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機場。

千呼萬喚下張斐終於迎來了歐倫·佩利這位老友。出乎預料說好一同到來的演員、還有拍攝小組……怎麼卻只見佩利一人獨自到來。

面對張斐佩此刻的佩利有些不好意思,開口解釋道。

“抱歉了兄弟,沒有所謂的男女主角、也沒有演員,更沒有所謂的拍攝小組。這次我讓你失望了。”

很快的隨著佩利的解釋張斐才知道他們這群電影愛好者中因為工作關係有好幾人拿不到假期,這其中還包括了男女主角,因此所謂的海外拍攝很自然不了了之。

這一來哪怕再淡定張斐頓時無語。倒是豁達的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沒關係,我明白臨時變卦誰也不想,難得你還願意過來就讓我好好招待你。”

初次獨挑大樑坦白說佩利的心裡除了興奮外還有著忐忑,再加上整個拍攝團隊都是有業餘的電影發燒友組成,如果說不緊張全是騙人的。但面對淡然熱情的張斐這些天來因為種種壓力繃緊的精神就在此刻輕鬆了許多,有的只是深深的歉意。

“走吧,雖然少了電影拍攝的機會很可惜,但是你能特地從美國到來向我解釋,誠意就已經勝過一切。”

這刻的佩利總算放下心頭大石。“兄弟,這次的事是我不對。你不知道我多麼期待你的手藝,好久沒有嘗過你的料理,我恨不得早點過來… … 飛機上的餐點實在是… …”

“算了吧,你現在滿腦子除了電影拍攝還會想什麼。跟我走,請你吃些這裡的特色美食。”

張斐主動幫忙接過佩利的行李,帶著佩利驅車前往小阿姨的餐館。

小小的餐館裡座無虛席,雖然是店裡的小老闆但張斐並沒有插隊還是帶著佩利等了約莫半小時總算找到了座位。

忙碌的生活已久,這位在韓國曾經紅透半邊天的清麗佳人似乎找到了生活重心,在學習與忙碌中很快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烹飪、烘焙,之前錦衣玉食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許多家庭主婦幾乎必備的技能反而是這位清麗佳人的缺點,而她正努力惡補、學習中。

在這裡的日子裡試過張斐的廚藝,也從小阿姨口中聽過這個男人的許多故事,讓她在瞭解這個男人同時也燃起了對廚藝、尤其是烘焙的興趣。

回顧自己的無所事事比較著張斐除了店裡的生意要忙,晚上總有許多的工作需要忙碌,似乎在韓國還有工作需要跟進,但每每問起時這個男人總是笑而不語、讓她覺得自己似乎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她不知道的是張斐每晚必須透過影片通訊瞭解?海雲臺?的拍攝進度、同時忙著完善?我的愛在我身邊?劇本,並且思考著如何將母親遺留下來的食譜裡面一道又一道佳餚美味譜成動人心弦的故事。

寫作是張斐的興趣,而以美食搭配故事對他而言是全新的挑戰,雖然目前仍然想不到如何將整個故事的主旋律表達出來,究竟是透過電影、電視劇、還是其他方式?

事實上他已經嘗試塑造了幾個主要人物和完成了幾個小故事,並以每道菜餚代表了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內容溫馨卻又感人,這是張斐非常滿意的地方。

而這個秘密哪怕韓佳人和李振煥也不知道。

生活中隱藏著無限的可能,也許一個不經意的插曲也能成為編劇或作家眼中的故事。

品味人生、運用無限創意寫下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曾是張斐的夢想,現在則成了他的工作。許多廣為人知優秀的劇本往往取自生活或身邊的人或事,經過編排再加上所謂機緣巧遇成就了許多經典作品。

