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門口一人大步流星的進來,小萱萱開心的跑了上去,被對方一把抱了起來。

“七姥爺,你怎麼來了?”

來者正是漢王李元昌,他捏了捏萱萱的鼻子寵溺道:“你跟你爹一起砸了我的玩具店,你說我為什麼來了?”

小姑娘皺著眉頭傲嬌道:“那可不怨我們,是你做的那些玩具都太爛了,根本拿不出手。”

“你這丫頭,如果按照你的眼光的話,我還怎麼掙錢呢?回頭再跟你算賬。”

李元昌說著走到了杜少清身邊,有些無語道:“怎麼這麼低調的帶孩子出來玩?也不叫上我一起,正在閒在家裡人都生鏽了。”

杜少清哈哈笑道:“你出門都是前呼後擁的,帶上你的話就不是逛街了,那純粹是出來掃街擾民的。”

這話讓跟著的一群嚮導嗤之以鼻,心說你父女二人今天的表現難道就不是掃街嗎?就差買下整個西市了。

西市守門那官員不滿的對李元昌問道:“你是何人?西市門口大放厥詞,前來搗亂的嗎?”

李元昌冷冷的瞪了對方一眼,隨手拿出一個令牌扔過去,“本王李元昌。”

什麼???漢王李元昌?

眾人一片驚呼,這位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當年的長安城一霸,後來棄惡從善專門為老百姓喊冤,沒想到今日見到本人了。

杜少清問道:“那個玩具店怎麼回事?”

李元昌苦笑道:“還說呢,你們父女砸了我的招牌一笑而過,讓我跟在後面好找,我都在西市轉了整整一圈,愣是沒尋到,只好在門口等你們。

這不是閒著也是閒著,就讓下人做點小買賣賺點小錢,誰成想怎麼又被你砸了?這次真的沒有礙著商會生意吧。”

被李元昌這麼一問,杜少清也有些尷尬,好像也是,上一次他仿製商會的精美傢俱,被武照狠狠的辦了一回,這次仿製玩具又被自己砸了招牌,確實有些點背。

“咳咳,其實,我們也是砸了之後才知道是你開的店。”

李元昌:……

“本來一場誤會的,後來萱萱熱心,說是你仿製的東西太粗糙,生怕小朋友買去因為玩具受傷,所以非讓我盤下你的鋪子開一間好的。”杜少清解釋道。

“你答應了?”

“可不是嘛,而且還答應她價格不變,賠錢出售。”

李元昌差點吐血,對杜少清直接翹起了大拇指,“見過寵孩子的,沒見過你這麼寵的,實在是福氣。

可是能不能換一家整啊,為什麼每次都砸我的生意?”

小萱萱咯咯笑道:“那只能說七姥爺你運氣不好咯。”

杜少清不好意思道:“其實今天決定買下的鋪子不止你一家的,總共十來家呢,都是萱萱點名要買的。”

李元昌呆立當場,“咱們商會這是要收購西市嗎?”

小萱萱鼓著掌大喊道:“好呀好呀,剛剛我就說要把西市全都買下來的。”

杜少清按住女兒訓斥道:“別搗亂,帶你出來玩的,是讓你這麼胡鬧的嗎?”

幾人的對話聽得那西市官員一愣一愣的,“漢王殿下,冒昧的打聽一句,這位貴人和小姐是?”

李元昌沒好氣道:“瞎了你們的眼,連杜駙馬跟萱陽小公主都不認得?”

撲通撲通……一陣跌倒聲在四周響起。

不是那官員,而是給杜少清和小萱萱提東西的嚮導們嚇得坐在了地上,原來服務了一天的大爺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杜駙馬?

杜少清呵呵一笑:“行了行了,別耍排場了,人家正當值呢,盡忠職守並無差錯,咱們快些走吧,天快黑了。”

在官員和士兵愣愣的注視下,一行人快速離開了西市,回到了杜家。

杜少清讓人接過採買的東西,親自送一群嚮導離去。

“諸位,今日陪著小女玩鬧一天,辛苦了,那些找零的銅錢就作賞錢送你們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如果日後有什麼小病小災的,到醫館尋我,免費給你們瞧病。”

眾人千恩萬謝的告辭而去,有一人喃喃自語道:“大哥,不對呀,神醫的醫館本來就是瞧病不收錢的。”

那為首的老大罵道:“怎麼?得了這麼多銀錢,你還嫌不夠嗎?

