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兩種蘇制轟炸機退出對日轟炸之後,轉到戰術支援卻又用不上過大的載彈量。而且抗聯在對地支援上,也沒有奢侈到動不動就對日軍陣地,進行一次地毯性轟炸的地步。要是有那個本錢,自己又何況整天為軍工原料滿足不了需要,而愁得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再說以中日戰場上的整體作戰環境來看,航空兵在對地戰術支援的時候,進行地毯式轟炸也純粹是浪費。日軍不是德軍,在戰場上投入的重武器數量遠遠的不如西方。除了完成對日軍合圍,其全部轉入死守待援之外。真正作戰的時候,那種轟炸戰術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在中國戰場的環境之中戰術支援上,無論是從效費比上,還是從中國戰場整個態勢來看,美製A二零攻擊機或是蘇制伊爾二攻擊機,甚至那些法制戰鬥機改裝的攻擊機那樣的飛機,對於抗聯來說更加的合算。

實施上如果可以的話,轟炸精度高一些的俯衝轟炸機,才更適合中國的戰場環境。有一點黎明說的沒錯,在中國戰場環境之下的對地支援,在很多情況之下使用航空炸彈,的確不如機槍或是小口徑機炮更有效。

至於對日軍後方的運輸線,以及補給要點的轟炸。無論是轟炸日軍在南滿的交通樞紐,還是交通線上,哪怕是工業區,在楊震眼中都是拆中國人自己未來的臺。他可捨不得將南滿的工業區和交通樞紐,給炸一個底朝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一來這三種效能很優秀的中型轟炸機,就在抗聯中處於上不上,下不下的有些尷尬地位。閒置著不用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浪費,畢竟眼下的抗聯,還遠未奢侈到將這批效能還算不錯的飛機,丟在一邊不管不顧的地步。

而投入一線戰場,在眼下的環境已經發生改變的時候,這些飛機的效能上又有些多餘。除了部分對朝鮮轟炸任務之外,幾乎已經是處在無用的地步。如果能夠進行改裝,增強對地支援能力,這無疑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雙發設計以及機身上重要部位的裝甲,使其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遠不是單發輕型轟炸機可以相比的。而且保留一定的轟炸能力,其絕對不算少的載彈量以及續航力,也可以加強其戰術支援的手段。

這批中型轟炸機的航程遠遠超過輕型轟炸機,也就意味著他們在戰場上滯留的時間也就更長。而且相對應的載彈量大,也使其對地支援的時候靈活性更大一些。進行一定的改裝,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這批飛機,改變他們所處的尷尬地位。

也正是出於這些考慮,對於兩個人的建議,楊震又多少有些心動。幾經猶豫,最終還是部分的批准了兩個人的要求。但也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在改裝時候要穩紮穩打,絕對不能有任何得冒進的舉動。在改變飛機機體結構以及空氣動力方面,一定要注意徵求專家的意見。

在答應了方子翼與黎明兩個人要求之後,楊震也提出了幾項新的要求。一是加大後備飛行員的培養力度,尤其是轟炸機飛行員的培養力度,以便在不遠的未來加大對日轟炸的力度,儘可能的削弱日軍持續作戰能力。

飛行員是航空兵發展的最基本問題,沒有足夠的後備飛行員,單靠那些草草培養的飛行員,很難真正的取得空中優勢。戰爭之中,航空兵傷亡最大的就是飛行員。如果後備力量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這要是吃大虧的。

二,無論新飛機能不能搞來,一定要落實好現有的飛機對日軍新式飛機,眼下正在進行的針對性訓練。要嚴格做好抽調王牌飛行員,回來擔任教官的工作。以便可以以老帶新的,加快新飛行員成熟的速度。這不僅僅是戰鬥機飛行員,所有飛機的飛行員都要包括在內。

三,要拿出新的對日空襲計劃,以便應對形勢的發展。對日轟炸行動,將會是一個漫長而又血腥的過程。怎麼樣儘可能的減少空勤人員的傷亡,減輕對飛行員培養的負擔,航空兵一定要有一個詳細的訓練和作戰計劃。

雖說抗聯所有的戰鬥機,無法進行全程護航,但是可以考慮一下採取部分護航的辦法。而且要多研究出幾條航線來。別總是固定使用那幾條航線,結果被人家摸著門路,半路上被截擊。

尤其是眼下日軍兩種新式飛機,續航力都相當的驚人。一旦被日軍摸清楚航線,那麼無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群,就相當的危險了。同時在轟炸計劃研究的時候,也要做好應對日軍裝備雷達的速度和可能,並想辦法著手研究一些對雷達干擾的問題。

四,要抓緊時間讓那幾架美制水上飛機形成作戰能力,以便可以儘可能多的將被擊落的飛行員能夠營救回來,減少空戰之中永久性的損失。一個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可以頂的上十個菜鳥。

