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黃靜梨落落大方,主動和窘迫害羞的吳友亮打招呼。

吳友亮也不是那種扭捏之人,有禮貌地同黃靜梨說話。等他們一起拿完了東西,就變得熟絡了很多。

他們都沒有說明天要去正是見面的事情,但兩人心裡都想著這件事情。

吳友亮幫著黃靜梨搬東西,一起送到中文系的辦公室,才拿著自己的東西回去向老師交差。

第二天,兩人在何甜甜的介紹之下,正式見面。

吃過飯,下午回去的時候,兩人一路步行,一邊聊天,聊各以前各自的生活。

當聽到黃靜梨這麼多年不回家的原因,吳友亮心裡有一絲心疼,道:“靜梨,我這人長得不好看,但我可以保證我人品好,有上進心,以後會對你好。我會努力工作,給你好的生活。”

黃靜梨笑笑,道:“年輕的時候,或許對外面更看重一些,但我今年已經二十七了,那些就變得不重要了。只要人品好,有上進心就好。就算再苦,只要一起努力,總能過得很好的。”

“嗯,你說的對。”吳友亮咧嘴大笑,一片赤誠,“你什麼時候的車票,我送你!”

“明天下午。”黃靜梨道,“你家是高縣的,我家是溧縣的,並不是很遠。”

“嗯吶,火車票的話,估計也就兩個小時。”吳友亮說道,晚上請黃靜梨吃了晚飯,把她送到宿舍。

第二天上午他們在何甜甜家裡見面,算是正是介紹了。

下午把黃靜梨送上火車的時候,吳友亮想得很周到,買了幾個餅和雞蛋給黃靜梨帶上。

何甜甜見吳友亮,黃靜梨相處不錯,也就不管他們的事情了。

以後他們會怎麼樣,那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就在霍英傑,何甜甜準備過年的東西之時,霍家迎來了兩個客人,牛大軍,齊書記。

他們來之前,也沒有提前發電報,是根據何甜甜留下地址,直接找過來的。

當何甜甜打開門,看到外面兩個人的時候,愣住了。

“大軍哥,齊書記,你們怎麼來了?是不是奶奶出事了?”何甜甜急忙問道,首先想到了不好的事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霍英傑見見狀,趕緊上前道:“甜甜,你先別急,讓人進來,再慢慢說。”

“呵呵,三嬸沒事,是我有事過來請教你公公和英傑。”齊書記笑道,“來的時候,忘了發電報,沒打擾你們吧?”

何甜甜聽了,趕緊道:“齊書記,你這是說的什麼話,你們來,我歡迎都來不及,哪裡會打擾啊。外面冷,趕緊進屋裡。”

霍英傑帶人進屋,何甜甜趕緊去煮了薑湯,給兩人驅驅寒氣。

晚飯已經吃過了,何甜甜單獨給齊書記,牛大軍煮了熱熱的牛肉麵,吃得兩人出了一身的汗。

霍哲坤,蔣麗芳聽說齊家村來人了,趕緊穿上衣服過來。

看到是齊書記,蔣麗芳熱情招呼道:“齊大哥,你怎麼來了?提前說一聲,我也好提前去接你。”

“呵呵,沒事的,我之前算好,你們估計還沒去燕京,所以就直接過來了。你們要上班,要上學的,我們有手有腳,又識字,知道地址,問問就好了。”齊書記笑呵呵道,“就是我們突然到訪,打擾你們了。”

見齊書記這麼說,霍哲坤道:“齊大哥,你這樣說就見外了,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只要我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齊書記見霍哲坤爽利,不再拐彎抹角,如果沒事,他也不會大冷天的找罪受來南市一趟啊!

“呵呵,是遇到一些困難,也可以說是困惑。”齊書記道,“前幾天縣委的領導召集了所有村支書,私下裡商量著分田到戶。”

分田到戶?

霍哲坤笑笑,心裡有了成算。

他們是從的上面接收到檔案,但不要求一步到位,可以先找一個地方試點,所以南市這邊就找了幾個比較偏遠的村子。如果分田到戶的不適合,那麼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效果很好,然後再大面積推行,更加穩妥。

“是的,分田到戶。”齊書記吸了一口煙,“我們之前都是大集體,大家也習慣了這樣。覺得這樣做,是個人主義,是小團體主義,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分田到戶。”

“那齊大哥,你是怎麼想的?”霍哲坤問道,這齊書記能專門過來跑一趟,相比很矛盾,有自己的想法。

“大集體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問題。大部分的人還是很勤奮的,還是有一部分人偷懶,磨洋工。你要說那些人懶惰吧,但他們原來不是這樣的。我猜測是大集體幹活,讓他們意識到幹活輕重一樣,所以才會這樣。”齊書記道,“如果分田到戶了,以家庭為單位,那麼這一家不幹活,不好好種地,就沒有糧食吃。相信再懶惰的人,想到沒有糧食吃,他也會努力幹活的。”

齊書記當了這麼多年的村支書,而且是個擅長思考的村支書,他看到了很多問題。

“上面的分田到戶的出發點,就是這樣。”霍哲坤道,“長期的大集體,對生產發展不利,所以上面開始想著改革。只是改革的步子不能太大,所以才會建議各個地方找幾個試驗點。”

“霍老弟,你是當官的,對這些研究更加透徹。”齊書記道,“你就直接跟我說,分田到戶到底有沒有好處?”

這個問題,霍哲坤和兒子霍英傑討論過,兒子堅定告訴他,分田到戶,勢在必行。如此才能在土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生產關系,提高生產力。上面的智囊團,已經無數次的理論驗證,是正確的。

因此,分田到戶,註定會給農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好處。”霍哲坤說道,“上面的政策很靈活,分田到戶之後,一畝地只要上交一百十斤的糧食,剩下的全部是自己的。之前我也瞭解到,齊家村的產量很高,畝產四百斤,一家有五畝地的話,上交五百斤,還有一千五百斤。這還是一季的收穫,你們那邊是兩季,除去公糧,一家能有三千斤糧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