別的不說,就今日跟神醫和小公主逛街的事情,夠咱們在西市吹上十天半個月的。”

“大哥,至少得吹一年……”

……

回到家裡,杜少清叫住了李元昌,說起了盤他店鋪的生意。

李元昌滿不在乎道:“一間店鋪值個什麼?萱萱喜歡直接送她就是,還用你這麼鄭重嗎?”

“我很奇怪,你既然要做玩具,而且還這麼搶收,為什麼不做些精品的好東西?”

李元昌委屈道:“你以為我不想嗎?

我家裡原來是有一批精良工匠的,可當初不是全被商會徵用走了嗎?

現在手底下全都是我拼湊來的新手,能大致做個樣子都不錯了。”

這個……好吧,杜少清沒想到鬧了個花臉。

思考了一下,杜少清說道:“你不是說在家裡閒的快生鏽了嗎?給你派個差事怎麼樣?”

“真的?賺錢嗎?能不能賺大錢?”李元昌興奮道,隨後想了一下又說道:“不賺錢也沒關係,出名嗎?打抱不平也行,最好是像上次整崔家那樣,越多越好。”

杜少清滿頭黑線,這貨整天都想些什麼呀。

“不賺錢也不出名,幹不幹?”

“那還幹……

行行行,你是商會大掌櫃,都聽你的,你說讓幹就幹。”李元昌也不敢炸刺。

杜少清笑著解釋道:“我看你挺有眼光的,至少這家玩具店就很受孩子們喜歡,而長安城也缺這樣的鋪子。

所以準備讓你代表商會,經常在城裡轉轉,看是否缺少什麼商鋪,不管是什麼行業,只要是缺的,咱們商會都可以出面開起來這個生意。

當然了,你出面提議,要小武點頭透過才行。

雖說這些店鋪賺錢是商會的,不過年底給你加紅利,怎麼樣?”

李元昌大喜:“錢不錢的無妨,反正現在你給的錢也花不完,只要不讓我閒著就行,這個職司聽著就不錯,幹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晚飯後送李元昌出門的時候,對方說了一個訊息,那就是聽說太子已經從吐蕃道上路起行,正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了,現如今已經走到了蜀地境內。

長樂公主等人聽說之後都很開心,只有杜少清揣著隱憂,也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有人明目張膽的設計歸途刺殺,但願李承乾命大吧,要不然這位歷史上被貶出為民的廢太子可就是被自己坑死的。

蜀地益州城裡,蜀王李愔接待了路過的太子李承乾,這兄弟二人也是三年沒見了。

三年時光,二人都因為杜少清而改變了許多,幾乎是互相不太敢認了。

“幾年不見,六弟都長成大人了,一路走來蜀地百姓對你多有稱讚,在你這個年紀,大哥可是自愧不如的。”

李愔恭敬道:“太子大哥謙虛了,蜀中本來就是天府之國,比不得您治理吐蕃苦寒之地的功績,臣弟年幼,還在學習之中呢。”

李承乾埋怨道:“你出師快兩年了,既然到了蜀地,也不去看看為兄,若不是這次從你的地盤路過,咱們不知道多久能見。”

聞言李愔長嘆一聲,“本想去的,可來到蜀地才知道,身為一地親王身上的責任多重。

蜀地富饒可過於閉塞,四面都被大山環繞,百姓雖說不怎麼捱餓,但卻家家不富裕,小弟有心改變這一現狀,所以就給忙得耽擱了。”

“哦?賢弟竟然有如此大志?此事朝廷不涉沒有關注,但多少任蜀地主官都束手無策,難道六弟你有辦法?”李承乾好奇道。

李愔滿臉苦笑,“臨行前我那老師姐夫送了一個錦囊,上面就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本來不解其意,到了蜀中才看懂,若想蜀地富裕,只有修路打通去長安的路線。”

“不對呀,去長安的話,不是有六條路呢?雖然都是山路棧道,可也勉強能用了吧。”李承乾問道。

李愔擺手解釋說:“不是棧道山路,而是能夠像秦直道那種能策馬狂奔,能車載運輸暢通無阻的大道。”

這不可能!

