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南寧號,廣州號對付蒙大拿號的戰鬥時戰場上,就數南昌號,南京號聯手絞殺新罕布什爾號的戰鬥最為重要了。deo325

在新罕布什爾號衝出港灣的時候,南昌號與南京號上的艦長就現,這艘戰列艦出了故障,而且都判斷出是舵機有問題,轉向靈活性受到了影響,而這必然會對其戰鬥性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比如使戰列艦在規避炮彈的時候顯得更加笨拙,從而被更多的炮彈擊中。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南昌號與南京號能夠迅擊敗新罕布什爾號的話,那麼戰場上的局面就將對第三特混艦隊更為有利。也正是如此,絞殺新罕布什爾號的戰鬥才變得極為關鍵。

因為舵機出了問題,加上轉向的時間最晚,直到六點五十二分,新罕布什爾才完成轉向,而此時戰艦上後面的兩座炮塔投入戰鬥的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在前面的十幾分鍾裡,兩艘兇悍的戰列艦已經讓新罕布什爾號上的官兵徹底的絕望了。

在跟隨緬因號轉向之前,新罕布什爾號已經向南航行了近2ooo碼,同時因為轉向角度太慢,就.u己方火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拉開距離是自保的主要辦法,近距離的猛烈炮戰對主炮數量少的一方是極為不利的。新罕布什爾號的艦長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明白歸明白,他卻無法改變當時的實際情況。這一點,最終要了新罕布什爾號的小命,也讓這艘戰列艦成為了後面殺出來的三艘戰列艦中揮最差,最沒有價值地一艘。

從六點四十一分開始,雙方的交戰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不到5ooo。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5ooo碼大概相當c的距離,而55倍徑4oo米主炮身管的長度是22米沒有計算炮膛等部件的長度。也就是說,這個距離大概只相當於2o5身管的長度,而4oo米主炮的精度在2毫弧度以下,也就是說,45oo米的距離上其他影響到炮擊精度的因素都考慮進去,誤差半徑也不會過15。蒙大拿級戰列艦地正面水線寬度是37米。也就是說,戰列艦上的炮手只需要瞄準新罕布什爾號水線的中央位置,就可以讓炮彈命中目標

在新罕布什爾號還以艦朝著兩艘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時候。兩艘戰艦上的炮手設定的瞄準點不是戰艦水線的中點,而是戰艦司令艦橋的中點。雖然瞄準線稍微高了一點,但是將炮彈飛行時彈道降低地高度計算進去的話,基本上就能保證炮彈落到戰艦上了。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這也是當時瞄準目標的一種簡易辦法。

也正是從六點四十一分開始,新罕布什爾號經歷了其生命最後關頭最為悲慘的十分鐘時間。在這十分鐘內,南昌號與南京號將其火力猛烈的特點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其相對薄弱的防護能力並沒有受到考驗。這也算是最為幸運的吧。

新罕布什爾號先被摧毀的就是艦橋前面的b炮塔。炮手們很快就現,在瞄準艦橋的情況下,炮彈基本上都會命中b炮塔,結果在b炮塔被摧毀之間,兩艘戰列艦上地18門主炮一共瞄準艦橋打射,先後有2o多炮彈命中了這座炮塔。實際上,打中b炮塔的第四穿甲彈就已經使這座炮塔喪失了戰鬥力。這枚穿甲彈擊穿了炮塔的正面裝甲,雖然沒有爆炸,但是已經讓炮塔內部裝置嚴重損毀,根本就無法繼續使用了。也正因為這炮彈沒有爆炸。結果又有十幾炮彈6續砸了下來。到b炮塔被炸上天的時候,兩艘戰列艦>:標。

