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瑜揚起小臉無比自豪的說道:

“當然,我媽媽懂的事情可多了,村子裡的人都羨慕我媽媽有文化。我媽媽在學校的小黑板上寫了一行字,‘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習慣。’媽媽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媽媽說,如果我們想卓越就要比別的孩子付出的多,別的孩子玩耍的時候,我們就要讀書和鍛鍊身體。”

“哦,你們怎麼鍛鍊身體的啊?”

“跑步、登山、騎單車,你看到儲物間的那兩臺車了嗎,一臺是媽媽的,一臺是我跟鐵蛋兒的,車子都是媽媽從縣裡背回來的,我媽媽為了養大我非常辛苦。”

陸薄修驚訝安諾夕竟然能把亞里士多德和他的哲學思想種在兒子幼小的心靈上,真是不簡單啊,如果兒子在他的身邊他不一定會有安諾夕教的好。陸薄修對安諾夕暗暗生出敬佩之意。

“兒子,鐵蛋是誰呀。”

“鐵蛋兒是舅舅和舅媽的兒子,比我大一歲,是我最好的哥們。”

“哦,你和你媽媽對鐵蛋兒可真好。”

“那當然,媽媽說我和媽媽的命是鐵蛋兒的爺爺奶奶救回來的,如果鐵蛋的爺爺奶奶不救我們的話,我和媽媽就餓死了。所以我們和爺爺奶奶鐵蛋兒都是一家人,我當然要孝敬他們了,我和鐵蛋兒商量過了,一定要好好學習,要讓媽媽和爺爺奶奶舅舅他們過上好日子,”

陸薄修的心裡很迷惑,安諾夕帶著兒子到底經歷了什麼?怎麼鐵蛋兒的爺爺奶奶不救就會死了呢?這應該去問諾夕了,他放柔了聲音說道:

“兒子,什麼樣的日子才算是好日子?”

“能吃飽飯,不餓肚子,能穿暖,不挨凍,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不用再去地裡幹活,生病了能去縣城醫院治療。”

陸薄修啞然了,看來諾夕這些年生活的很不好,以至於兒子會有能吃飽飯就是好日子的觀念。昨天的晚飯和今天的早飯充分反映出安諾夕在這裡的生活很清貧,兒子長得比較敦實可安諾夕卻一臉的菜色。同時他也欣慰兒子有思想,知恩圖報。陸薄修伸手揉了揉安子瑜的小腦袋瓜柔聲道:

“兒子,跟爸爸回宣城好不,我們帶上鐵蛋兒一家,爸爸會讓他們過上比你說的好日子還要好上幾倍的好日子好不好?”

“我現在不會跟你回宣城的,我要等我長大再回宣城。”

“兒子,為什麼要等你長大再回宣城?”

“因為你身邊的女人都太惡毒,我現在還對付不過他們保護不了諾夕。所以,我要等我長大能保護諾夕的時候再帶諾夕回宣城。我和鐵蛋兒會靠自己的力量讓媽媽和爺爺奶奶他們過上好日子。”

“兒子,是誰要害你們?”

陸薄修終於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不知道,媽媽說撞我們車的人可能是你的那些女人,媽媽對我說,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了宣城,一定要小心你身邊的女人。”

陸薄修的心一緊,看來當年諾夕真的遭到了謀害。聽了兒子敘述的這些片段,他有些心悸,他思索著誰會這麼大的膽子要害諾夕。

“老陸,我借丫蛋兒的書還沒看完,明天就得還給她了,我要去看書你自由活動吧。”

安子瑜說完起身就走進屋子。陸薄修坐在石桌前對著柵欄上插著的風車發呆。

陸薄修本來對安諾夕帶著兒子藏到這裡非常氣惱,但聽了兒子的敘述顯然安諾夕不是平白無故的躲到這裡來的,看來安諾夕應該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陸薄修站起身在小院子裡轉悠,這個房子就坐落在山邊,坐在院子裡就可以看到翠綠的山。這裡空氣非常清新,柵欄上五隻不同顏色飛快轉動著的風車給這個小院兒徒增一份活力和生機。

院子裡的葡萄架長得很茂盛,小石桌子就在葡萄架下,在小院子的西南角有一個灶,灶上坐著一個小鍋。小院兒很溫馨舒適,很接地氣。陸薄修仔細觀看了小院兒之後走出院子來到了村子裡。

這個村子不大,看樣子也就百十來戶人家,這裡的人穿戴都很破舊,陸薄修知道績溪縣是個貧困縣,所以村子自然不會富裕,但他沒有想到村子會這樣貧窮。村子裡的人看到他都非常的驚訝和好奇,幾個婦女尾隨在他的身後竊竊私語。

陸薄修在村子裡信步走著,他聽到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他順著聲音來到了一個破舊的房子前。

陸薄修四下看了看,確定這個破房子就應該是兒子口中的學校了。他走到窗前朝著房子裡看去,房子裡的景象叫他無比吃驚。

這是一個空堂房子,只有窗框沒有窗,裡面有二十多個孩子,他們大小不一,有坐在鋪著草的地下的,有坐在小竹凳上的。安諾夕靠牆坐在一個小竹凳上,她左手拿著一本書,右手拿著一隻粉筆,她的身旁立著一塊小黑板。

這時就見安諾夕往黑板上寫英語單詞,她一邊寫一邊說道:

“初四的同學留下,其他的同學放學。”

“安老師,我家今天沒有活我也想跟著聽。”

一個看上去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說道。安諾夕轉回身笑著說:

“好呀,大壯真不錯,學習非常認真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安老師我們也想聽聽。”

幾個女孩子一起說道。

“好的,只要家裡沒有活的都可以留下來,我們一同學英語。”

“安老師,我媽說學會算術會數錢就行了,其他的都沒有用。”

一個小女孩說道。安諾夕溫柔的笑著說道:

“怎會沒用呢,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好的生活。”

安諾夕笑著掃視了一下孩子們繼續說道:

“孩子們,我們想一下,在水井裡的青蛙能看到多大的天呀?”

孩子們立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討論了起來,沒多會兒一個大一點的孩子說道:

“應該是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天。”

“說的非常正確,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點的天,那麼,我們能看到多大的天呢?”

孩子們這回討論的更加熱烈,有的孩子說能看到好大的天,還有的孩子說能看到天那麼大的天-----。最終安諾夕用力拍了兩下手,孩子們立刻安靜了下來。

“是的,我們看到的天比青蛙看到的天大出無數倍。我們生活在這個村莊就像青蛙生活在井底一樣。而我們走出這個村莊會發現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外面有我們想不到的那麼多的人和事情。外面還有高樓大廈、美食、美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安老師,二蛋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嗎?縣裡真的有高樓,有好多的人嗎?”

“是真的,上個月二蛋和他爸跟我去了縣裡,看了縣裡的學校,二蛋爸已經同意二蛋去縣裡讀書了。二蛋非常棒,他是我們村第一個出去讀書的孩子。我們走出大山就要學會做一些事情,這時就要用到我們學到的這些知識,學到的知識多就會找到好工作,就會賺好多錢,使我們的生活會變的更好。你們說學習知識有沒有用呀?”

“有用。”

孩子們齊聲說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