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

自寇封把書販給了鄧廣以後就開始關注北方的形勢了,不過,估計這會兒,鄧廣在北方還沒有掀起什麼風暴。

還沒有出現北方大規模的商人南下購書的熱湘寇封的充盈國庫的大計,只能暫且放著了。

這段日子,寇封的私生活也算是挺豐富的。與糜氏算是新婚,常去她那邊就寢,另外,寇封也把丁夫人帶給了張仲景診斷。

結果就是,丁夫人的身體還是能夠調理的。這一結果,讓丁夫人幾乎暈眩過去,當夜就把寇封給榨乾了。

這日,寇封剛從溫軟的床上爬起來,就來到了書房堊中。因為,黃忠有緊急軍報呈上。

寇封今日穿著一件寬大的便服,頭上也沒戴冠,只是隨意的裹著布巾。一股居家之氣很濃。

少了那往常非常威儀的氣勢。

寇封面帶笑容的把手中的摺子給放在了案上。所謂軍報,也不過是江東增兵罷了。

孫權加高城牆到二十五丈,鐵索橫江,再在江底插上一些尖銳如長矛的東西,以阻斷長江流域。

這些手段,寇封都沒有出乎寇封的意料之外。孫權把希望都集中在了豫章,認為保豫章就能保住整個江東。不由抽調了整個江東的所有兵力,東拼西湊兵馬。以僅剩下的宿將之一全綜,以及昔日猛將凌操之子淩統防守豫章。昨日一章三七大意了,淩統父子的身份對調了。汗經書友指點已經改了,抱歉,抱歉。

