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駕到後,大家都進入了梨香院,梨香院是理國公府專門待客的地方,一座闊朗的大廳可容納數百人用餐、就座。

因今日是二夫人的生辰,故而女客極多,莫青山沒有做官,也沒有同僚什麼的,因此男客只有家中的親眷,並無外人所以,為數不多的男客被安排在藕香榭,倒把府中最闊朗的梨香院讓給女客們了。

進入到梨香院,采薇被請坐在了主位上,老夫人劉氏坐在她的左邊,大家又勸白氏坐到右手邊陪席,白氏再三不肯,後來被采薇說了一句,壽星最大,才勉強的告了座,坐在了采薇右邊陪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餘的夫人們按品級的高低依次坐下了,小姐們坐在了左邊的插間中,右邊是給有臉面的下人們準備的,比如采薇從宮裡帶出來的八個宮女、太監們,除了伺候在采薇身邊的喚秋和瀟芷,其餘的全部被請到右邊兒的插間去了,老夫人身邊的幾個大丫頭,大夫人、二夫人以及前來的諸位夫人小姐們身邊兒的一等丫頭們,也都被請著坐在右邊的插間。

坐座位的時候,菊花尷尬了,她是隨寧小姐來的,但寧小姐坐在了左邊的查間中,但她已經不是小姐而是已婚的婦女了,自然不能跟寧淮秀坐在一起,偏偏夫人這邊兒又就沒有她的位置,無處可坐。

正尷尬著,采薇發現了菊花,她很詫異菊花為什麼會在這兒,既然她已經成親了,說明她跟莫子離已經不可能了,按理說理國公府不該請她來才對,可是她有為什麼會在這兒呢?

察覺到她尷尬的處境,采薇悄悄的叫了正在地上張羅的菲兒,讓她把菊花安排在杜氏的身邊兒,免得她被人指指點點的。

這會兒還未到開席的時間,前來拜壽的各家紛紛上前來拜壽,送上壽禮,說幾句祝福的吉祥話,二夫人白氏坐在座位上,笑容平滿面的向大家答禮,她嫁到理國公府二十多年了,雖然是理國公府的媳婦,但因自己的男人是白身,她還從未這般體面過。

第一個送禮的,自然是皇后娘娘。

采薇送給白氏的,是一把上好的古琴,長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寬約六寸,厚約兩寸,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與地,與天圓地方之說相應和。琴身取空間裡梧桐木的中斷所做,梧桐木的上端為琴,聲音發輕,下端為琴,聲音又發濁,故而只有中斷做琴剛剛好。

琴絃為江南的蠶絲所做,和著梧桐木的琴身,彈奏起來音色宏亮激盪,宛轉悠揚,餘音繚繞,妙不可言。

白氏略略彈了幾下,頓時贏得滿堂喝彩,大家有的誇這把琴的音色好,也有的誇白氏的琴彈得好。采薇笑著說:“聽聞舅母和舅舅皆喜音律,但願本宮這件壽禮能稱舅母和舅舅的心意。”

白氏起身謝過了,說:“娘娘所賜的琴,品相奇佳,音色絕美,便是‘號鍾’和‘繞樑’也不過如此了!”

接著,老夫人也給兒媳送了賀禮,竟是京郊外的一座巨大的莊子,手筆之大,令人咂舌!

大夫人武氏送給弟妹的,是一套水頭極好的翡翠頭面,雖然有點俗氣,不過卻是極其貴重的,若放在匠心樓裡,沒有四五千的銀子絕對買不下來的;菲兒所贈的,是自己親手繡的一座雙面繡屏風,正面繡的是福祿壽喜,背面繡的是竹蘭梅菊,經過這幾年的不懈練習,菲兒的繡工越發的精進了,如今整個大晉國都少有比得上她繡技的人了,她的一座雙面繡屏風若拿到外面去賣,價格絕不會低於她婆婆送出的那套翡翠頭面首飾…。(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