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fire並沒有在對個人中心的界面風格進行調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個人中心提供的各項功能上。

個人中心保留了以往的一些選項,諸如個人資料表單,聯繫方式,個人格言等等,也增加了一些功能,最突出的功能當屬個人主頁,這是一個大大的選項卡。

hotfire移動滑鼠,將個人中心的選項卡點開,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簡潔的建立個人主頁的分步嚮導,他根據這個嚮導,花了大概有十分鐘時間,很快建立了一個空白的個人主頁,在建立出個人主頁後,出現了兩個選項,一個是前往主頁,另一個定製主頁。

hotfire先開啟了自己建立的主頁,這只一個什麼內容也沒有的空白主頁,為了能夠更好的看到效果,他把自己平時寫的,或者收集的一些文章搬到了這個主頁,並為這些文章設定了方便查閱的類別目錄,然後看著已經初具模樣的個人主頁,感到很有成就感,只是這個主頁的風格和佈局他還有些不滿意,於是他再次返回了個人中心,開啟了個人主頁設定頁面。

翻看了一下這個個人頁面設置頁面,hotfire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是還是不由自主的感到了震驚,因為這裡能夠設定的東西涉及到了個人主頁的幾乎每一個細節,頁面佈局,頁面文章展示形式,文章類別設定方式等等,都可以進行透過腳本語言進行自定義。

同時玄涅社群考慮到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或者精力使用編寫指令碼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主頁,所以,系統還提供了一些事先配置好的頁面模板,並提供了一個無論是功能還是靈活性都不亞於直接使用腳本語言的模板配置工具,從而幫助使用者生成自己心儀的個人主頁。

雖然相對於模板生成工具,hotfire更傾向於使用腳本語言來配置自己的主頁,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使用模板生成工具具有更高的效率,所以他先用模板配置工具對自己的個人主頁進行了簡單的調整,然後將之透過一個自動工具,釋出到了論壇的一個專門用於展示個人主頁的版塊。

這時候,因為玄涅社群上線時間還不長,前來這裡展示自己的個人主頁的人並不是特別多,但是點選量卻不小,很顯然大家都是第一次玩這個東西,都想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而hotfire的ID太過有名,所以當他的個人主頁展示貼發出來後,迅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hotfire也來玄涅論壇了,還做了個人主頁,快來圍觀啊。”

於是有人驚呼,開始呼朋喚友,前來圍觀,其結果就是hotfire的個人主頁點選量和回帖數從帖子發出後就開始激增,並迅速達到了帖子標紅的標準,被伺服器系統自動標紅,又過了一會兒,大概是論壇的管理員看到這個帖子了,於是這個帖子被加精,置頂,速度之快只能用咋舌來形容,整個過程只用了短短不到二十分鍾時間,與此同時,人們開始透過他在帖子裡的連結,進到了他的個人主頁,致使他的個人主頁的點選量也迅速增加,很快就出現在了個人主頁展示版塊的熱門個人主頁區,排名僅次於顧狼的個人頁面。

hotfire瀏覽其他版塊的空閒中,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個人主頁,被十幾分鍾內已經多達數千的點選量給驚住了,這個點選量在一些大眾網站,或許不算什麼,但是玄涅社群是專業社群,而且剛剛上線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有這樣的點選量,已經非常了不得了。

“我這算是免費給玄涅社群做廣告了,只是沒有廣告費。”

hotfire不由得苦笑了起來,但是他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多長時間,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更加吸引他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是Wiki,雖然之前因為看了玄涅社群改版的那個通告,他專門對Wiki進行了瞭解,因為現在的網路中並沒有類似於谷歌百度這樣的全文搜索引擎,在網路上尋找一個運營並不是特別成功的Wiki網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不幸,他在網路上花了很多時間,只找到了一些關於Wiki理念的介紹,正在運營的網站卻沒有找到,所以,他對Wiki的瞭解到目前為止,只限於技術層面。

所以,他也很想知道,玄涅社群究竟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將這個概念付諸實際運營。

開啟社群的開源技術Wiki百科網站,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比論壇更加簡潔的頁面,這個頁面中有一個以Wiki文件形式呈現的Wiki技術規範和建設公約,hotfire點選這個連線,進入了這個頁面先看了看。

“人之初,性本善。”