這內部自然是空虛了,對於甘寧那快捷的水軍,也就不得不防了。鐵索橫江。按照黃忠的話來說,鐵索粗如手臂大小,有數十之多。連貫南北以巨大的木樁作為固定,輔之以巨石。

並且派兵駐守。

以甘寧的力量可能還拿不下。

這些都沒有出乎寇封的意料,只有一點,孫權為了防備他,居然請了曹將李典南下。

李典乃是名將啊,不是一時猛將。他能夠經略一個底盤。把他請過來,再想趕走,恐怕就不容易了。

但是孫權仍然咬了咬牙,把李典給請過來了,可見是下了血本了。一定要把他寇封擋在江東之外。

看著黃忠來報說的,孫權的這些種種佈置。寇封心下就有了定計。增兵,給黃忠增兵。

黃忠在九江,共計三萬五千人。但顯然盛脅不夠,寇封打算增兵致十萬,把留在襄陽的龐統,以及張飛全部派遣過去。

並且親自領兵,造成一種壓力,更加抽調出江東的骨髓,後方兵馬。給予遠在臺灣的海軍,騰出機會來。

一舉攻破吳郡。造成江東震盪。如此江東就拿下了一半了。寇封一瞬間,就了定計。

大軍方面也沒有問題,

自屯紮回襄陽以後就開始休整,如今大軍也算是煥然一新了。尤其是經歷大戰,新兵也磨成了老兵。

也因為大勝了數場,江陵賺了周瑜,徐晃襄陽打敗了於禁,高覽,天子都城外,敗曹操。

士氣上也是氣勢如虹,可以隨時出陣。不像曹操那邊因為士氣低落,一時難以再戰。就在寇封打算下令先遣蔣婉送輜重入九江的時候。

有護衛在外報道:主公,長沙郡尉霍峻那邊的急報。

喔,呈上來。寇封卻是心下一動,長沙,佈置在那邊的霍峻是蜀漢歷史上少有的善守的人,也是特地的防備猛將太史慈的。

那邊急報,恐怕就是關乎於太史慈的事情了。

對於太史慈,寇封還是覺得很是奇怪的。寇封很瞭解漢末的歷史,不過對於名將,謀臣門的生死時間段就不怎麼瞭解了。

因為有些資料是用年號來記載的,比如說黃龍元年什麼的。甚至於三國以來,三個國家,分別各自有年號。

有的則是用公曆。

很混亂,寇封哪能一一記得清楚不過,對於太史慈的記載,寇封卻是有些印象的。

寇封記得很清楚,太史慈是在赤壁前後死去的。因為記載簡單,太史慈又是少有的名將,所以寇封記得很清楚。

所以,對於太史慈到現在還活著,寇封才覺得奇怪。雖然他的到來改變了不少歷史,可以說是面目全非了。

但是對於武將的生死,應該沒有大的變化的。

奇怪的時候,寇封就恍然想起了一個記載。太史慈是病死的。可能也是因為他過早把黃忠給拿下了。

太史慈與黃忠交戰的次數減少,從而保持了一段日子的養精蓄銳,才沒有病死。

這是寇封能找到的唯一理由。不過對於太史慈生死,寇封計較其實不大。他還活著,寇封反而覺得有些歡喜。

因為太史慈,可能是寇封唯一能正常收服的將領了。

太史慈忠於孫策,這毋庸置疑。也終於孫權。不過,在寇封看來,太史慈忠於孫權,但始終是保持了一定疏離感。

孫策那麼多重將留給孫權,孫權也都重用。但是對於太史慈,卻似乎沒有什麼用過。

從中就可以看出來,孫權也不信任太史慈。為什麼呢可能也正是因為太史慈太忠心與孫策,而對於孫權的態度,有些疏離。

心更向著孫策的長子孫紹。另外,孫權再怎麼隱瞞他薄待孫紹的訊息,也會有渠道洩露出來。

太史慈聞言可能會有不滿,這更加導致了君臣之間的裂痕。結果太史慈就被派遣進入了長沙,遠離了江東數次的大規模征討江夏的戰爭。

長沙只是副線,江夏才是江東的主線啊。

不過,另一方面,太史慈也沒有被孫權拋棄,鎮守廬陵,也算是信任。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

從中,寇封就覺得若是俘虜了太史慈,讓他見一見故主孫策的長子孫紹,聆聽一下大喬述說,孫權是怎麼薄待她們母子的。

應該有機會讓這個江東大將對孫權反目成仇。這也就不會造成在江陵的時候,韓當,黃蓋等眾將或戰死,或自刻的情況了。

所以說,寇封一瞬間就改變了主意。增兵九江的同時,他決定率兵一萬人,前往長沙,先拿下太史慈,以及廬陵再說。

謀圖太史慈的同時也能解了長沙之危。

寇封心中有了決斷之後,立刻起草文書,命張飛,陳大等勒兵一萬,隨他南下長沙。

另外,龐統率領眾將共計五萬大軍,增援長沙,給江東造成壓力。

起萃了文書以後,寇封就命護衛傳去了主簿劉巴那邊,以劉巴的渠道,分別送去黃忠,以及霍峻那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攻一守,孫權也算是等不及了。正好也乘早料理了,免得徒增變故。不過,才回來襄陽沒多久。

就要征戰廝殺了,當真是有疲累。

這段日子,寇封覺得過的不錯,與妻妾廝混,常常孝敬一下甘氏。算是比較安穩了,前段時間先往江東,後又去臺灣,回來後,馬不停蹄的北上江陵,襄陽,屯兵許都。實在是太累了。

有那麼一瞬間,寇封稍微有些厭倦。不過,寇封歷經亂世,四處征討,本就已經是剛強無比的人。

這份小小的厭倦剛剛出現,就被寇封給抹殺掉了。

取而代之的是滿身的銳氣。

在書房坐了片刻,寇封回去了後院,打算跟甘氏說上一聲。

甘氏屋子內,只有甘氏一人跪坐著,做女工。往日幾乎形影不離的糜氏不見了。

自從寇封納了糜氏以後,可能也是糜氏覺得有些難言面對甘氏,就避退了一段時間,打算喘口氣,再想怎麼面對甘氏。

甘氏也不介意,整天坐著女工,或是讓媳婦們把孫子給抱過來,逗弄一下。小日子過的挺好。

封兒來了門外的動靜,引起了甘氏的注意,她抬起頭見來人是寇封,不由露出了慈愛的笑容,道。

潔白的額頭上,有一點點疲累的樣子。

寇封看的有些心疼,現在的甘氏可整天都在趕工來著,家裡的孫子太多了。

母親,您多歇歇,忙不過來的寇封走了過去,坐在甘氏的旁邊,輕聲勸說道。

也是,等將來你的子嗣多了,還真忙不過來。甘氏笑眯眯的道。

咳。寇封輕咳了一下,有些尷尬。這女人多,這子嗣當然多了。

對了,母親,兒子恐怕就要南下長沙了。過來跟您說一聲。寇封對著甘氏道。

長沙出事了甘氏聞言立刻沒了笑容,嘆了口氣道,這也就是要出征了。

嗯。小事,母親不必擔心。寇封笑著道。

甘氏點了點頭,雖然對於戰爭有些恐懼,但是寇封常年在外征戰,還真沒出過事。心下還是挺自豪,驕傲的。

寇封就這麼坐著,直到黑夜,才以甘氏的凍義,召集了家中的妻妾們,享用了一次完整的家宴。

當天晚上,寇封也沒有與妻妾們廝混。而是養精蓄銳。

次日一早,寇封衣甲整齊,率領張飛,陳大等人,勒兵一萬南下長沙。順便的,還帶上了大喬母子。

這一次不僅要拔掉太史慈,還要賺了這個江東大將。

太史慈既然都沒有如歷史上那般病死,那就能活個九十九。若順利,又是一員大將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