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沐晟來了談性,郝風樓自然順著杆子往上爬:“不知將軍有何見教。”

沐晟背著手,道:“這安南和雲南沒什麼分別。雲南從前是大理國,自元滅大理之後,雲南一直內亂不斷,家父不才,受太祖所託,鎮守雲南,自此,這大理才漸漸穩定,雲南境內再無白文、白語。”

所謂白文白語,就是大理的文字和語言。

郝風樓對雲南的事知之不詳,不過這時候也猛然醒悟,沐晟為何要發出感慨了,說起來,這沐家對安南的事是最有發言權的。

事實上,雲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獨立的政權,它們與安南相同,都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國,與安南不同的是,大理雖然稱藩,事實上文明程度卻比安南更高一些,他們早在唐宋時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雖然也有模仿的痕跡,可是亦有自己的特色存在。

元朝佔據雲南之後,開始對其進行統治,不過並不穩固,大理的王族後裔屢屢起事,從未間斷。可是等到沐家佔據雲南,雲南才算正式成為了行省,儒教開始流行,漢人的習俗開始風靡。

沐晟微微一笑,道:“雲南土人其實很難馴服,因此要穩定雲南,元人的辦法不足為取,他們排遣地方官吏,治理一方,殊不知這些流官在其他地方或許有用,可是到了雲南,就算有百害而無一益了。流官到任一方,只求自己任上不會出現亂子。只要問題不出在自己的任上,便使勁的貪贓枉法,如豺狼一樣的盤剝地方。那些土人哪裡吃得消,所謂官逼民反,那裡山嶺又多,人一上了山,便可聚眾起來,積蓄到一定時候,便下山劫掠州縣。更有大膽的索性舉起大理國的旌旗,打著復國的旗號,這樣的事在雲南屢見不鮮、不勝枚舉。可是現在呢。太祖皇帝採取的辦法卻不同,太祖命我沐家鎮守雲南,沐家雖然不肖,卻不似那些流官。反正只在這裡為政幾年。哪管身後洪水滔天。若是雲南出了岔子,沐家這邊可擔不起這樣的干係,所以沐家為使當地的土人馴服,屢屢減輕他們的稅負,減輕他們的負擔,同時取消流官,而是任免一部分德高望重的土人為世襲土司,讓他們依附在沐家之下。管理土人。除此之外,就是填民實邊。太祖皇帝在時就幾次下令將一些民戶遷入雲南,如此數十年,雲南與江西、湖北,便並沒有什麼不同了。”

“現在這安南與我們說的同一種語言,寫的是同樣的文字,讀的也是聖賢之書,即便是服色禮制也是一般無二,我來問你,朝廷為何要立安南王?其實我一直覺得這樣做大可不必,你說的好,朝廷將安南闢為郡縣又有什麼不可?這些話若是傳到外頭,少不得要受到朝野的攻擊,今時已經不同往日了,現在也不是太祖朝,大家都喊著什麼澤被四方,澤被四方,就要給安南人一個國王嗎?我看大可不必,可是你我終究是武人,武人不可論證,說了也是無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頓了一頓,才繼續道:“假若當真有一日朝廷要闢安南為郡縣,其實也可使用雲南的辦法選親近的望族鎮守這一隅之地,十幾二十年之後,這裡便和雲南沒有分別了。”沐晟目光炯炯地看著郝風樓道:“你們郝家足以擔當這個大任。”

郝風樓不曾想到沐晟會提到自己,不由苦笑道:“將軍,這些話未免……”

沐晟鄭重其事地搖頭道:“家父乃是太祖義子,世鎮雲南,不曾有過差錯,子孫們蕭規曹隨,亦沒有生什麼亂子,你郝風樓乃是當今皇上義子,此次徵南,你們郝家父子二人的功勞也是卓著,世鎮安南有什麼不可?你不必妄自菲薄,以我的愚見,朝廷穩定安南的上策便是如此。至於中策才是讓這姓陳的為安南王。下策雖然同樣是朝廷將安南闢為郡縣,可是……卻排遣流官。這下策是遺禍無窮的法子,流官到任,殘暴害民,他們是中原人,來到這裡對他們便如發配一樣,對他們來說,在這種地方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方設法調任他處,所以他們使勁的盤剝,中飽私囊,再四處請託離開這種鬼地方。這種人,這種事,老夫都見得多了,不足為奇,哈……想不到我竟說了這麼做,可惜我非閣臣,又非部堂,這些廟堂上的人物個個清貴,可是對邊鎮上的事又能知道多少?對他們來說,無非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挨不著他們,他們哪裡會管這些。而陛下呢,老夫說句不該說的話,陛下其實也覺得弟兄們出生入死,便宜了一個姓陳的殊為可惜,可是陛下有羈絆,他終究為人詬病,更為各個藩國所忌,所以指望立一個陳天平消除各國的猜忌。哎……罷了,不提這些。”

