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野雞蛋,娘給我們打了好幾頓牙祭,到現在我還能回憶起那誘人的蛋香味兒……

秋天時,我們拎著籃子在別人家收過的地裡撿漏,把別人漏收的玉米、地瓜、穀穗和黃豆撿起來,帶回家去留著沒糧食的時候充飢,冬天,我和姐姐們揹著柳條子編的花簍,到處去撿柴禾,割枯草,留著家裡做飯或取暖用……

雖然已經很多年過去了,那些兒時的記憶時一點兒都不曾隨著世間的推移而被磨滅,反而時常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讓我產生了回去看一看的衝動。

這些年,我人在京城,既要忙著習武,又要忙著上學,這個願望一直被我深藏在了心底,如今終於可以自由的行動了,離開京城的當天,我便一路向北,往汴州府的方向打馬而去。

出行時,我沒有帶小廝和下人,只騎了一匹快馬,備足了盤纏,一個人趕路。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趕到了汴州府的穆家村。

回到家鄉,穆家村這十幾年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記得我們離開時,全村只有族長一家住的是磚房子,而現在居然家家戶戶住的都是磚房子,村裡的坑窪不平的村路也被鋪得平平整整的,上面還鋪了青磚和石板。

看起來,我們離開村子這十幾年,村裡的本家們日子都過得不錯,跟從前的日子真是天懸地隔,很多人家不僅蓋了磚房子,還修建了磚院牆、磚馬棚子,馬棚子裡還拴著一兩匹馬,氣派極了。

記得從前,村裡就只有族長家和大伯家養了馬的,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馬車,只是馬匹的多少略有區分罷了。

進了村子,已經沒有人認識我了,坐在門口兒乘涼的村民們搖著扇子,都好奇的看著我,我憑著兒時的記憶,找到了位於村西頭距祠堂不遠的地方家,推門走了進去。

我家和九斤家相鄰,記得當年九斤那小子一心想娶我的長姐為妻,爹孃好像也有意把長姐許配給他,誰能想到當年那又黃又瘦又軟弱又無能的長姐,居然是雞窩裡的金鳳凰,一飛沖天,嫁給了大晉國最有權勢的男人,做了大晉國的皇后娘娘呢?

九斤哥一定不會想到,自己暗戀多年的物件竟然是未來的皇后娘娘,真不知他在得知訊息後,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我一邊想著,一邊找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家時,我家低矮昏暗的三間小茅屋已經變成了青磚修建的房子,只是還是原來的格局,大小和樣式跟從前一模一樣,裡面的傢俱一應俱全,雖不是什麼高檔的東西,但在農村,這些東西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家裡的窗戶上,居然還安了一塊玻璃,玻璃對於莊戶人家來說,絕對是一件了不得的奢侈品,一塊玻璃的價格就值十兩銀子,我家窗子上的這玻璃,算是村裡裡唯一的一塊玻璃了!

徜徉在舊居中,我思緒澎湃,小時候的一幕幕不時的浮現在腦海裡:爬樹掏鳥窩,下河捉泥鰍,那些點點滴滴的回憶都那麼的生動、有趣,讓人忍俊不禁卻又格外珍惜……

在家中呆了一會兒,我走出家門,想去穆三叔家看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