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自立幾乎已經忘記了王星的事情。

“袁書記,公安局幹警王星來了,說有事情想見您。”

“請他進來吧,早上有什麼人來,你替我接待一下。”

歐陽雲已經比較熟悉袁自立的作風了,說出來這樣的話,就是不想有人打擾了。

王星進來以後,立正敬禮,袁自立是分管政法的市委領導,當然是王星的上級了,紡織廠改制工作結束之後,王星恢復了職位,依舊是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加上張東濤是公安局副局長,所以,王星的日子好過了很多。袁自立發覺王星臉色紅潤,顯然心情比較舒暢。

“王星,坐吧。”

袁自立拿出了一包沒有開封的中華香菸,遞給了王星,幹刑警工作的,都是老煙槍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嘿嘿,謝謝袁書記了,我可不容易抽到這樣的好煙啊。”

“行了,你們公安局幹警抽菸的檔次也不低,不要以為我不知道。”

“袁書記,您安排我調查的事情,有了一些結果了。”

王星將中華香菸裝進口袋裡,掏出身上的香菸,突然想到袁自立在面前,頓時有些侷促了。

“有什麼情況,全部說出來,都是抽菸的人,不要客氣了。”

王星看著袁自立笑了笑,起身遞給袁自立一支香菸,幫助袁自立點燃,自己也點燃香菸之後,才開始彙報。

“袁書記,我和刑刑偵支隊裡面的一個鐵哥們暗中調查這個案子,半年時間了,才有所突破,主要發現了三個情況,一是趙四海的家人全部從宣施縣搬走了,搬到北京去居住了,目前,趙四海的家人生活不錯,不缺吃穿,在北京有住房;二是趙四海的家人和原紡織廠廠長的家屬有交往,原廠長調查定性的結論是自殺,當年我還是刑警隊的普通幹警,那個案子,市委、市政府不準公安局插手;三是我們對趙四海案件的卷宗進行了複查,發現趙四海一些口供已經消失了,目前剩下的口供,就是趙四海承認在文山縣開槍殺人的供述,特別是趙四海揭發楊斌、王海濤、劉維正的口供,刑警隊沒有人知道在哪裡,我們聽說,這些卷宗材料,當時就被市紀委提走了,藉著整理卷宗歸檔的機會,我們到市紀委去拿材料,市紀委的人說,他們也沒有見到這份材料。”

“王星,詳細說,包括你的懷疑,全部說出來。”

“袁書記,我們進行了暗訪,發覺這個案子不簡單,當時參加審問的幹警說,趙四海肯定還有情況沒有說,因為趙四海說完這兩件事情後,跟了一句話,他還有更大的事情沒有說,所以,我們相信,趙四海一定掌握很多的秘密。”

王星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下了一大口,顯然是在調整心理。

“袁書記,有幾個情況,我不能確定,說出來,您參考。”

“我知道,有什麼說什麼,不要有顧慮。”

“原來偵破趙四海案件的時候,我們調取了趙四海那段時間全部的通話記錄,因為趙四海很快歸案了,所以,這些通話記錄,就被人忽略了,趙四海的通話記錄中,顯示最多的號碼,是劉輝曲的,於是,我們暗中調取了劉輝曲的通話記錄,發現劉輝曲在趙四海出事的前後,給楊斌、王海濤、劉維正都打過電話,劉輝曲有兩個電話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一個電話是打到北京去的,一個電話是打到西林市的,這兩個電話,通話時間特別長,就是這兩個電話之後,趙四海晚上就在看守所自殺了。我們透過查訪,發覺北京的號碼,是公用電話,而西林市的號碼,居然是公安廳內部的一個號碼。到了這一步,我們感覺到問題麻煩了,不敢再隨意去調查了。我們調查了當天看守所值班的幹警,這名幹警,受到了紀律處分,好長時間沒有露面,就在我們以為他不會上班的時候,卻聽說,他調到了西林市公安局去了,就是前不久的事情。”

袁自立眯著眼睛,沒有說話。

“於是我猜想,趙四海說出來楊斌、王海濤和劉維正的事情,不過是丟擲的一個訊號,要麼是讓外面的人想辦法救他,要麼就是魚死網破,不想,徹底惹怒了外面的人,或者是犯了忌諱,所以,被迫自殺了,也就是說,趙四海真正想說的事情,還沒有說出來,公安局或者是看守所的內部,有他們的人。”

“王星,你憑什麼這麼看?”

