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聽到爺爺的這番話,我只感覺心中如同泛起了驚濤駭浪一般,騰的一下子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六器的秘密?別的先不說,就是九兒得到的那個青銅璧所蘊含的神秘力量都可以預見出它的背後所隱藏的秘密是一個怎樣的體量。

至於東哥說的那個真相?就更加讓人摸不到頭腦了,而爺爺對於這些竟然早就已經知道了?

看著我驚詫的模樣,爺爺故作嚴肅,從我擺了擺手:“剛說你長大了,就這麼沉不住氣,坐下,聽我說!”

我衝爺爺吐了吐舌頭,老老實實的坐了下來,全神貫注的聽著爺爺的講述。

在歷史記載中,六器最早出現在周朝:分別是壁、琮、珪、璋、琥、璜。

璧——圓形,中央有孔。六器中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玉器;通常選取藍色的玉玉料磨成璧的形狀,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此便有有蒼壁禮天的說法,玉璧還有一種特殊的用途,即作為一種信物,傳達某一種特殊的資訊。

琮——通常選取黃褐色的玉料打磨成方形的瓶子,內圓外方,呈筒形,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此以玉琮禮地。俗稱黃琮禮地;

珪——通常選取青色的玉料打造呈扁平長方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被廣泛用作朝堂之上標明等級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青珪禮東方,東方屬木,木色青,祭祀蒼龍;

璋——通常選取紅色的玉料打造成長形而半尖似刻刀形的璋,赤璋禮南方,南方屬火,火色赤,祭祀朱雀;

琥——通常選取白色的玉料雕刻成虎形的玉,玉琥是刻有虎紋或形似虎紋的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可稱為玉琥,具有威猛之美,白琥禮西方, 西方屬金,金色白,祭祀白虎;

璜——通常選取黑色的玉料雕刻成半圓形的璜,玉璜的形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半圓形片狀,圓心處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種是較窄的弧形,玄璜禮北方 ,北方屬水,水色黑。祭祀玄武;

六器是用作禮儀的玉器,為三代(夏商周)琢玉品種,為原始古玉中“法器”變化而來,在祭祀、朝會、交聘等禮儀場合使用的玉器。

然而,對於六器來說,其系統性的出現是在周朝的時期,但是其真正出現的時間卻比周朝早了大約2000多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良渚文化時期。

隨著中華文明不斷發展,古玉六器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曾發揮

良渚文化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0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錢塘江流域的東北部、東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鐲、柱形玉器等諸多器型。

“而且更加巧合的是,良渚文化遺址中

心位於杭州市區西北部瓶窯鎮!”,說道這裡,爺爺停頓了下來,望向我的目光也滿含深意。

“杭州!”,我一瞬間就捕捉到了爺爺所要傳達給我的資訊,如果說歷史記載中六器最早出現於良渚文化的話,那麼剛剛那個杭州拍賣會的請柬僅僅只是一個巧合麼?還是說這兩者之間冥冥之中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絡。

“對於這個我們目前也只是做出一個假設,或者說是懷疑,真實的情況到底如何,也許只有你們去了杭州之後才能找到答案了,另外,我想告訴你的是,我所瞭解到的六器,應該比這個時間還要早上數千年!”,爺爺繼續用他那平穩而低沉的聲音對我說道。

“什麼?!數千年?!那豈不是意味著大約是公元前五千年,也就是說上古時期六器就已經出現了,可是為什麼在史書上卻沒有任何的記載?”,驚詫的同時,我趕忙向爺爺追問道。

“目前我們在是書上能夠看到的,有關六器的記載都是玉質的六器,而像這種青銅材質的六器,壓根就沒有幾個人見到過!史書上自然不會有人記載”,爺爺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輕輕敲打著青銅璜的照片。

我似乎明白了爺爺所要傳達給我的資訊,如果說六器最早是以青銅器的形式存在的,那麼當時的六器也許還沒有成為禮器,只是在後來發展的過程中,被玉器取代了之後才具有了禮器的地位,如果是這樣話,那麼按照爺爺所說的時間確實與青銅器時期的時間有所吻合:“您是說六器的器型在青銅器時間就已經存在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爺爺聽到我的問話後,微笑著搖了搖頭,彷彿早就料到了我會有此一問,忽然間話鋒一轉,對我問道:“你真的認為九兒的那個青銅璧是青銅的?”