這是Wiki建設公約的開篇六字,引用的卻是華夏古時候幼童蒙書《三字經》的開篇。

“Wiki是一種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網路文件,在這裡,我們建立和編輯Wiki文件,基於一個基本前提:不會有人故意破壞WiKi網站,大家來編輯文檔,是為了共同參與,雖然Wiki文件是一種自由的文件,但是我們也認為,沒有任何規則的自由,會導致混亂,最終造成所有人失去自由,因此我們制定如下Wiki文件技術規範和建設公約。”

這句話卻是對前面的人之初性本善的一個基本闡述,然後花了一些篇幅制訂了一些Wiki文件的技術規範,並明確了Wiki網站的管理者,和文件的編輯者和使用者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用以保證Wiki文件的正確性,和防止某些惡意破壞的人對文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hotfire掃過這個公約,發現這篇文件是鎖定的,和公約裡提到的鎖定文件的條款相符合,為了體驗Wiki文件更多的功能,他從建設公約中退了出來,在首頁上開啟了一片已經編輯好的,介紹開源運動的頁面。

進入這個頁面後,hotfire發現這個頁面除了佔據大部分頁面空間的文件內容外,在其旁邊,還有一個功能區,Wiki文件的編輯功能和批註功能等等,都在這個區域裡以連結的形式給了出來。

對這些功能進行了一一體驗後,hotfire修改了這篇Wiki文件中自己認為的一些失誤,對文件做了一些補充,又對其中一些認為有爭議的地方進行了批註,然後對文件進行了提交,大概是仍然是他的那個ID的原因,他的修改和提交很快得到了採用。

再次重新整理後,他再次看到的文件,呈現的內容就是已經是他修改過的版本了,並在文件的貢獻者列表中,出現了他的ID,而與此同時,原來的文件,則被作為歷史版本被儲存了下來,這個歷史版本同樣可以供人查閱。

“這種方式真的不錯啊,能夠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文件的編寫中,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群體力量總是要強過個人力量的。”

hotfire經過一番體驗,迅速認同了這種方式,但是隨即產生了一個疑問:“這種形式的吸引力絕對是空前的,相信很快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文件的編寫中,到那時,需要的文件稽核人員會越來越多,玄涅究竟要採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組織這麼多的編審人員呢?”

但是這個疑惑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他在Wiki版塊首頁發現了一個名為文件編審仲裁委員會的連結,於是點了進去,看了看,林林總總有一些組織理念和組織方式的闡述,

“當真是無處不在的自由,不過玄涅論壇的這種做法真夠大膽,不過卻能在最大限度的保證這裡的文件不失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證了Wiki文件的自由,而自由將會給Wiki文件提供足夠強勁的發展動力,可以預見,這裡的Wiki文件很快會成為全華夏,乃至全世界的駭客們的共同事業了。”hotfire看過後,不由自主的發出了如此感慨,並毫不猶豫的點選了這個頁面下面的一個委員會報名頁面,他覺得自己作為冷火論壇代表,應該在這個仲裁委員會中佔據一席之位。

報完名後,在等待透過的過程中,hotfire看了看他修改的那篇Wiki文件,又有人對他剛才修改的版本提出了異議,並對之進行了修改,而這個修改確實是修正了他那個版本中的一些疏漏。

剛看完文件,他的編審仲裁委員會的資格被透過了,於是他透過委員會成員特有的投票頁面,對這個文件的新版本投了贊成票,很快又有其他幾個委員會成員對這篇文件的新版本投了贊同票,於是,更加精確新版本把他的老版本替換掉了,而他的老版本則作為歷史文件存放了一起來。

看著那篇文件的新版本,hotfire久久不語,玄涅論壇今天給他帶來了太多的驚喜和震撼,同時,作為一個資深駭客,老牌站長,他能預見到,在不久等將來,玄涅論壇所體現的諸多創新理念,將會給未來的網際網路發展帶來怎樣的變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駭客是一群因為興趣,而非利益去鑽研計算機技術,並有可能隨時改變世界的一群人。”他想起了《為駭客正名》中的這樣一句話。

“玄涅社群不因利益而生,卻因駭客而生,並透過駭客來改變世界。”

hotfire突然有了上面的感慨,他將這句話寫到了自己的主頁中,並使用一段指令碼程式碼將之做成了橫幅掛在自己的首頁最醒目的位置,永久置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