寓工作寓興趣、將興趣延伸成職業,成就自己的夢想,讓張斐覺得日子過得無比踏實又充滿意義。

只是他並不知道此刻人在海雲臺的李振煥對

張斐剛做的決定而開心不已,感覺自己確實沒有看錯人。

一直以來李振煥覺得張斐這個男人對於編劇有著許多人所不及的天賦,他的作品能夠捉住觀眾視線、擁有掌控人心的魔力,甚至能將簡單的故事透過各種奇思妙想勾勒出人心和讓人動容的一面,這是許多作家所不具備的能力。

目前?海雲臺?這部電影隨著層出不斷的宣傳在國內已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更造成許多媒體記者的爭相報道,如今更成了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

它不僅是韓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災難片,也是目前韓國本土電影史上製作費最高的一部電影。

甚至他有預感如果張斐能在作家這條路持續成長,有朝一日勢必成為電影及電視圈灸手可熱的金牌作家,哪怕國內的許多一線紅星屆時也將能夠參與張斐的劇本的而自豪。

就好像幾天前?海雲臺?中有一場戲身為導演的尹濟均為了加強電影效果特地調來了10噸水,從天而降的水就好像傾盆大雨淋得一眾演員們狼狽不堪。偏偏等到那場戲結束了尹導演不好意思說道,“我也不知道原來10噸的水有那麼多。”眾演員你看我、我看你,頓時無語,他們中的演員瞬間甚至產生殺了導演的衝動。

而隨著事情廣為流傳並被記者媒體報道後立即成為佳話、而像這類的話題還有許多不停的刺激觀眾期待感。

另外一件事也就是最讓李振煥傷腦筋的?海雲臺?目前預算已經嚴重超支,甚至加盟演出的主要演員薛景求、河智苑都表示甘願為該片降薪演出。如今整個劇組拍攝期間都住在小飯店裡根本無法滿足一般明星的住宿標準,另外薛景求的助理也投訴過住宿的小飯店裡居然發現了到處亂爬的螞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海雲臺?關於海嘯場面的特技一共有110場,也是最花錢的地方,佔到整部電影製作費的一半。為了省錢,身為導演的尹濟均和擔任製作人李振煥做了充分的準備,把每一個鏡頭都用手畫下來,選擇韓國本土的Polygon公司完成影片絕大部分電腦特效,而並非要價更高的好萊塢特效。

在韓國電影的製作成本雖然高於電視劇,但目前?海雲臺?的製作成本已經達到150億韓元相當於1000萬美金左右,和其他的電影相比已經算得上是大製作,而現在李製作希望總公司能繼續追加500萬美金預算,但隨著美國的次貸危機席捲至歐洲,如今就連韓國本土的投資情緒也受到了極大影響,總公司內看好這部電影的高層雖然不少卻不同意追加預算,而退而求其次的情況想他們想到了分散風險的方法,也就是同意引進新的投資人,這件事由李振煥全權處理。

關於預算緊張的事其實張斐之前也曾聽李振煥說過,而目前這位製作人正找尋新的投資方贊助,只是恰逢?海雲臺?預算緊張的訊息已經傳開,雖然有興趣投資的大有人在但提出的條件極為苛刻,而李振煥有想過將自己的屋子進行貸款再融資,可是需要的時間又太長,電影製作拍攝每天都在燒錢,等到貸款到來黃花菜也涼了。

為了彌補心底那份虧欠,也不希望這部傾盡了所有人努力和心血的電影因為預算問題讓觀眾失望,張斐在考慮許久後毅然決定以投資人的身份加盟電影,以期解決資金的短缺問題。

其實張斐之所以願意伸出援手主要是考慮到?海雲臺?是自己在韓國作為作家編撰的第一部電影,同時打從整個拍攝組的組成至今自己除了見過河智苑一面外從來不曾出席任何討論,全是仰賴李振煥這位製作人從中斡旋幫忙和導演及其他演員溝通, 權且當做補償、也當做對於這部電影以及李振煥這個人的投資。

當然張斐本身並沒有那麼多的錢,但他想到大學時期就與姐姐聯名開設的戶口。而戶口內剛好有著姐姐最近挪出來的一筆協助他創業的資金。好在這筆追加投資的金額大約是75億韓元

,相當於500萬美金。

該說偶然還是巧合、仰或是命中註定?

