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這幫人對楊豐也僅僅是略有耳聞,畢竟雙方不但相距幾千公裡,而且基本八竿子打不著,就算看到報紙上關於他的介紹,也多數一略而過,對他的那些事蹟不定還以為報紙上胡吹呢!

但現在從他口中當面出來,那震撼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被英國人欺負過一回的楊森,很難想象英國人被楊豐欺負的情景。

“老弟那你的家業是什麼?”他很關心這個,從原來的四川老大被打成老四甚至老五,再加上又喜歡趕時髦,他手頭的確比較緊。

“很簡單,首先甫澄兄得把綦江,南桐這兩地的採礦權給我,具體怎麼操作咱們以後再商議,反正四川的事也就是甫澄兄和諸位了算,然後我出面成立一家鋼鐵公司,把礦山,鐵路,鋼鐵廠還有飛機場全部包括在內,我本人留一半的股權,剩下一半裡面拿出百分之二十給甫澄兄,剩下百分之三十各位分分,最好給自乾將軍也留一份,不過也不能算白送,我的建設肯定需要大量民夫,建設過程中也需要人保護,這個就得落在諸位身上了,簡單就是我出錢,出技術,出工程師,但普通勞動力就得各位來解決。”楊豐道。

這是一筆很公平的交易,這幾項都需要大量民工,恐怕真要建起來得動員幾十萬人,這些人的吃喝,工錢,死傷了人的撫卹,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楊豐沒準備掏這筆錢,這些得由川中這幾個諸侯來負責。

“這麼多人聚起來,別的都好,就是一旦發生疫病恐怕會很麻煩。如果死人多了還恐怕鬧起民變。”劉湘皺著眉頭道,怎麼操作對他們來很簡單,以政府名義以徵代租就可以,他們多負擔吃喝,但如果出現疫病的確是大麻煩。

“這個我可以負責,金源的主要業務就是藥品。這對我們來事一樁,這樣吧,我再給加一個好處,所有徵調來的民工,我一人給他們發一袋我們在國外產的玉米種子,估計產量可以比普通種子增加三成,這是在察哈爾試驗的結果,四川的土地上估計能加五成。”楊豐道。

一袋五公斤的玉米種子也就百多塊錢,十萬人才花一千萬。就算自己給他們的贈品了,更何況如果他們見識了這些種子的產量,以後肯定還會有人繼續購買,到時候輕輕鬆鬆就賺回來了。

“增加五成?”鄉下土財主出身的劉湘眼珠子差瞪出去,他可是清楚增加五成產量意味著什麼,天府之國的四川本來就不缺糧,要是能增加五成產量,也就意味著光往外賣糧食都能發財。

“我不知道在四川玉米畝產多少。反正在國外,化肥。農藥都能跟上的話,畝產千斤屬於最基本的。”楊豐道,當然美國人可沒有他的良種,實際上這時候的美國人玉米畝產也就三四百斤。

“一千斤?”劉湘嘴唇都哆嗦了,倆爪子都有發抖,其他幾個也在那裡呼吸急促。就跟前面有美女跳yan舞一樣,四川這時候種玉米也就畝產兩三百斤,能過四百斤就已經駭人聽聞了。

“孫魁元他們去年在察哈爾,沒有農藥,化肥。土地也比較貧瘠,最後平均畝產在三百斤左右,最高的畝產四百多斤,四川怎麼著也得五六百吧?”楊豐不是很確定的。

這就已經很駭人聽聞了,基本上相當於畝產翻番,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四川從清朝開始,實際上就以一省支撐西南三省,如果產量再翻一倍,那也就意味著四川一省的糧食就能夠供應半個中國了,像劉湘他三叔那種地主惡霸得發成什麼樣子?

“當然 ,這種種子產量高歸高,退化速度也是很快的,簡單的就是只能種一茬,如果還想保持這種產量,第二年還得用新種子。”楊豐奸笑著打消了劉湘的邪惡念頭。

也就是如果劉家用楊豐的種子,那麼就得年年用他的種子,一年不用立刻被打回原形,這就等於把自己的脖子送去讓楊豐掐,不但是楊豐,所有人都明白這一,一個個看楊豐的眼神警惕了很多。

“諸位不必多心,我是一個商人,你們總不能讓我無私奉獻吧?再我們之間也不可能存在什麼利益衝突,句不好聽的,從土裡刨食我還真就不屑於幹。”楊豐奸笑著。

種子控制同樣是一個手段,高產種子的確好,可是它一旦推廣開,也就等於把四川綁在了自己身上,如果華北真出現危急時刻,哪怕為了保持以後的糧食高產,川中諸侯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劉湘也明白這樣會對楊豐形成依賴,可這產量翻番的誘惑是在太大了,任何有理智的人都無法拒絕,就像楊豐所的,雙方之間也不可能有利益衝突,他再怎麼著也不可能對四川的地盤感興趣。