沐晟的心情很不好,發了一陣牢騷後,才面色慘淡地道:“今年這個年未必好過,等著看吧。”

大年終於到了。

將軍們紛紛出來拜年,對官兵的管束也寬鬆了許多,如此前所料,陳天平並沒有任何犒勞,對明軍不管不問,即便是對郝風樓也是如此,安南的百官入宮朝賀,而明軍的武官們則相互拜年,雖然氣氛不好,大家卻盡力做出喜色。

郝風樓大清早便被請了去,和大家吃了一個飯後便留在營中和大家說話。

這心裡的陰雲總算沖淡一些,及到午時三刻,卻突然有一個訊息傳來。

“大人……”一個千戶有些慌張,對著滿帳子的武官們頓首,隨即哭笑不得地道:“出事了……”

大年初一,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在座之人的笑容消失。

張輔臉色陰沉地道:“出了什麼事?”

這千戶苦笑:“卑下萬死,卑下……對不起大人,也對不起諸位將軍,哎……”他重重嘆口氣,才遲疑地道:“今日過年,卑下管束不當,有一隊部眾外出與安南土人起了爭執……最後……最後鬧出事來了,總共死了九個人,傷了二十來個……”

一聽這訊息,大家還算淡定,爭執其實是難免的,倒是沒什麼。

可是死了人,終究不是小事。

倒是郝風樓想到了什麼,突然問道:“死了的九人,全是安南土人?”

千戶言辭閃爍地道:“不……卑下的部眾倒是沒有傷亡。”

郝風樓一聽,頓時倒吸一口涼氣,他很快明白,這個千戶隱瞞了什麼,於是霍然而起,厲聲道:“你休要遮遮掩掩,實話實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大過年的死了這麼多人,當著我們的面有什麼好扭捏的,只是因為發生了爭執嗎?”

千戶臉色慘然,連忙跪倒在地道:“事情是這樣的,百戶吳強帶著幾個兄弟奉命去採辦點酒肉,到了集市上,因為大過年的這酒肉俱都上漲了數成,他自然不滿,免不了怒罵幾句,誰知這些安南人也是喋喋不休,吳強等人便火了,說什麼弟兄們在此出生入死,給姓陳的打天下,大過年的拿著自己的軍餉買酒肉,卻要看你們眼色,於是帶著人砸了攤子,許多安南人不服,聚眾起來,他們便拔了刀……殺了人……”

郝風樓的眉頭不禁深深地皺了起來,其實他很能理解那百戶的心情,明軍上下如今都醞釀著一種莫名的氣氛,如今終於有人發洩了出來。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件事可大可小,往小裡說,可以將這些安南人栽贓為亂黨,明軍如今平叛,只要咬死了他們是亂黨,這件事便可以一筆掠過;當然,另一種可能就是,有人故意將此事鬧大,最後鬧將起來,朝廷那邊肯定是要嚴懲,甚至於……

軍將們面面相覷,即便是張輔,也意識到在眼下這個時機上,事情不太好辦。

“你下去吧,先將吳強等人拿住,至於如何處置,本官自有打算。”

那千戶只得唯唯諾諾地去了。

可是留在這大帳中的人卻有了一個大難題,所有人都沒有了過年的心思,最後張輔咳嗽一聲,冷冷地道:“先不要急,且看安南人怎麼打算。”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苦主畢竟是安南人,這事兒是大是小,安南那邊終需有個交代。

這時,有人站了出來,卻是那遊擊陳老將軍,老將軍鬚髮皆白,平時都是一副老好人,可是如今,卻是臉色鐵青,惡聲惡氣地道:“老夫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弟兄們鬧出事,固然是罪無可恕,卻也有情有可原的地方,安南人忘恩負義,讓我等為他們賣命不說,卻是一點撫卹都沒有,上下的兄弟早已攢了一口怨氣,如今鬧出事端,那也是他們安南人咎由自取,怪得誰來?大將軍若是嚴懲這些人,只怕軍中不服啊……”

…………………………………………………………

第二章到,老虎真的好累,今晚一定得早點睡。(未完待續。。)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