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的心情實在不錯,幾句寒暄下來,兄弟二人已是親暱無比了。

這話題,自然不免問到北京保衛戰的事,朱高燧如實說了,朱高煦不禁唏噓,只是道:“為兄不能因緣際會,實在可惜。哈……這是大功一件,郝風樓,看來你們郝家,又要再上一個臺階了。”

郝風樓含笑:“殿下謬讚。”

他只說了四個字,依舊還是和從前一樣,與朱高煦保持著距離。

這讓朱高煦心裡覺得可惜,郝風樓這個人,確實是個人才,和父皇走得近,說得上話,人也聰明,如今又掌錦衣衛,若是能協助自己,那便是如虎添翼。

不過這個傢伙,一向如此,他與太子交惡,關係即便到了冰點,也不曾對自己示好,也實在讓朱高煦覺得有點兒灰心冷意。

不過眼下,朱高煦並不糾結這個問題,此時寒暄的差不多了,他已是按耐不住,問道:“卻不知父皇到了麼?我這做兒臣的,侯駕多時,只盼與父皇一見。”

朱高燧與郝風樓對視一眼,最後搖搖頭,道:“父皇……去了曲阜,拜祭文聖,特來命我傳口諭給皇兄……”

朱高煦一聽,頓時愕然。

這個時候,去那曲阜卻也是理所當然,畢竟是路過,而那衍聖公府就在曲阜,天子去一趟,也算是收買人心。只是……既然如此,這種事肯定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必定是此前就有謀劃。畢竟天子駕臨,少不了要提早知會曲阜縣,讓他們及早做好迎駕準備。還有一切禮儀,都要有所準備。

若是如此,為何不知會自己去曲阜迎駕?畢竟這兒,距離曲阜也是不遠,若是此前就有聖旨來,自己去曲阜就好了。父皇早有去曲阜的心思,卻又為何讓自己在這裡吃風?

想到這兒。朱高煦便覺得匪夷所思,禁不住問:“那父皇什麼時候到這裡。”

朱高燧滿是同情的看著朱高煦,語氣儘量問溫和的道:“皇兄。父皇的口諭是,此時又不想見皇兄了,讓皇兄立即就藩,不得有誤。”

不想見……

朱高煦倒抽了個口涼氣……

這若是在後世。就是被人放了鴿子。可是在這裡,卻沒有放鴿子這樣簡單了。

先是讓他來,如今卻又擋了駕,由此可見,父皇不過是逗你玩,在謀劃了去曲阜的同時,就下了聖旨讓漢王在這兒候著,這顯然。是早有預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什麼意思?自己和天子,乃是父子。也是君臣,君父要做什麼,朱高煦當然只有乖乖聽話的份,可這是為什麼呢?自己地父親,莫非會以逗自己為樂?

想到這兒,朱高煦不由打了個冷戰,他頓時感覺到父皇地無情。

這……是一個警告麼?父皇在警告什麼?

又或者,是有人進了什麼讒言……

朱高煦的臉色頓時蠟黃,方才還微笑的臉上,此時卻比哭還難看。

朱高燧只得拍拍他的肩,道:“皇兄,父皇想必……”

“拿開!”朱高煦一下子萬念俱焚,他明白了什麼,從一開始,他就不應該滋生什麼希望,從一開始,他不過是一枚棋子,現在想到如今成為了棄子的悲涼,朱高煦勃然大怒,他恨恨的看向朱高燧,撕聲揭底的大吼。

朱高燧只得拿開手,後退一步。

朱高煦朝他冷笑:“老三啊老三……你已經了不得了,誰不知道,如今你立下了赫赫功勞,如日中天,這天下之人,交口稱讚,父皇對你,想必也是讚譽有加吧。”

朱高燧皺眉:“皇兄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朱高煦獰笑:“什麼意思,你自己心裡清楚,嚇,這幾日,料來都是你伴駕在父皇跟前,你和郝風樓,只怕沒有少進讒言,哈………可笑,可笑,我萬萬料不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真正了不得,不是你的兩個皇兄,而是你朱高燧……朱高燧,你也想爭天下麼?你以為,我不能得逞的事,你能得逞?”

“還有你!”朱高煦眼睛如刀子一樣,在郝風樓身上掃過,笑的更冷:“郝風樓……你和朱高燧,焦不離孟孟不離焦,想來,也想輔佐老三吧,哈哈……哈哈……真有意思,你們想要圖謀大位是麼?”