“楊老弟!”劉湘很感慨地了一句,然後挑起了大拇指。

一切都談妥以後,楊豐把那些已經到重慶的德國工程人員請來,然後由重慶市政府派人陪同,開始進行考察發電廠的具體位置,與此同時又從美國和德國同時招募鋼鐵,鐵路方面的工程人員,準備發電廠,鐵路,鋼鐵廠三個專案同時開工,至於稀土生產,這個就比較麻煩了,這方面的技術他是不準備透露給任何人的。

但問題是他可以從現代買來提煉技術,但怎麼把技術轉化為生產能力,這一就不是他一個三流專科畢業生能夠解決的了,必須得找一批真正的專家,而且還必須得是中國人,而且還必須得是不會往國外跑的中國人,後者倒是沒什麼問題,現在國內的科學家都是從國外懷著一腔報國熱情跑回來的,跟後世那些一心往國外跑的完全不是同類人,當然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遭受了殘酷打擊。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津兩地。跟那裡的大學合作,北大,清華,南開,北洋工學院,尤其是北洋工學院。那可是專門幹這個的。

反正現在重慶這邊也沒他什麼事了,鋼鐵方面的人員還沒到,發電廠由德國人負責,他趕緊帶著瑪格利特又飛回北平,第二天就跑去拜訪了北洋工學院院長李書田。

“耕硯兄,多日不見,你可是越來越富態了。”他跟李書田還算交情不錯,北洋工學院有時候也借他的企業教育學生,所以兩人也倒也常開玩笑。

“楊老弟。你不是攜美遊長江去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李書田笑著,這傢伙可不是一般人,他外孫不但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還當過美國能源部長。

“弟這不是遇上麻煩了嘛!現在就指望老哥你拉一把。”楊豐道。

“你還能遇上麻煩?你們炎黃實驗室都解決不了的麻煩,我這裡可是沒什麼希望。”李書田。

“耕硯兄知不知道稀土?”楊豐問道。

“知道呀?”

“我們實驗室需要大量使用稀土中的一些稀有金屬材料,我們也研究出提煉技術,我在美國也買下了一座稀土礦,我在重慶準備建設的工廠就是幹這個。但是我們實驗室不能出人來主持這項工作,所以我希望和北洋工學院達成一種合作關係。我提供技術材料,北洋工學院的專家們,負責在重慶實現我的技術,就類似於美國企業和大學研究機構的關係,當然你們可以向我收費,而且我以後像這樣的情況還會有很多。我們可以形成一種長期合作,北洋公學院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

這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提議,李書田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痛快得讓楊豐都有不適應。

“楊老弟,我們本來就是一直這麼幹的。要不然你以為我們靠什麼支撐下去?現在不是北洋時代了,就衝我們的名字你也應該知道我們現在的處境,北洋工學院的辦學經費不是教育部給,是河北省政府給,因為我們這裡畢業難,學生也不是很願意考我們這裡,不靠和工礦企業合作,我們得餓死。”李書田道。

他得倒是實情,北洋工學院或者以前的名字北洋大學還是盛宣懷辦的,北洋政府時代這所大學可是很牛b的,學生想從這裡畢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也讓它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第一大學,東方康奈爾。

可現在,不行了,都降格成工學院了。

“那這事就定了,到時候我把所有技術資料交給你們,你們得派人去重慶幫我把工廠建起來,如果有你們解決不了的地方,再交給我去解決,收費方面你們自己個數,句實在話,以後你們的辦學經費我包了都行。

但有一,所有參與這項工作的人,都得跟我籤保密協議,而且以後不得向任何人透露這方面的技術,或者乾脆,所有參與這項工作的人,以後禁止離開北洋工學院,同時禁止出國。”楊豐一臉鄭重地道。

“這麼嚴重?”李書田有不太理解。

“耕硯兄,咱們中國人弄新技術不容易,您是個明白人,外國人靠什麼欺負咱們?社會制度嗎?那純粹是一個笑話,美國是議會制,英國是君主立憲,日本是半君主立憲半獨裁,德國現在實際上是獨裁,俄國也是獨裁,他們的制度跟我們有什麼區別,可人家照樣隨隨便便玩死咱們,靠得是什麼?技術優勢。

現在咱們好不容易有技術優勢了,難道還漏給他們?他們有什麼新技術也給我們嗎?”楊豐道。

這個觀李書田倒很贊成,可問題是,

“那你為什麼把技術賣給他們?甚至是還賣給日本人?”這不但是李書田的疑惑,而且還是北平愛國人士一致的疑惑,要楊豐親日那是誰也不信的,但他幫日本人從歐美掙錢也是實實在在的。

楊豐賊眉鼠眼地瞅了瞅四周,趴在桌子上湊到李書田面前道:“耕硯兄,我給日本人的都是什麼?聚乙烯,聚丙烯,一噸這玩意兒得消耗十噸原油,日本人有原油嗎?沒有。那怎麼辦?買嗎?我覺得搶更划算。可問題是中國沒有啊。。”

