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肖天浩接到顧玉芬聯絡的暗號,來到舊書店後面的聯絡點。

“這是最新一期《解放日報》副刊,上面有你需要的新聞。”

顧玉芬說著便將一份報紙遞給肖天浩。

“組織同意了?”

肖天浩接過報紙,還沒來得及開啟便著急地問道。

“同意了!這是組織批准我們加印的一份副刊。你先看一下內容。”

肖天浩開啟報紙,副刊顯眼的位置有一則戰地新聞,標題是《蘇中戰事仍然吃緊、海安棄守激戰慘烈》。

新聞的篇幅雖然不長,但從新聞內容的措詞裡,也可以看得出蘇中解放區部隊戰況慘烈,傷員過多,被迫從海安縣向南部進行轉移的一些戰況。

“這報紙是真的?”

《解放日報》是延安方面的黨報,只是一份在延安解放區進行發行的報刊。除了透過一些秘密的渠道,一般百姓都無法得到這份報紙,在國統區也很少有人能覽閱到這份報紙。

因此,肖天浩對於顧玉芬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給他送來這份報紙,還是顯得有些驚訝。

“新聞稿是我親自撰寫的,當然是經過組織同意之後才能印刷的。”顧玉芬笑著解釋了一句,她又從包裡拿出一份《解放日報》遞給肖天浩,“戲要演足,單單一份副刊是不夠的,正刊我也給你準備好了。”

“顧大姐的筆力,果然不同凡響。”

肖天浩由衷地讚歎了一句。

顧玉芬撰寫的這則新聞稿松馳有度,總體的內容上既沒有打擊解放區軍民的士氣,在措詞上又在有意無意中透露出蘇中解放區傷員過多,兵源減少的資訊。

而且,從這一份報紙的內容和外觀看,與平常的《解放日報》並無兩樣。

“既然撰寫的是假的軍事新聞,你在思想上就不要有顧慮,儘量誇大一些。我們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迷惑李默庵部隊,達到打亂其軍事佈署的目的。”

顧玉芬知道肖天浩沒有書寫新聞稿的經驗,又從細節上認真地指導了一番。

…………。

保密局心理作戰科辦公室。

“大家都辛苦了!你們交過來的新聞稿件毛局長過目了,局長很滿意。明天早上,《新華日報》就可以騰空出世,與廣大市民們見面了!”匡科長宣佈時,臉上顯得很興奮。“小曼,你將第一期《新華時報》初稿拿出來,給大家過一下眼癮。”

“是!科長。”

小曼輕盈地邁著腳步,將還帶著墨味的報紙發到肖天浩幾個人桌前。

肖天浩開啟報紙一看,《新華時報》不僅在排版、定價、格式方面、就連報頭“新華時報”幾個大字的字型也與“新華日報”一模一樣。

如果不細心看的話,還真以為是山城發行的的《新華日報》。

怪不得,毛局長對匡科長這個出奇而又出巧的點子如此大力讚揚。

肖天浩開啟《新華時報》第一版,報紙的頭條上赫然刊登一則醒目的新聞:“川西驚現皚皚白骨、共匪無情屠殺百姓。”標題的一旁還配著幾張黑白照片。有幾個蓬衣垢面的老百姓站在被挖的墳墓的旁邊,面無表情地用手指著堆放在地上堆放著的皚皚白骨。

“這些如此逼真的照片,閆大記者他怎麼拍到的?”

吳衝嘖嘖稱奇。

肖天浩這時也注意到,這篇吸人眼球的新聞是《中央日報》大牌記者操刀所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照片和素材,可是我花了我不少精力才弄來的。”

匡科長有些得意地說道。

他清楚,《新華時報》第一期如果沒有爆炸性的獨家訊息,是吸引不了讀者的。

為了拿到爆炸性的新聞,他花了重金派出人員到西紅軍長征時經過的地方進行多方面的“蒐集”。將國軍追擊紅軍時,集體屠殺掩護紅軍的大批無辜百姓墳墓挖開,將一堆堆白骨放在一起,強迫幾個當地百姓進行“指認”,並拍成一組照片。

拿到照片和素材之後,匡科長又請來《中央日報》大牌記者親自操刀,顛倒是否、炮製出一篇從政治、道義上指責共黨“屠殺無辜百姓”的新聞。

“就憑這一則爆炸性的新聞,加上這一組醒目的照片,我們這一期的報紙銷路肯定大火。”

吳衝不失時機又拍了匡科長馬屁。

由於當時拍攝條件有限,報紙上的新聞很少有配置真實的圖片,大都採用成本較低的圖畫。

“這一期也出現了不少好的新聞素材,特別是肖科長提供的軍事戰況的新聞,毛局長就專門點名表揚了一下。如今國共戰況如火如荼,大家在思想上也要跟得上大的形勢。作為黨國的新聞媒體,在這個時候為前線的軍兵鼓動士氣是很有必要的。”

匡科長笑著看肖天浩一眼,然後開啟報紙,指著頭號新聞下面的一則新聞說道。

肖天浩這時注意到,自己所寫的新聞內容沒有什麼改動,只是標題變成了“國軍士氣如虹、共匪丟盔棄甲。”

“還是匡科長改過的標題有氣勢,一看就令人解氣、振奮!”

肖天浩謙虛地應道。

只要這一則新聞的內容不變,潛在的資訊能干擾到李默庵部的軍事佈置,就算達到了自己這一次的的目的。至於,新聞的標題如何改動,肖天浩並不關心。

“肖科長,你剛到心理作戰科,可能對報紙行業不是很熟悉。現在國內的報社如雨後春筍,競爭很是激烈。市面的報攤上,經常是十幾種類別的報紙堆放在一起。市民在買報紙時,第一眼就是掃視一下新聞的標題。如果你寫的標題不夠吸引人,可能他就沒有興趣去看第二眼了。”

匡科長對肖天浩的態度很是滿意,她說著又從抽屜裡拿出一份舊報紙。

“你們看一看這個標題。”

小曼接過報紙大聲念了出來:““何高官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

剛一唸完,小曼就忍不住“撲噗”地一聲笑了出來。

她知道“何高官”就是何應欽。可沒想到這一則新聞如此幽默風趣,連國罵都用上了。

原來,何應欽任湖南省代高官的時候,每一年都要在清明節時去嶽麓山掃墓。根據官方的要求,當地的報紙必須及時配發新聞,指令的標題是《何高官昨日去嶽麓山掃其母之墓》。

可沒料到的是,某一報社卻把標題改為《何高官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雖然字數、題意與原標題並無二樣,而且顯得更加通俗易懂。

但問題是,“他媽的”三個字在當時是一句國罵。

這一語雙關的妙題也是讓何應欽啼笑皆非,但也是無可奈何。畢竟,這標題巧妙了!內容又符合官方的要求。

何高官他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教育長,向來又標榜自己崇尚三民主義。既然對報社這種做法有些想法,但對於報社吸引眼球的新聞是不會干涉的。

當然,讀報的讀者自然是忍俊不禁、議論紛紛。報紙的知名度和銷量也噌著熱度上去了。

匡科長一邊在強調新聞標題的重要性,肖天浩也一邊在點頭稱道。

可是,肖天浩這時的心思卻在這一則頭號新聞上。

他沒想到,在自己想透過假新聞達到打亂國軍的軍事佈署之時,匡科長他也不甘落後,炮製出吸人眼球的假新聞來汙衊共黨,從道義上攻擊延安方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