朱高燧面色一紅,竟是答不上來。

郝風樓的目光卻是沉了下來,冷冷道:“殿下這是何苦來哉,這等大逆不道的話,豈不是要誅心麼?”

朱高煦冷笑:“哼,那麼,本王倒是拭目以待,且看是本王這說辭是大逆不道,還是你們本就是大逆不道。”

朱高煦的心,徹底的涼了。

他滿肚子的悲壯,返身便要拂袖而去。

朱高燧忍不住喚他:“皇兄!”

朱高煦回頭,卻不知觸動了什麼,道:“既然是皇兄,那麼即是皇家,皇家無父子,皇家無兄弟,這個兄字,我不敢當,也當不起。朱高燧,咱們後會有期,你莫要得意,終有一日,你的下場,不會比我好,哈……哈哈……”他走出了棧橋,已是翻身上馬,手持著馬鞭,朝朱高燧指來,大呼道:“朱高燧,本王已重新認識你了,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後會有期。”

說罷,帶著一干護衛,飛馬而去。

………………………………………………………………………………………………………………………………………………………………………………………………………………………………………………………………………………

朱高燧站在那裡,沉吟良久,默然無語。

最後搖頭,道:“回船上去吧,這裡風大。”

郝風樓一直沉默,這個時候,並沒有去刺激朱高燧,只是點點頭。

二人上了船,朱高燧突然道:“郝風樓,這個朱高煦,要小心……”

“你說什麼?”郝風樓一時愕然。

他認識的朱高燧,是個頗重感情,看上去放浪形骸,實則卻是有些唯唯諾諾的人。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個鄰家大男孩,雖然滿肚子的狡黠,可是在郝風樓心裡,卻純潔的如白紙一般。

可是現在,朱高燧的眼底,分明流露出來的是冷漠,他看著郝風樓,一字一句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漢王雖然成事不足,可是要敗事,卻是有餘。況且他在軍中素有威望,不可小視。若是與他反目,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他今日情緒激動,並不是因為我才如此,而是父皇如此無情,讓他生寒,只好尋我來發洩罷了,本王現在,還不能和他分道揚鑣,無論如何,也得先穩住他,等回到金陵,本王便修書一封,與他共敘兄弟之情,他這個人,看上去強勢,其實耳根子卻是軟的很,只要說一些好話,誠懇一些,他終究還會抹不開面子,況且……留著他,能讓太子生出忌憚之心,唯有如此,本王才能站有一席之地,不必擔心太子全力對付……”

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郝風樓幾乎已是不認得這個天真爛漫的趙王殿下了,眼見這個稚嫩的傢伙,身上所流露出來的冷酷和狡詐,郝風樓禁不住道:“不錯,殿下說的對,穩住漢王,對我們有利。”

朱高燧冷笑,道:“他以為他成不了事,本王就成不了事麼?那麼就讓他刮目相看吧。”他說罷,留下孤獨和冷漠的身影,轉身走向了自己的船艙。

郝風樓抿著嘴,目送他離開,卻是扶著船欄,遙望岸上漢王遠去的人馬身影,不由唏噓。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賭局,只有最無情、最狡詐的人才能勝利麼?

船下的江水滔滔,譁啦啦的啪打在船身,水花四濺,轟隆作響,郝風樓搖搖頭,退回船艙裡去。

………………………………………………………………………………………………………………………………………………………………………………………………………………………………………………………………………………………………

另外一邊,天子自曲阜返回了河道上的大船上,這一番去拜祭‘文聖’,本就是早已準備好了的戲碼,此次親征,雖然不如朱棣的預期,可是勝了終究是勝了,武功是有了,而這文治,顯然也需費一番功夫。

衍聖公一門,朱棣亦是對其多有嘉許,此次也算是在方孝孺之事後,天子的一次表態,亦算是對讀書人的某種妥協。

此時朱棣高高的坐在了船艙裡,沉吟不語。

楊士奇則是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聽侯聖命。

朱棣突然道:“趙王的口諭,傳到了麼?”

“已經傳到了。”

“哦。”朱棣臉色古井無波,顯然並沒有什麼表情的波動,他像是隨口一問:“漢王態度如何?”

楊士奇道:“漢王殿下,怒氣衝衝的走了,說了一些……不當說的話。”

朱棣冷冷的笑了:“愚不可及。”

楊士奇心裡冒出寒意,默然無語。(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