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一座城市充滿活力,就必須在供水、能源、環境、食物等方面形成穩定的迴圈供應鏈。由於產出物資與運輸等問題的困擾,首批入住廢棄城市的平民開始分化。

一部分人認為目前的環境還算可以,食物和水電方面的供應雖少,卻也勉強能夠接受,與其在外面荒野上四處流浪,不如安定下來慢慢尋找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

一部分人覺得廢棄城市不再適合居住。這裡的基礎設施已經完全廢棄,即便恢復電力和淨水系統,也無法恢復到過去的繁榮景象。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另外尋找合適的地,重新建立城市。

持有兩種觀的人群爭議越來越大。這已經不是“蜂群”內部的問題,而是外來平民與“工蜂”之間的分歧。畢竟,從普通人轉化為“工蜂”需要時間,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分歧必須加以彌補。否則,非但被轉化的機率變,來自其他平民群體反對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大。

迫不得已,老宋只能對兩大群體分別進行安撫。前者仍然居住在廢棄城市,後者在其它地方另外建城。

事實上,這與其是妥協,不如是一種嘗試。對於未來,誰也無法預知。基地市的出現,已經證明人類可以在不需要保證耕地面積的情況下存活。液體繁殖與空間農場技術保證了足量食物提供。換句話,只要有足夠的水,有適宜生活的環境,人類就能在任何地方繁衍生息。

新城就設定在廢棄城市南面。這裡的建築全部採用了最新的抗震技術,外形基本呈三角形狀,內部架設極其牢固。雖然在空間使用率方面沒有方形建築那麼徹底,卻保證了足夠的適居效果,甚至配備了與自然界相同的仿生環境。

對於水源的利用,一直是新、舊兩派平民的爭議焦。在這個問題上,老宋體現出絕對的公平,甚至不惜從基地市裡調出部分能量,以充作新建城市的電力基礎。之所以這樣,並不完全是為了得到更多“工蜂”,而是一種變相的實驗,看看災難危險解除後的人類社會究竟能走到哪一步?紛爭最終的結果到底是戰爭,還是和平?

高立權在聯合國大會上撒了謊。實際上,對火星的移民早在生物戰爭第三十三年就開始。全息圖像上那艘起飛的太空巡洋艦,也只是“蜂群”宇宙艦隊裡的一百二十二號艦,而並非如高立權所“那是我們最新式的太空戰艦”。

威懾的確要出足夠的樣子,但不能一次掀開全部底牌。這就跟兩個熊孩子打架,一個打不過,就衝另外一個叫喊“我爸是李剛,你子有種就等著”,然後另外一個被震懾住不敢下手。他其實並不知道李剛是誰?是多大的官兒?還是某個黑社會頭子?總之,很多大人都曾經過關於李剛的故事,熊孩子隨便拿來套用一下,儘管不明白其中意義,效果卻很明顯。

對於太空的開發,一直是地球“蜂群”最大秘密。

火星一號基地市在生物戰爭第四十一年建成。五年後,基地規模已經擴大到相當於地球中型基地市的規模。在完備的重型車間與生產流水線支援下,第二批四個基地也同時開始建設。現在,火星表面東部地區最適宜居住,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已經全部被“蜂群”佔領。在建或者已經建成的大基地市多達四十七個。其中,有二十八個基地市擁有太空港,足以容納兩千六百多艘各型艦船起降。

科學院對遠端空間跳躍技術的研究從未鬆懈過。透過對最新的光折射頻譜訊號資料進行分析,王啟年最終確認,蘇浩被海底金字塔傳送過去的星球,也就是三角形立面圖上的射手6867550854座標,距離地球超過七萬億光年。這距離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他們知道他就在那裡,卻無法用正常方法接近,也無法取得聯系。

胖子院長對目標的執著,是任何人都難以比擬的。第一艘太空巡航艦剛剛研制成功,完成試飛及逐項效能測試的第二個星期,就被改造為只擁有基礎武裝的太空探測船,朝著射手6867550854方向發射。

“不管他們能走多遠,不管他們走到哪裡,都必須為後人留下足夠的路標和資訊。在科學這條路上,歷來都需要有人獻出生命。”

王啟年絕對不是嘴上那麼簡單。他從來都是親力親為的實幹派。首艘太空探測船被命名為“探索者一號”,經過與老宋等人長達好幾天的反覆爭論,老胖子以前所未有的兇悍和霸道,成為了太空搜索隊的隊長。

老宋對計劃本身毫無異議,卻極不贊同王啟年擔任隊長一職。科學院必須由老胖子坐鎮,後續技術研發遠遠要比外出搜尋重要得多。儘管道理了千百遍,王啟年仍然固執己見:誰都知道首批探索人員生還的機率差不多等於零,誰願意就這樣白白送死?但這些事情必須有人去做,你制定了計劃,具體執行者卻變成其他人,你又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不以身作則,以後誰還會聽從你的命令?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想象與現狀之間的碰撞總是令人尷尬。老胖子以近乎發火的態度服了勸阻者。然而,就在決定啟程登船的前一天,發生了誰也沒有預料到的變故。

