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和物理學的關係比較復雜,它們都是從實踐中產生、發展,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互促發展。www.tsxsw.com

很多人都在爭論誰是科學的基礎,數學家說物理學離了數學就傻眼,而數學可以離開物理學**生存;物理學家則反駁說,數學本身無法推動社會進步,只能跟物理學配合方能顯示出它的價值,所以數學不是基礎,而是工具。

對杜蘭德來說不存在利益及觀念衝突,他既是數學家又是物理學家。數學現在有些跟不上物理學的發展,而物理學因為很多問題沒有研究透,無法用數學建模,甚至研究的物理現象無法用現有數學體系進行建模,杜蘭德因此很苦惱。他的好友數學學部副主任韋恩.加西亞博士是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前研究純粹數學,現在以應用數學為主,整天跟在杜蘭德屁股後面轉,為他排憂解難。

數學不是萬能的,但是科學離不開數學。聯合技術公司管理層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雙威教育集團高薪聘請了多位數學家培養員工子弟。數學家在威州的地位極高,熱衷於研究數學的高智商學生不少,和想成為物理學家的人一樣多。

高手多,李莊就不好意思再去大學表現他自學的計算數學水平。杜蘭德不同,他最開始學的就是數學,有博士學位,從交往的圈子可以看出他的水平槓槓的,雙威大學數學系教授名錄中有他的名字。

澤維爾去玩核武器,杜蘭德只好接過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的位置。這廝以前就在iter工作,倒是輕車熟路。工程核物理研究院在物理學部內部被稱為工程核物理研究所,沒把澤維爾當外人,當然也不可能當外人,物理學部和工程核物理研究院的成果是共享的。堪培拉沒有在其中搗亂,知道如果將澤維爾團隊和物理學部強行分開,這方面的開支就會大增,誰都不願意自找麻煩。

“我先承認,慣性約束核聚變實驗堆有澤維爾的努力在裡面,我不會偷了他的功勞。”杜蘭德開篇就來了一句。

“哈哈,這傢伙不會是擔心澤維爾找他麻煩吧?”計算機專家笑得沒心沒肺。杜蘭德之所以有個“法國兔子”的綽號,跟他的特徵有關係,武力值很低,跑得賊快,所以每次碰到有人想扁他,一般都選擇跑路而不是就地抵抗。

澤維爾雖然長得帥,但別人不會因為他長得帥就不打他,偏偏他的武力值也比較低,只好欺負杜蘭德,當然是因為杜蘭德經常把他當槍使。

兩位搭檔一起打打鬧鬧過了上十年,感情深厚,他們的無間隙配合極大地提高了公司在核聚變方面的研究水準。

物理學部高手遍地,宇航動力研究所的核發動機實驗室跟物理學部關係密切,內部將他們視為一體。方向類似,保密等級相同,都是九級,交叉任職,比如古巴耶夫兼任凝聚態物理研究所超聲波核聚變實驗室主任,慣性約束核聚變發動機專案組組長錢若非兼任慣性約束核聚變實驗室主任。

磁約束核聚變實驗室主任是杜蘭德兼著,不過他是物理學部主任,只能一碗水端平。慣性約束核聚變實驗堆點火成功是件大事,但顯然杜蘭德沒有意識到它對李莊的意義,所以也沒有打電話過來報喜。他從不去新威航天中心看熱鬧,一再宣稱“我要在地球上老死,沒準備上太空”。錢若非跟李莊不熟,不會給董事長大人打電話,估計陳德齊應該知道。

“唉,其實我也沒有興趣,真是見鬼了,一個有恐高症的人想著上太空。”計算機專家想起杜蘭德的話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杜蘭德的文章並不長,沒有像陳德齊那樣故意折騰計算機專家,用淺顯易懂地語言描述了實驗過程,最後作了評價:“慣性約束核聚變做宇航發動機更好些,發電還是磁約束核聚變廉價穩定,而且成長可期。”

“杜蘭德雖然精明,但比很多人厚道,他們就知道折騰我。”李莊看完很滿意,隨即讓維姬開啟asa內部網,發現網頁沒有任何更新,連討論的話題都沒有,核裂變發動機的圖片是nasa的,作為常識介紹。

計算機專家將asa管理層六個月內寫入的檔案都調了出來,最新的文章除了陳德齊的,就是馬蘇.漢密爾頓的,後者寫入的時間是三個月前。

“咦,漢密爾頓還會寫文章?”李莊有些驚訝,馬蘇.漢密爾頓是位嚴肅的科學家兼工程師,從沒有在安全委員會檔案裡新增過資料。陳德齊寫文章的水平比較高,這次是故意整人,但漢密爾頓確實不善文字描述,很少寫報告。

文章不長,標題是《先進推進技術》,涉及到宇航動力研究所下屬的所有實驗室,即化學發動機實驗室、核發動機實驗室、離子發動機實驗室、反重力實驗室和宇航動力學實驗室。

“什麼叫先進推進技術?”漢密爾頓的文章開篇來了個反問。

“所謂先進推進技術,就是超過現有水平的技術,對宇航動力來講,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發動機效能和研發新型發動機。”

