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四號這一天,根據氣象臺的預報,藍鯨島海域天氣晴朗,海面上只有兩三級的東南風,海面上的海浪也是極小,非常適合進行海上的打撈作業。這也是符合了黃少坤當初所設想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太多的偏差,進而影響到整一個打撈活動的進行。
要知道,為了讓整個打撈活動都能和直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各個部門之間的銜接已經是進行了相當多的演練,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若是因為突然變化的天氣使得整個打撈工作不得不推遲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那些被邀請而來的考古專家和政府官員,他們的行程一般都是被排的滿滿的,一旦藍鯨島這邊的日期被迫推遲,將會發生一連串連鎖反應。特別是電視轉播的時間表已經是透過電視、網路還有各種平面媒體釋出了出去,已經是一點差錯都不能有了。還好今天凌晨開始天空就作美,蔚藍的天空預示著今天將會是一個豔陽天,對打撈活動將會起到相當明顯的正面作用。
從凌晨三點開始,岑佳華就已經是跟隨者大量的船隻浩浩蕩蕩地開往了沉船所在的海域,開始為白天的打撈工程做準備。今天是農曆的六月十三,一輪近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在寶藍色的天空之上,就好像是一個玉盤一樣。清冽的月光猶如是流水一般,輕輕地傾灑下來,給海面上鋪上一層薄薄的銀紗。
從東南方向吹來的海風輕柔得就如同是情人的小手,輕輕地在人們的臉上撫摸著,帶來一陣陣的清涼。白天強烈太陽光所帶來的酷熱早已經是被海風和清涼的海水給驅散,讓站在甲板上的岑佳華和黃少坤感覺到一陣心曠神怡。
“佳華,這一次的行動你可是有把握?”站在‘藍鯨號’的前甲板上,黃少坤還是略帶一絲絲的緊張情緒。
原先他也以為打撈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當初礙於張老的面子就答應岑佳華把打撈的工作交給藍鯨島的潛水俱樂部。但是時候黃少坤這才逐漸地瞭解到打撈是一種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非常多的專業人士、裝備和打撈經驗。只不過黃少坤以前也沒有接觸過海底古沉船的打撈專案,對此也是兩眼一抹黑。岑佳華帶著張海洋一找到他,黃少坤但是就聲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這才發現木已成舟,也沒有辦法是再做改變了,只能是祈禱岑佳華關鍵時候不要掉鏈子。這幾天過來,黃少坤看著岑佳華和潛水俱樂部的潛水員們一起熟悉裝置,檢驗儀器還有對於打撈過程進行演練,像模像樣的,心裡倒也是有了一點底氣。
不過事到臨頭的時候,黃少坤難免是有患得患失的心裡,在和岑佳華站在‘藍鯨號’前甲板上的時候,再一次開口問岑佳華這一個問題。
“黃教授,您就放心吧,雖然我們和專業的打撈公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這一次‘大昌號’的打撈難度相對簡單一些,我們肯定可以圓滿地完成打撈任務的。”岑佳華知道黃少坤心裡所想,展顏笑著說道。
岑佳華雖然嘴裡說和專業的打撈公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語氣之中展露出來的自信無疑感染了黃少坤,讓他心中最後有點疑慮都在岑佳華反射著航船燈光芒的牙齒之下煙消雲散了。
黃少坤以前很少乘船出海,更加沒有在深夜時分在清冽的月光底下進行夜航,因為在卸下心中的疑慮之後,他才有心思就著月光,看一看有些深沉的大海。船隊就好像是在一塊巨大的鏡面上航行,破開銀色的鏡面之後,淺淺的波紋就此起彼伏地朝著遠方的海面上擴散開來,緊接著又逐漸地恢復平靜。
發動機轟鳴的聲音在寂寥的海面上迴盪,和波濤聲、海風交集在一起,變成一曲夜航的協奏曲,那一盞盞的航船燈就好像是樂隊的指揮一樣。這一次出海,除了岑佳華的座駕‘藍鯨號’之外,兩艘從金鑫公司借來的大型工程船自然是打撈的主力軍。另外,跟隨著船隊出海的,還有電視臺派出的轉播船,另外還有一些藍鯨島遊艇俱樂部的船隻,劉宇鑫也是身在其中。
船隊大大小小的船隻一共是十幾只,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個比較有規模的場面,朝著沉船所在的海域疾馳而去。除了這只船隊以外,一會天亮之後,搭乘大量嘉賓的一艘大型遊輪還會從藍鯨島出發,到沉船海域進行觀禮。到那個時候,寶藏的鑑定工作以及轉播的一些主要畫面將會從那艘豪華遊輪上向電視觀眾們進行轉播。
