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電影上映至今已經過了一個月,電影院裡的觀眾不多。或許該說感動的觀眾已經呼朋喚友感動了無數回,還沒看過的或許這類電影並不適合他們,畢竟春蘭秋菊各有所好。

張斐所坐的位置其實與戴著口罩的金泰熙相距不遠,兩人不曾發現更無從交流。沒有想過曾經無話不說的姐弟,彼此間的距離彷彿咫尺天涯,變得無比疏離。

?我的愛在我身邊?無論在網絡媒體的口碑及票房都取得不俗迴響,男女主角金明民與河智苑被看好憑著這部電影將是國內三大電影頒獎盛事的有力競爭者。有趣的是身為作家、張斐還是在時隔一個月以後才來欣賞自己的作品,而且選在獨自一人的時候。

隨著電影開始觀眾自然將注意力集中在即將展開的故事,就這樣他們靜靜的看著電影,感受著有關純愛、有關關懷、卻註定悲傷的故事。

在張斐心裡是將這部作品定義成純愛的電影,題材類似2004年孫藝珍當時主演?我腦海中的橡皮擦?,都是以催淚的方式將愛情帶出面對命運時無可奈何,卻只能在絕望深處體驗知足的幸福感。

幸福來源與生活,但看似簡單的幸福對某些人卻是奢侈的願望,哪怕他們多麼渴望廝守到白頭、卻遙不可及。

當時在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張斐有著極為複雜的情感。

他想著如何將這些年與姐姐相濡以沫的情感融入故事,如今兩人的關係無聲疏遠,雖然彼此都做出努力但之間似乎有著無形的隔閡存在,姐弟曾有過的回憶不時在心底盤旋,成了心底深處從未褪色的記憶。

沒有血緣關係卻如同親人般相互依賴,曾經是那麼知心卻漸漸遠離。相知而相惜的緣分伴隨著張斐渡過了數個寒冬,哪怕不是愛情卻有著姐弟的真摯情感,因此張斐將當初的這份感觸和情懷注入電影,劇本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孕育而生,也算是變相的心裡慰藉吧!

可惜這個為了某人而寫的劇本,也是他最希望演繹電影中女主角的那位,卻錯過了這個角色,就像我們的生活無論如何努力、遺憾終究無法避免。

電影中青梅竹馬面對罹患葛雷克氏病、身體一天天變得麻痺僵硬的戀人,只能看著對方生命逐漸枯萎、凋零,而她所能做的就是相濡以沫,讓對方感受人世間最好的美好、直到死亡將他們分開。

感傷的故事往往包涵著感動與溫馨,還有滿滿的淚光,這早已成了張斐擅長的敘事手法。無論是之前的?比悲傷?、現在的?我的愛?、即將殺青的?禮物?,都是在悲傷中感受溫暖,觸動心底深處感動與感傷的電影。

電影的成功除了最初劇本,少不了導演的用心、演員的演技,加上臺前幕後全體同仁的努力,才能將電影完整的呈現出來。

張斐觀賞電影的方式和別人不同,對於自己的作品不會輕易入戲、也做不到以淚洗臉,相反的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審視電影的優劣。

身為作家他在意的故事內容是否能帶動人心。透過導演的拍攝手法、演員的演技,將故事以最初的面貌完整的表達出來。

不得不說李製作當初的堅持終於得到了回報。以河智苑與金明民為CP搭檔,將人物角色表現的極為煽情,那充滿情感演技讓人心有所感,甚至他發現身邊不是傳來觀眾的哽咽身,讓張斐充分體會何謂一流演員的演技。

身為作家張斐對於自己的作品自然清楚,甚至每個人物細節臺詞他都能倒背如流。在張斐看來導演和作家提供了一個舞臺,而演員的演技可說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是他們帶動了節奏,也讓熒幕前的觀眾感覺到滿滿的憂傷,以哀傷絕望的氛圍將這部電影推到了高潮,讓無數觀眾彷彿感同身受、淚流滿面。