他的本意是打算靠自己,但也理解姐姐的想法和支援,或許某方面也有著虧欠的原因。

只是與其讓銀行將這些存款拿出去私下放貸給客戶,不如由自己有效的利用這筆資金進行投資掌握主動的優勢,這也是好友崔龍河的教導,這也是姐姐不惜為自己準備這筆創業基金的原因。

身為作家他對自己的劇本有著自信,也相信自己的眼光以及所謂的韓國第一部災難電影不會讓自己失望。

只是關於電影投資張斐有個小小要求,他希望李振煥守住這個秘密,因為暫時他不希望不讓任何人知道這件事。尤其是在沒有做出成績前不希望讓姐姐知道,自己不僅是作家、也是投資人之一。

500萬美金相當於近75億韓元的投資到位頓時解決了許多問題。

有了充裕的資金拍攝的進度自然提升、大夥的士氣立馬提升,而李振煥的笑容頓時也燦爛了許多,甚至發現張斐居然悄悄回到了家鄉大馬也表現的和顏悅色。雖然如此他依舊希望張斐屆時能出席?海雲臺?首映,雖然距離電影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上映就談起首映未免太早。

而對張斐來說本來和大馬好友軍子說好的投資也許需要重新計劃了,雖然他身邊還有一些錢防身但俗話好刀必須用在好刃上,至少目前只能選擇其中最具潛能的行業來投資。

本來他還有另一筆儲蓄、但這些年的存款大部分幾乎全交給了崔龍河這位操盤手進行投資,目前他也不知道這些錢究竟投資在什麼地方、賺了多少、能否抽調一些資金回籠用在預定好專案投資。

在韓國作為一名白領、及至專業人士,他的收入比上不足也算是勝過許多人。但為了夢想以及追逐“她”的腳步依然不夠,至少他覺得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足以仰望“愛情”。

同時他和佩利所籌備的只是一部小成本電影,關於主要拍攝細節兩人早已在無數次的討論中取得默契,原本找到的拍攝場地因為演員的失約而告吹,因此佩利此行一方面除了安撫張斐,另一方面也希望知道張斐是否能夠就劇本再度進行修改,他希望這部低成本的恐怖片能夠營造出詭異及可怖的感覺,更貼近觀眾、或許正確來說是貼近美國觀眾對於恐怖片的心理期待。

低成本高票房,相當於要用小刀來鋸大樹,要做到這樣不是不可能,卻是艱鉅的任務。但對張斐來說這部電影他也付出了許多心血,自然希望做到盡善盡美來迎合觀眾口味。

其實除了電影還有事情想和佩利商量,那是有關於他的第一部奇幻英文小說,也就是?冰與火之歌?的出版事宜,他希望這位朋友能給自己一些意見。

他將很久以前寫好的故事進行整理及修改,好在總算寫完成了部分。只是這部小說不同於一般的古典奇幻小說中常見的善惡分明,有著魔法並有著許多人類以外其他種族參與的故事情節,而是以寫實的手法去呈現故事中的世界。

張斐計劃中整個故事分成七個系列,而經過反覆修改後迅速陸續完成了一個系列,剩下六個系列因為這些日子還有其他的劇本要忙,再加上他需要更多的靈感沉澱構思更好的情節因此暫時停筆,不過他決定改變以往閉門造車的想法而選擇投稿,也許幸運通過審查後出版,能從讀者的反應中醞釀後續的情節發展。

而像這類以魔法奇幻為主講究寫實人性的作品無疑更勝歐美讀者青睞,也因此從修改以來他都是以英語書寫。

佩利這位朋友交遊廣闊,張斐希望透過對方介紹瞭解是否認識熟悉的出版社,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儘快通過審查。

而這是張斐在編劇以外的第一次進擊,努力朝著劇作家的夢想前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