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浪漫動人的背景音樂,螢幕中上滾著演職員列表,往常的這個時候,很多觀眾都會起身退場,尤其是午夜場,《惡魔穿著prada》時長接近兩個小時,現在已經是深夜兩點鐘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一個應該儘快回家睡覺的時間。

不過,今晚午夜場的觀眾們大部分都沒有動彈,而是還坐在座位上一邊看著演職員名錄,一邊討論著劇情,有不少女觀眾都是想要看看片尾的贊助商名單,這對她們‘按圖索驥’地去尋找相似的造型很重要。

當然,更多的觀眾還是出於心中對這部影片的喜愛,對大部分女性觀眾來說,《prada》完全是個驚喜,姐妹團討論中的一個普遍的看法是:“一遍完全不夠看,光是看劇情了,有好多造型都是沒看明白。”

至於劇情,觀眾們則是眾說紛紜了,有許多觀眾都是認為安迪最終沒有選擇迴歸家庭,而是認可了米蘭達的‘陰險手段’,這一點讓人很遺憾,不過這部分人群在午夜場中還是少數——通常說來,會看午夜場的觀眾都是比較大膽、新潮的,否則她們大可以選擇白天傳統時段來觀影。

直到演職員字幕全部放完,影片正式宣告結束,看完了贊助商名單的女觀眾們才意猶未盡地起身離開,在散場人群中,‘酷’這個詞成為了觀眾們經常蹦出的詞彙,而這也正是瓊恩看完全片後的第一個感覺:說實話,《prada》裡的愛情沒有什麼觸動她的地方,她最動情的是安迪在自己屋裡崩潰,以及米蘭達談及離婚的那兩段,不過這兩段其實都和愛情沒有太大的關係,更關注的是女性自身的問題。

沒有愛情,沒有多少親情,其實說的也不是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但瓊恩的確她覺得這部影片比《律政俏佳人》和《bj單身日記》都要好——就是因為不論安迪還是米蘭達都很酷。

她們並不是酷在造型上,也不是酷在那些很有派的華服戲份上,當然了,那些戲份也讓瓊恩非常興奮,她畢竟還是個女孩子,但對她來說,米蘭達和安迪最酷的幾個片段,是她們帥氣地處理公務的那幾段戲份。不論是米蘭達隨口說出天藍色毛衣來歷的那一段,還是安迪和艾米麗鬥法,四處奔波著辦公這些戲份,都讓她們非常耀眼,非常強悍——簡單地說,就是非常的酷。

“這完全和原著已經不是一個故事了。”她和琳恩等人議論了起來,“我覺得很酷,要比小說好看很多倍。”

所有的女性j.j迷都非常認可,琳恩更是看得十分激動,但她又嘆了口氣,“最終這還是個虛構的故事,安迪是藤校畢業生,她才能這麼對著上司吼——如果換做是我的話……”

幾個工作了的影迷也都認可地點頭,不過話又說回來,她們的老闆一般也不會和米蘭達一樣變態嚴苛,像是那樣不愁招人的公司畢竟只是少數。

“我還想再看幾遍。”瓊恩不想聽琳恩等半陌生人抱怨自己的老闆,她找到機會就插口說,“哈利,你會陪我嗎?我們還可以帶上我的爸爸媽媽。”

她沒說再邀上所有人,因為大家並不那麼容易聚得起來,而且《prada》的午夜場排片場次並不是多——因為這種型別的電影午夜場資料都不會太好看,有些影迷是特地從別的街區跑來這裡的,別的時段觀影的話,他們會在自己家附近的電影院裡看。

“可以啊。”哈利聳了聳肩,“事實上,我本來以為我不會喜歡的,看一遍只是為了支援j.j,沒想到電影劇情還是滿精彩的嘛。”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不再是j.j網路影迷組織的活躍人物,但對珍妮弗的好感則一直留存了下來,雖然不再會上論壇發帖了,但有她的電影都會來電影院看看——這也是大部分影迷支援影星的普遍方式。倒是瓊恩,還停留在購買力極度旺盛的腦殘粉階段,不但經常泡論壇,而且還會密切關注珍妮弗的周邊八卦,當然,這也是因為兩人的性別不同,個性也不同。

“是的,而且還有很多美女,是不是?”瓊恩取笑地說,“看著他們穿衣打扮也是一種享受,不是嗎?”

