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青木蔥鬱,晨光輝映,生機盎然。

長安城北十里郊外,錦旗翻飛,大軍前行,煙塵揚起,人囂馬嘶。

十里亭前,人影晃動,文武恭立,辭送軍帥--受皇帝之託,太子李建成攜諸王及六部尚書等重臣,遠出十里,郊送柴紹夫婦。

此刻,餞行之酒已經飲畢,眾人執手道別,依依不捨。

太子李建成身著袞冕服,頭戴遠遊冠,瘦削的臉上盡顯凝重,看著柴紹夫婦,說道:“霍公此去延州,任重道遠,舉朝關注,軍旅事繁,戎馬倥傯,善自珍重啊!”

說罷,又轉過頭來,看著李三娘,說道:“父皇慈愛,恩允公主隨行返程,同在營中,參謀軍機之餘,關照好霍公的飲食起居,我在京城等待你們的捷報!”

柴紹聽聞,沉沉地點了點頭;李三娘淚眼朦朧,掏絹輕拭。

“咳,不必如此傷感,”齊王李元吉站立一旁,抱臂笑道,“我看吶,那梁師都已是甕中之鱉了,不消半年,咱們又可在京城相聚!到時,太子殿下率領咱們,還是在這十里亭前,為霍公和公主接風洗塵,共飲慶功酒!”

“是啊,陛下已發敕令,由太子殿下居中排程,老臣勉力齊協各部,不論軍資抑或糧草,優先供給延州前線——天時地利人和,霍公出征,斷無不勝之理啊!”尚書右僕射裴寂接過話來,笑眯眯地說道。

秦王李世民濃眉一沉,邁步上前,緊握柴紹的雙手,溫暖厚實,沉重有力,說道:“霍公,征伐朔方,路途遙遠,戰局尚有難測之變,進取之餘當倍加小心,望時時傳書京城,朝廷自會全力相助!”

柴紹一咬嘴唇,點頭應道:“請秦王放心,下官必竭盡全力,率領三軍力搗朔方,盡忠陛下,報效朝廷!”說罷,側身矚目,眺望前方正在開進的銳卒,頓感千鈞在肩--朝廷精選五千兵馬,步騎各半,歸屬延州,助戰西北。

李世民聽聞,也輕輕點頭,正想對一旁的李三娘說話時,只見她從袖口處掏出一枚玉佩,溼潤剔透,瑩瑩有光,握在手中,遞到李世民面前,說道:“秦王,我的好兄弟,這是五弟智雲生前留給我的,這些年來,我一直帶在身邊。此去延州,出境征戰,刀光劍影,路途艱難,我就把它存放在你這兒,若他日凱旋而歸,你再交還與我;若…若有意外,你便將它與我合葬一處,讓我同智雲也好地下相見。”

“三姐…”李世民喉頭一哽,熱淚盈眶,五指併攏,低頭看著握在手中的玉佩,難以言語。

身旁,李建成與李元吉聽聞,也低下頭去,難掩悲情。

“霍公,公主殿下,大軍出征,咱們靜候佳音吶!”一句爽朗的話語傳來,打破了片刻的憂傷。

眾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工部尚書武士彠走上前來,彎腰揖拜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霍公北出,必如東風驟起,雲湧激盪,橫掃朔方!我等在京中翹首期盼,捷報早傳!此外…”

武士彠站直身體,眯眯一笑,樂道:“此外,下官仰受天恩,已續絃楊氏,誠如二位金玉之言,若能得一男半女,必取名…”

“男兒為‘武雄’,雄姿英發,報效家國,”柴紹撫額笑道。

“女兒為‘武珝’,溼潤堅實,光亮慧質,”李三娘接過話來,破涕為笑,看著面前的工部尚書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是,正是!” 武士彠垂手恭立,連連點頭。

“武尚書,我說你是老當益壯啊!要不,本王奏請陛下,讓你隨行霍公,征戰朔方?”齊王李元吉斜眼瞅了瞅武士彠,打趣道。

話音一落,眾人大笑。

……

晨風乍起,林木颯颯,鵠鶴掠過,聲聲催徵。

柴紹夫婦拜別諸王眾臣,執綹認鐙,翻身上馬,一拉韁繩,正準備離開十里亭時,只聽到身後傳來高聲呼喊——“霍公,公主殿下,請留步…”

眾人回頭看時,只見幾匹快馬在禁軍的護衛下,急急馳來,揚起塵煙幾縷。

轉眼間,快馬便到跟前,來人一躍而下,跪伏奏道:“霍公,公主殿下,我家主人身染重疾,未能餞行,現有書信相呈!”

柴紹定睛一看,原來是散騎常侍公孫老者的管家。

柴紹與妻子對視一眼,心中略有不安,連忙接過信來,端坐鞍上,急急拆視,只見上面寫道——

“公孫老朽啟拜霍國公、平陽公主:

老朽深染重疾,肺氣失和,咯血不止,已臥榻逾旬,自知來日不多矣!恨不能踐行前諾,恭送大軍,北返延州!

行將就木之際,心中千言萬語,竟不能當面陳說,抱憾之極!唯願霍公旌旗北指,戰如疾風,摧枯拉朽,蕩除敵巢,一改我朝憑關自守之狀,從此策馬南北,縱橫天下,重現文帝開皇年間之煌煌大業!

老朽福淺,無緣目睹大唐安寧盛世矣!願霍公等精忠之臣,內輔吾皇,外掃諸賊,逐鹿中原,混一海內,他日萬里昇平,歌舞相聞時,老朽於地下含笑瞑目!

側臥病榻,咳血連連,涕淚交下,殘喘之間不知所云,老朽委人執筆,盡訴衷腸,望霍公勿以為念,專意北征。

訣別之際,奉上所佩折鐵寶劍一柄。

此劍跟隨老朽出生入死,歷經百戰,當年渡江南征,除滅陳國時,老朽曾倚仗此劍,立於建康城頭。願此劍重見天日,光耀沙場,昔年橫掃江南,今朝蕩平西北!”

柴紹看罷,沉痛不已,長嘆一聲,將公孫老者的信遞給身邊的妻子,繼而接過管家呈上的寶劍,“譁”地一下,拔劍出鞘,鋒刃現時,寒光劃過,刺人眼目。

李三娘捧信讀罷,淚花打轉兒,將信折好,遞還丈夫,一字一頓地說道:“夫君,咱們上承皇帝天恩,下受百姓重託,朔方一戰,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柴紹沉沉地點頭,將手中的折鐵寶劍系掛於鞍上,拱手環揖眾臣,一拉韁繩,策馬揚鞭,同妻子並駕齊驅,篤篤疾馳,追趕前面的隊伍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