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是學經濟的,他知道有些情況下廉價並不意味著收益降低,一旦形成一種壟斷優勢,那收益反而會更高,就看怎麼cāo作了。

接下來他註冊了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名字還叫騰逸,全名是騰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一千萬,符合南中市建設部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這天上午,趙鵬程的電話打了過來:沈老弟,今天下午,市委書記許光榮和代理市長唐英民,要親自帶著城管局和環保局的領導驗收咱們兩家公司聯合競標的燈飾亮化工程,先從匯南區的渤海路開始,你到時候也過來吧

哦,我知道了。沈逸聽到許光榮和唐英民的官職有關變化,連忙問道:許光榮不是市長嗎啥時候變成市委書記了還有唐英民,啥時候升為代理市長了

呵呵,昨天沒看市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吧趙鵬程笑問道。

嗯,我最近太忙,沒看呀。沈逸說道。

昨天新聞都播了,原來的市委書記調走了,許光榮現在升任為南中市市委書記,唐英民任代理市長,等開了人代會後,就是正式的了。趙鵬程說道。

哦,我知道了,下午我一定去。沈逸笑了笑,心中暗道:許光榮我不太瞭解,看樣子年紀不小了,至少有五十多歲,而唐英民今年才四十出頭,這幾年仕途一路升遷,除了唐家深厚的背景之外,他在南中市推行的刺激經濟改善民生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為他撈足了政治資本。

下午,沈逸早早地來到了匯南區渤海路上,與趙鵬程匯合在一起,帶著兩家公司的員工,就等著市領導的到來了。

過不多時,就見遠處駛過來兩輛奧迪和兩輛紅旗轎車,穩穩地停在了渤海路口,然後從車裡魚貫走出十幾個人,為首的正是新任的南中市市委書記許光榮和代理市長唐英民,另外,城管局的鄭遠志局長和環保局的袁宏局長也陪同領導來視察驗收。

許書記您好唐市長您好

沈逸和趙鵬程二人站成一排,衝著兩位領導微笑致意。

嗯。許光榮微微一笑,他平時的工作作風就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很親民,很少擺官架子,行事也很低調。

唐英民則是一貫的嚴肅認真,只是衝著沈逸和趙鵬程微微點了點頭。

檢查驗收開始,白天是檢查工程質量,晚上則是檢查霓虹燈的亮化效果了。

因此,這次檢查驗收,從下午一直到了夜裡。

當沈逸製造的太陽能光合纖維霓虹燈亮起來後,就見整個渤海路,sè彩斑斕五光十sè璀璨奪目,把整個街道裝點得格外美麗。

許光榮和唐英民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讚許之sè,顯然這兩位南中市的一二把手,對這次的燈飾亮化工程很滿意。

環保節能燈,顏sè樣式也很新穎,估計在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城市有這樣節能廉價的霓虹燈了。

沈逸同志,你的創意不錯,設計的霓虹燈也很新穎,是你公司開發的嗎許光榮微笑著向沈逸問道。

是的。沈逸點點頭。

哦,申請專利了沒有許光榮又問道。

還沒呢。沈逸說道。

要重視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啊,你的專利要儘快申請,爭取早點批下來。許光榮笑了笑。

自從那次在南中市醫院見到沈逸跟沈泰打賭叫板,新任市委書記許光榮就對沈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其中有讚賞他的魄力和膽識,也有些好奇這個年輕人究竟有什麼實力跟沈氏對抗後來透過熟人打聽才知道,原來沈逸就是沈家十年前被拋棄的一個私生子,不禁又對他多了一些同情的味道。

於是,許光榮最近開始關注沈逸了,發現這個年輕人不但與趙鵬程聯合承包了市裡的燈飾亮化工程,還改造了對青山的毒地,並且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製造基地,真是不簡單呀

對青山的那塊毒地,許光榮在南中市為官二十多年,自然是很清楚的,那塊毒地治理起來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沈逸不到兩個月就搞定了,足以說明他的能力確實出乎人的意料,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

謝謝許書記關心沈逸感激地回道。

對了,你的房地產專案進展得怎麼樣了許光榮又想起了沈逸那天在醫院裡跟沈泰打賭叫板的內容,不由得關切地問道。

目前還在前期規劃和籌備當中,我計劃填海造陸,開發一座海景花園小區,共分為三期,前兩期都是大中小戶型的海景房,三期我準備在圍填一個小島,在上面建幾十套jg裝別墅,供高消費群體使用沈逸見市委書記這麼關心自己的專案,連忙趁此機會,向許光榮介紹起來。

好,想法不錯許光榮頻頻點頭,沉吟半晌後,臉上又現出憂慮神sè地說道:不過,你這個專案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還得向國家海洋局申報審批,而且工程量大,你現在已經落後沈泰了,人家的星泰五彩城已經開工三個月了,你這邊還停留在前期規劃和申報中,你怎麼在三年內贏人家呀

我靠的是技術沈逸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道。

好我就喜歡你這種氣魄,對靠技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嘛許光榮凝視著沈逸,朗笑道:沈逸啊,你要用最短的時間,把你的填海造陸計劃和開發海景小區計劃提交給我,我看了如果滿意,會給你往上邊報一下,當然還得經過國家海洋局的實地考察評估,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半年內你就能開工了。

謝謝許書記。沈逸欣喜地說道。

呵呵,不用謝我,我這也是為了扶植咱們南中市的地產業,同時也是為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嘛前段時間,福海市的錢市長來咱們南中市走訪考察,就跟我說咱們南中市的海景房開發不力,還不到人家福海市的一半呢,他這話給我提了個醒兒,真得好好地在海洋上做一番大文章了。許光榮一邊說,一邊看向身旁的唐英民。

嗯,是啊唐英民附和著點點頭,只是心中納悶:許書記居然如此看重沈逸的專案,看樣子他對沈逸很有好感,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其實許光榮這麼做有自己的打算,他剛剛升任為市委書記,急需要幹幾件惠民工程,為自己賺一些政績。

現在,他的壓力不少,就因為自己這個副手唐英民能力太強,風頭正勁,在市裡的百姓心中地位很高,甚至超過了許光榮本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不是因為許光榮年紀大,在南中市為官二十年,經驗豐富,這次市委書記的寶座絕不會輪到他去坐。

許光榮暗中跟唐英民轎上勁兒了,絕不能讓對方風頭壓過自己,否則自己這個市委書記的位置肯定坐不長久。

而且,沈逸的填海造陸專案,恰好符合省裡為南中市制定的發展戰略規劃五年內,建成一座經濟重鎮和海濱休閒度假勝地。

想要建成旅遊名城,硬體設施必須過硬,要有足夠多的海景房,吸引外地人購買並長期定居,這樣也能刺激經濟發展。

沈逸當初決定要填海造陸開發海景房,也是為了迎合南中市的長期發展規劃,而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cháo。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