“這一點必須表揚福克斯,”哈利一本正經地說,“對於大部分男性來說,這可能是他們觀影期間唯一的樂趣了,哈哈……”

這當然只是個笑話——雖然以往的那些chick-flick對大部分陪女朋友觀看的男生來說簡直就是酷刑,尤其如果主演的女主角還不算美女,那麼整部電影完全就是和睡意作鬥爭的過程。但《prada》的劇情對於男性來說也還是滿精彩的,有職場爭鬥的部分,也一直都有美女穿插點綴,甚至這部電影所說的一部分問題也和男□□息相關,女人和男人在女人事業發展更好的情況下該如何繼續感情,這問題男性觀眾一樣也很關注。

“米蘭達簡直是我的偶像,梅麗爾的表演太精彩了,如果你看過《廊橋遺夢》,你就該知道她的表演……”

“安迪美極了,你還記得她在片子裡換的那個白大衣造型嗎,我想知道那件白大衣是什麼品牌——我會為了那件大衣殺人!”

“艾米麗……”

“安迪……”

隨著影院中的人聲慢慢地散去,兩個人影這才慢慢地從甬道中溜達了出來,喬治亞.蘭辛小心地看了未婚妻一眼,但珍妮弗.貝爾已經戴上了墨鏡和兜帽,讓人很難看清她的表情。而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措辭安慰貝爾:作為一個電影從業者,他不可能昧著良心貶低《prada》,這麼明顯的假話也不可能讓貝爾高興。

“午夜場觀眾並不代表大眾意見。”最終,在開車到家以前,喬治亞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這也是一直沉寂的車程中兩人的唯一一句交談。“這部影片的商業風險還是很大的,也沒有機會衝獎……質量並不代表一切。”

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喬治亞很佩服福克斯會放手讓這個專案變成現在這樣,如果是他和《prada》劇組對接,喬治亞絕不會這麼安排的。原著之所以暢銷,一定有它的理由,電影很大一部分的基本票房應該是來自於原著粉絲,電影版把原著‘時尚害人、唾棄時尚、迴歸平凡’的精神全部打翻,反過來宣揚‘時尚有益、米蘭達優秀’,最後讓安迪和米蘭達握手言和,一定程度上接納了時尚,原著粉絲看了會怎麼想?那些認為時尚是病態的社會群體會怎麼想?還有那些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小鎮媽咪們,中低收入人群?這些人群一直以來接觸的都是‘我過的生活才是得到幸福真諦,那些有錢人在某種程度上才是loser’的洗腦教育,對她們來說,最健康而且最正常的生活就是一切以家庭為大,花費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最重要。——安迪為了事業放棄的那些家庭生活在這些人眼中簡直罪無可赦,更過分的是,看來到最後她還要把這種生活延續下去,這種價值觀對她們來說絕對是有問題的。

這部電影碰觸的正是所有chick-flick都不敢碰觸的紅線之一,天知道這些群體會不會輿論反彈,這種反彈又會不會影響到票房,如果換做是喬治亞,他絕不可能答應這些增高票房風險的改編元素,原著就已經很成功了,為什麼要這麼冒險?這是一部時尚女性電影,再怎麼成功也不可能被提名奧斯卡!

不……也許梅麗爾.斯特裡普能,她的表演的確爐火純青、讓人讚歎,但那也是因為她在之前已經有了無數提名傍身,才會得到提名委員會的特殊待遇,對電影本身來說,本來就是掙錢的商業電影,挖掘什麼深度、什麼新意?根本是多此一舉!

喬治亞的確不理解福克斯為什麼會把電影拍成這樣,起碼在環球,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該衝獎的電影拍得多大膽都沒關係,該賺錢的電影,哪怕是少賺一些,也要降低風險,這才是對公司的投資負責。

“午夜場票房出來以後叫醒我。”車子開進了貝爾的豪宅,珍妮弗.貝爾只是丟下了這麼一句話,便一邊脫衣一邊走向了浴室,喬治亞無聲地嘆了口氣:這是她心情極度不好的標誌。

珍妮弗.貝爾的心情的確不算太好,她猜測好萊塢許多金髮甜心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的感覺都和她一樣:每個演員,當他成為演員以後,看待電影的角度就和一般的觀眾不一樣了,看到精彩的片段,除了一般觀眾的讚歎以外,他們想的還會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這個片段由他們自己來演的話,效果會怎麼樣。當然,這種角色選擇肯定也都是根據個人特質來的,所以當貝爾在觀看《prada》時,她不可避免地也一直在揣摩著安迪這個角色,思考著如果由她來演繹安迪的話,效果會不會比珍妮弗.傑弗森更好。

