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岑佳華照例是帶著豆豆先是下海游泳一番,然後沿著島上的山路跑了一圈,正式拉開了一天的生活序幕。這樣的規律已經是在岑佳華的生活之中形成了慣例,每天要是因為天氣的緣故不能進行,他都會覺得有點不得勁。

這樣的活動主要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鍛鍊身體,另外一個就是有點感覺像是在巡視自己的領地一般,這種感覺多多少少讓岑佳華感覺很奇妙。人的潛意識之中其實是一種領土性本能很強的動物,對於自己的領土歷來看得相當重要。

在岑佳華的心裡,藍鯨島已經是變成了自己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光是每天在島上跑一跑,看看正在逐日變化的藍鯨島,他心裡也是會湧起一點小得意。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一個毫無名氣的小荒島在岑佳華用心良苦的經營之下,變成了一個逐漸打出知名度的旅遊目的地。原本看上去一點都不起眼的藍鯨島,如今已經完全不一樣,各種別具一格的海景別墅,造型各異的景觀植被,把島上裝點得如夢似幻。

特別是在陣勢的作用之下,藍鯨島的空氣之中蘊含著絲絲靈氣,讓每一個到島上來的遊客都倍感舒服。這也是藍鯨島吸引一些熟客的原因之一,特別是一些有錢有閒的老人,有的開始試著在島上療養起來。雖然因為價格的因素,長期住在島上的客人不會想榕樹村那樣多,但是岑佳華還是偶爾能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遊客在島上遛彎逗狗之類的。

看到這種情況,岑佳華倒是興起了把自家老爺子也接過來住一段時間的念頭。畢竟老爺子年歲大了,岑佳華還是想著多點時間陪著他老人家,免得他老人家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致遠山莊。

五一期間老爺子過來的時候,主要是閒這裡都是來來往往的遊客,要是他在這裡住下,基本上會變得很無聊,不知道要幹嘛。至於在致遠山莊,有護理員照顧生活,每天還可以和李傑等人下下棋,聊聊天,自在多了。考慮到老爺子的想法,岑佳華也不好勉強,只能是囑咐葛亞洲關注老爺子的身體狀況。

出於為了老爺子考慮,岑佳華都有計劃在島上新建一個小型的療養院,吸引一些老年遊客在島上進行療養,也算是為老爺子找點可以談得來的老夥伴。不過開辦療養院也不是隨便在嘴上說說就行了,這其中還有很多的門道需要一一弄清楚。不過剩下來的事情就都是何磊以其藍鯨島公司運營團隊說需要頭疼的了,岑佳華只是把設想提出來,具體的事情就交給了他們。

今天岑佳華起了一個大早,因為今天是養殖場進行第一批鱘魚放養的時間,岑佳華自然是要到場看一看才行。鱘魚的人工養殖可以說關係到藍鯨島將來的美食招牌之一,岑佳華自然是要引起相當的重視。

清晨的藍鯨島還顯得很安靜,只有海浪的聲音之中伴隨著聲聲的海鳥鳴叫,更是給寂寥的海島平添了幾分清靜的感覺。現在雖然太陽已經是升起來了,但是因為海洋上飄過來的大量水汽,使得島上的溫度倒不是很高,涼絲絲的讓人感覺蠻舒服。

徐穎因為早上有點工作要完成,沒有辦法和岑佳華一起到雙子島上,岑佳華只好是獨自一個人駕駛著快艇前往雙子島了。這段航道岑佳華已經是熟的不能再熟了,幾乎每一道潛流、每一塊礁石的位置,岑佳華都已經是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裡面。

沐浴著燦爛的晨光,岑佳華一路賓士,很快就趕到了雙子島海域。遠遠的,岑佳華就看到在雙子島的二號島上人影綽綽,他大抵估算了一下,起碼有三五十人。

岑佳華一下子給愣住了,因為整個養殖場的員工大貓小貓才十個八個,即便是加上一號島上的一些服務人員,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數量啊。

