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坐在商務艙的某個中年男人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腦愁眉不展,顯然有著難解的煩惱。

麥哥是名導演同時也是著名的編劇。出生於香江的他來自警察世家,父親和哥哥皆是警察,耳濡目染下對於警匪型別的電影題材有著特別的偏愛。

奈何在香江這裡警匪的電影題材早已被人拍上無數回,如何在混亂中突圍而出成了麥兆輝的心結。

幾年前他和同是導演的莊導編撰?無間道?系列電影創下了香江電影的不朽神話。幾年後的現在對於警匪題材的偏執使得他感覺自己已經到了瓶頸。他嘗試寫了幾個劇本最後總覺得題材不夠吸引人而宣告放棄,但對於警匪題材的偏愛卻不曾改變。

他感覺到自己寫的劇本雖然還不錯,可是無法打破現有的香港警匪模式。簡單來說他想寫的是警匪劇本,卻是不流俗、不同於一般的警匪劇本。能夠發人深省、甚至引起觀眾共鳴的好電影。

或許要求太高,可是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沒有人能擺脫拍出名利雙收的好電影,能在警匪的題材再做突破。無數次他感覺靈感總差臨門一腳卻不得要領,讓他這陣子傷透了腦筋。

不知此次首爾之行能否為自己帶來全新的靈感和刺激,否則明年策劃中的電影說不定就宣告胎死腹了。

xxxxx

xxxxx

中午時分,一身西裝筆挺打扮的張斐反常站在入境處隨著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悠閒等待著貴賓蒞臨。

說悠閒是因為張斐心裡哼著莫名的曲調,搭配著之前填過的詞,創作屬於自己的歌曲。

兩天前他收到了前東家的簡訊希望自己能幫忙客串擔任某位外賓的翻譯,並且希望他能到公司詳談。最後的結果是張斐被迫趕鴨子上架來到了首爾機場迎接外賓。

由於這次主辦單位邀請的嘉賓對於翻譯員有著特別要求,要求前來的翻譯不僅能精通韓語和中文,更希望翻譯員擁有優秀的粵語及英文對話能力,而這樣的人選還真不容易找,無奈下舊東家只能請求張斐充當外援。

這次的外賓來自香港,名叫麥可、圈內熟悉的朋友習慣稱他為麥哥。根據張斐從口譯社取得的檔案以及網路上搜尋的資料顯示對方是位著名的導演兼編劇,主要作品有?愛與誠?與?無間道?系列電影。

說起?愛與誠?也許香港以外知道的人不多,但談到?無間道?不管是在兩岸三地在韓國也有不少爭相擁護的粉絲,而張斐也被電影中精妙的劇情鋪墊以及編劇所構思跌宕起伏的情節來表現人物之間矛盾衝突所折服,讚歎不已。

透過在網路收集的資料張斐發現非常有趣的事。

麥哥出生在一個警察家庭,父親和哥哥都是警察,小時候就在爸爸床頭的抽屜裡看到過槍。5歲那年,他晚上睡覺的時候聽到隔壁宿舍樓裡響起槍聲,後來才知道是一位警察叔叔開槍自殺了。

當記者訪問麥哥時他曾這麼說過。

“關於警察很多事情我都已經習慣了,從小到大我聽過許多、腦子裡也有太多太多關於警察的故事。”

1990年從香港演藝學院演員系畢業的麥哥,被另一位著名導演莊導笑稱是“偶像演員”。早年他經常在香港教育臺裡露面。1991年,他開始為一些低成本電影擔任副導演。1999年,在沒有人邀請他開拍,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開拍的情況下,他找到莊導合寫了?無間道?的劇本。此後兩人多次嘗試,都沒人願意接拍,當時麥哥想:“這回再不行,我就改行了。”結果他不僅沒改行,當時劇本還賣到了好萊塢。

拍出?無間道?系列時,劉導、麥哥、莊導被譽為香港電影“救市鐵三角”。完成電影?傷城?的拍攝後,麥導、莊導陸續搬出劉導的工作室,宣告鐵三角的瓦解。

讓張斐從中得到啟發的是麥哥認為為了達到合資拍片的標準,一些影片特地找來內地演員來飾演其中角色,但結果既帶不出香江的本土味也無法讓天朝的觀眾產生共鳴,進而影響了電影風格。

所以他覺得應該在劇本裡就為內地演員量身定做適合的角色,讓演員飾演自己擅長的風格角色,那觀眾的接受能力也會更強,不僅票房標青更能贏得好口碑。

但問題就來了,目前構思中的三個警察為題材的劇本最近該以哪位演員的印象為藍本進行深度描寫,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突破,也讓自己策劃中的警匪電影變得更有新意,使得整個故事更加圓滿吸引觀眾。

也許即將見面的麥哥將是自己尋求突破的物件。畢竟憑著對方出身自警察世家和豐富的編劇經驗能夠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讓自己免去了鑽牛角尖的苦惱。

如何接近麥哥這點對身為翻譯的張斐來說倒是輕而易舉,只是憑什麼讓對方願意幫忙自己呢!而自己的劇本是否能夠入這位大師級的編劇法眼?這就是最大的難題所在。而張斐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找不到解決的方法並不代表無法解決,而凡事總有解決的方法。

好在這位來自香江的導演沒有讓張斐等待太久。

剛踏出入境處的麥哥很快的看見高舉著自己名字的牌子,以及幾位像是迎接自己的男子。

“麥先生你好,我的名字叫張斐,是你這次首爾之行的翻譯,而身邊這幾位是主辦單位派來迎接你的工作人員。”

流利的粵語還有那濃濃的廣東腔讓麥哥懷疑自己置身於香江,恍惚間對於眼前的男子湧起了老鄉的錯覺。

幾位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則以韓文或英文透過張斐這位翻譯與麥兆輝交談,簡單的介紹自己等人以及對於這位導演的欣賞及崇拜之情。

身為精通數種語言的翻譯此刻張斐展現長袖善舞魅力,邊走邊為眾人相互介紹翻譯,很快的隨著麥哥上車前往酒店入住。

“你是香江人?”