而這個習慣便嚴重地影響了她的心情,即使她對自己的演技一直都很有信心,貝爾也下不了自己能比傑弗森演得更好的結論,她甚至懷疑自己能否演出安迪尖銳而略帶陰鬱的氣質,在這件事上,所有非演員的觀眾都是外行,只有內行看的才是門道——只有演員才知道一個角色的難度以及可複製性到底有多大,貝爾當然看過《加勒比海盜》和《戀戀筆記本》,她對於伊麗莎白和艾麗的成功並沒有太多的酸楚:她也一樣有成功而經典的角色,每年娛樂圈都有很多經典角色湧現,伊麗莎白和艾麗當然給傑弗森帶來了人氣和知名度,但如果連這個都受不了的話,她也不可能在好萊塢爬到如今的位置。

但安迪……安德裡亞這個角色不一樣,她讓貝爾第一次在傑弗森身上體會到了那種無可奈何的酸楚。就像是一個普通人望著領跑的天才選手一樣,又酸又澀卻又無能為力,安迪是個富有靈氣的角色,她之所以迷人,之所以吸引,並不是因為角色本身的設定——倔強、偏激、陰鬱、虛榮,這都是很負面的角色特質,而且安迪又沒有‘壞得優雅’的設定,這個設定在片中被分配給了米蘭達——安迪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從影片的第一分鍾起就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而不是引得她們輕聲低語地批評,這完全是因為傑弗森……因為傑弗森的表演,是傑弗森給這個角色賦予了靈氣和生命,讓她成為了一個經典的女性電影女主角。而這種成功,和伊麗莎白、艾麗的成功不一樣,貝爾有信心,自己去演這兩個角色也能讓人眼前一亮,但她不能不承認,如果她來演安迪的話……她沒有信心演得比傑弗森要好,甚至沒信心演得和她一樣好。即使是看過傑弗森的示範,再加以模仿,她也不可能模仿到傑弗森的精髓,就像是米蘭達和艾米麗一樣,這影片中的三個角色都有著傑弗森、斯特裡普和布朗特的靈魂,她們為這個角色打下了自己的烙印,她們擁有這些角色……

而這三個角色又是如此的經典,如此的富有魅力,讓人印象如此的深刻,安迪的幾次變身、米蘭達的眼淚、艾米麗在病床上的崩潰——這三段表演必然會成為觀眾們津津樂道,十幾年都不會淡忘的經典橋段,就像是片頭片中的換衣秀一樣,用誇張的修辭來形容,這些片段就是女性心中的“e.t和小男孩手指相觸”,當然,兩種片段的意義和帶來的情緒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它們都能作為某種標誌性的經典,成為演員本身的代表,永留觀眾心中,讓觀眾們從此就對這個演員有了印象。

這就是經典的力量,貝爾心裡清楚,雖然她也有優秀的角色,但卻缺乏這樣的經典人物。珍妮弗.傑弗森遇到了自己的經典角色,並且發揮得十全十美,幾乎找不出瑕疵,這讓她耿耿於懷:對於演員來說,票房能力、獎項提名當然非常重要的,但經典角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要比這些元素都更高一籌。湯姆.克魯斯的《壯志凌雲》、湯姆.漢克斯的《阿甘正傳》、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的《泰坦尼克號》、威爾.史密斯的《黑衣人》、《絕地戰警》……這都是風靡一時,多年後還不會被人遺忘的經典。而珍妮弗.傑弗森是何等的幸運?這才是她第三部主演,她就已經遇到了《prada》和安迪。

不過,貝爾猶存一線希望:喬治亞說得沒錯,午夜場的觀眾評價不算什麼,日場評價才是真正的大眾看法,觀眾群對於《prada》的評價依然不可預知。當然,從目前的口碑看,虧損的可能已經不大了——畢竟是小投資——但虧損和票房大爆之間畢竟還有一段距離,如果《prada》的票房只是不溫不火,那麼這個角色頂多為傑弗森帶來一些無關緊要的提名,這對於貝爾來說,也是個比較容易接受的結果,畢竟拋開切薩雷.維傑裡的經紀人恩怨不說,她和傑弗森之間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她們兩人都是金髮甜心,都不以文藝片見長,戲路幾乎是完全重複,再加上卡梅隆.迪亞茲和德魯.巴里摩爾,四個女人完全是可以直接進角鬥場拼個你死我活的關係,傑弗森的利好,就意味著她的利差。

