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了對手之後,雙方都意識到戰鬥無法避免,與航母之間的決戰不一樣,戰列艦之間的炮戰勝負關鍵不在誰先動攻擊,而在於誰先搶到有利的位置,而一個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交戰原則就是,繞到敵人航線的前方,展開佇列,讓所有的戰艦都能夠將炮火集中在某一個方向上,這樣就能夠集中火力打擊敵人,同時讓敵人無法集中力量還擊。

常薦新與薩摩維爾都明白這個道理,而且都要爭取搶到有利的位置。對常薦新來講,他必須要擋在英國本土艦隊與撲茨茅斯港之間,讓薩摩維爾進不了撲茨茅斯港。對薩摩維爾來說,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突破第三特混艦隊的攔截,進入撲茨茅斯港,另外一個就是與第三特混艦隊決戰,擊敗第三特混艦隊,進入撲茨茅斯港,另外一個就是與第三特混艦隊決戰,擊敗第三特混艦隊。可不管做出哪種選擇,薩摩維爾都必須要先透過第三特混艦隊這一關,因此,對薩摩維爾來說,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與第三特混艦隊戰鬥,而且最好是能夠擊敗第三特混艦隊。

在雙方的第一回合交手中,薩摩維爾就吃了個啞巴虧。當他得知伯明翰號巡洋艦被擊沉之後,就知道,第三特混艦隊是有備而來,而他的判斷一直都是錯誤的。很快,雙方戰艦的第一項效能,即度方面的較量結果就出來了。當第三特混艦隊開始加的時候,薩摩維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手繞到他的前方去。在他指揮的戰列艦中,只有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度在24節以上,另外三艘戰列艦的度都只有21節左右。也就是說,薩摩維爾要麼就拋下那三艘戰列艦強行突圍,要麼就帶著那三艘戰列艦,更第三特混艦隊決戰。

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選擇。雖然薩摩維爾沒有參加太平洋上地戰鬥,可他卻知道。在珊瑚海大海戰中,金凱德就是犯了一個低階錯誤,將他的戰列艦分成了兩個編隊,結果讓第三特混艦隊抓住了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度殲滅掉了數量較少的一支編隊,然後再集中力量打敗了另外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時候分兵打敗了另外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也就是說,如果在這個時候分兵而行的話,那就給了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另外,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也不是五艘新省會級的對手。真打起來,第三特混艦隊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先幹掉度快的五艘戰列艦,然後再去對付另外三艘。

考慮到這種可能性之後,薩摩維爾就沒選擇的餘地了。他只能集中力量與第三特混艦隊決戰,爭取在天亮前擊敗第三特混艦隊,趕在唐帝國其他艦隊的轟炸機到達之前進入撲茨茅斯港。可問題是,英國艦隊在度上仍然有著巨大的劣勢,強行突圍已經不可能了,又無法在度上獲得優勢,要想擊敗對手的話,那就只能集中力量,儘快形成戰列線。與敵人決戰。

兩點十五分,薩摩維爾下達了轉向的命令,艦隊由向西北航行轉為向西南航行,並且重新調整了艦隊的排列順序,按照其先後順序,分別為:伊麗莎白女王號,厭戰號,巴勒姆號,勇士號。黃金海岸號,鐵公爵號,羅德尼號,以及納爾遜號。從這一編排順序上來看,薩摩維爾也做了兩艘準備。如果最終打不過對手的話,還可以讓前面的三艘戰列艦先行撤退,做出棄車保帥的選擇。另外,兩艘火力最強大的納爾遜級被排在了後面。也主要是用來集中火力先幹掉對手的一兩艘戰列艦,這樣兵力優勢就將更加明顯。打起來也就更加順手了。

除了讓戰列艦迅形成戰列線之外,薩摩維爾還將巡洋艦編隊放在了戰列艦編隊的左翼方向,也就是東南方向上,已經做好了魚雷攻擊的驅逐艦編隊則放在了戰列艦編隊的前面。此時,第三特混艦隊已經形成了標準的戰列線,並且隨後就跟隨英國本土艦隊轉向西南,先機已經被對手掌握了,薩摩維爾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要先讓驅逐艦衝鋒,打亂對手的戰列線,然後趁機擺好佇列,這樣一來,他就有足夠的時間讓八艘戰列艦全部集中火力打擊對手了