“袁書記,我幹了好多年的刑警了,或許是職業習慣,趙四海的家人忽然到北京去了,和紡織廠原廠長的家屬為什麼會熟悉,兩家是八竿子都打不著啊,還有,趙四海是孝子,非常疼愛兒子,按說,他還沒有富裕到能夠在北京購買住房,供家人一輩子衣食無憂的程度,可是,他的家人,在北京生活很好,我想到了紡織廠的事情,當年,公佈的材料看,紡織廠有接近一億元的資金不知去向,可這個案件,主要是省公安廳辦理的,我懷疑,趙四海是不是知道紡織廠的一些事情,楊斌、王海濤、劉維正的事情,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也沒有那麼多的直接證據,為了跑官和檢察院失火的事情,趙四海不至於自殺,我曾經見過趙四海,求生的慾望很強。”

“王星,你的分析,有一些道理,還有什麼情況?”

袁自立想到了那封威脅信,好多年的事情了,現在,袁自立突然覺得,所有事情的幕後黑手,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對趙四海事件所有涉及的人員都進行了分析摸底,包括已經調離的朱書記和吳書記,我發覺朱書記和楊斌的關係很要好,紡織廠案發的時候,朱國祥是市長,後來,趙四海揭發了楊斌等人後,朱書記不允許查處,所以,我就有些懷疑朱書記,是不是和這件事情有一些牽連。於是,我們找到了當年看守所的同事,他說出了一個情況,趙四海曾經要求單獨見淮揚市的主要領導,要求被拒絕了。幾件事情聯絡起來,我感覺,趙四海身後,可能有一張很大的網。接著,我對康勁夫、劉輝曲、杜羽兵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發覺他們和當時宣施縣的領導關係都很緊密,而且,他們都很有錢,偏偏他們聯絡的幾個領導,後來都提拔了,所以,我就更加認為,這裡面不簡單。”

“這麼說,你都是懷疑,還沒有明確的證據。”

“是的,袁書記,您是知道的,這些事情,本來就很難查證落實,而且,這樣的調查是私下裡進行的,要想取得證據,有所突破,就更難了。”

“我知道你的難處,你能夠調查到這些情況,已經很不簡單了,接下來,你準備怎麼辦?”

“袁書記,我準備接著暗查下去,我知道,這件事情很複雜,或許調查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您放心,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即使不能夠水落石出,也要有一定的結果。”

袁自立無來由打了哥冷顫。

“好了,王星,從現在開始,你停止調查,不要在追查這件事情,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不要追查了。”

“袁書記,這件事情,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了,您放心,我調查很秘密,不會牽涉到您的,就是暴露了,也是我自己的事情。”

“王星,我說不要調查,就不要調查了,有些事情,你不會明白的,知道越多,危險越大,你的調查,得不到任何官方的支援,已經有兩個人自殺了,難道你認為背後的人是普通人嗎,我知道,你是幹刑警的,遇到案件,喜歡刨根問底,不過,處理案件,需要智慧,你是明白的,機會不成熟的時候,不僅不能辦理好案子,還會牽出麻煩的。”

“袁書記,有這麼嚴重嗎,好吧,我聽您的,不調查了。”

“嗯,王星,這件事情,不要對任何人說,包括張東濤,這件事情很大,如果洩露訊息,我擔心惹出什麼事情。”