“切薩為什麼沒有和她分手呢?這一點也不像是他的作風。”勉強入睡之前,貝爾還唸叨著這件去年起就讓她耿耿於懷的往事,“更離譜的是,這女孩發了瘋要接的兩部電影都很出色,難道這證明她的眼光比切薩還要出色?這不可能……上帝不可能親吻一個人兩次,那個半文盲女孩怎麼可能有如此精準的嗅覺……”

等待是一件能讓人發瘋的事情,貝爾在入睡前最安心的是:起碼明早她不需要等待了,只要一睜眼,就能看到午夜場的票房資料。如果《prada》票房慘敗的話,喬治亞肯定會把她搖醒的,他是個聰明的男人,怎麼會不知道現在什麼訊息最能逗她開心?

……雖然預算到《prada》午夜場的票房不可能太差,但當貝爾睜開眼,發覺現在已經是早上十一點鍾時,她心頭依然是一個咯噔:午夜場票房最遲早八點也該出來了,喬治亞沒叫醒她,看來票房表現不錯。

她沒有梳洗,直接來到電腦前坐下,點選滑鼠開啟了幾個票房網站,當然也少不了imdb、爛番茄等影評類網站頁面,貝爾並不太關心網際網路,但對這些電影相關的資訊類網站卻研究得很透徹,這也是她在切薩雷身邊學來的習慣:重視資料。

“午夜場報收302萬……”最先關注的當然還是票房,貝爾瀏覽著網頁上的資料報告,“開畫2100家,單館接近1500美元……”

她的臉色變得很難看:302萬的午夜場,這個數字對於一些大作來說是失敗的象徵,但對於《prada》這樣的小製作女性題材來說,已經是超乎想像的成績了。尤其《惡魔穿著prada》並不是福克斯的重點電影,營銷力度不是很大,只是在一些目標人群熱衷閱讀的刊物上做了廣告,並沒有鋪天蓋地的海報、預告片轟炸。這樣的午夜場成績,說明珍妮弗.傑弗森本人的票房號召力足以讓一部低成本,無其餘票房大腕參演(梅麗爾並不是票房大腕)的型別電影達到首日近千萬的票房——畢竟這是週五,大部分人群都要上班上課,連午夜場都有302萬,首日近千萬已經是很保守的預估了!

她又匆匆瀏覽了一下各大機構根據午夜場票房做出的首日票房預估,便臉色難看地關掉了頁面:各大機構的預測就沒有低於1000萬的,最樂觀的票房分析來自權威的《好萊塢報道者》(thr)網站,首日預測高達1200萬,這比《戀戀筆記本》的首日九百萬足足高出了三百萬。——這兩部電影的拍攝預算基本上是差不多,都是低於五千萬的區間,宣發規模也都不是很大,而《戀戀筆記本》好歹還是傳統賺錢的愛情片題材,又是在火熱的暑期檔。thr在情人節檔期、價值觀反傳統的女性電影上竟然會如此大膽?

由於預測中提到了thr做出判斷的依據:珍妮弗.傑弗森逐步攀升的票房號召力,原作的暢銷度、話題性體現出的市場飢渴,以及良好的口碑。貝爾點開了預先已經開啟的imdb和爛番茄,輕易地從首頁找到了《prada》的名字,點進了作品頁面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9.0!”她的臉色又難看了幾分:雖然隨著觀眾的大量湧入,這個分數肯定會下降,但按照一般規律,最終《prada》的分數很可能不會跌落8.5……這是絕對的型別經典作評分了!