電影的呈現方式還有觀眾的反應、網絡媒體及網友上的點評,在很大程度

上影響了評價。對作家而言想要堅持初心不是容易的事,很多時候必須有著口碑和票房做支撐,否則娛樂圈的作家那麼多,電視臺或製作公司為何總是希望能與當紅的導演、演員或作家合作。

而無論是最初的?比悲傷?、還是?我的愛?都是那種純愛系列的電影,故事的結局也總是帶著令人心碎的遺憾。

由宋允兒演出即將殺青的電影?禮物?,同樣也是催人熱淚的作品。似乎給觀眾朋友感覺就是NP的電影註定淚流滿面,因此腹黑允開始改口叫自己是“悲傷大師”,彷彿就是為了將悲傷進行到底。

其實張斐的作品不止以上,就像?海雲臺?、?偷聽風雲?、?靈動?都是不同型別的電影。只是在朋友所看見的作品,感覺自己總喜歡讓悲傷逆流成河,雖然不僅撐得起票房也贏了口碑,但還是希望能有個 Happy Ending,也就是快樂的結尾。

所以張斐覺得有必要好好反省,至少必須在下一部作品,也就是SBS週末特別企劃劇做出改變,帶給所有觀眾的驚喜。隱約間他已經找到了思路,有意挑戰與眾不同且趣味的奇幻類作品。

週末特別企劃劇屬於電視臺年度大製作,SBS表示將邀請當紅演員合作,身為作家能與當紅的一線演員合作,對張斐來說自然也是一種榮耀。至少強強聯合下能帶動許多人脈資源,對收視率有著明顯的助益。

像是河智苑、孫藝珍被國內許多人定義為有美貌且兼具實力的演員。演技方面張斐覺得熟悉的熟悉的好友中或許只有宋允兒這位前輩能夠與她們媲美,似乎就連宋慧喬也遜色了一籌。

至於其她像是姐姐金泰熙、紅顏知己韓佳人,又或是圈內的後起之秀,至少現階段依然遜色。

作為觀眾也身為作家,張斐自然觀賞過這些朋友的作品。其中河智苑及孫藝珍形象多變,勇於挑戰各種角色,似乎各種人物角色都難不倒她們。

重要的是她們的演技有著其她藝人難及的魅力。透過劇情的高低起伏微妙的掌控人物情緒起伏,無論是深情款款的苦情電影、還是那類時尚女強人的角色都能拿捏的恰到好處,擁有著影后級別的感染力,令不少觀眾為之著迷,無論在票房及收視率都有著極高的含金量。

更重要的是同樣是一線演員,她們入木三分的演技能夠表現出極強的人物特色。無論眼神、表情、臺詞、總能輕而易舉的凸顯個人魅力風格,而這些無不說明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也註定了韓國的當紅演員雖多,但她們憑著演技往往就可撐起整個票房,掌握了決定大局的作用。

一般只要電視電影作品不錯、導演也拍出了想要的感覺,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可謂花花轎子人抬人,自然成了角逐各大頒獎典禮盛事的熱門人選。

可是無論是宋允兒、河智苑、孫藝珍當紅演員對於劇本及合作物件極為挑剔。爭取來說她們渴望挑戰,演出讓自己感到壓力,能夠自我突破的角色,因此能夠寫出這類劇本的張斐成了她們渴望合作的物件

而站在製片、導演、作家的立場,自然渴望能與這類演技好,人氣當紅、又撐得起票房或收視率的大明星合作,才能體現出作品的最高價值,間帶的隨著電影電視劇的躥紅,好讓自己的人氣扶搖直上。

也就是說製片、導演、作家、演員,說到底大家都是水幫魚、魚幫水,相互依靠的關係。

想要做出好作品不容易,但如果圈內的大腕強強聯手,自然能輕易引爆熱點,透過大量的人氣和曝光率快速引起大量的粉絲觀眾注意,不時佔據各大主要媒體版塊,有著洗腦的作用,或者說想要忘記也難。

一旦話題和熱度都有了,帶動票房及收視率自然不在話下,就像是之前的?海雲臺?,韓國史上第一部災難片的噱頭就足以吸引無數焦點,更別說制作方是有著點金聖手的李振煥,參與演出的薛景求及河智苑等演員都在韓國具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定知名度,就足以帶來無數炒作話題。