二十海里的距離並不算是太遠,即便是船隊因為夜晚視野不夠的緣故放慢了速度,大家仍舊是在凌晨四點半左右抵達了預定的海域。這裡,還有兩艘海警部隊的巡邏艇在值守,畢竟數量巨大的金銀財寶很是會讓人鬼迷心竅,若是沒有人看守,恐怕偷偷前來打撈的人會不計其數。
船隊抵達預定位置之後,海景部隊的巡邏艇做好交接就悄無聲息地把位置留給了船隊開始做打撈工作的準備。先是兩艘工程船根據原先標定的座標,駛到了沉船位置的正上方,開始對潛水打撈的裝置進行最後的除錯。至於那些帶著觀光性質的遊艇們,就只能是緩緩地開往了邊沿位置,圍成了一個大大的圈子。
轉播船因為是要對整個打撈過程進行實況拍攝,因此它的位置也是非常靠近中心地點,上面的工作人員也已經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不斷地在調整自己的狀態和儀器的工作情況。‘藍鯨號’因為自身的噸位比較適中再加上通訊設備一比較齊全,被徵用成為整個活動的指揮中心,自然也是在整個船隊的中央位置。
東海上面,在凌晨五點的時候就已經是泛起了魚肚白,燦爛的陽光隨時都可能從幽藍的海面上一躍而起,把自身的光芒播灑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過除了黃少坤等這些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和電視臺的技術人員之外,大部分的人員都是在海面上討生活,這海上日出大家也不知道看過了多少次,也就習以為常了。
忙著除錯儀器的技術人員自然是沒有空閒去看海上日出的壯美,但是一些手頭上沒有工作的人員是紛紛地走到了甲板上,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在欣賞自己難得一見的海上日出景觀。
岑佳華則是和那些乘坐著交通艇登上‘藍鯨號’的潛水員們在‘藍鯨號’的會客廳臨時改建而成小會議室裡面召開了最後的碰頭會,對於接下來的打撈工作進行最後的佈置。因為各種緣故,岑佳華只是對沉船進行了兩三次時間比較簡短的探索,因此對於整個沉船的情況並不能說是非常清楚,因此打撈活動還存在著相當多的疑問。為了保證打撈活動的完美進行,岑佳華只能是最後強調一些必要的紀律以及注意事項,希望提高員工們的重視程度,圓滿地完成任務。
沉船所在的位置接近兩百米的深度,若是對一般人來說,即便是藉助潛水服,想到抵達這樣的深度都算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更別說在幽深冰冷的海水裡面完成打撈財寶的工作了。還好,岑佳華手底下的這些潛水員,基本上都是身經百戰的老資格潛水員,應付這點深度自然是不在話下。
“現在沉船位置的地形和海況已經是用水下探測機器人掃描過了,希望大家能夠把情況都牢記在腦海裡面,到時候千萬不要出錯了。”岑佳華站在投影儀的銀幕前,一邊給隊員們講解機器人拍攝回來的畫面,一邊叮囑隊員們。
兩百米的深度,即便是再陽光最強烈的正午,哪裡仍然會是一片漆黑的世界,潛水員的視線也只能侷限在探照燈小小的範圍之內。為了這一次的打撈活動,岑佳華打算在沉船所在地位置投放數十盞高亮度的探照燈,希望沉船附近的海域能夠變得更亮一些。不過即便是如此,岑佳華還是希望隊員們能夠牢記住沉船位置的地形以及沉船的一些狀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發生。
除此之外,最令岑佳華揪心的是,在沉船所在的位置附近,有一道不停地在變換位置的海底洋流,而且是比較強勁的那一種。對於喜歡潛流的岑佳華來說,若是平時在如此空曠的海底遇到這樣優質的洋流,恐怕是高興都來不及的。
但是現在這道洋流對於打撈的工作卻是成了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一旦在打撈的過程之中有裝置或者隊員被波及到,將會對整個打撈活動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為此岑佳華不得不多次在會議上強調這道洋流的潛在威脅,希望引起隊員們的注意和重視。
還好因為潛水的深度比較深,專職的攝影師並沒有能力抵達海底,只能用藍鯨島的潛水隊員當成攝影師,對具體的打撈過程進行現場拍攝。這樣的話,岑佳華需要注意的事情這才算是少了一樁,要不然還得去保證那些攝影師的安全,就足以讓岑佳華感覺到頭疼了。
等到岑佳華開完短會之後,天色已經是大亮,大洋東邊升起來一輪紅得耀眼的太陽,刺激得人們的眼睛都不得不眯成了一條縫。短短的一段之間之後,無論是波瀾起伏的海面上還是停泊的船隻山上都是披上了一層金燦燦的光芒,讓人感覺是走進了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
不過岑佳華等人是無暇顧及這樣的美景,他們要趕在豪華遊輪抵達這片海域的之前,做好下水打撈的一切準備。因為搭載嘉賓和鑑定專家的豪華遊輪在抵達之後,電視轉播活動就會正式啟動,那時候打撈也將會同步進行,因此岑佳華可就沒有時間在欣賞周邊的美景了。