“不,我是在首爾工作的馬國人。”

麥導演訝異的挑挑眉,很快露出了釋然之色。“你的廣東話說得真好。事實上我曾聽說過馬國及至不少海外華人都懂得說廣東話,可是他們的語音和香江的粵語還是有些分別,但是你的廣東話聽起來像是道地的香江人,讓我差點以為在這裡遇見了老鄉。”

“可能是平常的香港電影和TVB的連續劇看太多了吧!這個口音一時改不掉。”

詼諧有趣的回應方式讓麥哥莞爾,無形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殊不知自從張斐擔任口譯員,瞭解到但凡外國人或許理解能力相當,只是他們所說的外語往往和本地人說話還是有著口音上的不同。為了改善這個缺點,也為了能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他曾特地網購了許多教導外國的CD教學或電影學習,讓自己的外語更貼近當地的口音,這對外賓來說無疑能更添印象分,這才是張斐屢屢獲邀擔任大型商務會議的口譯工作的

原因。

因為外賓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異地往往對精通自己熟悉語言或口音的人感到親切,無形中也能肅良好的口碑及形象。

而這次麥哥之所以匆匆來到首爾,是因為受邀擔任頒獎嘉賓及出席晚宴,並且希望藉著這次的旅行為已經到了瓶頸的劇本尋求靈感上的突破,卻沒想到眼前的翻譯剛好在劇本創作上同樣遭遇瓶頸,期望得到這位資深編劇的幫助。

大家同是男人又有著共同的語言,很自然聊了起來。

藉著獨處的機會張斐主動談起了麥兆輝的經典之作?無間道?,同時也對於華仔、偉哥、秋生、志偉等主要角色的人物個性及劇情安排表現出由衷的讚歎。

剛開始麥哥以為對方不過是普通的影迷想要藉機吹捧自己,卻沒想過張斐滔滔不絕的說著些關於劇情轉折鋪墊的想法以及討教關於人物劇情處理的手法,獨特的見解及人物性格拿捏方式連他自己也從未想過、偏偏又大感刺激可行。

談興正濃的麥導也主動分享關於電影及創作的心得,擁有共同的語言的兩個男人對於彼此的一些想法都能相互驗證、甚至舉一反三,彼此間湧起了將遇良才的感覺。

隱約間他感覺到自己糾結已久的新電影似乎曙光初露,頓時意識到眼前的翻譯並非單純的影迷,很可能還是行家、或同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如果是編劇又怎麼可能屈就擔任自己的翻譯,在他看來委實不可思議。而這次的首爾之行與其說是受邀擔任頒獎嘉賓,不如他想借這個機會沉澱下來,思考如何繼續自己的創作方向。

而從天而降的張斐無疑是上帝派來的使者,讓他湧起進一步討論交流的衝頂。正當麥導想要問個清楚,車子突然停了下來。

“麥哥,我們已經到酒店了,現在距離頒獎典禮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你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傍晚5點我們先去做個造型,順便換上服裝,然後出發到頒獎典禮。”

“等一下,張斐對嗎?有時間找個地方談談嗎?”

雖然用了點小技巧,但此刻張斐的心裡也是同感高興。相較於閉門造車,張斐更渴望在創作上能和其他同行或編劇交流切磋,而眼前的麥哥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在主辦單位協同工作人員不解的眼神中麥哥連房間也沒進入,直接在就酒店樓下咖啡座和張斐就劇本聊了起來。

很快的他瞭解到張斐不僅是位口譯員,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翻譯。只是剛辭職轉而從事編劇工作的他卻在陰差陽錯下被前東家請來擔任自己的翻譯。

由於擔任翻譯工作不便攜帶電腦,使得麥哥無法全面的瞭解張斐編撰中的劇本。好在張斐對於自己策劃中劇本早已烙印在腦海,開始滔滔不絕的說出自己的創作構思以及所遇到的問題。

當聽見張斐計劃以3個警察為男主角框架帶出整個故事,同時打算為三位男主角譜寫不同的結局時麥哥感覺長久以來的瓶頸在此刻豁然開朗。

他想到了自己企劃中的劇本也許可以和張斐相結合成為一個全新的故事。

俗語說一人計短、如果由他們兩位編劇互補創作,說不定能寫出彼此理想中的劇本,那自己策劃中的電影也許有機會提前面世了。

隨著和張斐的討論越多麥哥感覺與張斐的會談確實愉快,對方在某些方面編撰劇本雖然略顯稚嫩,但卻能將人物故事梳理的相當流暢讓他在重組劇本方面省了不少功夫,對這次的遠行可說是意外的收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