化學發動機實驗室的產品型別豐富,氫氧發動機系列有ard-0103,0502,02002,03002和04001,實現了成本和效能的完美統一。

李莊一看代號,便不由得樂了,公司上下在命名上偷懶成風。ard的意思是asa常規發動機,“0”是氫氧機的代號,型號最後的數字是改進的次數。氫氧發動機系列的推力有10噸、50噸、200噸、300噸和400噸等五個級別,難得他們開發了這麼多發動機。計算機專家想想可能跟公司的制氫儲氫方面的研究水平有關,氫氧發動機比衝高,可以輕鬆兩級入軌。

威州有九座氫燃料電池電站,氫氧的製備量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到處可見清潔能源。李莊認識制氫儲氫實驗室主任,他是新能源實驗室時期的老員工,名字很有趣,叫姚佑才,大家平常都叫他“有才”。姚博士個頭不高,人很嚴肅,確實很有才。asa的所需的液氫液氧由這個實驗室負責,成本比cnsa要低得多,甚至比nasa還低。

制氫儲氫專案原本是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準備的,現在看來這東西推廣遙遙無期,不是不先進,而是成本和安全問題。制氫儲氫實驗室已經轉變了方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光公司內部氫氧的需求量就不是個小數目。

液氧煤油發動機系列有ard-14403和19501兩種,後者去年做過飛行試驗,目前還在完善階段。ard-19501是超級推力的單噴嘴化學發動機,海平面推力可以達到950噸,真空比衝320秒,海平面比衝287秒。

液氧甲烷發動機系列有ard-22001和ard-24001兩種,試車順利,但這個系列是非主流,介於氫氧機和液氧煤油機之間,而公司的氫氧機和液氧煤油機都很成熟,八年中只出過兩次事故,發射成功率極高。不少人看好的液氧甲烷機的位置很尷尬,但一直在改進中,也許有其他的用途。

公司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型號有數十種,asa的產品佔了一半。用於宇航的固體發動機從小推力的50公斤級到大推力的一千噸級都有,代號是ard-3。凡以3開頭的都是指固體發動機,倒數第二位的數字代表推進劑的型別。

固體發動機與液體發動機相比,結構簡單,推進劑密度大而且易儲存,但比衝小,工作時間短,加速度過大不容易控制,重複啟動困難。asa的登月艙推進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固體發動機,另外一種是液體發動機,前者不容易控制,後者在月球的極端氣溫下儲存成本高。從卡捷級的表現來看,固體發動機群達到了設計目的,從月面起飛並順利完成了與軌道艙的對接。

阿波羅計劃登月艙使用的是四氧化二氮和肼類液體常溫推進劑,接觸可自燃,可靠性高,這也是cnsa以前發射成功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不像氫氧發動機的燃料儲存容易出問題。

常用的四氧化二氮n2o4和偏二甲肼udmh對環境汙染大,兩者都有劇毒,前者腐蝕性大,後者還能致癌,無數從事推進劑研究及生產的工作人員患上了肝病及癌症。六年前聯合國環境保護署unep牽頭禁用了這種雙組元自燃推進劑,只有極少數國家沒有簽字。航天從業者聽到訊息彈冠相慶,他們以前就巴不得這些要命的東西早點消失,只是它的門檻低,外加很多洲際導彈都用這類推進劑,所以一直無法徹底淘汰。

asa的化學火箭發動機都使用清潔燃料,一開始就是走這個路線,公司高層沒有給它的前身宇航科技研究院任何壓力,知道這事急不得。

超燃衝壓發動機和脈衝爆炸波發動機都是wlms軍用飛行器分部的研究成果,asa只搞宇航用的發動機,www.piaotian.coms不同,交叉部分則由聯合排程中心協調利益分配。

非常規推進技術中最常見的就是電發動機,可以利用太陽能、同位素電池和核反應堆的電力。按加速工質的方式不同,電發動機有電熱發動機、靜電發動機和電磁發動機的三種型別。

電熱發動機利用電能加熱氫、胺等工質,使其氣化,經噴管膨脹加速後,由噴口排出產生推力。靜電發動機的工質(汞、銫、氫等)從貯箱輸入電離室被電離成離子,然後在電極的靜電場作用下加速成高速離子流而產生推力。電磁火箭發動機是利用電磁場加速被電離工質而產生射流,形成推力。電發動機具有極高的比衝(700~25000秒)、極長的壽命(可重複起動上萬次、累計工作可達數萬小時),但產生的推力小。

asa用aid代表這類發動機,aid-1是電磁發動機,aid-2是靜電發動機,aid-3是電熱發動機。

aid-1即可變比衝磁等離子發動機和微波等離子發動機,是離子發動機實驗室的主力研發方向。aid-2使用的工質是氙或汞,內部也稱為離子發動機。aid-3使用的工質是胺,它的用途是快速轉向,彌補aid-1和aid-2的不足,最常見的使用方式是aid-3配合aid-1。aid-1和2有同質化的傾向,兩者的後續產品越來越接近。asa最新設計的電磁發動機已經相容兩種推進方式的優點,當然這跟公司的習慣有關。