搭乘著交通艇來到了工程船上,船上已經是一片忙碌的模樣了,人來人往的,在加上甲板上堆積的那些奇形怪狀的儀器設備,讓人感覺是走進了一個戰場一樣。現在在船上不僅僅是有藍鯨島潛水俱樂部的人員,還有電視臺的技術人員,他們正在抓緊最後的一點時間,對影片裝置進行最終的除錯。
還好現在無線影片傳輸技術已經是比較發達了,只要在水下探測器和潛水裝置上安裝好攝像機,在船上的接收儀器就可以清晰地收到畫面,然後透過導播的編輯,轉換之後傳回電視臺。現在電視臺的技術人員就是最後檢測所有的攝像機位工作是否正常?還有對那些即將潛水的潛水員們進行最後的攝影知識普及,希望他們能夠拍出更好的畫面。
岑佳華來到工程船的甲板上的時候,兩個水下探測機器人早已經是準備就緒,即將被投放到海裡面。探測器上面佈滿了各種的探照燈還有攝像機,算得上是全副武裝了,它們將會是這一次打撈活動的急先鋒,為潛水隊員們照亮前方的路程,也算是為電視觀眾們提供開胃的小菜。
隨著岑佳華的一聲令下,機械手臂在一個船員的操控之下緩緩地降到海面以下,然後鬆開了把手,把罐頭一樣的探測器放入了海裡面。
探測器一進水裡面,在船上操控室的技術人員就開始緊盯著眼前的銀幕,開始利用遙控裝置對探測器進行指揮。只見探測器上的探照燈全部點亮之後,探測器周圍的海水就變成了雪白一片,視線一陣明朗。
在馬達的驅動之下,探測器開始緩緩地朝著預定的位置潛下去,在船上的岑佳華也是有些緊張地盯著操控室的熒幕,生怕出了一絲一毫的問題。探測器是開路先鋒,它們今天傳輸回來的畫面和資料將會成為今天打撈活動的最終依據,因此岑佳華對此還是比較關注的。
探測器上面有很多的感測儀,在進入預定的位置之後,將會把當地的水溫、壓強等等數據傳輸回船上,讓岑佳華對於今天的海底狀況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只有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之後,岑佳華才能對今天具體的行動作出判斷和決定。
舉個例子,如果今天的沉船位置的水溫比較高,岑佳華就可以讓隊員們每一次潛水的時間稍微延長一點點,這樣就可以減少輪換的次數,使得整個打撈活動更加順暢。若是水溫過低,為了潛水員們人身安全的考慮,岑佳華就會把下水的時間稍微縮短一些,即便是影響到打撈的程序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對於岑佳華來說,保證員工的生命安全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至於打撈活動的完成只能是排在第二位。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兩個探測器將會把目前沉船內外的一些具體情況透過畫面傳輸回來,讓潛水員們都能有一個更為清晰的瞭解,有利於待會打撈工作的展開。因此在岑佳華的身後,今天有下水任務的潛水員們都已經是圍成了一團,目不轉睛地盯著探測器緩緩而行的身影。
隨著探測器下潛的深度是越來越深,周圍的海水就變得格外的幽深,只剩下了探測器上耀眼的燈光在閃耀,就好像是黑夜裡面的一輪明月。沉船就如同是一直巨大的怪獸骸骨,靜靜地臥倒在海底的世界之中,等待人們的探索。
等到岑佳華和隊員們在操控室觀看了實時傳輸的畫面好一陣子之後,耳邊突然是傳來了一陣巨大的汽笛聲。這個時候,大家這才意識到,時間過得真快,從藍鯨島出發的豪華遊輪已經是抵達了沉船所在的海域,接下來就是要進行打撈工作的實況轉播了。
這個時候,岑佳華就立即下令隊員們開始更換潛水服,準備下水進行適應性的活動,迎接接下來的挑戰。一時之間,工程船上是一陣忙活,大家都是開始朝著自己的更衣室以及裝置室而去,還好大家都已經是訓練有素了,雖然忙,但還是井然有序,一點看不出亂的樣子。
另外一邊的電視臺轉播技術人員也是開始動作起來了,他們開始利用各種通訊設備和轉播船上的導播取得聯系,讓他們準備好接受各種訊號,在除錯之後就可以正式進入直播的狀態了。
這個時候,那些現場的記者也已經是跟著遊輪抵達了現場,一邊對船上的嘉賓進行採訪,一邊給觀眾們介紹這一次打撈活動的一些背景以及狀況。
在短短的十幾分鍾時間之內整個船隊之上的工作人員一下子就全部都動員起來了,大家都為了整個直播活動的順利進行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當然了,大家的焦點還都是集中在現在在工程船上已經是整裝待發的潛水員們,他們將會是今天的主力軍、大明星。今天打撈活動成敗的關鍵,就落在這些有著非凡勇氣的深海潛水員身上了。
隨著岑佳華身先士卒,六個潛水員作為第一批打撈人員,開始跳入了微涼的海水之中!
PS:感謝大家的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