對面,常薦新也不是吃素的,當南寧號的雷達探測到英國艦隊內的異動時,他立即就判斷出,薩摩維爾要與他拼命了。ap.bsp;英國的驅逐艦正在朝我們靠近。作戰參謀已經頂替了航海參謀,成為了常薦新的第一副手,現在英國的戰列艦還沒有完成轉向與編隊,薩摩維爾肯定會先讓驅逐艦動魚雷攻擊,迫使我們轉向,或者是離開戰列線,這樣他才有機會讓自己的戰艦轉入戰鬥狀態。

常薦新冷笑了一下。這點很明白,薩摩維爾沒有別的選擇,那麼就先拿他們的驅逐艦開刀吧,讓巡洋艦編隊壓上去,驅逐艦編隊留在後方,在英國的驅逐艦動衝擊的時候,也讓我們的驅逐艦去騷擾一下薩摩維爾,讓他沒辦法迅轉入戰鬥佇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戰鬥先在雙方的輔助戰艦之間展開,當時,雙方的戰列艦之間還有大概14到16海里地距離,雖然這已經在戰列艦主炮的射程範圍之內了,可炮擊地精度很值得懷疑,雙方都沒有急著交手,而是紛紛派出了輔助戰艦,這也算得上是大戰前的熱身吧。

先開火的是由無定河號,洛河號,理塘河號,以及南盤江號四艘巡洋艦組成的第1巡洋艦編隊。這四艘巡洋艦都是江河級巡洋艦,其中前兩艘屬於第二批次,後兩艘屬於第三批次。現在,這四艘巡洋艦上安裝的都是三聯裝2oo毫米口徑主炮炮塔,要比以往採用的雙聯裝24o毫米口徑主炮炮塔的火力密度提高了一半。這也算是帝國海軍尊重事實的一種改進吧。在巡洋艦之間的海戰中,2oo毫米口徑的穿甲彈足以對付所有的巡洋艦類目標了,而24o毫米口徑的穿甲彈也只能打穿巡洋艦的主裝甲,而無法威脅到戰列艦。因此,24o毫米的火炮在實戰中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反而因為更笨重,炮擊度降低了不少。另外,江河級上不可能安裝三聯裝炮塔,火力密度也降低了不少。因此,在前兩批江河級巡洋艦返回船廠進行大修的時候,都換上了三聯裝第三批開始,就直接採用了這種新的炮塔,放棄了華而不實的24o毫米主炮。

五分鐘後,由立冬號,立秋號,處暑號,白露號,秋分號,以及驚蟄號六艘節氣級巡洋艦組成的第2巡洋艦隊編隊也投入了戰鬥。在火力方面,節氣級與江河級的主炮數量是一樣的,只是型號稍有不同而己,其火力密度基本上一樣。比起江河級,節氣級差的是防護能力,以及防空能力。而在夜間炮戰中,面對英國海軍的6英寸口徑的艦炮,不管是江河級,還是節氣級,都難以擋住在5ooo碼外打來的6英寸穿甲彈。因此,這六艘巡洋艦的戰鬥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十艘巡洋艦在戰列艦編隊的左舷,也就是西南方向上組成了兩道防線。與戰列艦一樣,這些巡洋艦上都配備了雙座標炮瞄雷達,能夠為火炮提供精準的炮擊引數。更關鍵的是,巡洋艦,驅逐艦這類輔助戰艦的炮戰一般都生在1萬碼之內,而在這個距離之內,雷達的探測精度是相當高的,再配上炮擊度快得多的2oo毫米主炮,以及12o毫米副炮,其火力密度就要比戰列艦的炮戰高得多了。所有的英國驅逐艦都不可能擋住2oo毫米穿甲彈的直接打擊,在5ooo碼地距離之內。就連12o毫米口徑副炮射的穿甲彈都可以輕易地擊穿驅逐艦上那層薄薄的裝甲

