自己手下的兵馬。此戰即使僥倖取勝,自己的勢力也將大不如前,只怕原本的五十萬仙朝大軍所存無幾,自己實在不願看到這樣的局面。

“哼,我大齊仙朝兵鋒所向,從無和談一說。”田闢疆冷哼一聲,斷然拒絕。身

為一方王侯,怎麼可能被人拿捏,更何況一個兒子的性命,與開疆拓土的宏圖霸業,相比之下,田闢疆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雙方主帥談崩,別無他法,唯有戰場一見分曉。

齊軍由山陰侯田闢山手下的十二萬仙朝大軍,發起了首輪大戰。

這個田闢山,出身齊朝田氏,乃是田闢疆的從弟,也是田氏非常傑出的領兵將領,深得田闢疆的信任和倚重。

田闢山自創的三山陣,由手下十二部仙朝大軍組成,有如三座移動的大山,碾壓而過,沿路的兩百萬宋朝地方軍,或死或散,亂成一片。

宋軍方面,則由兩位封號將軍率部抵抗,軍陣相觸,拼殺不止。

雙方交手兩個時辰,大戰不休,死傷慘重。

隨著戰鬥的進一步白熱化,戰場之上的軍士倒下了一片又一片,就連仙朝軍士,也是接連戰死,場上盡是激烈的血拼和死鬥。

時近黃昏,終究還是齊軍軍風彪悍,戰力強勁,重壓打擊之下,徹底打亂了宋軍的陣勢。

宋軍敗下陣來,死傷大片,一路連向灞城,全是戰死的軍士屍首,堆積如山。

宋軍無奈,只能退回灞城,緊守城門,面對齊軍的多方挑釁,再不出城迎戰。

齊軍趁著兵鋒大振,合勢壓上,海安將軍田鐸、青安將軍慶冉率眾,從左右兩側包抄,配合山陰侯,一起攻城。

戰火燒進了灞城,使得整個灞城,充滿了恐慌的氣氛,畢竟敵軍壓境,平民百姓難免惴惴不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中路主力戰場打得火熱,但是東西兩線卻顯得特別安靜,尤其齊軍在東西方向,似乎採取了固城防守的策略,並未出動一兵一卒。

王若離、張拾草整合西線的六萬仙朝大軍,主動發起攻勢,用以聲援中路的宋齊大戰。

前方的城池,名叫遼原城,扼守南北要道,進可攻退可守,乃是一座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大城,如今更是成了齊軍西路佔領的主要據點。

王若離原本以為齊軍會在此城設下重兵,然而根據哨探回報,城中守備的精銳部隊不多,預計只有一個仙朝軍校尉營,以及二十多萬地方軍。那麼,齊軍負責防守西面的主力軍隊,莫非都在後方?

此戰並非攻城

略地,王若離、張拾草二人早已達成一致,不計城池得失,衝鋒殺敵為主,最大程度地消滅齊軍精銳,不僅可以牽制齊軍西面兵力,還能對中路戰場造成壓力。

張拾草調派朱昂率部一萬攻打遼原城,其餘各部收拾準備,等待朱昂一部攻下遼原城,便可繼續往前行軍,尋找齊軍防守西面的主力軍隊。

然而,結果卻是出乎兩人意料。

原本預計,憑藉朱昂的一萬仙朝大軍,攻打齊軍的一個仙朝軍校尉營,以十打一,應該沒有什麼壓力,但是朱昂率部連續發動三次進攻,竟然都被遼原城中的守軍,頑強地抵禦了下來。

王若離不禁心頭警覺,雖然遼原城中的齊軍,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戰力,但是隱隱之中透著古怪,尤其能夠接連挫敗朱昂一部的進攻,本身就存在疑點。

“有些怪異,如果只是齊軍的一個校尉營,根本不可能連續擋下朱昂將軍的三波進攻。”張拾草也發現了不對勁。

“不錯,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而且遼原城是南北要道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理論而言,齊軍不大可能放棄這樣一座重城,僅派一個仙朝軍校尉營的兵馬防守。”王若離皺著眉頭,分析道。

“郭袁兩位將軍,率部襄助朱昂,相互照應,速戰速決。”張拾草聞言,斷然下令,想要趁著遼原城中“示弱”之期,集中絕對兵力,迅速佔領外城。

隨著郭袁兩部大軍的強勢加入,戰況激烈,遼原城上的齊朝守軍,驟然遭遇如此強猛的進攻,終於支撐不住,紛紛潰敗。

眼見宋軍就要佔領遼原城外城,卻在這時,城內突然殺出大批齊軍精銳,將三部仙朝軍隊,重新打退了下來。

王若離望著前方的三部激戰,不禁眉頭大皺,那些衝出的齊軍地方軍士,恐怕大多都是仙朝軍士假扮的,瞧著相鬥的人數,不下四五萬人,恐怕齊軍的防守主力,就在這裡了。

“恐怕有一位齊軍的封號將軍,就在這座遼原城中。”王若離不禁猜測道。

“如此說來,將在這裡展開一場正面交鋒的鏖戰了。”旁邊的張拾草聞言,望向遼原城,嘴角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

果然,遼原城中隨之打出了一道旗號,正是齊軍負責西面防守的萊安將軍賴近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