等到快艇靠近的時候,岑佳華才發現,多出來的人們都是在雙子島上住宿遊玩的客人,他們想必是聽說今天要開始放養鱘魚,都跑過來看熱鬧的。

岑佳華仔細想了想,也對,普通遊客雖然是對這個鱘魚久聞大名,但是要想親眼看到活體,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鱘魚一般都是生活在一些比較偏僻的水域,就是人工飼養的也只是侷限在一定的養殖場裡面,一般民眾還真的不是經常能看到鱘魚。就是一些吃過鱘魚產品的客人,也只是見過半成品和成品的菜餚而已。

一聽說今天島上的養殖場要開放鱘魚放養的過程,遊客們自然就是坐不住了,吃過早餐之後,立即就趕到了二號島上等著看熱鬧。要知道養殖場飼養的可都是國寶級的中華鱘,這對於很多遊客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吸引力。往常的時候,養殖場都是謝絕遊客上島進行參觀,遊客們只是知道雙子島上養著中華鱘,但是卻一直無緣相見。

今天養殖場要放養鱘魚的訊息岑佳華早就讓人在藍鯨島的網站上進行了公佈了出去,這兩天前來雙子島遊玩的遊客,大多都是衝著鱘魚而來的。

岑佳華走到大塘邊上的時候,雷廣仕已經是帶著養殖場的員工做好的了放養前的一切準備,就等著岑佳華的到來。看到雷廣仕朝著自己走過來,正準備打招呼,岑佳華連忙是給他打了打手勢,讓他不用和自己見禮。

畢竟現在人多眼雜,岑佳華也不想太過引人注意,就讓雷廣仕自己主持放養儀式就好了,自己今天只是來看熱鬧的。看到岑佳華的手勢之後,雷廣仕倒也是很機靈,生生地把即將出口的話語給咽了下去,回頭開始讓員工們準備拉開閘門。

經過專業設計公司的設計,整個二號島上的大塘是修建在島上的一塊低窪地之中,確保每一次下雨的雨水都會透過雨水收集系統流進大塘裡面。大塘是採用了分級修築的方案,在不同的平面上構築了大小不一的幾個池子,用來分級飼養鱘魚。

最高處的那一個小池子,就是飼養從種魚場送過來的小魚苗,等到一定的時間之後,就會順著閘門之後的引流道放到下一級的池子裡面。如此依次下來,等到最靠近海邊的池子的時候,鱘魚就已經是幾近成熟了,可以放到大海裡面。

當然了,這些池子裡面的水質都會隨著位置的不同,養殖場的員工就會根據鱘魚的身體狀況,調整池水之中的鹽分,讓鱘魚逐漸地適應各種水質狀況。等到把鱘魚放養在海里的時候,就不會因為鹽度的巨大差異而不適應,導致鱘魚的大量死亡。

為了保證鱘魚可以在良好的水質之中生活,岑佳華可是花費了巨資,在鱘魚場修起了一個淡水循環系統,每天都用利用電動機和淨化系統,讓各個池子裡面的水保持一個微小的流動狀態。此外,一臺臺的增氧機也是為了照顧到鱘魚喜歡含氧量比較高的水質而專門設立的。

雷廣仕在種魚場的技術人員手把手的教導之下,已經是基本上掌握了鱘魚各個階段的飼養技術,帶著養殖場的員工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在照顧這些鱘魚,現在終於是到了半成功的階段。因為鱘魚放養之後,在偌大的養殖場海域之中,認為的因素就會被降低到一個比較小的程度,能不能長到數百公斤的程度,雷廣仕也是心裡沒底。

隨著閘門的把手正在被扭開,引流道之中的鐵門緩緩地升了起來,池子裡面的水就好像是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順著引流道朝著大海奔去。

水池的面積大概在四畝左右,平均的水深在三米以上,因此其中蘊含的水量是相當驚人的,雖然引流道很寬,但是要想把所有的水都排幹,還真的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完成的。

水池水流的細微變化很快就讓池子裡面的小魚察覺到,它們就還是順著水流的方向,開始湧向引流道的出口附近。這些魚苗雖然只是在養殖場生活了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但是在靈氣的作用之下,成長很快,現在已經有一尺多長了。

