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劉玄站在上面,他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他不知道,要不是他用洪荒的碎片製作了地球,那地球到底會不會存在。

不過現在他可是不會考慮這些,因為他指向在地球上面,過著“屬於”他的生活。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地球上面什麼都不如洪荒,也就是現在的地仙界,但是當劉玄到達地球之後,他就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現在的地球,已經從周朝的武王,變成秦朝的嬴政了,而其他的國家,也已經被嬴政統一了。

而在統一之後,他用最為直接,最為暴力的手段,將大秦治理的井井有條,雖然還有一些反對他的勢力,但是在嬴政看來,他們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

從周朝到秦朝,出現過很多的人才,各種人物不斷的出現,當然這些人都是從地仙界來的,不過在地仙界下來的這些人裡面,最為出名的,只有三個人。

第一個人就是建立了道家的老子。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剛柔並濟等政治、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

第二個就是建立儒家的孔宣。

儒家講究真誠,以合理的方式直來直去。以仁,智,禮,義為本,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智慧,從而成就自我,無論你是聰明還是愚笨,一樣可以有一個成功的人生,也是“諸子百家”當中,最講究規矩的。

第三個人就是建立了陰陽家的金翅大鵬。 陰陽家思想以“陰陽五行”為基礎,所以稱為“陰陽家”,也稱“陰陽五行學派”或“陰陽五行家”,是“諸子百家”當中,最為神秘的一家。

諸子百家當中,除了道家、儒家、陰陽家之外,能夠和他們有一徵之力的,就只有墨家、名家、和法家了,而剩下的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兵家、醫家,都要落後他們很多。

道教講究:“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

儒家講究:“天、地、君、親、師。”

而陰陽家,則是講究:“五行平衡、陰陽變化。”陰陽家也是諸子百家當中,最為詭異的。

劉玄在諸子百家剛剛出現的時候,他就已經來到了地球,當他看到周朝滅亡、經歷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到現在嬴政一統七國,對於劉玄來說,其實就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在這段歷史當中,劉玄並沒有出手干預他們的發展,也沒有幫助任何人,他現在的心態,和剛到洪荒之時已經改變了很多。

劉玄最開始進入洪荒,他只是晚了點的心態,而到了地球之後,他卻變得冷漠了,不願意在去改變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當劉玄看到嬴政的鐵血手段之後,他原本冷漠的心,別觸動了,同時他也發現了,原來自己的心境,也不是無懈可擊的,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他的冷漠,絕對是自身出來問題,不過到底是什麼問題,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不過劉玄在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之後,雖然不知是哪裡出了問題,但是他卻知道自己不能這麼下去了,於是劉玄準備結束秦朝。

劉玄這樣做可是有原因的,第一是他知道秦朝在過幾年就要別滅,而第二就是,就是劉玄經歷的太多了,所以他的心有些麻木。

但是劉玄也應該感謝秦朝 ,感謝嬴政,要不是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要不是嬴政的鐵血手段,也不會衝擊到劉玄的心靈。

劉玄在決定之後,他並不準備親自動手,而是要找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邦。

在地球,劉玄要找什麼人,那簡直是在容易不過了,因為劉玄就是天道,雖然平時劉玄都是切斷了天道的聯絡,但是想要借用天道的力量,也是很容易。

透過天道的力量,劉玄很快就找到了他要找的人,劉邦。

但是劉玄並不急於一時,因為嬴政不死,其他的反秦的勢力,也不敢出頭,畢竟嬴政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帝王。

在嬴政死後,劉玄就遭到了劉邦。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當劉玄第一次見到劉邦的時候,他就將劉邦給救了。

劉邦被就之後,當即就認了劉玄為大哥,而劉玄也是同意了。

這要是讓蓬萊的那些弟子們知道,他們真的不知說劉玄什麼了,畢竟劉玄的身份很高,就算是收以個徒弟,那輩分都高的嚇人,而現在卻收了一個兄弟,那輩分,就算是融合了天道的鴻鈞,都沒有他高。

還好劉玄沒有想讓劉邦長生的想法,不然在仙界和地仙界,又要出來一位輩分高的嚇人的人了。

不過劉玄對於劉邦,他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說,更讓劉玄不明白的,就這麼一個普通的人,怎麼可能是開創了大漢的人,因為劉玄真的沒有發現他會什麼,或者說他有什麼強項。