王啟年在個人防護方面極其精明。他的辦公室堪稱全世界防衛最嚴密的堡壘。任何人想要闖入,都必須面對厚重的防護牆和火力強大的電子警戒器。王啟年很清楚,老宋等人一直反對自己離開地球前往太空。為了避免出現善意的“強行阻止”,王啟年在那段時間把辦公室警戒等級提升至最高,甚至日常飲食也必須首先經過檢驗,確定沒有麻醉劑之類的東西才能入口。

那天晚上,夜影像往常一樣,抱著孩子走進了辦公室。

當時,半機械般生化人體改造課題尚未完成,王啟年的外表已經相當衰老,只能依靠大量服用強效細胞活性蛋白進行補充。夜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由於拒絕注射蘇浩的血,她已經不再年輕,額頭與眼角都爬上了細皺紋。外表看上去就像四十歲左右的婦女。很幸運,她給王啟年生下一對雙胞胎。對於自己的妻子,老胖子歷來沒有防備。何況,在夜影從未出現在反對者當中,也沒有對計劃提出任何建議。在這樣的前提下,王啟年很自然的把夜影排除在外,直到他抱著老婆兒子呵呵笑著,在甜蜜溫馨的環境下,被夜影灌下了一杯加料的葡萄酒。

等到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上午。

“探索一號”太空船早已飛出了地球軌道,老胖子像瘋了一樣衝進科學院底層的太空指揮中心。接通遠端加速訊號的一剎那,他看到螢幕上出現了夜影和兒子的身影。

“孩子當然不能沒有父親。我給你留了一個。你不是一直聲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嗎?那我們比比看,究竟是誰的教育方法更好?看看誰的管教對孩子更有利?下次見面的時候,進行一次考試,分數高的那個人贏。如果你輸了,下場會很慘。”

“你從來就是個沒腦子的傻瓜。我在你身邊呆的很累。我想離開一段時間,可是依照你的風格,肯定會滿世界鋪天蓋地的亂找。那樣,你和我都不會得到安寧。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我們暫時分開。時間久了,不定還可以從回憶中看到彼此的閃光。我不想離婚,但目前真的很討厭你。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我可是要比你年輕得多,想要追上我,就趕快研究延緩新陳代謝的技術。我沒你想象的那麼柔弱。在這艘船上,我就是最強大的存在。呵呵!我會把你以前的所有糗事都告訴兒子。包括你上完廁所不沖水,晚上睡覺不洗腳,連續幾天不刷牙……如果你不想在兒子面前以邋遢鬼的面目出現,那就製造一艘速度更快,更大的飛船。”

對話幾乎都是夜影一個人在,無論聲音語調,還是話內容,都像是彪悍潑婦對無能丈夫的當面指責。王啟年一直在默默流淚,他雙手攥得很緊,死死咬著牙齒,整個控制室裡所有人都在默默旁觀。誰也沒有插話,沒有笑聲,也沒有議論。每個人的表情都保持肅穆,以及對螢幕上夜影的尊重。

通話持續了不到二十分鍾就驟然中止。這表明飛船已經離開了有效的通訊範圍。儘管科學院在遠端通訊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卻無法與離開範圍的飛船保持訊號聯絡。在時間與距離的限制下,電波只能對曾經發生的事情進行追述,無法做到及時即刻意圖溝通。

那一天,很多人都看到了王啟年在哭。那也是他們記憶裡唯一一次老院長淚流滿面的模樣。

人們都知道,夜影那些話根本不是什麼指責,而是想要讓王啟年放寬心的另類勸導。依依不捨的甜言蜜語只會讓人覺得難以分開,唾罵與譏諷是讓人轉身離開的良藥。很遺憾,王啟年與夜影之間的關係太親密了,他們都知道彼此需要什麼,也明白對方的心意。儘管誰也沒有破,但王啟年知道,當螢幕上影象消失的一剎那,夜影肯定是抱著兒子失聲痛哭。

她要讓自己留下,她要代替自己成為第一批搜尋者的隊長。

也只有她,才能成為自己最大的動力來源。

夜影已經的很清楚:如果不加快對新陳代謝蛋白的研究速度,她會死,我也會死,一家人就再也沒有團聚的機會。

什麼見鬼的亞特蘭蒂斯人。

什麼見鬼的蘇浩。

該死的“蜂群”也好,地球和人類未來的命運也罷,都沒有我老婆兒子重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那以後,王啟年一直呆在實驗室裡,直到半機械半生化技術研究成功。

“探索一號”是一艘攜帶有大量裝置的多用途飛船。沿途,它會留下一個個在太空中飄浮的訊號中繼站。雖然因為距離太遠,無法進行即時通話,卻可以延時接收來自地球的電波。這樣的聯絡方式也只是針對“探索一號”有效,因為它的飛行速度比遠端快速電波要慢得多。現在……