“所以你把這兩項技術搞得滿世界都是。”李書田眼珠子都差瞪出來。

楊豐矜持地笑了。

“你真陰險,你這是要讓日本與整個世界為敵呀!”李書田倒吸一口冷氣。

“這怎麼能叫陰險呢?我這玩得是陽謀,日本人肯定心知肚明,可是他們有自信呀,他們有世界第三大海軍,太平洋上的第一大海軍。英國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戰列艦加起來都沒他們多,人家還有兩艘世界第一的長門,他們怕誰?搶就是了,如果能搶到東南亞,那麼所有問題不就全都解決了?”楊豐道。

“你賭他們搶不到。”李書田。

“他們拿什麼搶到?軍艦再多沒有油他們拿船槳劃出去嗎?搶不到油他們的軍艦就開不出去,軍艦開不出去他們就搶不到油,日本人在一個無解的死循環中。”楊豐奸笑著。

和北洋工學院的合作就這麼定了下來,不過對他們的技術力量楊豐還是有不放心,他又跑去找張伯苓。把南開大學也拉了進來,有這兩家應該就足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他也不是很在乎洩密問題,就算洩密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現在稀土金屬的應用還很少,如果有市場需求外國人早下手了,再有步驟地向中國的大學逐步開放自己的技術,這本來就是他的計劃,以防萬一自己哪天玩夠拍拍屁股不回來了。也好給這些同胞留遺產,至於對歷史的影響。現在哪還有歷史,早就被自己篡改得面目全非了,就算拿天河計算機也算不出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既然天河計算機都算不出來,就憑自己的腦子還是不要去操那份閒心了。

不過現在他還缺一個經理,一個能替自己專門負責重慶事物的經理,這必須得是一個知根知底的人。另外還得給他配一些助手,至於業務方面,其他都好,就是必須得懂採礦,鐵礦倒是好。綦江鐵礦本來就是露天礦,但南桐煤礦就必須得個放心的人了。

他老丈人倒是對楊豐跑重慶建鋼鐵廠很不理解。

“你要是想建鋼鐵廠,直接把石景山鋼鐵廠接過來就是了,廠子都是現成的,以咱們的勢力,也就是一句話的事,錢也花不了幾個,煤鐵礦在宋哲元轄區,更是好。”劉海寧道。

“關鍵我怕擋不住日本人,那樣的話就便宜他們了,鋼鐵這東西對戰爭幫助太大,如果咱們建一座大鋼鐵廠,結果最後落在日本人手裡,那可就成罪人了。”楊豐道。

“話是這樣,但如果真打起來,咱沒有原料供應的話,如果日本人封住海路,再從南邊登陸封住鐵路,咱們想撐也撐不住啊?”劉海寧的擔心倒不是沒有道理,北平所有工廠的原料都從外邊來,很多還是從美國運來,如果日本人封鎖港口,看起來的確不是很妙。

“沒什麼大不了,他們要是敢封咱們,那我的出口自然也就停了,到時候有人比咱們著急。”楊豐笑著。

劉海寧一想也對,封鎖後北平的東西也出不去,別的還好,楊豐的那些藥品要是出不去可是要命的,當然是要外國人的命,那時候他們能跟日本人罷休才怪呢!

當然楊豐可不是這麼想的,日本人能封鎖海路,封鎖陸路,他們能封鎖時空同道嗎?運一趟鋼鐵估計就夠打完整場戰爭了。

“這樣的話我倒是有個朋友,以前就是石景山鋼鐵廠的總經理,不過他現在在上海,這樣吧,反正榮家還請我去上海談毛紡的事情,咱們一起去,我給你把他請出來,不過此老年紀大,你還得早作準備。”劉海寧道。

“行,大不了找幾個年輕人給他當助手。”楊豐道。

“那好,此人叫張新吾,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的,跟吳蘊初等人關係也不錯,到上海正好一起聚聚,反正你也就是需要一個放心的主事人。”劉海寧。

聽楊豐需要開礦的人才,宋哲元倒是又給他送來一個。

“王先生,在下現在可是求賢若渴啊,能得王先生相助,實在是幸甚!”楊豐滿臉堆笑地對這個叫王子泉的人道。

他是察哈爾建設廳的一名工程師,卻是一個老煤礦了,0年北洋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萍鄉煤礦,在井陘煤礦也幹過,尤其是在煤礦安全方面是專家,實際上楊豐不知道的是,他就是後來南桐煤礦的礦長。

王子泉對於能搭上楊豐這棵大樹,也是頗為高興的,他這些年混得挺不好,他比較關心工人的安全,這個時代的煤老板跟後世比起來都是一路貨,用一句形象的話,那都是一根j巴上日出來的,所以他這樣的人沒有哪個老闆會歡迎。

除了他以外,楊豐又從天津挖來一個鐵路工程師,叫韓礎石,現在正在北寧鐵路天津總局當科長,他是慧父親介紹來的,也是九一八後不願給日本人幹活離開東北的。

這下子鐵路和煤礦的負責人都有了,然後再加上張新吾就基本把班子湊出來了,其他人以後慢慢招就是了,有這三人過去,再從金源過去幾個財務人員,先把架子撐起來,財務人員楊豐想了想,還是把慧先派過去,這丫頭給自己當了兩年的秘書,楊豐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比她更讓自己放心,要知道這可是牽扯數以千萬計的投資。(未完待續。。)

ps: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