但是這些都不要緊,一切都可以慢慢來,於是劉玄和劉邦兩個人,就來時集結人力,來阻止爆秦的統治。

就在劉玄和劉邦兩個人召集兵馬的時候,陳勝和吳廣起義,開始了所有人對大秦的討伐。

現在的大秦,可不是嬴政生前的大秦,因為秦二世根本就沒有嬴政的雄才偉略,而且他還繼承了嬴政的殘暴,所有他的滅亡,在他繼承皇位的之後,就已經註定了。

藉著陳勝吳廣起義,劉玄和劉邦兩個人,先是快速的攻下了沛縣,然後以沛縣為根據地,向著外圍擴大,而且有劉玄的幫忙,他們這裡每年都是風調雨順,糧食每年都是豐收,最重要的就是,經過幾年的發展,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

原本劉邦想要發兵,但是劉玄沒有同意,雖然秦二世不能夠和嬴政相比,但是大秦一就很強的,而且現在有幾個勢力正在進攻大秦,隨意他們還是等他們打完,然後不敢是他們誰勝誰敗,他們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最為主要的就,現在整個天下,都不知道他們這個勢力,所以他們不出機則以,只要出動,那就要以雷霆般的速度,在敵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給對方致命的一擊。

幾年後,陳勝和吳廣起義失敗,而他們所招募的義軍,也是盡數的被斬殺,這主要就是他們兩個驕傲自大。

雖然他們失敗,但是對於劉玄和劉邦來說,這卻是一個好消息,而且他們等的時間也夠長了,現在他們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雖然人數沒有秦朝的人數多,但是這些士兵,絕對可以以一當十,以一當百,而且劉玄和劉邦這裡,也是人才濟濟,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久機會,不能讓秦朝緩過氣來。

劉玄和劉邦自出兵之日起,所過之處,根本就沒有“一合之將”,如此同時,項氏一族,也是開始看了反秦大業。

項氏一族,原是楚國人,在被秦朝滅掉楚國之後,不單單是項氏一族,所有的楚國人,都想要推倒大秦,恢復楚國,而這些楚國人裡面,項氏一族是最強的,而且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原本劉玄和劉邦的勢力,就已經讓大秦吃不消了,現在又有了項氏一族的加入,大秦立即感覺到,他們的人手,竟然有些不夠,於是一邊打,一邊退,儘量將傷亡降到最低。

當劉玄、劉邦的這一直隊伍,和項氏一族的隊伍相遇之後,他們則是很友好的,最下來談了談,然後定下,誰先攻入咸陽城,誰就來做新的王。

不過這面就這一條路,而且這兩支隊伍都是所向披靡,很明顯誰在正面,就會對誰更加有力一些,本來應該是經過一番爭執的 ,但是這個實力劉玄卻是開口了。

劉玄對著項羽說道:“就讓你們來攻打正面,我們在別的地方進攻,希望你們到時候會輸的心服口服。”

項羽沒有想到,劉玄會這麼爽快,於是一口答應,但是項氏一族這邊的范增則是不然,范增可是這個時候頂級的謀士,看到劉玄這麼痛快的就同意了,他總是絕對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不過他又說不出來。

這一次簡單的接觸之後,雙方已經達成協議,在劉玄等人離開之後,范增則是對著項羽說道:“我總覺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對方沒有理由會這麼容易就將正面讓給我們。”

項羽在聽到范增的話之後,他則是不以為然,因為這個天下,根本就沒有人能夠入得項羽的法眼,當然,就算是項羽“唯命是從”,那也改變不了他失敗的局面,因為他們以後將面對,劉玄這個天地之中最大的一個“bug”,所以他們是不可能獲勝的。

而劉玄等人離開之後,劉邦就對著劉玄說道:“大哥,我們為什麼要將正面讓給他們,這不明顯讓他們先打入咸陽嗎。”

劉玄在聽到劉邦的話之後,他並沒有回答,而是對著一旁的張良說道:“子房看有什麼要說的。”

張良,現在是劉玄的軍師,這個人是儒家出身,而且才思敏捷,智慧過人,絕對不會輸給項羽的謀士范增,而且一直以來都是他出謀劃色,劉玄和劉邦兩個人,對他也是十分的信任,從來不干預他的決定。

但是這一次,張良真的是不知道劉玄的想法,於是張良就對著劉玄說道:“良才疏學淺,還請主公指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