現在,王啟年只能坐在辦公室裡,看著曾經的一家人合影而感慨。

夜影帶走了兒子。兩個雙胞胎的大區別不過半分鐘時間。那個時候,大樂的王啟年管雙胞胎名叫做“大王”和“王”。夜影卻認為這名字跟撲克裡那兩張牌差不多,難聽得要死,還不如改叫“大壞蛋”和“壞蛋”。

半個多世紀的研究發展,整個“蜂群”的技術都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新城的建築範圍越來越大,舊式的廢棄城市已經很少有人居住。新建築的樓層越來越高,供水和能量方面的運用技術也更加廣泛。由於強化藥劑的普遍使用,“蜂群”內部成員體質得到全面提升,這也導致了新建築在地基與使用材料方面更高的要求。疏密的土壤和岩層都必須經過反覆密合壓實,然後才能進一步完成地表部分。磚頭之類的材料燒製要求更高,它們必須能夠承受強化人拳頭和腿腳的力量。簡而言之,必須把每一塊建築材料完善為普通人時期的程度。畢竟,誰也不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牆壁上稍微一按就留下指印,夫妻吵架隨便幾下就把牆壁砸穿的事情。

地球只適合普通人居住,最多也就只能維持五階強化人勉強適應。關於電影裡《超人》的故事的確可以在無聊時候用來打發時間。如果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個強大的存在,他根本不會感到舒服,只會覺得在這種地方生活,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

正因為如此,火星基地的建設從一開始就實施了“高密度”標準。尤其是在真空環境下對物質進行密實壓制,過程要比地球簡單得多。

“生物戰爭”四個字已經成為地球新的歷史稱謂。王啟年一直認為蘇浩曾經提到過的“黑色紀元”很適合那以後的時代,“蜂群”也放棄了曾經的西元歷,直接把黑色紀元當做新的計時標準。在“蜂群”內部,人們往往把它叫做“戰爭歷”,或者是“黑歷”。

黑色紀元第三十八年、第四十二年、第四十五年,“蜂群”分別派出三支太空搜索隊,朝著三角形立面圖上的不同座標進發。由於採用了不同時期的動力引擎技術,三支搜索隊的速度並不一致。在黑色紀元第六十九年的時候,二號搜索隊在人馬座星系方向發現了兩顆類地行星。星球地質疏密情況很適合進化人居住,只是大氣含量中氧成份偏低,必須以人工方式進行補充。

王啟年已經摸到了遠端跳躍技術的邊緣。超光速引擎的開發早在三十年前就達成基本目的。儘管引擎實用化直到十一年後才全面完成,可是想要穿越長達七萬億光年的距離,至少還需要整整幾代人的努力。

老胖子非常痛恨自己沒能在這方面拿出足夠的技術成果。隨著“探索一號”飛船距離地球越來越遠,相互之間的訊號聯絡時限也變得越來越長。最近一次接收到的訊號,還是“探索一號”兩年前發出的。儘管影象不是很清晰,被太多的外來因素干擾,王啟年還是看到了自己老婆兒子的身影。

他們接收到了自己傳送過去了半機械半生化改造技術資料。

夜影站在螢幕前面,面帶微笑摘下了兩條胳膊,又重新裝上。這顯然是機械臂與人造皮膚結合的產物。她的面孔如同少女般白嫩,光澤與柔滑程度毫不亞於剛煮熟的剝殼雞蛋。即便是以老胖子對女人的挑剔眼光,也找不出任何值得抱怨的部分。還有她的那雙腿,長度似乎比離開地球的時候增加也不少,更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也高得足以讓老胖子仰望。

至於兒子……準確地,應該是自己的兒子。他一直衝著自己微笑,被干擾的電波只能勉強聽出“爸爸”兩個字,但他的口型卻顯然是發出這兩個音節。他早已長大成人,甚至還做了父親和祖父。人類一生的短暫時間,他都在飛船裡渡過。兒子同樣接受了半機械半生物改造,保持著三十歲左右年紀的外表。按照他的法,他的兒子,也就是王啟年的孫子,選擇注射蘇浩留下的血成為“工蜂”。那玩意是作為以防萬一,在飛船上攜帶了一部分。至於王啟年的重孫,則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那活脫脫就是個美人胚子,長大以後不定比也夜影更加漂亮。被干擾的電波只能勉強聽出“爸爸”兩個字,但他的口型卻顯然是發出這兩個音節。他早已長大成人,甚至還做了父親和祖父。人類一生的短暫時間,他都在飛船裡渡過。兒子同樣接受了半機械半生物改造,保持著三十歲左右年紀的外表。按照他的法,他的兒子,也就是王啟年的孫子,選擇注射蘇浩留下的血成為“工蜂”。那玩意是作為以防萬一,在飛船上攜帶了一部分。至於王啟年的重孫,則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那活脫脫就是個美人胚子,長大以後不定比也夜影更加漂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