這三輪炮擊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在5ooo的距離上,蒙大拿級戰列艦上裝甲最厚實地部位也擋不住26式穿甲彈的直射,26式穿甲彈在5ooo的距離上,可以打穿傾斜角達到了4o,厚度過了5oo米的美軍標準裝甲鋼板,而這基本上相當於垂直方向上近7oo米厚的裝甲了。可問題是,除了極為特殊的情況外,新省會級絕不會跟任何一艘敵人地戰列艦在這麼近的距離上戰鬥。至於26式穿甲彈能不能在遠距離交戰中打查蒙大拿級的兩層水平裝甲。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得到實戰證明的。

摧毀了敵艦地b炮塔之後,南昌號上的炮手選擇了一種相對簡單地辦法,那就是將瞄準點下壓大概5,這樣的話。就可以擊中b炮塔前面的a炮塔。做了一個相反的選擇,那就是把瞄準點鎖定在艦橋上部的桅杆中間。這樣炮彈就能打中艦橋了。從這裡開始,兩艘戰列艦就各自挑選了打擊位置。

新罕布什爾號的a炮塔並不比b炮塔幸運多少。當時,b炮塔只打出了兩排炮彈就被摧毀了,而a炮塔也僅僅只打出了四排炮彈,就被南昌號上打來的穿甲彈給擊毀。當時,第三枚命中了a炮塔正面的穿甲彈就擊穿了裝甲,而且在炮塔內部爆炸。炮塔的頂部裝甲被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給衝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因為炮塔與彈藥庫之間有自動關閉的裝甲滑門的話,那麼下方的彈藥庫也將被引爆。在看到了敵艦a炮塔也完蛋了之後,南昌號上的炮手就沒有再浪費彈藥,重新選擇了瞄準點。

南京號的表現差不到哪裡去。前面兩輪炮擊因為瞄準點過高,炮彈都擦著艦橋的頂部飛了過去,沒有構成威脅,了望員很快就校正了炮手的誤差,蒙大拿級的艦橋要比依阿華級低矮一些,瞄準點下壓。在打出的第三炮彈中,就有兩枚穿甲彈

命中了艦橋的正面。這兩枚穿甲彈足夠摧毀整個艦i在內的幾十名官兵全部傷亡。新罕布什爾號也因此失去了統一指揮。

打到這個時候,新罕布什爾號的側面已經暴露在了兩艘新省會的炮口下。此時兩艘戰列艦上的炮手已經有了充足的信心,戰列艦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是最厚的,穿甲彈既然能夠擊穿炮塔的正面裝甲,那就肯定能夠擊穿其他所有部位的裝甲。也正是如此,當時兩艘新省會在將炮口轉移到了敵艦的側面時,瞄準點都壓得相當低,主炮的炮手並沒有想到要先摧毀敵艦側面的副炮,而是準備直接打擊敵艦的艦體

在遠距離炮戰中,炮彈經常能夠擊中敵艦的水下部位,可是在近距離炮戰中,炮彈很難擊中敵艦的水下部位,主要原因是,近距離炮戰時,炮彈的彈道很平直,入射角度也不會太大,當炮彈落在水面上的時候,因為水與空氣的密度不一樣,炮彈很容易被彈起來。這與圓桶炸彈在水面上彈跳的原理是一樣的。因此,在近距離炮戰中,交戰雙方是很少直接打擊敵艦的水線附近的部位的,當然,在摧毀了敵艦的主炮,而且暫時找不到其他更有價值的目標前,壓低瞄準點,嘗試著打擊敵艦水線附近的艦體也不是不可以的。deo325

在5ooo碼的距離上,26穿甲彈對蒙大拿級側面垂直裝甲的穿透率不會低於五成,只是炮彈的引信問題還是會嚴重的影響到炮擊的效果。從六點四十五分,到六點五十分,南昌號與南寧號一共打出了158炮彈,其中有至少11o炮彈命中了新罕布什爾號的右舷,大概有一半的炮彈打在了水線附近。就算這些炮彈都不爆炸,也在新罕布什爾號地艦體上開了幾十個巨大的窟窿。而每一個窟窿都能導致一個到幾個艙室進水,當幾十個艙室都進水之後,這艘戰列艦也基本上完蛋了。當然,絕不是所有擊中的穿甲彈都沒有爆炸,那麼這艘戰列艦就更加無藥可救了。