五,要做好根據地的防空準備,以防止日軍報復。抗聯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日軍勢必會想辦法報復,以便摧毀抗聯的工業基地,以及對日轟炸的出發地,並將抗聯的轟炸機摧毀在機場上。如果防空上稍有鬆懈,那麼對於抗聯的發展將會是致命的。

六、在各種戰術運用上,不要墨守成規,只想著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注意在吸收別人經典戰術的情況之下,也要創造出自己的戰術觀念。在航空兵的運用和戰術研究上,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敢於大膽的創新。

中國人的空軍無論是技術還是戰術運用,已經是落後在別人的身後。如果不能實現跳躍式發展,只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人雲己雲,全盤照搬別人的經驗,那麼中國人永遠走不出一個符合自己條件的道路。

最關鍵的是他們這些航空兵的領導人,要多關注一些航空工業的建設,儘可能的關注世界航空技術的發展。不要老想著閉門造車,眼光要向外多看看。畢竟有了自己的航空工業,才是解決所有困境的根本之道。

趁著此次難得的機會,楊震與方子翼、黎明談了很多的關於航空兵發展的趨勢。但是對於航空兵想要根據戰略司令部的例子,成立戰鬥機司令部,統一指揮戰鬥機部隊的想法,卻是被讓直接給否決。

楊震的意見還是不要搞的頭重腳輕,各級幹部還是儘量要向一線傾斜,統帥機關的設定還是要儘量以精幹為主。但是楊震卻提出黎明正在牽頭組建的戰略轟炸司令部,不僅僅要管理戰略轟炸機,還要在未來將運輸機也要納入管理。

不過雖說未批准戰鬥機司令部,但楊震卻同意航空兵在原有指揮系統上加以改進,在進行地面防空作戰的時候,以更好協同地面高炮與空中攔截機群之間的指揮。同時答應追加一筆經費,以便加快對雷達的仿製與改進。

在離開航空司令部之後,楊震又在方子翼的陪同之下,專門趕到航空兵內部招待所,與那位來到東北已經近一個半月,卻因為被政治部冷遇,而只能在招待所周圍打轉轉的留美航空專業博士。

那位想走走不了,想要在東北建功立業,卻報效無門的科學家。見到方子翼的時候,卻是斯文掃地的拽著方子翼的脖領子,質問他究竟犯了什麼錯誤,只能被軟禁在這裡。如果抗聯不需要自己,那就不要干涉自己的離開。

倒也不怪人家生氣,人家千里迢迢費勁心思,才得以從大後方來到這安居一隅的東北。原本想要像自己某位留美同學那樣,大力施展抱負。卻沒有想到碰了一鼻子灰之後,走走不得,被軟禁一樣天天只能圍著這座招待所轉圈。哦,還可以去江邊釣魚的。

可他來是為了報效祖國的,不是來東北釣魚的。更何況自己的新婚妻子,還在重慶等著自己。如果他們不想用,那就痛快的放自己走,大不了自己回美國算了。現在想走又走不了,這算怎麼一回事?難道他們不知道這個時候,從重慶來東北他冒了多大的風險?

原來他找過方子翼無數次,但都被航空兵政治部以眼下戰事正緊,方司令員忙著指揮部隊,無時間接待他為藉口推脫。行,他只是一介書生,雖不能上一線殺敵,但是這扯後腿的事情他不能幹。

可眼下前方的戰事已經結束,方子翼還是遲遲不露面就更加重了他的不滿。所以此次一見到方子翼,這位老兄即報國無門,又碰了一鼻子灰。心灰意冷不說,還和新婚愛妻分別如此長的時間,所積累下的無數怒火,在見到方子翼之後一下子全部發了出來。

總算抓到了人之後,他也顧不得什麼禮貌了。很沒有風度的一把抓住方子翼的領口不撒手,口中的唾沫都飛到人家臉上也絲毫沒有顧忌。總之方子翼今天不給他一個滿意的回答,他是堅決不會答應的。

如果不是考慮自己的體格,實在不是這位身強力壯的軍人,還有他身後那兩名警衛的對手。他絲毫不介意讓這個傢伙嚐嚐他的拳頭,讓這個傢伙的傢伙知道什麼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什麼叫做骨氣。

被抓住脖領子方子翼,臉色漲的通紅。好不容易才在警衛員的勸說之下,掙開了被抓的死死的領口。在喘息一陣子之後,對著眼前這位怒火沖天的老兄道:“錢先生請您息怒,我不是在躲著您,我這不是想辦法解決您的問題嗎。您看看,今天我把誰帶了?”

只是對於方子翼的解釋,這位錢先生卻絲毫沒有在乎:“什麼我的問題,我跟你說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我也絕對不會留在東北了。你馬上給我辦手續,我這就回重慶接上老婆,一起回美國。”

這位錢先生對自己到東北以來的遭遇很是憤怒,無論方子翼怎麼解釋也毫不領會。不依不饒的抓住方子翼不放,非要他立即給辦手續走人。而站在方子翼邊上的楊震,他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對於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還以為是眼前這個傢伙身邊的參謀或是副官一類的人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