一身帶著尖刺猶如鎧甲一般的身體看上去就好像是從遠古時期跨越時空而來的騎士一樣,在清澈的水裡面依稀可見。聚集在引流道兩旁的遊客們,這是看到正主出現了,紛紛是拿起手中的相機,開始狂拍這些難得一見的珍貴魚種。

鱘魚不僅僅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魚類,也因為它獨特的外形和珍貴的來歷,如今已經是變成了一種新興的觀賞魚種。在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地區,華人富豪們都喜歡把鱘魚飼養在家裡的水族箱裡面,這種風氣最近幾年也是慢慢地傳進了國內。不過因為鱘魚生活需要的環境、條件和水質都要求比較高,目前鱘魚的大規模觀賞風潮還不曾真正地興起。

目前,國內鱘魚的飼養主要的方向還是在經濟價值方面,因為鱘魚全身是寶,是經濟價值最高的養殖魚種。

鱘魚肉富含高蛋白,肉質鮮嫩,歷來是國宴還有上流社會經常出現的頂級食材之一,目前在國際上的平均價格,基本上是達到了數十美元一公斤。特別是魚子醬的價格就更為驚人了,被人們譽為‘黑色黃金’,是高階西餐之中必備的主要食材之一。若是所謂的法國大餐,沒有魚子醬,那簡直就會被人們笑話的。

此外,魚皮可以制膠,而且還是一種媲美鱷魚皮的高檔皮革原料,可以製成各種手包、錢包還有皮具。就是別人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魚骨,經過特殊的加工之後,就會變成高鈣美味食品,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對防止老年骨質疏鬆、增強肌體免疫力、提高大腦活力、促進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岑佳華曾經是大略地估算過,只要是有百分之十的鱘魚苗最終能夠成熟收穫,藍鯨島方面收穫的都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因為鱘魚的個頭很大,成熟體在食物和活動領域充足的情況底下,可以長到數米的體長,數百公斤大小。

一隻三百公斤的鱘魚全身利用起來,恐怕就足以讓岑佳華笑掉大牙了,這也是岑佳華為什麼極力花下大血本,也要進行鱘魚的人工飼養的主要原因了。

至於鱘魚在養殖場海域之中的生活以及食物問題,岑佳華自然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有了陣勢靈氣這樣的作弊器,養殖場裡面各種水生動植物都相當豐富,足夠大量的鱘魚在裡面安然地生活。

隨著水位不斷的下降,引流道附近出現的鱘魚數量是越來越多,它們似乎感覺到一種即將獲得自由的味道,爭先恐後地朝著引流道的出口衝過來。別看它們從小是生活在狹小的池子裡面,但是因為食物充足再加上靈氣對它們許些的改造,身體素質相當的不錯,在水裡展現出無窮的活力。

對於在池子裡面發生的情況岑佳華並不是很關心,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鱘魚入海之後的表現。畢竟這可是關係到接下來鱘魚養殖是否成功的一個轉折點,要是鱘魚在鹹水之中無法適應,那就是糟糕了。

為了第一時間掌握其中的情況,岑佳華悄悄地坐上了栓在岸邊的小漁船,劃到引流道入海口的附近。有了神念的幫助,岑佳華可以很清晰地發現那些隨著水流衝進海里的鱘魚,也可以清楚它們入海之後的第一反應。

還好先前的一些實驗手段和預防措施還是比較有效,鱘魚們進入鹽分濃度比較大的海水之後,並沒有出現太多不良的反應。它們先是在原地楞了一會,這才慢慢地打量著這個和以前生活的環境截然不同的地方。

在感覺到這個新居似乎也沒有太多危險的狀況,這些一開始還有點摸不著頭腦的小家夥們這才緩緩地擺動尾巴,循著海底的礫石遊走了。別看這些鱘魚個頭都不小了,但是一直都是生活在狹小的池子裡面,膽子其實並不是很大,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其實還有待檢驗。

岑佳華也沒有指望著這些鱘魚都能夠存活下來,就讓養殖場這一個半自然的環境對它們記性優勝劣汰,最後留下最健康、最強壯的鱘魚。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凡事總是不能十全十美。

PS:感謝大家的支援!(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