“袁書記,您放心,不會有任何人知道的。”

王星已經離開了好一會,袁自立還在沉思。如果沒有在南方省的那一幕,袁自立也許會要求王星繼續查下去,可是,經歷了祭拜,明白了社會上有那麼一鍾特殊的關係存在之後,袁自立開始警惕了,紡織廠廠長和趙四海的自殺,相隔好多年,可是,他們的家人,卻都是生活在北京,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家人的平安,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能力,誰能夠排除,其中是不是有特殊關係的存在。

袁自立想起了當年紡織廠的案件,影響是轟轟烈烈,涉及到了這麼多的資金,可是,最後是雷聲大雨點小,主要的責任,都在廠長的頭上,廠領導班子人人都被判刑,卻沒有牽涉到任何其他的人,接近一個億的資金也不知去向,分管這件事情的市委副書記劉凱鴻調到了省政協,便不了了之。後來是趙四海的事情,被攀死刑,求生慾望強烈,要求揭發他人,保全性命,殊不知,也是在看守所自殺,家人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如今,袁自立的認識,已經上了一個檔次,真相也許有出來的那一天,到時候,結果可能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真相也許永遠不會出來,就這樣消失在大千世界中,袁自立隱隱記得,曾經有一個說法,叫做消失,整個人無緣無故就消失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誰都不知道去哪裡了,這種景象,忽然和南方省屋子裡的那個香案、神龕的圖畫融合起來。

袁自立的手有些發抖,他強迫自己冷靜,自古以來,為了權勢,不知道有多少殘酷的鬥爭,一度時期,袁自立以為,那些事情都是傳說,距離自己很遙遠,現在,袁自立才知道,自己身在官場中間,可能距離這些事情很近很近。袁自立想到了秦天浩的話語,憑什麼犯罪了,能夠逃脫制裁,有那麼容易嗎,判定任何人的罪行,需要的就是證據,可是,證據如果消失了,你能夠怎麼定罪,還有就是利益交換,如今的官場上,誰敢說自己清白,誰敢說自己沒有收錢、謀取個人利益,大家都有問題,所以,遇見麻煩了,問題暴露了,背後有關係的,可以想盡辦法,查案的人不要太認真,否則,你查他人的同時,可能有一張無形的大網等著你,還沒有等你查處所以然,自己可能先倒下了。

袁自立索性走到窗戶邊,開啟了塑鋼窗戶,任憑冷風拂面,在他的腦海裡,秦天浩的話語和易祥林的話語漸漸融合,一條從來沒有想到過的道路,在腦海中鋪開,這是一條充滿未知因素的金光大道,雙腳踏上去之後,註定要失去很多,平時的情形依舊,到了關鍵時刻,公平、正義、善良等等,在集團利益面前,都要讓步。

“袁書記,有幾個單位負責人想給您匯報工作,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

“哦,讓他們進來吧。”

袁自立關上了塑鋼窗戶,搖頭苦笑,想那麼多幹什麼,目前的情況是,該幹什麼幹什麼,杞人憂天了。

下午,袁自立到了錢長江的辦公室,趙天然已經先到了,接著,蔡靜天、米宗文都來了,袁自立知道,是為了書記分工的事情,經過了大半年的磨合,證明市委管理具體經濟工作是可行的,只要能夠把握好其中的度。之所以開會,是因為袁自立提出了不再管理城市工業經濟,建議錢長江直接管理,如今,紡織廠的拆遷工作基本進行完畢,下一步,就是開發了,這樣的關鍵時刻,袁自立主動提出不管這一塊了,錢長江表面上不樂意,心裡是高興的。錢長江徵求了袁自立的意見,袁自立想著能夠多一些精力管管農業,農業一塊,原來就是袁自立代分管的,不過是農業情況實在不好,沒有人願意提及這方面的事情,市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市長,也屬於灰頭土臉的角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