當巡洋艦上的主炮炮口冒出閃光的時候,戰鬥就正式開始了。總共十四艘英國驅逐艦分成了兩個編隊。其中八艘直奔第三特混艦隊戰列艦航線的前方,另外六艘則從後方進入,準備從兩個方向上同時向戰列艦動魚雷攻擊。英國人也很快就嘗到了巡洋艦那種高密度炮擊的滋味,在第五輪齊射的時候,也就是大概兩點三十八分,理塘河打出的炮彈先命中了一艘英國驅逐艦。這炮彈大概是打在了驅逐艦的中部,引爆了儲備在這裡地燃料與小口徑彈藥,驅逐艦上立即燃起了大火,照亮了周圍的另外兩艘驅逐艦。隨即,對面的巡洋艦先集中炮火打擊了這三艘暴露在火光下的驅逐艦。到兩點四十四分的時候,從艦隊後方進入的六艘英國驅逐艦中已經有三艘被打成了殘廢,最先被炮彈打中的那艘已經從海面上消失了而此時。英國的驅逐艦距離常薦新的南寧號還有大概12海里呢,而英國海軍使用的重型魚雷的射程興地過5海里,也就是說,對這些冒死突擊的英國驅逐艦而言,它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呢

戰鬥打得最激烈的還是第2巡洋艦編隊那邊,六艘節氣級面對八艘英國地驅逐艦。戰鬥從16ooo碼左右開始,一直打到12ooo碼的時候,英國驅逐艦躲過了所有打來的炮彈,其指揮官巧妙的利用了巡洋艦齊射之間的間隙時間轉向。讓六艘節氣級上的炮手無法借用上一次炮擊的結果進行校準。可運氣仍然對英國人很不利,就在12ooo碼左右的時候,秋分號與驚蟄號打出的炮彈幾乎同時命中了同一艘驅逐艦。可這也僅僅只是運氣,在接下來地幾輪炮擊中,英國驅逐艦仍然在有驚無險的逼近巡洋艦組成的防線,同時也在逼近巡洋艦後方的那五艘龐大的戰列艦。

到1oooo碼左右的時候,節氣級的重炮威力開始揮了出來。在這個距離上,桅杆頂端的了望員已經大概能夠看到英國驅逐艦地影子了,雖然仍然無法由了望員來引導炮擊。但是了望員可以判斷出炮彈的大概落點,從而讓炮手藉此修正炮擊引數。對英國地驅逐艦來說,1oooo碼絕對算得上是一條生死線,在這個距離上,2oo毫米重炮的炮擊精度是相當高的,而且其一分鐘六的炮擊度也非常驚人。可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呢。

在1oooo碼到8ooo碼這短短的2ooo碼距離內,又有一艘英國驅逐艦被炮彈集中,被迫撤出了戰鬥。從8ooo碼開始。巡洋艦上的12o毫米副炮就能派上用場了。帝國海軍已經全部取消掉了巡洋艦上的155毫米副炮,用的全是12o毫米高平兩用炮。相對而言。12o毫米高平兩用炮射的穿甲彈比155毫米副炮的炮彈威力小得多,可其炮擊度卻是155毫米副炮的四倍本來12o毫米高平兩用炮的主要用途就是對空作戰,也就非常重視炮擊度,其每分鐘二十的射度被形象的稱為重型機關炮。這就足以說明12o毫米高平兩用在近距離海戰中的作用了。

在8ooo碼的距離上,12o毫米穿甲彈的威脅還不是很大,最多就是在驅逐艦的身上開幾個窟窿而己。可到了5ooo碼的時候,12o毫米穿甲彈已經足以穿透英國海軍驅逐艦上的主裝甲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只要被打中,那驅逐艦就沒有好日子過,而12o毫米高平兩用炮以往是用來對付更快,更小的轟炸機的。要對付大得多,且慢得多的驅逐艦,自然就是易如反掌了。

當巡洋艦上的副炮也怒吼起來的時候,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至此,英國驅逐艦上的官兵才現,他們的行動根本就無法威脅到那些巡洋艦後方的戰列艦,這只是送死,是在主動向敵人的炮口上送。而英國人引以為傲的炮戰能力,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好自得驕傲與自豪的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