到六點五十分的時候,新罕布什爾號右舷方向上已經有過一半的艙室被擊毀,進水量過了25oo噸..入。當時,連線著附近艙室的十幾個水密門都被爆炸的衝擊波破壞,失去了作用。最終肯定會導致戰艦上大部分艙室進水。蒙大拿級在空載的情況下,所能夠承受的最大進水量有35ooo噸左右,可是實際最多就只能承受2oooo左右地進水量,再多,戰艦就會沉沒。另外,其單側進水量不能過12ooo,不然戰艦就有翻覆的危險。當時,新罕布什爾號右側艙室被擊毀一半之後。至少可以湧入15ooo的海水,也就是說,如果無法迅抽出湧入艦體的海水的話,這艘戰艦肯定會沉沒。而當時新罕布什爾號是不可能抽出艦體內的海水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猛烈的炮擊不但破壞了戰艦上地艙室,還炸斷了戰艦內部的很多電纜,其中位於戰艦右側的一座主電力艙已經被淹沒了,只有依靠戰艦左側的另外一座主電力艙為抽水機提供電力,而這無法滿足所有抽水機同時工作時的電力需求。另外,因為進水艙室都在水線附近,導致下面的艙室被堵死。如果裡面的官兵開啟水密門逃生的話,必然會使更多的海水湧入。只要海水灌入了鍋爐艙與輪機艙,就算戰艦上的電機都在工作,也不可能讓戰艦避免沉沒。

也正因為戰艦上地電機都轉為為抽水機提供電力,同時。尾部兩座炮塔彈藥庫上方的艙室也已經進水,連線彈藥艙的電纜被炸斷,導致彈藥艙供電中斷,而僅靠人力是不可能將重量過一噸的炮彈送到炮塔內的,炮塔也只能依靠輔助電機來驅動炮塔旋轉,結果這兩座炮塔在沒有挨一炮彈地情況就失去了戰鬥力。

到此時。新罕布什爾號已經完蛋了,就算南昌號與南京號在這個時候停止炮擊,這艘戰列艦也會沉到海底去。不過,兩艘戰列艦都沒有停下來,又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打出了1oo炮彈。直到六點五十六分。新罕布什爾號已經嚴重右傾,同時戰艦的桅杆上升起了白旗。艦長下達了棄艦命令,官兵們爭先搶後的衝上甲板,開始逃命的時候,兩艘戰列艦才停止了炮擊。

到此時,新罕布什爾號已經挨了足足2oo炮彈,其中擊穿裝甲,並且爆炸的有5o多枚。七點十八分,在海面上掙扎了二十多分鍾地新罕布什爾號在右傾達到極限的情況下翻覆,接著肚皮朝上的開始下沉。因為該海域的水深不到4o米,結果,在新罕布什爾號的桅杆已經插入了海底淤泥中地時候,戰艦的肚皮還有一部分露在海面上呢。

後來,唐帝國海軍組織力量把這艘戰列艦打撈了起來,並且就近對起進行了簡單地修復,在恢復了部分動力之後,取消了戰艦上的炮塔,以及其他不必要的裝置,然後換上了上百門唐帝國海軍的火炮,成為了一艘強悍的火力支援艦,並且在戰爭結束前,參加了兩場意義不算很大的戰鬥,這也是新罕布什爾號參加的最後兩次戰鬥,當時,恐怕建造這艘戰艦的美國人並沒有想到會生這樣的事情吧。在戰爭結束後,新罕布什爾號被拖到了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這是該艦最後的歸屬,在唐帝國的第一次氫彈試驗中,該艦隨同其他數十艘唐帝國海軍退役的,或者是從敵國繳獲的戰艦一起在核爆炸的巨大閃光下緩緩沉入了大海,這也是那次試驗中排水量最大的一艘戰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