所以週末特別企劃劇說到底不僅是年度大製作,更重要的是雙方透過這次的合作讓SBS在新劇上映的這段時間徹底打敗友臺競爭對手,讓電視臺有機會憑著這部電視劇鎖定百想藝術大賞各大獎項。

如何寫出讓電視臺滿意,也讓當紅演員趨之如騖的劇本,對張斐來說也極具挑戰性。沉思間他想著如何架構出與眾不同的電視劇,也許需要聆不同的建議,就像是演技優秀的河智苑、孫藝珍都是不錯的人選。

隨著電影落幕張斐依然糾結著劇本的問題。或許這就是處女座的個性,有時偏執到了自尋煩惱的地步,畢竟距離SBS截稿日期還有許久,是在明年初的時候。

可是未雨綢繆自然有其必要,至少張斐必須儘快將題材確定。他自動李振煥可是非常看重這次SBS的合作企劃,不時從這裡打聽最新進展,哪怕張斐一再表明目前忙著臺北的新作,待忙完後再準備這次的作品。可是這位製作人依然毫不氣餒,三天兩頭的往涼風跑,擺明就是要將死纏爛打的招數進行到底,弄得張斐也是精神緊張。

之所以選擇看電影散心除了因為韓佳人率眾逼宮,也不無暫避風頭的想法。

雖然無法和其他觀眾一樣淚流滿面,但張斐心裡更多的還是感慨與滿足。而金泰熙隨著電影散場先一步離開,因為始終戴著口罩加上張斐處於走神思考的狀態,不曾發現姐弟間的距離如此接近。

最後一個離開的張斐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感慨。縱然無法出席?我的愛?首映,但作品的完成度遠遠超越了自己的期待,甚至可說非常完美,讓他對於當初毅然選放下口譯員工作的職業有了更多的信心,相信往後的日子能夠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獨自離開的張斐漫無目的在附近閒逛,與其說是打發時間不如說找尋創作的靈感。無獨有偶的是他不知道自己走過的足跡,恰好都與獨行的姐姐相距不過幾分鐘時間,只是他們之間無論兜兜轉轉,有時張斐前進金泰熙卻駐足不前享受逛街購物樂趣,姐弟間始終無緣一見。

在經過一家著名的韓式料理店時張斐突然停下了腳步,他想起大學時期自己曾在暑假時期打工。當時姐姐特別喜歡這家店的冷麵,因此他在閒時常在店裡打工,想就是為了學習冷麵和特調醬料的做法。

暑假時別人忙著休假,他卻每天起早摸黑的到店裡打工,除了負責招待顧客還負責清洗碗盤。店裡的老師傅對張斐的印象不錯,在見識過張斐與年齡不相符的廚藝後對他產生了濃厚興趣,兩人開誠佈公交談後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導,讓張斐終於明白了如何做出令姐姐垂涎三尺的冷麵,可說感激不已。

他還記得當初學成之後姐姐在試吃時驚喜的表情,一切彷彿在昨日就像歷歷在目。

不期然間張斐鬼使神差走進了店裡。

午餐時間店裡有著許多客人,這裡的客人要不就是成雙成對,又或三五成群吃得異常開懷,想要找到位子並不容易,意外的是當時在店裡作為侍應生的前輩,也是這家料理店的第三代繼承者,對方看見張斐時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並與他親切寒暄,想要瞭解他的近況。

店裡的顧客絡繹不絕,位置資源可說緊張,讓他想到了昔日在這裡打工的時候,日子總是忙碌而充實。作為前臺經理的前輩帶著張斐走進了角落的隔間,這裡的位置偏離大廳不易被人發現,也是店裡用來招待熟客的小包間,張斐倒是撿了個便宜。

這位前輩笑著說當初傳授張斐冷麵的老廚師、也就是這家料理店的創始人還在後廚忙碌,待會有時間安排他們兩人見面敘舊。

對此張斐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向這位大堂經理兼第三代繼承人給予真摯的感謝。

看著熟悉的餐單和裝潢擺設,神思飛躍間想起了一幕幕在這裡打工的情景,緬懷著逝去的青春年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