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蔣計劃進攻蘇中的時間還要早一些,只不過作戰計劃被我方情報人員獲悉之後,最終才被迫推遲進攻時間。”

顧玉芬談起我方特工人員出色的情報工作時,臉上也露出自豪的神色。

原來,李默庵經過周密的準備之後,於7月9日在常州司令部又召開作戰會議,調整了一些部署,並把發起攻擊的時間確定在7月1日。同時,下發了油印的作戰計劃。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7月1日蔣委員長親自打來電話,要其暫停進攻。

蔣的決定很突然,雖然李默庵不知何故,但也只能立即通知了部隊,推遲進攻時間。

事後,李默庵才瞭解清楚,原來是自己的部隊的作戰計劃洩密了。

7月11日,李默庵部的油印作戰計劃,不知何故,被擺到了調解國共和談的美國特使馬歇爾先生的辦公桌上。更有意思的是,比馬歇爾早一天,7月10日,也就是李默庵召開作戰會議的第二天,華中解放軍便獲得了同樣的情報。

“延安方面安排的特略特工太出色了!肖天浩也由衷地讚歎了一句。可一想到當前的局勢,肖天浩又擔憂地問了一句:蘇中戰役現在戰況如何?”

從苟林提供的軍事情報,肖天浩瞭解到,李默庵指揮5個整編師共15個旅約1萬人進攻蘇中解放區,而蘇中解放區目前只有19個團萬餘人的兵力。

雙方不僅在兵力上存在四比一的巨大差距,而且武器裝備上蘇中解放區部隊更是不如美制裝備的李默庵部。

“由於華中野戰軍獲悉了國民黨軍將進攻的時間改為7月15日之後,決定先發制人,於7月1日突然向守備較薄弱的宣家堡、泰興國民黨軍整編第8師兩個團發起攻擊,以00餘人傷亡的代價,共殲敵000餘人,取得了初戰勝利。”

顧玉芬參與《新華日報》的編輯工作,比較關心各解放區前沿的戰況,因此對蘇中戰役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

“那組織對我有什麼安排嗎?”

聽到蘇中戰役取得首勝,肖天浩也是一時熱血沸騰。

畢竟,四平、中原戰役雖然是延安方面戰略上的一種轉移。但是,解放區部隊一下子失去苦心經營多年的大片解放區,還是讓不少身處國統區的地下黨對革命的前景感到擔憂。

而蘇中解放區部隊以少勝多,以強勝弱的勝利。無疑讓解放軍在防禦階段增強了取得勝利的信心,讓肖天浩在精神上不由振奮起來,似乎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暫時還沒有。蘇中解放區的情報保密工作做得很出色。目前敵方還摸到清我方的軍事佈署,你既然在心理作戰科工作,平時多留意軍事方面的新聞動態就行。”

顧玉芬瞭解到肖天浩渴望接受任務的心情,但為了長期作戰的準備,還是安排其蟄伏還主。

其實,蘇中解放區這一次取得首戰的勝利,除了我方戰略特工情報起一定作用之外,還與蘇中解放區老百姓的革命基礎踏實關係很大。

李默庵為了瞭解到蘇中解放區的軍情,特地從交警總隊中抽調一些特務人員,採取便衣打扮想潛入解放區瞭解情報。但由於當地人民革命基礎好,警惕性很高。特務們最終要麼是被識破,要麼是無功而返。

“這是我無意中得到的李默庵部一些軍事資料,不知道有沒有用?”

肖天浩想到從苟林處抄來的資料,便拿出來給顧玉芬。

顧玉芬揣摩了一下,饒有興趣地說:“你從那裡得來的情報?李默庵接任第一綏靖司令官才一段時間。這此情報對於蘇中解放區部隊瞭解李默庵部的內部結構還是很有用處的。”

肖天浩淡淡一笑,便將自己與苟林巧遇之事說了一遍。

“哦!小苟這個學生倒是個情報奇才。你要好好掌握!”

顧玉芬沒想到,肖天浩這個情報來自一個熱愛軍事的學生手裡,也是嘖嘖稱奇。

“這是第一手的材料,我還沒有時間經過分析。我們還是分析清楚確認情報真實之後再使用。”

肖天浩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自己提供的情報如果是真實的,那對解放區當然有所幫助;如果情報有誤,那有可能會造成耽誤戰機。

因些,對於高階特工來說,獲取情報和分析情報是兩者不可缺少的本領。

顧玉芬點了點頭,站起身與肖天浩握手言別。

…………。

保密局心理作戰辦公室。

肖天浩正拿著一張《中央日報》正在瀏覽,眉頭微微蹙起。

《中央日報》新聞快報版顯目的位置刊登了一則“國軍勢如破竹,共匪丟盔棄甲”的新聞。內容是:“7月1日至8月日止,經過宣泰戰鬥、皋南戰鬥、海安三大戰役,國軍英勇奮戰,共軍節節敗退。宣泰、皋南、海安已順利回到國民政府懷抱中。”

“首戰我軍不是殲敵000餘人,取得勝利了嗎?難道這是國軍報喜不報憂?”

肖天浩正在沉思時,匡科長一臉笑容走了進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新報刊名經毛局長審批下來了,你們知道報刊名是什麼嗎?”

匡科長坐下來,故作神秘地問了一句。

大家竊竊私語,還是猜不出來。匡科長這才將手裡的這張報紙樣本拿了出來。

大家很好奇,一下子就圍了過來。

“《新華日報》?怎麼弄了一個與共黨一樣的報刊名?”

吳衝扶了扶眼鏡,一臉的懵逼。

他想不明白匡科長為什麼起了一個跟共黨報社一樣的報刊名。

“到底還是老眼昏花了。你看清楚一點,我們的報紙是《新華時報》,不是《新華日報》。”

大家鬨堂大笑,這時的匡科長對吳衝這種表情還是很滿意。

因為,她起這樣的報刊名,要的就是以假亂真、瞞天過海的效果。

之前,心理作戰科辦了幾個通訊社,結果沒有什麼效果。毛局長對於匡科長提出辦新報刊沒有什麼興趣,因此經費一直拖著批不下來。

後來,匡科長想了一個奇巧的辦法,那就是創辦一份與《新華日報》相似的報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僅在報刊名上與《新華日報》只有一字之差,而且印刷、版式、定價及發行方式與《新華日報》一模一樣。買報的人稍一不注意就當作《新華日報》來買了,而且,在山城設一個分社與《新華日報》進行競爭。

毛局長見到這個創意很是奇巧,便爽快地批下了申請和經費。

“我已經請來了新聞界有名編輯和漫畫家進行撰稿作畫,三天後我們的新報紙就橫空出世了。我給你們半個月的時間也要到了,你們將所有的稿件集中在小曼那裡,交給我審閱,爭取旗開得勝!”

匡科長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

匡科長離開之後,小曼用筆從後面捅了捅肖天浩的後背。

“喂,稿件準備好了沒有?”

小曼注意到肖天浩整天不在辦公室,一回到辦公室就悠閒地看報紙,心裡正在嘀咕著。

“放心,這兩天馬上就交給你。”

肖天浩一副悠閒的樣子,輕鬆地笑了笑。

其實,這時的肖天浩內心卻在暗暗思索著。

國民黨《中央日報》上的這一則對事實過於誇大的軍事快報,以及匡科長一字之差的創意,讓他得到了一定的啟示。

那就是混淆視聽、以假亂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