再匆匆看了下imdb的觀眾評語,她的眉頭稍微舒展開了:雖然評分使用者都打的是高分,但很多人的留言裡也提到了對安迪的質疑,不少讀者不接受安迪最終向米蘭達靠攏,認為安迪失去了自我,甚至有些極端的觀眾認為安迪從頭到尾都很討厭,他們更喜歡原著中那個最終背棄時尚的安迪,批評電影改編掉了原著的精髓部分。

不過,原著的腦殘粉人數不多,這些持反對意見的粉絲還是肯定《prada》是部好電影的,“我度過了難忘的兩小時”、“雖然我對安迪最終的選擇不滿意,但我不能不承認,我在電影院度過的每一分鐘都很愉快……”,在價值觀上不認同一部電影和為它打低分畢竟是兩回事,否則按照美國主流的價值觀,大部分主角排列組合,出軌、偷情等狗血事件頻發的愛情劇都得被打上低分。

午夜場和早場的觀眾多半都更年輕也更開放,連他們都不能完全接受這部電影的觀點,可想而知大部隊的觀點對立會有多激烈了,這也是可能影響後續票房的因素。貝爾若有所思地點開了爛番茄的頁面:比起imdb,爛番茄更能反映影評人的觀點。

她的臉色又有了輕微的扭曲:影評人給分91%,觀眾喜歡度96%,爛番茄雙綠,拿到了新鮮認證!

當然,又一次的,這只是最初資料,並不代表最終結果,很多影評人可能還沒看過電影,小鎮媽媽們也未必會來網站評分。不過貝爾知道,起碼影評人的分數,《prada》是低不了的。影評人就喜歡標新立異,他們才不要求政治正確,否則那些cult片、文藝片根本不可能有存身之地了,這些影片裡的主角可沒有幾個是政治正確的。《prada》故事說得很清楚,幾條線的來龍去脈、起承轉合都交代得非常乾脆,又有幾個女人飆戲的華彩段,最後的結局也頗有韻味……這樣的影片影評人不可能不喜歡的,型別經典的徽號已經註定會落到《prada》身上了。

只能等首日票房……不,只能等次日、三日、次周票房,才能知道大群體對於《prada》的反響到底是如何,首日來觀影的觀眾應該都是由原作、傑弗森和梅麗爾的忠實粉絲、時尚敏感人群等組成,或者是本來就打算看電影的觀眾群體,這些人在進電影院前是不太會關注口碑的。宣發、演員、原作、導演等劇組人氣帶來首周票房,口碑決定了長線票房,這是不變的資料規律。

貝爾知道自己今天是無心做別的事了,她站起身煩躁地來回踱了一會步,又往後躺倒在超大的水床上,忽然煩躁地大叫了起來,“噢!holy*!該死的珍妮弗.傑弗森!”

當貝爾在她的好萊塢豪宅中悶悶不樂的時候,全國也有許多人都在關注著《惡魔穿著prada》的相關資訊,在紐約大學裡,瓊恩正和她的同班同學談論著《prada》,“噢,你真的該去看看,我是說,米蘭達出場的那一段太酷了——還有片頭那段換衣秀也漂亮得不行,你知道我對時尚不是那麼敏感,可我看完以後完全燃起了興趣,那些衣服的搭配真是太漂亮了!”

“我昨晚也看了,god!安迪在巴黎的那套造型,簡直漂亮極了,我太想要她那雙鞋子了,只要不超過一千美元我就一定要把它買下來。”一個女生興奮地說,“你知道是哪雙嗎?我說的是她在巴黎最後穿的那雙黑色高跟——我昨晚已經在網上看了一個晚上,只要我知道那是什麼牌子——”

“你們說慢點。”半個班級的女生都來了興趣,對於一部分美國女生來說——看電影並不是什麼昂貴的消遣,只是她們有時候沒那麼想走進電影院而已,甚至說對她們來說,閱讀都是很遙遠的愛好了,她們中意的是網路、電視劇和戀愛生活。不過對漂亮衣服和鞋子,女孩們就沒什麼抵抗力了,當然,買也許是買不起的,但看看還不行嗎?參考、參考一下嘛。“真的有那麼漂亮嗎?我好像聽說過這部電影……”

這樣的對話,在全美的大小城市中,在那些流行敏感的女孩中廣泛發生、散佈,“艾米麗,我完全愛死艾米麗了,她的每個表情都那麼經典,還有她的濃眼妝,socool!”

“還有你們注意到了嗎,吉賽爾.邦辰有出鏡,還有片頭的那個女孩,我發誓我記得她的名字,我在紀梵希的秀場上看到過她……”

“還有安迪的妝容,你們注意到了嗎?她後來的那段化妝細節,為什麼預告片裡沒有呢?我想下載了放慢來看,我好喜歡她的妝面!”

