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發了話,下面一干人自然鴉雀無聲。南宮逸環視一週,鄭重的說:“朕數月前偶得一高人提點,大晉於明年即將發生一場大旱,旱情嚴重,數百萬百姓為此失去家園,流離失所。朕以為,此事干係重大,為防患於未然,朕決定廣屯糧草,大修水利。自今年起,全國大力推廣玉米、白薯、紅薯、南瓜和高粱等耐旱的糧食作物,種子由國家發放,全國各地,必須種植以上作物,違者按抗旨罪處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聽了,都面面相覷,不知該說點兒什麼好,皇上所說的話太玄乎了,這種事就算是欽天監,也無法預測出來,欽天監也只是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而已,根本不能預測這些災禍,否則,年前的那場地震早預測出來了,哪會發生那場悲劇?

既如此,那陛下又是如何知道的?

難道是出現了什麼神棍?還是真的得道高人算出來的?就像李國師一樣。

但就算是李國師,恐怕也沒這種本事吧。

廣囤糧草、大修水利,不是幾千幾萬銀子就可以做到的事,年前地龍翻身,已經讓國力大損,國庫空虛,若再囤積糧草,興修水利,輕則舉傾國之力,重則動搖大晉的根基,此事關係重大,而陛下僅憑一江湖術士之詞便做此重大決策,實在令人難以信服。

理國公奏道:“陛下,收購糧食,興修水利,灌溉農田,防旱防災,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年前地龍翻身,國力大大受損,怕是已經沒有能力再行此事了。”

南宮逸道:“老國公此言雖有幾分道理,但明年的旱災是註定發生的事,關係百姓民生,事關重大,就算再難也得去做。”

“陛下,臣想知道是何高人指點的陛下,此人可靠嗎?莫不是別國派來危害我大晉的細作?”又一位臣子提出了質疑。

南宮逸聞言,冷聲說:“依卿所言,朕是那種可以輕易被人糊弄的昏君嗎?還是你能承擔得起明年天災後的後果?”

問話的大臣見陛下龍顏不悅,情知自己犯了陛下的忌諱,急忙跪在地上,說:“臣不敢質疑陛下的決策,只是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所以臣才多想了一些。”

南宮逸冷聲說:“你想了就能說出來,這很好,只怕是在座的諸位絕大部分都像你想的那樣,只是不敢說出來而已,朕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諸位,朕不是昏君,不會拿江山社稷開玩笑,朕已經反覆確認過,明年的旱災一定會發生,所以,為百姓著想,那些事勢在必行。”

采薇也站了起來,說:“退一萬步將,就算明年沒有發生旱災,囤積糧食,興修水利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防患於未然,提防著總比災難來時措手不及的要好。何況,囤積糧草和興修水利雖然費錢,你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未必會動搖國家的根基。”

今兒南宮逸把朝中的權貴和藩王,各國的使節都找來了,不僅僅是為了給他過生日,還有另外一個目的——號召大家募捐!

募捐的建議是采薇向他提出的建議,過做的過程是南宮逸帶頭為明年的災害防禦工作捐款,餘者隨意,捐多捐少都可以,只要盡一份心思就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