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了晃腦袋,甩掉了亂七八糟的想法,肖遠開始將注意力放到眼前的書上。

書目第一頁是一個目錄,肖遠掃了一眼,頓時又有新發現,現實中他的記憶力雖說不錯,但是並沒有達到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那種變態的程度,要想記住什麼東西,還是需要反覆多看幾遍,甚至需要反覆誦讀才行,但是在這裡,當他目光掃過書頁時,目錄已經被他牢牢的記住了。

“這裡終究不是現實啊。”肖遠心中感慨一句,對於過目不忘這種事情並沒有感到太多的驚訝,在他的理解中,這裡究竟只是基地中心系統模擬出來的環境,自己翻書也是腦波系統為了提高自己的體驗模擬出來的一種情形,之所以過目不忘,應該是在翻書的時候,書目資訊被腦波系統作為數據流輸送到了自己的大腦中,這裡的原理和電腦複製儲存資訊類似。

按照目錄上的資訊,手冊第一章內容是大腦智慧系統簡介,這也是肖遠最想看到的內容,於是他繼續往下翻頁,在第一章首頁看到了關於大腦智慧系統的介紹,認真的看了起來,片刻後從書上抬起了頭,心中萬分感慨,並呼喚寧蘭道:“竟然有這種技術,寧蘭,你在嗎,我有問題要問你。”

“大哥,你找我什麼事?”這次寧蘭沒有再從門外走進來,而是直接在房內現身,出現在了肖遠面前,笑嘻嘻的問道。

“這個人腦智慧系統的設計方法和你的智慧體實現方法是不是有相同之處?”肖遠問道。

“應該是吧。”寧蘭靈動的眼珠轉了一圈,回答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麼叫應該是吧。”肖遠對寧蘭的回答有些不滿。

“呵呵,實際上寧蘭也不知道呢,對不起,大哥。”寧蘭兩頰浮現出淡淡的紅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答道。

“算了算了,你不知道也不是你的錯,先去吧,我再看會兒書。”肖遠見從寧蘭這裡也問不出什麼來,就將她打發走了,重新翻回了第一章首頁,雖說他已經將這一章的內容全部記了下來,但是還是認真的將有關人腦智慧系統的簡介一字一句又看了一遍。

第一章第一節內容是人腦神經網路簡介。

“人類大腦皮層擁有近一百五十億個神經細胞以及千億級的膠質細胞,神經細胞之間透過神經纖維相互連接,在大腦皮層呈現立體的層級排列,形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的立體並行神經網絡……”

最開始是一段對人大腦皮層的簡介,這個簡介並沒有講述太多高深的原理,而是陳述了一些有關大腦皮層的非常淺顯的常識性知識,數以百億的神經元細胞以及複雜到極致的神經纖維連線,龐大的難以想象的立體並行網路,僅僅這些知識已經令肖遠對人的大腦的復雜程度歎為觀止。

接下來的內容講述了人類思維的模型,腦神經元之間透過神經微電流進行連線,天文數量級的神經元連線之間的電流流動會形成統計上的規律,這個規律的宏觀外在反映就是人的思維活動。

而所謂的記憶是人接受的外部刺激可以在人腦特定區域形成相對牢固的連線網路,這些連線的牢固性因人而異,也與人受到的外部刺激強度,和重複次數有關,這些原理也解釋了為什麼人的記憶力有強有弱,以及為什麼需要反覆背誦才能將東西記牢的原理。

“因為人腦神經網路的高度複雜及隨機性,找到能夠完整描述該網路的數學模型非常困難,其機率無限接近於0。”這是第一節最後給出的一句話,對於這句話,肖遠非常認同,他記得在和史密斯教授討論人工智慧發展的時候,史密斯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有一天有人能夠抽象出人腦的計算模型,那麼不出數年,就會有完全等同於人類智慧,甚至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體出現。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將數億,乃至數十億的電晶體整合到方寸之間,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在對人腦的計算原理簡介結束後,文章進入了第二節,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這一節的行文方式和第一節相同,只是對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及其實現原理做了簡介。

“雖然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集成度已經達到納米級,甚至將來還會更高,而且實現原理和實現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任何一種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設計邏輯都是可以用相對簡單的數學模型進行描述的……”

文章在第二節最後列出了某種通用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數學模型,實際上這個模型非常復雜,肖遠因為這方面基礎知識的欠缺,對這個模型也只能看懂個大概,具體細節方面他理解的並不是特別清楚。

第二節在給出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內容後結束,行文進入了第三節,人腦智慧系統模型。

第三節是第一章的核心內容,篇幅最長,行文也最詳細,在這一節開頭,先對人腦的實現原理與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做了一番類比假設,比如將腦神經細胞比作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中的電晶體,或者某個電晶體功能單元,將神經元細胞間的神經纖維比作積體電路中電晶體之間的電路連線等等。

在這個類比的基礎上,透過對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泛化,一路推導,最後得到了一系列比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複雜,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腦神經元特徵的數學模型,這個模型被文章稱作人腦神經網路簡化計算模型。

在得出這個模型後,文章進入了第四節,這一節的標題是人腦神經網路簡化計算模型的隨機化,之所以對人腦模型進行隨機化,是為了是計算模型進一步切合人腦神經網路的真實情況。

“為了使隨機化後的結果最大程度的切合人腦神經網路的真實情況,我們嘗試了多種隨機化方法,並利用真人做了大量試驗,最終得到了一個結論,人腦計算模型隨機化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究竟採取哪種計算模型,和實驗體在接受改造之前的知識經驗有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第四節開頭統領全篇的一句話,儘管已經看過一遍了,肖遠卻再次這個結論中所表述的事實感到了震驚,一系列問題浮現在腦海中:

“用真人做了大量試驗,這些實驗體究竟去了哪裡,他們是死是活?”

“為什麼腦波研究所的研究員會說,他和胖子是唯有的兩個符合中心系統腦波接入的人?”

“我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個實驗體?”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