聽到爺爺這話,我不由得再次一驚,爺爺說的沒錯,東哥交給沈久兒的那個青銅璧,雖然從外表和質地上幾乎與青銅的材質無異,即便是具有多年經驗的古董專家也絕對會做出同樣的判斷,可是,唯一不同的地方便是它的重量。

九兒的那個青銅璧我是親自上過手的,就在我拿到它的瞬間便感覺到了異樣,它的重量比青銅實在是輕的太多了,可是爺爺並沒有見過九兒的那塊青銅璧,為什麼會知道這件事情,難道說爺爺以前就見過那個青銅璧,似乎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沈東雷希望從我的口中套取有關六器的資訊。

要知道,那個青銅璧可是融入了東哥的身體,同時賦予了東哥預測未來的能力,雖然在九兒身上並為發生同樣的事情,可是如果這六件東西如果所出同源的話,很可能每一件東西都蘊含著難以想象的力量。

爺爺顯然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我的確是親眼見過,不過並不是九兒的那個青銅璧,而是青銅珪!它應該與九兒得自東哥的那個青銅璧一樣,重量上與正常的青銅器相比會輕上好多,僅僅從表面的氧化情況

以及包漿來看,至少也是公元前五千年以前的東西。”

“可是那種材質是我從未見過的,如青銅一般緊實的質感卻擁有著如同塑膠一般的重量,即便是放在現在,其硬度和重量比也絕對超出航空材料許多,我實在想象不出在那個年代為何會出現如此高超的工藝。”

“而且上面的花紋樣式卻彷彿穿越了整個歷史空間一般,從夏朝一直延伸到了清代,似乎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風格都凝聚在了那片方寸,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對無法相信世間竟然會存在這樣的東西。”

“最為重要的是,它本身還蘊含著我們從未接觸過的奇異力量,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讓我失去了我們陳家引以為傲的鬼眼!”

“什麼?!”,我已經不知道這是我今天的第幾次震驚了,可是爺爺的這句話卻比之前我所有的震驚加一起還要劇烈。

按照之前我從沈東雷他們那裡瞭解到的資訊,我應該是陳家近幾代唯一一個覺醒了鬼眼的人,而且他還特意提及,爺爺當年即便沒有覺醒鬼眼,也同樣成為了六柱的一面旗幟,很明顯他並不知道爺爺曾經也覺醒了鬼眼,更加不知道爺爺後來失去了鬼眼的能力。

但是,如果不是聽到爺爺親口說出,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那神秘的青銅六器,除了能夠賦予人們神奇的能力之外,還能夠剝奪人們的某些異能。

想到這裡,我的心跳都不由得有些加速,試探著對著爺爺問道:“它在您這?”

不知道為何,爺爺聽到我的問話後,原本臉上的一抹苦澀轉化為了一種難以言明的懊悔:“我真希望它能夠在我這裡,或者說,我真的希望它能夠屬於任何一個人,也許那樣六柱就不會變成今天這般模樣!”

我完全聽不懂爺爺這話中的意味,只能夠靜靜的望著他,等待著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可是,爺爺彷彿整個人都沉浸在了一種奇怪的情緒當中,就那樣靜靜在坐在那裡,一時間,至於那座老掛鐘的搖擺聲在屋中迴響。

“爺爺?”,過了足足五分鐘,我才輕聲喚了一聲。

“哦!”

不知道為什麼,爺爺似乎一瞬間蒼老了許多,長長吐出了一口氣後,對我說道:“小七,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那麼有些事情也該讓你知道了!有的時候人生也許就是如此,如輪你如何的逃避,如何的掙扎,兜兜轉轉,最終去到的還是那個.asxs.!前面的路就都靠你自己了!”

我雖然不知道爺爺接下來到底要對我講些什麼,可是看他此時的模樣,我知道一定不會簡單,起身給爺爺滿上了杯茶後。

爺爺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目光緩緩望向遠方,他的思路也跟隨著目光一起拓展到了天邊,一段即便是在六柱中也鮮為人知的歷史,就隨著爺爺的講述,呈現在了我的面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