討論劇情的人當然也有,但遠遠比不上討論這些時尚細節的人多,在這些興奮的嘰嘰喳喳聲中,嘟嘟的電話聲響了起來,“嘿,寶貝,今晚我們去看電影吧,正好是週五晚上……對,就看《惡魔穿著prada》……瑪麗/安妮/簡說那部電影簡直太經典了,不能不看……”

並不是每個女孩都看過《vogue》,也不是每個女孩都知道安娜.溫圖爾,知道電影本身的來龍去脈,但幾乎是每個女孩都有欣賞美的強烈衝動,被提到最多次的就是片頭的時尚麗人換裝秀,在導演的精心操刀下,這段大片級別的換裝秀擊中了每個午夜場觀眾的心,而她們的由衷讚美也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觀眾。至於劇情……只要不是太愚蠢就行了,這些觀眾本來也沒有多大的要求。

然而,觀影動機並不一定就是最後的觀影評價,衝著漂亮的時裝、妝容和美女,‘很酷’的氣質等種種原因坐進電影院的觀眾,也不可避免地被劇情吸引,投入了安迪的世界中……

貝爾和她潛在的同盟們註定要失望了,當電影進行到安迪和米蘭達舉起大拇指相互示意時,大部分女性觀眾第一時間根本都沒想到批判什麼,反而是被電影自洽的邏輯給說服了,露出了理解並包容的微笑:是啊,時尚也不是那麼的不可理喻,雖然還是和我無關,但這世上有很多人做著和我無關,卻又很重要的事,為什麼一定要評判她們呢?就像是影片裡表現得一樣,彼此理解,彼此祝福,難道不好嗎?

——貝爾遺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午夜場觀眾多數都是資深影迷,對於電影語言反應快、敏捷,她們是導演可以直接對話的群體,對於導演的意圖能夠做出基本正確的理解。而大規模的觀眾群體呢,由於觀影心態、注意力分散和統計學上的原因,他們的智商平均水平肯定是下降的。對於這個結尾,午夜場的觀眾多數都能理解到電影要表達的價值觀:時尚無罪,安迪選擇繼承了米蘭達的職業精神,只是選擇了自己更愛的記者這個職業,她還是會為了事業奉獻一切,如果必要,不惜讓家庭靠後。

而對當晚湧入2000多家影院的觀眾們來說,他們看到的結尾則是:安迪離開了米蘭達,但她不屈的性格感動了米蘭達,米蘭達送她好多衣服,安迪原諒了米蘭達,而且安迪和內特看來應該是會和好,安迪愛□□業兩得意……

ok,沒問題,就是一部很好看的商業片,有那麼多華服美飾、搞笑情節,演員的演技也夠震撼,哭過、笑過、驚歎地‘wow’過,享受地‘cool!’過,,最後的結局也是皆大歡喜,觀眾們還有什麼好不滿意的?即使有那麼一些人群看懂了這個結局,並且感到不那麼認可,但這終究只是一部電影,米蘭達和安迪也沒有說過‘家庭不重要,我就是要事業’,她們一樣是在做艱難的選擇和平衡,除了一些極端分子以外,最後的價值觀頂多只是讓這些觀眾聳聳肩,但並不會讓他們降低對整部電影的評價。

首日票房1100萬美元以後,次日票房有了小幅攀升,來到1300萬美元的高位,週日票房更是創下了逆跌的神奇走勢,來到了1400萬美元,imdb上,艾米麗.布朗特新上榜便躍居百強內,到了週日已經進入top20,而常年徘徊於50名左右的珍妮弗.傑弗森更是火箭般地來到了top1的位置,並牢牢地佔據住了榜首之位,梅麗爾.斯特裡普緊隨其後,來到了top2,社交媒體中,關於‘《prada》時尚品牌’、‘安迪在《prada》中的套裝詳解’這樣的話題成為了最新的熱門,在myspace的熱門博文中高居前十,搜索引擎就更不必說了,在《prada》中被提起過的品牌毫無例外地上了熱搜榜,演員、時尚揭秘更不必說了,搜尋指數都是直線上升中。——所有的跡象都在告訴電影業界,珍妮弗.傑弗森又一次主演了一個票房奇蹟,《惡魔穿著prada》的票房,絕對不是小爆,很明顯,那是要走逆天的口碑長線大爆之路!