李承乾大呼,長安跟蜀地之間隔著萬千大山,怎麼可能修出那種寬敞大道?絕非人力可為。

“我也以為不可能,但是後來走訪了許多蜀中百姓,他們讓我看到了希望。

誰都沒想到蜀中百姓想要出川的意志有多麼的強大,百姓們跟我說,只要蜀人能出川,哪怕這條路修上百年,也情願去修。

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百年,一代人不行就兩代人,兩代不行就三代……”

李承乾被震撼了,代代無窮?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和毅力?

良久之後,他喃喃道:“這麼說,六弟,你,答應了?”

李愔彷彿眼睛放著神采一樣,重重點頭道:“是的,在那一刻,我好像找到了自己此生要做的事情一樣,應下了。

以往的我渾渾噩噩是個紈絝皇子,但以後不是了,我決定一生留在蜀地,不幫這裡的百姓修通到長安的蜀道,再不出蜀!”

看著對方一臉的決絕,李承乾感動了,忍不住過去抱住了李愔,“六弟好志氣,大哥感到欣慰,可此生不出蜀,為兄卻又不忍……”

李愔灑脫一笑,表示自己沒事,隨後轉移話題問道:“聽說大哥在西南遇刺,不知道兇手追到沒有?背後是什麼人幹的?”

看著對方欲言又止的模樣,李承乾拍著李愔的肩膀安慰道:“為兄知道你想問什麼,不過我相信絕對不是四弟做的,六弟你不可跟著謠言懷疑青雀,至於兇手,回到長安有一天我自會揪出他。”

“莫非大哥已經有了猜測?”李愔好奇道。

“沒事,你安心即可,這些陰謀詭計交給我就好。

這次路過只能在你這裡停一天,明日就要啟程,今晚咱們兄弟二人不醉不歸如何?”

李愔:“好像,不行吧,我不喝酒,在醫館學醫出來的,都被嚴令此生滴酒不沾。”

李承乾哈哈大笑起來,“忘記了,六弟也是學醫出身呢,妹夫的門規倒是嚴格。”

“也不盡然,聽說萱萱也開始學醫了,不過這孩子總是喜歡偷酒喝,甚至還帶著那大貓一起喝。”

這……這個調皮的孩子,估計讓五妹頭疼壞了!李承乾滿是苦笑。

第二天的時候,李愔親自帶隊把李承乾送出益州境內,直到太子一行消失在了茫茫大山裡面,再也看不到蹤影。

李愔遙望長安方向,眼前都是群山環繞,他卻視之無物,彷彿一樣看到長安一般,嘴裡喃喃道:“總有一日,我要劈開一條路出來。”

長安城一處幽暗的宅子裡,此時有兩夥人正在接頭,聊的也是太子李承乾的事情。

“上次行刺只差一線就成功了,為此還壞了我們在吐蕃佈下的七成暗線,這次他身邊沒多少人手,還大張旗鼓的上路,正是動手良機,為何你卻要阻止?

等他真的回了長安,可就再沒機會殺他了,難不成這時候你顧念親情了?”

對面之人冷哼一聲:“哼,親情?天家無親情!

大張旗鼓是陛下故意為之,目的就是釣出暗殺者,想要我們在半路再次出手,真是無情帝王,連親生兒子都能做誘餌,就不怕老來喪子。”

“他一日屠殺兩個親兄弟,何惜一個廢物兒子?

別廢話了,我不能在長安逗留太久,會被人察覺,你必須給我個解釋。”

對面那人擺手道:“不用擔心,殺太子只是下策罷了,他回了長安看似安全,卻更好對付,這位太子殿下畢竟年幼,不知道朝堂上的危險,甚至都不用我們太費力,稍加推波助瀾,他就會成為皇帝刀下祭品。”

“什麼?你是說……這麼說,這也是你早就算計好的?”

“見招拆招罷了,從今往後你我不必再見也不必聯絡了,讓刺殺事件成為鐵板懸案。

後面全都交給我了,事成之後咱們當初約定的利益,一分不會少。”

就這樣,兩夥人簡簡單單一番話,真的讓刺殺事件成為了一樁懸案,太子李承乾一個多月後平安回到了長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