核發動機實驗室還處於掩耳盜鈴的保密狀態,玩的仍是“寧叫人知,莫叫人見”的那套,知道董事長大人是始作俑者,漢密爾頓這次一並列出來。

如果上述的是常規先進推進技術,核發動機則屬於略帶科幻色彩的先進推進技術。asa研制成功的是固體堆芯核裂變發動機,推進劑為液氫,比衝860秒,跟nasa的同類產品相當。核裂變發動機項目組正在研製是氣體堆芯核裂變發動機,設計比衝7000~10000秒,推力可調,推進劑為液氫或液氮。

固體堆芯核裂變發動機的代號是and-1,氣體堆芯的則是and-2,這是asa僅有的兩種研究和改進專案。如果and-2研發成功,登陸火星的載人飛船將以它為主動力。asa的計劃是十年內登上火星,建立小基地。

核裂變發動機的防護很麻煩,正如古巴耶夫所說,氘氦三核聚變發動機才是最適合在太陽系內行走的動力,燃料豐富,推力極大,比衝可達一百萬秒。易組合,易防護,大推力可以使用液氫或液氮作推進劑,中小推力則與離子發動機配合。

asa的太陽系外探測器將使用氘氦三核聚變發動機、等離子發動機和鐳射推進複合動力。至於時間表,管理層在密謀,但李莊不知道,也沒問。他目前最感興趣的就是月球、火星、木衛二和土衛六,另外金星可以看看。

核聚變發動機在asa的代號是atd,氘氚聚變發動機為atd-1,氘氦三聚變發動機為atd-2,反應堆主要使用慣性約束技術,超聲波核聚變是備選,但李莊這個科普級人士認為不靠譜。

化學發動機、電發動機和核發動機都屬於可以想象的範圍,電磁軌道炮發射小型衛星沒被asa上下認為是同類,連代號都懶得給,因為這個專案的主導是www.piaotian.comasa和花旗國空軍吵架的情況。

剩下都是另類的推進方式,asa給離子風發動機的代號是aid-5,正式接納了這個小實驗室。asa高層對這種無法在真空中使用的發動機很關心,認為它有前途。

帶有夢幻色彩的是反重力發動機,理論有十來種,都像模像樣,但反重力實驗室到現在也沒能玩出成果來。作為正式單位,他們的代號為aid-6,可見asa高層仍期望物理學進步後能在第一時間製造出這種超級發動機。

宇航動力學實驗室反物質發動機項目組的員工都來自物理學部,目前依賴於物理學部的進展,只有架子,暫時沒代號,屬於可期但很科幻的先進推進技術。

動力學實驗室的高階貨最多,非常規的太陽帆和鐳射帆都有研究。lta空間站有真空能實驗艙,它是奈米科技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宇航動力學實驗室真空能推進技術項目組共管的實驗艙。

真空能發動機與反重力發動機一樣是科幻小說中常見的貨色,但科學家們仍在撓頭。要想在此領域取得任何成功,就必須能做到對量子真空製造出斥力效應。根據理論是可能的,而製造及測量出斥力效應的實驗很繁瑣。反重力實驗艙的進展離研發出真正的真空能發動機差十萬八千裡,副產品倒不少,勉強能自給自足。

熱力學定律是製造出真空能發動機的攔路虎,尤其是質能守恆定律,這個工學基石仍具有強大之極的生命力,只能改進,很難駁倒。我們利用現有理論體系製造出了眾多的產品,說明這個體系大部分是正確的,不管理論體系怎麼變化,技術體系只能被改進,而不會被證明錯誤,因為這違反認知,已經存在的東西不需要反駁。如果連被製造出來的成品都能成為幻影,那我們人類的存在也沒有什麼意義。

自如地提取真空零點能,載人飛出太陽系會很輕鬆,而不像目前這樣只有探測器才有可能抵達外星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博大精深的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石,至於數學到底是它的母親還是兄弟姐妹,爭論沒有什麼意義。

漢密爾頓的文章符合公司的保密原則,計算機專家草草掃過便陷入發呆狀態。時間和空間結構,意識與物質,都是老生常談但複雜無比的話題。

“我不需要瞭解這麼多,如果誰能告訴我智慧產生的原因,那我可以拜他為師,看來有必要增加對土衛六研究專案的資助。”李莊突然想到“泰坦研究”。

nasa、esa和asa共同發起了這個專案,用於研究生物進化,經費不算充足,當年負責土衛六研究的科學家們大部分都老了,仍在一線奮鬥的沒幾個。

“我的心也老了,要是時間可逆就好,那我可以回去看看父母,唉,舅舅?”計算機專家又想起了雙親,隨即聯想到母親唯一的哥哥,外公的大兒子,剛剛過世。

李想前天回去奔喪,但計算機專家心如鐵石,似乎沒有這個人,包括麗莎在內都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機器人”大名在外。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