從她2002年12月參演《芝加哥》在電影界出道以來,到現在2005年2月,3年多的時間,珍妮弗.傑弗森就上演了三部電影,對於一個新人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低產,但這三部電影每一部都是票房奇蹟,每一部都是口碑長線,甚至每一部都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賣——雖然《惡魔穿著prada》還沒有全球上映,但考慮到時尚品牌的全球性,以及珍妮弗的全球知名度,這部影片的全球大賣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了。而且這三部電影每一部都算是不同領域的作品,每一部也都能得到影評人的讚許,每一部都是票房本身就超過投資起碼五六倍的金母雞……

‘哐啷’,好萊塢比弗利山莊,珍妮弗.貝爾的豪宅中,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響聲,喬治亞彎下腰,默然撿起了被未婚妻砸到地上的諾基亞手機,“親愛的……”

他把手按上了貝爾的肩膀,看了看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字眼,也是一陣無語:2月14日,《prada》在歐洲多個國家同步上檔,首日即取得了六百多萬美元的好成績,這還不是週末,亞洲也還沒有上檔,以他的眼光,不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prada》的海外票房很可能會和國內票房持平或更高,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極有可能破到四億,達到三億應該是沒有任何疑問。

和《加勒比海盜》不一樣,這一次又是珍妮弗.傑弗森獨扛票房,《戀戀筆記本》全球票房最終是落到了3.4億美元這個數字上,國內票房1.6億,海外票房1.8億,為新線帶來了漂亮得不得了的財報,這已經讓她成為去年最為投資人賺錢的女性了。而如果《prada》去到更高,去到4億,好萊塢會做何反應?

不需要任何猶豫,喬治亞自己都能回答這個問題:好萊塢會為珍妮弗.傑弗森瘋狂!

一個人能帶起四億票房,如果不計通脹,這樣的例子在好萊塢歷史上完全是前所未有,雖然如果計算上通脹因素,珍妮弗.傑弗森也許還比不上伊麗莎白.泰勒等傳奇紅星狂攬票房的能力,但毫無疑問,她已經是好萊塢現有最賺錢的女星,她會成為片商追逐的物件,會成為所有影片的第一候選人,只要她願意參演,再爛的劇本也能拿到以億計的投資,這就是四億級別的威力,這就是追漲殺跌的好萊塢!

“算了,忘了她吧。”摔了手機以後,貝爾的情緒反而冷靜了下來,她關掉了電腦頁面,露出了自嘲而苦澀的笑容,“至少現在,她已經不是和我在一張桌子上玩牌了。”

沒錯,至少在此時此刻,珍妮弗.傑弗森已經短暫地接近了好萊塢女演員的權力之巔,任何盤外招對她都失去了作用。醜聞?現在的片商不會允許剛誕生的票房女神隕落,任何不實醜聞都會在最短時間得到澄清,甚至不會有刊發的機會。間諜?即使知道切薩雷要為她接什麼片也沒用,貝爾即使倒貼錢,片商也更願意用豐厚的報酬去請傑弗森。在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裡,任何一個能帶來四億票房的人物,都享有最高優先權,現在的珍妮弗已經篤定是進入了兩千萬俱樂部,甚至叫到20/20也會有人買單,她已經不是珍妮弗.貝爾能撼動的人物了……

“這就是好萊塢。”貝爾沒有沮喪太久,她冷靜地說著,“從地面到雲端,只是一部電影的距離,同樣,從雲端到地面……”

從雲端到地面,也不過就是一次失敗而已。

在原地輕輕蹦了兩下,她又恢復了自信和活力,“她總是會失敗的,不是嗎?任何人都會,連切薩雷都會,我想她也不可能是例外吧。”

喬治□□不自禁地露出了欣賞和迷戀的表情——和電影中的內特不同,他從不反感女強人,反而正是被貝爾這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勃勃的野心所征服:一個上位者的失敗,往往是一批下位者的機會,既然在短時間內沒有追趕上另一個珍妮弗的把握,那麼貝爾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時刻準備著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了

雙11都買啥了呀,大家?

話說給大家打個預防針,這幾天連續爆發以後感到有些疲憊了,拿全勤每個月是可以休息一天的,我想明天請假一天休息一下哈,後天迴歸,希望大家能體諒xd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